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县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写范文发表于:2020-06-02 06:49:33

自7月31日至8月12日,历时13天的东平县暑期教师培训终于落下帷幕。作为参与培训的老师,我们这一组辗转8处乡镇,于县城结束,共进行了7场次。培训的这些日子,正值盛夏,酷暑难耐,多数学校没有空调,甚至连风扇都没有。但这培训的热情,也如这夏天的温度一样的火热;这培训的硕果,也如这盛夏的果实一般迷人。

备课:分享与收获

参加县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自7月中旬接到培训任务,各小组成员便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碰头,并进行了分工,制作了通讯录。我们小组的负责人李玉柱主任建议大家把自己的备课稿和课件发到邮箱,大家互相分享。说实在的,之前,我并没有分享自己的课件的打算,但听了李主任的建议后,我还是做了分享,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分到的内容是《关于导学案》的使用,培训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在导学案这一方面,我既没有系统的认知,也缺少丰富的案例,心中颇为为难。有几位同小组的成员去年做过此类内容,便热情地发来了他们的课件。有了这些分享,我的头脑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网络,只是还感觉平淡。这时候,负责《关于班班通》这一内容的李主任也发来了他的课件和讲稿。看了李主任的课件后,我在结构设计上豁然开朗,很快便设计出了自己的提纲,然后发到邮箱,请同仁提意见。

多数同仁并未给出任何反馈,有的只是“很好”两个字。李主任不只给了详细的回复,提了明确的建议,还提供了他的两篇“关于导学案”的随感。根据李主任随感中的小故事,我为自己的备课找到了开头和结尾。然后,开始制作简案,收集案例等素材,用三天的时间,制作出了课件的初稿。

课件制作好后,我再次发送到邮箱,请同仁批评指正。李主任在细节方面再次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同时,也上传了他的课件。我首先结合李主任的意见修改了自己的课件,然后,认真学习了李主任的课件,就几个小问题与他交流了自己的看法,最终也被李主任采纳。

备课的过程,让我养成了交流与分享的习惯,尽管收到的反馈还很少,但一点点的收获,都值得欣喜,都催人奋进。

授课:倾诉与聆听

培训的第一站是州城,组织非常认真,也非常严格。每一场之前都有领导组织点名,每一场也都有领导在现场参与听课,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尽管准备了一个小品作开头,调节老师们的疲惫,但整个过程还是略显沉闷。其中原因,一是自己准备不充分,讲述时不流畅,另一个原因,大概是天气太过炎热,中午没有午休,老师们也无法提起精神。同时,尽管场所内有空调,但没有一丝凉气,人人脸上都挂满汗珠,手中的扇子也摇个不停,大家都盼着早点结束培训,也早点结束这场煎熬。

第二站是接山,接山的空调要好用一些,大家不再汗流浃背,上课时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小品不时引发大家的笑声,开始便吸引了老师们的注意力。在剩下的环节中,我吸收了上一场的教训,对一些案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不时引来老师们关注的目光,整个培训的过程感觉轻松、闲适,如话家常,如会好友。当然,中间也出现了一个小*曲,开头的小品刚放完,就有两位老师笑翻了水杯,弄了一身水,好在没有烫伤。

第三站是梯门,梯门中心小学的空调是新安装的,效果也很好。而这一天下午,李主任因开会,把他的培训内容也交给了我,所以我讲了一个下午。因为小品的主演是从梯门转到我校的老师,所以,一开始就接近了和梯门老师的距离,交流的气氛颇为融洽。其中有一位女老师,一边听我倾诉,一边不时地点头。在我有疑问的地方,还总是给我一些肯定的回答,这就好比上课的时候,有目光的交流,有心灵的回应,我的感觉也更为惬意。按规定的时间四点半结束,四点刚到,有的班级已经散场。我便征求老师们的意见,是否结束,老师们对李主任的课件和内容很感兴趣,强烈要求我继续。结束之后,有老师上台拷贝课件,我对她说:“天气这么热,学习了一天,真是*苦了。”她很诙谐地说道:“一点不*苦,比在家还舒服。这里有空调,还管饭。”

第四站是斑鸠店,*了旧县和斑鸠店的文科老师。旧县的路边,山已被开垦殆尽,石粉厚厚地盖在树叶上,也盖在旧县的粉条上,更盖在了人们的心上……斑鸠店的路途迢远且艰难,一路上重型卡车不断,本来就狭窄的陈山口出水闸排着长长的车队。被大车轧过的路面变得支离破碎,这一路的心情也变得支离破碎起来。这一路的艰*,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乡村教师的不容易,也从心里由衷地向他们产生出一种敬意。

第五站是商老庄,这里*了戴庙乡和商老庄乡的文科老师。去往商老庄的路更为坎坷,有的地方甚至看不到水泥路面。必经之路上,看到南水北调的主要工程——八里湾,新修的水道格外开阔,新修的立交桥如蛟龙饮涧。而旁边,就是破旧的乡间公路,低矮的农家房舍。商老庄中学位于县城的西南边缘,距离梁山县境界10米多,在学校里打电话,信号一会是梁山的,一会是东平的。据说这里的老师有的选择了在梁山县城买房,因为到那里不过10公里,到东平县城却有50公里。该校校园挺大,但办学规模却颇为袖珍,因为地处一隅,学生上学不便,生源流失严重,今年的毕业人数只有70余人。老师也不多,但学习起来也挺认真的。

第六站是沙河站,位于县域的最难端,是乔羽的祖籍地,姓乔的人也颇多。这里距离县城30余里,中途平坦。最让人意外的是,讲课的时候,该校的校长跑到了我们所在的班级,完完整整听完了全场。

第七站是佛山中学,这里汇集了实验中学和佛山中学的文科老师。毕竟是县城学校,报告厅气派,设施一流。同样是盛夏,坐在报告厅里的感觉是凉爽如春。尽管如此,报告的过程很紧张,因为时间很紧张,我以最快的速度说完,还超过了5分钟。原来的同事辉哥说,讲的太快了,意犹未尽。

意犹未尽,正是我们最需要的感觉。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们没有自己独创的理论,更没有最前沿的概念,我们有的,只是一些教学实践,一些教育的思考。所以,这次培训,也可以说不是培训,因为没有理论的灌输,没有概念的阐释,只有来自教育实践的的故事甚至是事故的讲述,只有来自教学生活的思考。一面是倾诉,一面是倾听,如果双方都能感觉到意犹未尽,这正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教育生活同样如此——意犹未尽。

旅程:交流与探讨

如果说这次培训是一次旅行,那么这个旅程也充满了快乐,也有满满的收获。因为每人只有一场,而统一坐车前往目的地,大家往往一呆便是一天。一组16人,在这一天又一天的时光里,也渐渐熟络起来。

在各种闲聊的话题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育儿。来自三实小的陈辉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不少育儿的经验。尤其是在孩子的阅读方面,她每年都为孩子购买大量的图书,通过交流,为我们这些孩子尚未上小学的家长提供了不少的书单。陈辉老师提供的书单内容非常丰富。有文学类,也有科普类,还有许多有助于孩子发散思维、动手能力、情智培养的优秀图书,让我们大大开阔了眼界。而和我儿子同龄的黄老师,在自己和孩子的读书单上,竟出现了许多的重叠。她也热情地为了推荐了有助于孩子动手能力提高的图书和玩具。来自四实小的张婷婷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学校的阅览室和*场,在节假日开放,为我们带孩子读书*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来自梯门中心小学的徐霞老师,带来了她编辑的校刊。我们在编辑和版面设计方面进行了交流,我向她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技巧,她都很用心地进行了实践。

而男同仁们,谈论最多的国内外的时事,高谈阔论,让人大开眼界。来自接山教办的李主任,语言幽默,不时*播一些乡村趣事,放松着大家被酷暑折磨的神经。

间隙:*与会友

因为我的每一次培训,都在下午的最后一场,所以上午是有自由时间的,便安排了一次*与会友。

在去往斑鸠店的路上,有一处洪顶山,山上有茅峪泉,盛夏雨季,山泉涌动,颇为难得。所以,在培训的路上,我半路下车,独自一人去赏泉。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来此处的感觉颇似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的描述,此处“水犹清冽”,尤其是一林荫小路,让人心静神怡。虽然“其境过清”,但我是很想久居的。这一次,我打算在山上独坐一上午,让自己的心再次贴近一下柳宗元。

山下的路很长,走了一半,我的汗就止不住了。好不容易到了山脚,却不见流水淙淙。再次走到茅峪泉,水还是很清冽,却没有找到“悄怆幽邃”的感觉。掬一捧清水,倒是生出一丝凉意。

此时游玩,还有一会友的安排。网友妙不可言,是一位年轻教师,在斑鸠店小学教数学。在qq上,她经常就一些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向我请教,我也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安慰她,鼓励她。同时,我也结合自己这几年在读书、合作方面取得的经验,向她介绍,希望她能通过读书尽快成长起来。此次到斑鸠店培训,我准备了一本书和一本刊物送给她。没想到,她是理科,在旧县培训,我便借游玩的机会请她来山下,把书送给她。

她顶着烈日来到山下,我又有些后悔,这么热的天,我又何必折磨,还不如让人把书捎给她简单。但见面之后,又聊了一个多小时,仍然谈兴十足。

妙不可言参加工作不过三年,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开始寻求主动成长,这是多么难得呀。遗憾的是,她身处乡村小学,条件非常有限。但好在有网络,有网络就有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为成长提供无限的资源和空间,我鼓励她现在出发,去寻找一点教育生活的乐趣。

路漫漫,意绵绵,回头看看,这盛夏的旅程,已悄然结束,细细盘点,这盛夏的果实,也悄然挂满了枝头。培训结束的当晚,风雨交加,过后,气温略有下降。是夜,甜甜入睡。

 

第2篇:参加县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自7月31日至8月12日,历时13天的东平县暑期教师培训终于落下帷幕。作为参与培训的老师,我们这一组辗转8处乡镇,于县城结束,共进行了7场次。培训的这些日子,正值盛夏,酷暑难耐,多数学校没有空调,甚至连风扇都没有。但这培训的热情,也如这夏天的温度一样的火热;这培训的硕果,也如这盛夏的果实一般迷人。

备课:分享与收获

自7月中旬接到培训任务,各小组成员便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碰头,并进行了分工,制作了通讯录。我们小组的负责人李玉柱主任建议大家把自己的备课稿和课件发到邮箱,大家互相分享。说实在的,之前,我并没有分享自己的课件的打算,但听了李主任的建议后,我还是做了分享,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分到的内容是《关于导学案》的使用,培训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在导学案这一方面,我既没有系统的认知,也缺少丰富的案例,心中颇为为难。有几位同小组的成员去年做过此类内容,便热情地发来了他们的课件。有了这些分享,我的头脑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网络,只是还感觉平淡。这时候,负责《关于班班通》这一内容的李主任也发来了他的课件和讲稿。看了李主任的课件后,我在结构设计上豁然开朗,很快便设计出了自己的提纲,然后发到邮箱,请同仁提意见。

多数同仁并未给出任何反馈,有的只是“很好”两个字。李主任不只给了详细的回复,提了明确的建议,还提供了他的两篇“关于导学案”的随感。根据李主任随感中的小故事,我为自己的备课找到了开头和结尾。然后,开始制作简案,收集案例等素材,用三天的时间,制作出了课件的初稿。

课件制作好后,我再次发送到邮箱,请同仁批评指正。李主任在细节方面再次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同时,也上传了他的课件。我首先结合李主任的意见修改了自己的课件,然后,认真学习了李主任的课件,就几个小问题与他交流了自己的看法,最终也被李主任采纳。

备课的过程,让我养成了交流与分享的习惯,尽管收到的反馈还很少,但一点点的收获,都值得欣喜,都催人奋进。

授课:倾诉与聆听

培训的第一站是州城,组织非常认真,也非常严格。每一场之前都有领导组织点名,每一场也都有领导在现场参与听课,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尽管准备了一个小品作开头,调节老师们的疲惫,但整个过程还是略显沉闷。其中原因,一是自己准备不充分,讲述时不流畅,另一个原因,大概是天气太过炎热,中午没有午休,老师们也无法提起精神。同时,尽管场所内有空调,但没有一丝凉气,人人脸上都挂满汗珠,手中的扇子也摇个不停,大家都盼着早点结束培训,也早点结束这场煎熬。

第二站是接山,接山的空调要好用一些,大家不再汗流浃背,上课时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小品不时引发大家的笑声,开始便吸引了老师们的注意力。在剩下的环节中,我吸收了上一场的教训,对一些案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不时引来老师们关注的目光,整个培训的过程感觉轻松、闲适,如话家常,如会好友。当然,中间也出现了一个小*曲,开头的小品刚放完,就有两位老师笑翻了水杯,弄了一身水,好在没有烫伤。

第三站是梯门,梯门中心小学的空调是新安装的,效果也很好。而这一天下午,李主任因开会,把他的培训内容也交给了我,所以我讲了一个下午。因为小品的主演是从梯门转到我校的老师,所以,一开始就接近了和梯门老师的距离,交流的气氛颇为融洽。其中有一位女老师,一边听我倾诉,一边不时地点头。在我有疑问的地方,还总是给我一些肯定的回答,这就好比上课的时候,有目光的交流,有心灵的回应,我的感觉也更为惬意。按规定的时间四点半结束,四点刚到,有的班级已经散场。我便征求老师们的意见,是否结束,老师们对李主任的课件和内容很感兴趣,强烈要求我继续。结束之后,有老师上台拷贝课件,我对她说:“天气这么热,学习了一天,真是*苦了。”她很诙谐地说道:“一点不*苦,比在家还舒服。这里有空调,还管饭。”

第四站是斑鸠店,*了旧县和斑鸠店的文科老师。旧县的路边,山已被开垦殆尽,石粉厚厚地盖在树叶上,也盖在旧县的粉条上,更盖在了人们的心上……斑鸠店的路途迢远且艰难,一路上重型卡车不断,本来就狭窄的陈山口出水闸排着长长的车队。被大车轧过的路面变得支离破碎,这一路的心情也变得支离破碎起来。这一路的艰*,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乡村教师的不容易,也从心里由衷地向他们产生出一种敬意。

第五站是商老庄,这里*了戴庙乡和商老庄乡的文科老师。去往商老庄的路更为坎坷,有的地方甚至看不到水泥路面。必经之路上,看到南水北调的主要工程——八里湾,新修的水道格外开阔,新修的立交桥如蛟龙饮涧。而旁边,就是破旧的乡间公路,低矮的农家房舍。商老庄中学位于县城的西南边缘,距离梁山县境界10米多,在学校里打电话,信号一会是梁山的,一会是东平的。据说这里的老师有的选择了在梁山县城买房,因为到那里不过10公里,到东平县城却有50公里。该校校园挺大,但办学规模却颇为袖珍,因为地处一隅,学生上学不便,生源流失严重,今年的毕业人数只有70余人。老师也不多,但学习起来也挺认真的。

第六站是沙河站,位于县域的最难端,是乔羽的祖籍地,姓乔的人也颇多。这里距离县城30余里,中途平坦。最让人意外的是,讲课的时候,该校的校长跑到了我们所在的班级,完完整整听完了全场。

第七站是佛山中学,这里汇集了实验中学和佛山中学的文科老师。毕竟是县城学校,报告厅气派,设施一流。同样是盛夏,坐在报告厅里的感觉是凉爽如春。尽管如此,报告的过程很紧张,因为时间很紧张,我以最快的速度说完,还超过了5分钟。原来的同事辉哥说,讲的太快了,意犹未尽。

意犹未尽,正是我们最需要的感觉。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们没有自己独创的理论,更没有最前沿的概念,我们有的,只是一些教学实践,一些教育的思考。所以,这次培训,也可以说不是培训,因为没有理论的灌输,没有概念的阐释,只有来自教育实践的的故事甚至是事故的讲述,只有来自教学生活的思考。一面是倾诉,一面是倾听,如果双方都能感觉到意犹未尽,这正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教育生活同样如此——意犹未尽。

旅程:交流与探讨

如果说这次培训是一次旅行,那么这个旅程也充满了快乐,也有满满的收获。因为每人只有一场,而统一坐车前往目的地,大家往往一呆便是一天。一组16人,在这一天又一天的时光里,也渐渐熟络起来。

在各种闲聊的话题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育儿。来自三实小的陈辉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不少育儿的经验。尤其是在孩子的阅读方面,她每年都为孩子购买大量的图书,通过交流,为我们这些孩子尚未上小学的家长提供了不少的书单。陈辉老师提供的书单内容非常丰富。有文学类,也有科普类,还有许多有助于孩子发散思维、动手能力、情智培养的优秀图书,让我们大大开阔了眼界。而和我儿子同龄的黄老师,在自己和孩子的读书单上,竟出现了许多的重叠。她也热情地为了推荐了有助于孩子动手能力提高的图书和玩具。来自四实小的张婷婷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学校的阅览室和*场,在节假日开放,为我们带孩子读书*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来自梯门中心小学的徐霞老师,带来了她编辑的校刊。我们在编辑和版面设计方面进行了交流,我向她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技巧,她都很用心地进行了实践。

而男同仁们,谈论最多的国内外的时事,高谈阔论,让人大开眼界。来自接山教办的李主任,语言幽默,不时*播一些乡村趣事,放松着大家被酷暑折磨的神经。

间隙:*与会友

因为我的每一次培训,都在下午的最后一场,所以上午是有自由时间的,便安排了一次*与会友。

在去往斑鸠店的路上,有一处洪顶山,山上有茅峪泉,盛夏雨季,山泉涌动,颇为难得。所以,在培训的路上,我半路下车,独自一人去赏泉。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来此处的感觉颇似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的描述,此处“水犹清冽”,尤其是一林荫小路,让人心静神怡。虽然“其境过清”,但我是很想久居的。这一次,我打算在山上独坐一上午,让自己的心再次贴近一下柳宗元。

山下的路很长,走了一半,我的汗就止不住了。好不容易到了山脚,却不见流水淙淙。再次走到茅峪泉,水还是很清冽,却没有找到“悄怆幽邃”的感觉。掬一捧清水,倒是生出一丝凉意。

此时游玩,还有一会友的安排。网友妙不可言,是一位年轻教师,在斑鸠店小学教数学。在qq上,她经常就一些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向我请教,我也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安慰她,鼓励她。同时,我也结合自己这几年在读书、合作方面取得的经验,向她介绍,希望她能通过读书尽快成长起来。此次到斑鸠店培训,我准备了一本书和一本刊物送给她。没想到,她是理科,在旧县培训,我便借游玩的机会请她来山下,把书送给她。

她顶着烈日来到山下,我又有些后悔,这么热的天,我又何必折磨,还不如让人把书捎给她简单。但见面之后,又聊了一个多小时,仍然谈兴十足。

妙不可言参加工作不过三年,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开始寻求主动成长,这是多么难得呀。遗憾的是,她身处乡村小学,条件非常有限。但好在有网络,有网络就有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为成长提供无限的资源和空间,我鼓励她现在出发,去寻找一点教育生活的乐趣。

路漫漫,意绵绵,回头看看,这盛夏的旅程,已悄然结束,细细盘点,这盛夏的果实,也悄然挂满了枝头。培训结束的当晚,风雨交加,过后,气温略有下降。是夜,甜甜入睡。

 

第3篇: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总结

教师参加完培训之后需要及时吧总结写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为期三天的班主任培训,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不仅使我从理论上重新认识了班主任工作的内涵,更从一些优秀班主任的案例实践上,给了我处理班级事务的启示。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指导工作,不断学习、反思、总结,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做到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作为班主任要有爱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这爱是无私的,是平等的,是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只有做到了平等的爱每一个学生,才会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这一点正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教育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作为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学生的**,学生的差异*,不要用*的是非观念判断学生,孩子是一个成长中的人,虽然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在人格上完全与自己平等,具有令人憧憬的未来。所以我们要像对待我们的同事那样来尊重学生,与他站在同一个角度上看待他的世界,走进他的心里,多给予孩子们需要的尊重、信赖、理解、宽容与等待。

二、作为班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培养健康的班集体和精神健康的人。做班主任是一份十分*苦的工作,要与几十名学生打交道,*心费力,但是从许多的优秀班主任身上我看到了,班主任工作也是其乐无穷的。这源于一份强烈的责任心,对班级负责,对学生负责,更是对自己良心负责。任小艾说过“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职业!不允许失败。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所以,我们必须要责任心,认真工作,为每一个学生负责,尽心尽力,不求回报,对得起自己的良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牢牢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踏实做好班主任的本职工作。

三、作为班主任要讲智慧,要善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教育必须有爱,教育也需要技术。没有爱的技术是危险的,而无技术的爱是无力的。教育要真正起到作用,教师的智慧,独特的工作方法,宝贵的工作经验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好的教育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打磨成美丽的鹅卵石。教师要因材施教,遇到突发事件,光有爱心和责任心是不够的,还要讲求方法,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在处理问题时要讲方法。其根本的原则就是既能处理好问题,又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

通过专家介绍优秀班主任xxx的一些优秀案例,使我认识到与他们存在的差距,在处理偶发事件上,有时缺乏教育机智。在班级管理上,有时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导致自己*苦不说,又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大爱无边,师爱无痕,也许只有无痕的教育,才能在孩子的心田里留下最深的痕迹。那么优秀的教育机智,工作方法从何而来呢?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只有从读书学习和在工作实践中勤于探究、及时反思、善于总结中得来。

四、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在工作中积累经验。

我们都是普通教师,学识不够高,方法也不够灵活,要多向优秀班主任和专家学习好的管理班级的方法,并根据自身的条件去进行变通应用,只有这样才会不断进步。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想自己的学生好学,教师必须先好学,只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会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读书是进步的阶梯。

从这些优秀班主任身上,我看到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好读书,喜欢积累,在工作中勤于反思,及时总结。任小艾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有法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卢梭写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儿》、e阿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美国的著名教育家詹姆斯·多伯森写的《施爱与管教的艺术》和《陶行知全集》,还有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等等。任老师还说“不学习永远不可能在反思和总结中认识自我!”我们学校倡导做书香教师,每一位老师都养成了读书学习的好习惯。我读过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记录了详细的读书笔记,写下了读书体会,并自觉地将书中的好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虽然我也读过一些书,但这远远不够,我打算继续多读书,多向优秀班主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技巧。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究科学、创新、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我争取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教育方法的研究,不断学习,研究学生、家长、社会的新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不断提高。

参加xx省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几个月来,我真是受益匪浅,从中收获了很多。重新审视语文新课程标准,了解了“修订版”课标的特点、定位、方向,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哪些变化,有哪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三、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写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感谢远程研修,提供了一次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不足的机会;通过学习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反思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学的真谛。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