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写范文发表于:2022-06-07 23:16:37

教学目标:

1、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带刺的朋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2、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儿的大和多。

引导学生比较词句活动室2(1)的两句句子,体会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能使句子更生动。

学生朗读句子。

2、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出示刺猬图,出示课题,齐读。

它是谁呀?

出示“——刺猬”,再读。

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3、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明确2~9节讲了第一件事,10~15节讲了第二件事。

三、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别轻声朗读2~9、10~15节,讨论: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

2、集体讨论交流。

归纳板书:一天晚上,刺猬偷枣儿。

第二天晚上,刺猬用刺击退了大黑狗。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刺猬是偷枣儿的呢?默读2~9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爬停住脚摇晃掉归滚驮跑

2、刺猬偷枣儿的本事怎样?从哪些动作能看出?

引导学生体会“摇晃”、“归”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3、刺猬不但偷枣儿的本事高明,而且护身的本事也很大。我们再来看看它是怎样用刺击退大黑狗的。默读10~15节,用“○”圈出刺猬的动作,用“~~~~”划出大黑狗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刺猬:出来散步缩成一团

大黑狗:扑掉过头去哀叫着溜走

4、连续两天晚上,小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如何偷枣儿,如何用刺击退大黑狗,他觉得刺猬怎么样?

出示“我”赞叹刺猬的两句句子,指导朗读。

5、是啊,刺猬聪明、机灵,本事真大,小作者可喜欢它啦,所以把它称为——

生接:带刺的朋友。

五、学习文中的事例介绍刺猬独到的本领。

1、那么学了课文,你喜欢刺猬吗?能不能来夸夸它?

出示两个说话练习,学生任选一个准备。

指名交流。

2、请两个学生分别介绍两个事例,与老师合作介绍带刺的朋友——刺猬。

出示说话练习。

师:我有一个带刺的朋友,它就是刺猬。

生1:刺猬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生2:刺猬不但……,而且……。……

师:我真喜欢这个带刺的朋友。

3、连起来介绍刺猬和分别介绍刺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介绍完一个事例,要介绍第二个事例时可用过渡句连接。

4、谁能连起来介绍一下刺猬?

指名介绍。

六、写作小实践。

教学反思:

整堂课比较顺利,但前半节上得比较从容,后半节上得比较仓促。尤其是说话练习部分,没有时间指名较多的学生来练说,连起来介绍这一环节跳过了,拖堂5、6分钟。反思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觉得在前半节某些地方浪费了一些时间。

1、导入环节“看图说话”对学生估计不足,学生看了图,仅说出了“图上画着红枣儿和枣树”,在引导学生将图意说清楚,说具体上花了一些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明确说话要求,训练说话完整的能力。

2、讨论哪几节分别写了两件事时,学生中出现了不同意见,部分学生认为“我”想法和“我”与爸爸的对话不属于事情之中。可见学生对文章段落的概念不清,划分段落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读课文,却没有具体讨论归纳,以致于交流时,一生讲了大段意思,却没有归纳出重点。可见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提高。

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第2篇:《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儿的大和多。

引导学生比较词句活动室2(1)的两句句子,体会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能使句子更生动。

学生朗读句子。

2、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出示刺猬图,出示课题,齐读。

它是谁呀?

出示“——刺猬”,再读。

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3、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明确2~9节讲了第一件事,10~15节讲了第二件事。

三、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别轻声朗读2~9、10~15节,讨论: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

2、集体讨论交流。

归纳板书:一天晚上,刺猬偷枣儿。

第二天晚上,刺猬用刺击退了大黑狗。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刺猬是偷枣儿的呢?默读2~9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爬停住脚摇晃掉归滚驮跑

2、刺猬偷枣儿的本事怎样?从哪些动作能看出?

引导学生体会“摇晃”、“归”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3、刺猬不但偷枣儿的本事高明,而且护身的本事也很大。我们再来看看它是怎样用刺击退大黑狗的。默读10~15节,用“○”圈出刺猬的动作,用“~~~~”划出大黑狗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刺猬:出来散步缩成一团

大黑狗:扑掉过头去哀叫着溜走

4、连续两天晚上,小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如何偷枣儿,如何用刺击退大黑狗,他觉得刺猬怎么样?

出示“我”赞叹刺猬的两句句子,指导朗读。

5、是啊,刺猬聪明、机灵,本事真大,小作者可喜欢它啦,所以把它称为——

生接:带刺的朋友。

五、学习文中的事例介绍刺猬独到的本领。

1、那么学了课文,你喜欢刺猬吗?能不能来夸夸它?

出示两个说话练习,学生任选一个准备。

指名交流。

2、请两个学生分别介绍两个事例,与老师合作介绍带刺的朋友——刺猬。

出示说话练习。

师:我有一个带刺的朋友,它就是刺猬。

生1:刺猬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生2:刺猬不但……,而且……。……

师:我真喜欢这个带刺的朋友。

3、连起来介绍刺猬和分别介绍刺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介绍完一个事例,要介绍第二个事例时可用过渡句连接。

4、谁能连起来介绍一下刺猬?

指名介绍。

六、写作小实践。

教学反思:

整堂课比较顺利,但前半节上得比较从容,后半节上得比较仓促。尤其是说话练习部分,没有时间指名较多的学生来练说,连起来介绍这一环节跳过了,拖堂5、6分钟。反思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觉得在前半节某些地方浪费了一些时间。

1、导入环节“看图说话”对学生估计不足,学生看了图,仅说出了“图上画着红枣儿和枣树”,在引导学生将图意说清楚,说具体上花了一些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明确说话要求,训练说话完整的能力。

2、讨论哪几节分别写了两件事时,学生中出现了不同意见,部分学生认为“我”想法和“我”与爸爸的对话不属于事情之中。可见学生对文章段落的概念不清,划分段落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读课文,却没有具体讨论归纳,以致于交流时,一生讲了大段意思,却没有归纳出重点。可见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提高。

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第3篇:《带刺的朋友》教学反思

《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饶有趣味,但对“小作者为什么要给刺猬喂食?”、“爸爸为什么会笑了?”等问题,学生的理解非常肤浅,只是“喜欢小动物”。我就以“大自然的奇迹”为主要话题,给孩子们讲了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讲了保护自然的道理,这涉及到生态平衡,他们依然似懂非懂。我想,知识的扩展并非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就又从“做个善良的好孩子”这个角度来谈“人格与人*”问题,让孩子们懂得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是有感情的,有意志的,人能思维,会辨别是非,有恻隐之心、上进之心、羞耻之心等等,所以可以很善良,也容易变得丑恶。人类的保护弱小,爱护自然,珍惜生命……都是对“善”的追求。孩子的心比大人更纯真,更容易接受这个道理,书中的疑问也就圆满地解决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和动物之间微妙关系的几个句子,进行争论,尤其是对“一家子”出来散步的问题提出质疑,很有研究的价值,也说明了孩子们长大了,不是尽信书、只信师的传统学生了,做教师的可得更加好好学习才行。

学生的环保意识不是靠几篇课文就能渗透的,要日积月累的体验。孩子的心地善良,犹如一片“沃土”,问题是播种者的选择与适时。当学生有疑时,是思维的种子“着床”的最佳时机,要抓住这一契机,及时播种;当学生对知识似懂非懂时,是思维的种子正在发芽,要摆脱原来的思维旧框架,有所突破,这过程是最艰难的,也是最关键的,教师要细心的观察与研究,判断障碍在哪里,帮助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自行“突围”,达到新的境界。学生在这样的挣扎中,会获得比老师手把手教更快的进步,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树立自信心,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