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试卷

写范文发表于:2023-08-03 02:15:21

引导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出自《全唐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试卷题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试卷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作者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2.请体会首联的妙处。

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所,并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三秦大地拱卫着雄伟的京城,从这儿遥望风烟迷蒙的岷江五大渡口。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与蜀川联系起来。“风烟望五津”即“望风烟五津”,用“五津”代蜀川,前加“风烟”二字,更显上任路途的艰险,微露伤感之意。

3.为什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会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以理*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心意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赠别诗大多是根据各自得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描写人物“黯然销魂”的心理状态,情调很感伤。但王勃的这首诗一反其道,另辟蹊径,不作悲*语,全无世俗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解析:这三道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对古诗的赏析,突出了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

第1题考查诗歌的诵读

第2题考查对常识、内容和情感的把握

第3题考查对名句妙处的品味,是一道开放题。

*:1.B(“离别”和“宦游”分别各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

2.C(错在对诗句内容的曲解。)

3.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供参考,意思对即可)

其它试题

1、此诗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2、这首诗之所以成为送别诗的上乘佳作,就在于(一扫离愁别恨,充满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3、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这两句则全无伤感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4、本诗中你最欣赏哪一联,请从内容或艺术手法角度作一赏析。颈联,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与鼓舞。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的不朽名句?作者以理*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与厚谊,气象阔大,志趣高远,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新意,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

6、本诗中的破题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7、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第2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试题

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2.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后两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无需在分手的路口,再为儿女们*心,伤心落泪。

B.我们尽管无所作为,但分手时也用不着像别人那样伤心落泪。

C.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我们的儿女那样伤心落泪。

3.《黄鹤楼》的颈联是()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黄鹤云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晴川历历阳树,草萋萋鹦鹉洲。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以“沉舟”“病树”与“千帆过”“万木青”作对照,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B.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怅惘但又表现了达观的人生态度。

C.形象地描绘了眼前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陶醉忘情的`心态。

D.通过眼前景物的描写,揭示了客观事物新陈代谢、发展变化的规律。

5.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参考*:

1.A2.C3.C4.C5.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试题】相关文章: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设计及测试题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关试题

3.中考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测试题及*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及测试题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测试题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测试题及文学赏析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考试题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说课稿及中考试题

 

第3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写的一首古诗,关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学设计要如何写呢?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前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

教学重点: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三分钟演讲:内容以心里话为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自由说出学过的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诗,教师做简要总结:我国古代描写很多写朋友之间亲密友情的诗歌,而且非常优秀,至今仍然是人们交友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天先来学习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简要介绍王勃,侧重于其年少有才和英年早逝。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抽三个学生试读,教师纠正(注意节奏)后学生自读三分钟准备背诵。

3.抽查背诵三人后齐背。

4、理解诗意:(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抽样回答:)

A、根据注释试描述一二句的景象。

B、作者是什么方式安慰自己的朋友的'?(豁达)

C、谈谈你对”海内存知巳,天涯若比邻”两句的体会。(友情)

5、自由发言:学过本诗后你有何感受?(根据学生情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进行一下说话训练。)

6.小结节奏和押韵。

7.齐背一次结束本诗。

三、配乐朗诵。

1、配乐师范读。

2、指生配乐朗诵。

3、集体配乐朗诵。

四、本课总结:

以诵读为主,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背诵,来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为了训练优生的赏析能力,同时训练说话能力,也安排了对诗的感受的分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设计】相关文章: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两篇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设计及测试题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人教版)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精品教学设计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及阅读练习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及阅读练习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导学设计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