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写范文翻译评论

翻译评论

写范文发表于:2019-11-11 21:57:25

郑州城隍庙

郑州城隍庙在郑州市商城路北。建于明代初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寝宫等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乐楼高达15米,歇山式双层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有凤凰在上下飞舞,有荷花、狮子在左右陪衬,异常生动。大殿正脊两端雕有吞脊吻兽,两侧刻滚龙数条,并饰凤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精致。

locatedonthenorthernsideofshangchengrd,zhengzhouchenghuangmiaotemplewasbuiltintheearlymingdynastyandrebuiltinthe14thyear(intheyear1501)ofemperorhongzhi.facingsouth,therearehillgate,fronthall,musicbuilding,mainhallpalaceandsleepinghall,etc.flyingeavesontoroofs,theglazedtileswithouterrollingcanopycoverthebuildings,theirappearance&designareexquisitewithtightstructure.theheightofthemusichallis15meterswith2-storyedbuildingofxieshan-style,ontheridgeofthemusicbuilding,thereareseveralcameodragonsandflyingphoenixwithlotusflowerandlionacpanyingwiththem,itisreallypicturesque&lifesome.ontheridgeofthemainhall,thereareanimalsandseveralflyingdragonsacpanyingwithphoenix,peony,thedrawingof

评论:

这是一篇关于郑州城隍庙的简单中英文对照景点介绍。汉语介绍中行文使用并列结构的长句,并大量应用两、四字组合词语,简洁恰当、气势淡雅、语境优美,读之如亲临其境。这样一段具有典型*氛围的句子给英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文中的对照英文是一篇较为准确的翻译,应用了诸如倒装、合译、分译、增词、重复、主动被动化等翻译技巧,整段文字结构合理、用语正确,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便谈谈我对这篇汉译英文章的翻译情况的一些理解和想法:

1.对文中第一句(郑州城隍庙在郑州市商城路北。建于明代初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的翻译使用了倒装、主动被动化及合译的方法,结构紧凑、语意明了;

2.文中第二句(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寝宫等。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

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使用了分译和合译的方法。这句话问题较大,首先是汉语本身架构失误,应该在“建筑”后填加“,”,将一句变两部分(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寝宫等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而这句的翻译前后句衔接欠妥、句意不明,后句英文的一堆漂亮描述不知是形容何物,在后句前加上“thesebuildingsareverybeautiful,”后就达到了句意明确的效果(facingsouth,therearehillgate,fronthall,musicbuilding,mainhallpalaceandsleepinghall,etc.thesebuildingsareverybeautiful,flyingeavesontoroofs,theglazedtileswithouterrollingcanopycoverthebuildings,theirappearance&designareexquisitewithtightstructure.);

3第三句(乐楼高达15米,歇山式双层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有凤凰在上下飞舞,有荷花、狮子在左右陪衬,异常生动。)的翻译先使用了合译技巧,将本句的六部分在翻译时组合成三部分,结构紧凑、句意明了;后使用了重复技巧(itisreallypicturesque&lifesome),使得全句连贯;在翻译“(上下)飞舞和(左右)陪衬”只用了“flying,acpanying”进行省略式翻译;

4.第四句(大殿正脊两端雕有吞脊吻兽,两侧刻滚龙数条,并饰凤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精致。)使用了合译、分译、重复及增词的翻译技巧,但在用词上有些问题:首先仅仅使用了“animals”来表达“吞脊吻兽”是不恰当的,因为“吞脊吻兽”并不是我们能在自然界时常看到的那些普通“animals”,而是我们的古人参照多种动物外形,再结合人类想象假想出来的异兽,结合这层含义使用“marvelousanimals”来表达“吞脊吻兽”则更为准确;其次汉文中描述“殿上刻有“八仙过海”及„„”,而翻译中使用“drawing(绘画)”来表示雕刻的意思是不合适的,应该用“carving”代替(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只对“drawing”列有绘画、制图、图画、图样的意思)。

 

第2篇:翻译研究的立体透视--试评《翻译论》

近几年,湖北教育出版社连续推出了两辑<中华翻译研究丛书>.其中纵向上的史论研究居多,一些专项文本翻译或译本比较研究也不在少数.但是许钧教授所著<翻译论>的出版却打破了这种格局.这本书的新意在于它既包含对中外翻译理论在纵向上的梳理,也更注重从横向上铺展对翻译观念的论述,这一纵一横构成了本书立体式的立论框架,为更加深入地透视和阐述翻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3篇:对话理论视野下的翻译批评理论框架

[论文关键词]:批评;对话理论;对话

[论文摘要]:翻译批评的发展对推动翻译研究发展有重要作用,它经历了从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再到读者中心的阐释模式,却无法摆脱独白的**。文章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基础,从翻译批评的本质、功能、原则、规范尝试构建翻译批评的理论框架,以期在认识论上为翻译批评带来启示。

一、国内翻译批评现状

翻译批评,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与翻译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各种翻译理论的出现,都会为翻译批评带来新的理念和变化,如对等理论,读者反应,阐释学和解构主义均为翻译批评的发展拓宽了研究的视野。翻译批评随着翻译研究范式的演进而演变,亦出现了几种翻译批评研究模式。

作者中心论以忠实于作者的原意为标准,文本不过是独特个体的表现形式。文本中心论将“忠实于原作”作为首要责任。读者中心论将读者的反应被视为译作的标准。尽管他们更新了自身的研究视角,却切断了翻译活动过程的链条作者——文本——读者(译者),进行的是独白式的研究,满足不了翻译批评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前苏联家巴赫金•米哈伊尔的对话理论提倡参与者之间对话,因此文章以其为理论基础,以期促进翻译批评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话理论概述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1920年的《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1935年的《小说话语》,到1961年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一书的改写》,经过逐步的补充、深化和拓展,最终构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文章将集中探讨对话理论的几个核心问题:

1.对话与对话*

巴赫金称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为“纯对话”。文章讨论的是对话理论意义上的对话:“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1]

对话*指“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2]基于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分析,巴赫金得出结论:“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3]对话渗透到人们最深层的精神领域。

2.对话生存的时空

对话生存的时空包括共时*和狂欢化。[4]

同时存在和相互作用即共时*。对话在共时*的作用下,在一句话中表现两种不同的声音——双声语,而且,各种声音、各种意识,在对话中同时出现,必然产生争论、交锋。狂欢化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在狂欢化的时空里,每个参与者都积极参与和交流。

3.对话关系:自我与他者

针对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巴赫金认为,我之存在是一个“我之自我”,我以外,皆为他者“于我之他”。自我意识的加强只有建立在与他者意识的对话关系上才能成为可能。没有他者,自我就不能生存和掌控自己。只有建立在互相反映,互相接受,互相认可的基础上,自我才能获得本身的完整*。

三、对话理论关照下翻译批评理论的框架

文章作者采用对话理论进一步对翻译批评理论的内部框架尝试进行重新透视与构建,包括本质,功能,原则和规范,以期获得一些对翻译批评理论框架的新认识。

1.翻译批评的本质

1.1翻译的本质

鉴于翻译批评是在翻译活动之后进行,作者将从对话理论角度审视翻译活动的本质。

文学作品一旦产生,与读者相遇,在其能动参与下,作品就被不断地诠释并经历着多重考验。作为原文本的第一读者,译者发挥他的主动*创造*地完成译作。在这其中,他不止是与原文本或者原作者相遇,还与心中假想的读者相遇。译者与目的语读者对话不可避免。译本在进入目的语的过程中,经受各种质疑与考验,使得译作与读者之间的对话不断循环。

由以上可看出,翻译是一场主体间对话的综合体,它不是单纯发生在原文本产生的空间或目的语文化的空间,而是译者在发挥主动*的同时,游走在原作(作者)和读者之间,来回调解,平衡,以期奏出*的乐章。

1.2翻译批评的本质

基于对翻译过程中对话层次的认识,翻译批评对翻译中包含的对话也应投以关注。

吕俊指出,译者在文本翻译时,并不知道他的译文现实*读者会是哪些人,也不会准确预测,而另一方面译文读者在阅读时,作为第二作者的译者又是不在场的,隐匿的。读者也不知道或不完全确定译者话语与他所理解的之间由多大差别,更不知与原文作者(第一作者)的原文话语由怎样的区别。这就造成了双重的缺席*话语。批评的介入就会把原文作者,原文文本,译者与译文文本以及译文读者串联起来。它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就充当了一种现实*的联系纽带,并激活了这种隐含的对话关系,它是参与对话的一种对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