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中的心理学

写范文发表于:2019-10-22 21:48:54

摘要:当下,心理学在经济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从人心理的角度去解读经济问题。本文从凯恩斯的财政理论与心理学的关系入手,继而分析了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些心理学基础。

关键词:财政理论心理学马克思*经济学

现在研究心理学在交叉学科的应用的学者提出“凯恩斯的财政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观点。如果只从凯恩斯的财政理论分析,会发现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除凯恩斯的理论外,我们也可以从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论*其财政理论与心理学的联系。

一、马克思*经济学

*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定义为:*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部分;财政收入的基本手段是税收,财政支出的基本手段是*预算拨款。

虽然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是运用财政手段(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等)调节供求平衡,但其主要通过收入分配发挥作用,所以,接下来要从收入分*面来分析。

*经济学在考虑收入分*面主要关注效率与公平的抉择问题。马克思*经济学对这一矛盾的阐述是:发展社会生产,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联系我国国情即为: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要坚决依法惩处。要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调节过高收入。要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同时,要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由以上在收入分*面的理论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心理学上的解释。1.激励效应,允许或鼓励一些人先富起来会通过激励效应让并不富裕的人产生强烈的愿望及动力,有利于带动微观经济主体发展,从而使宏观经济有所增长。这种激励效应在很多企业都有应用,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这种激励效应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每个普通的中学生都经历过体育跑步考试,在考试的时候,教师往往会找个跑的相对较快的同学在前面领跑,以激励后面的学生。2.公平效应,控制在心理学上可以认为是对激励应用的控制或规范。我想从跑步的例子入手理解。跑步的时候教师会找个跑得相对较快的同学带跑,但是好的教师还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控制差距,使我们和我们前面一个同学的差距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我们会产生可以追上的认知,才会达到激励的目的;反之,如果差距过大,我们会更加没有力气甚至放弃。这体现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中的“合理”二字,结合*国情所指定的具体措施上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

财政政策在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中的定义为:对税收和公共支出进行规划,以帮助抑制商业周期的波动,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就业率,避免过高的或剧烈的通货膨胀。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政策,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他们主张*的公共投资必须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较长时期的规划,并推行赤字运算;他们同意庇古关于税收的观点,将税收原则归纳为利益原则和牺牲原则,他们认为,税收的宏观调节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动稳定器功能,二是有意识的调节税率,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中跟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税收问题,也涉及到与心理学的联系。利益原则,即人们认为应当根据他们从*活动中期望得到的收益的大小来纳税。牺牲原则,即腹水的安排应是社会收入的再分配是公平合理的。这两条原则都注意到税收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减少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并有助于尽量减轻这种影响。牺牲原则注重我们可支配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利益原则注重我们对所付出的代价(税收)得到回报的程度。只有我们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且我们的所得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在我们愿意接受范围内的相对不公平下的公平),我们才更愿意将我们所得的一部分交给*,并更希望取得更多的收入,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凯恩斯古典学派以及马克思*经济学关于*对经济的影响在各方面都有所异同,尤其表现在微观经济主体――对个人收入分配(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和宏观经济――对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影响。具体的异同可以从财政政策大体划分的税收、支出和预算三个方面分析,除此之外,这三种理论在财政方面区别联系细究起来甚至可从这三种学派最初对市场及参与者的假设开始分析。

总的来说,由于经济和我们生活的密切相关*,经济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进行,我们从中得到的效用对生活至关重要,也对我们的心理状态有着决定*的作用。所以,任何经济政策,只要影响我们的得到效用,就会引起心理的反应,从而得到心理学上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段海英,*菊秋.《财政学》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2]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第*版

[3]李杨.《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4]朱方明.《*经济学》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5]宋涛.《*经济学教程》第八版,**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凌盼盼(1990.8-),女,汉族,安徽宿州,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工程*。

 

第2篇: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系统中最发达的一门分支科学。它以人类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探讨地域经济发展规律,预测和控制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速度、规模和效益。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一是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具体区域的生产布局和组合规律,三是生产和经济部门的布局规律。

经济地理学理论萌芽早在古代就见诸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之中,但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则是近代的事。1760年,俄国M·B罗蒙诺索夫就创立了“经济地理学”之名,并领导了一个研究机构,但由于局限于描述,缺乏科学*而有名无实。1882年德国学者W·戈策重提经济地理学之名,论述其科学的任务,赋予其科学*,使之具备了学科特征。

经济地理学近代的形成过程有三个源流:一是16世纪产生的商业地理学和18世纪末形成的财政统计学,二是19世纪李特尔开创了人文地理学和其他人创造的区域地理学,三是19世纪初形成的区位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源、环境、人口、粮食等问题的加剧,使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得到很大发展。

论文出处(作者):

浅淡煤炭分布“北多南少”的成因

自然地理学

 

第3篇:《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

《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

《经济发展理论》于1911年问世,正如大多数包含重要思想的著作一样,这本书在*的经济学术语中也闪现着简洁的光芒,无论是否经过经济学训练,几乎每个人都能理解它。书中没有数学、数字、图表或曲线,也没有令人厌烦的统计学,具有宏伟堂皇的理论风格,读起来像个故事——关于经济是什么,它怎样发展和为什么发展的故事。

这本书一开始,熊彼特就用几页的篇幅勾画了静态经济的图景,描述了什么是经济运行的内在特征。图景是从一个普通人的生产活动开始的:

有一个农民,在遥远的山村为城市生产谷物,用来制作面包供居民消费。问题是:这个农民怎么知道消费者需要面包,并且需要多少谷物来制作面包?实际上,这个农民根本不知道谷物会流向哪里,由什么人消费;不仅如此,农民的谷物必须通过一些中间人,才能达到最终的消费者那里,而所有这些人,也都不知道最终的消费者谁,只有最后的面包出售人可能是例外。既然如此,农民是如何决定自己的产量的?

农民很容易回答:长期的经验(部分是来自前人)告诉他,他应该生产多少;经验教导他,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他应该满足的需求的大小和强度是多少,除非有意外情况发生,他不会轻易改变生产决策。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无论是经过简单的核算,还是遵从习惯的力量,他知道该怎样去耕作;他知道必须购入多少生产材料;他也知道必须支出多少劳动——这一切全都是根据长期的经验。

过去的经验支配着这个农民的活动,不仅是因为它们告诉他应该做什么,还因为在一定的时期内,他必须依靠前一时期的产品实物或这种产品换来的收入来生活;出于经验,农民的供货商也限定了他的各种需求的大小和强度,这使他卷入了一个社会和经济的关系网,这张网向他传送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方法,同时把他牢牢地固定在某种行为轨道上,不能轻易摆脱。

在这里,出现了一种力量,使得经济中的每一个人在这一时期做的事情,与上一时期基本相同,从而使经济体系以巨大的惯*进行着“循环流转”。

我们可以把农民的例子推广开,说得更清楚一些,比如,屠户出售的肉是多少,由他的顾客(比如裁缝)的购买愿望和价格来决定;裁缝购买多少,依赖于他的营业收入,这个收入又依存于他的顾客(比如鞋匠)的需要和购买力;而鞋匠的购买力又依存于他的顾客的需要和购买力;如此等等,不断追溯,最后我们会找到一个人,他的收入恰好来自于将货物卖给屠夫,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循环。

如果不用常规的方式来表示消费行为,我们看到的图景就会更加全面,例如,每个人不仅是面包和肉的消费者,而且实际上也是土地、服务、铁等等的消费者,可以想象,生产要素的每一次使用,都是为了满足某个消费者的需求而进行的;反过来,也可以说,经济中的任何一项需求,都有一项供给去满足它。这种关系随处可见,不论你从什么地方跳入其中,不论你选择什么方向去追溯,最后你推导的起点一定可以和终点重合在一起,这就是经济的循环流转。

在经济的循环流转中,各个家庭或厂商的行为,都是按照经验给定的数据和方式来作出的,但这不意味着他们的行为就不会发生变化,因为经济中的条件和数据可能改变,人们一旦注意到这种变化,就会作出反应——这种变化和反应,很大一部分就是经济发展的内容。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每个人都会尽可能地遵守习惯的决策,只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根据外部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经济状况就不会随意地发生变化,而是保持某种稳定,这就是宏观视野中的均衡。

怎样写读后感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主标题,下一行是读《xxx》有感,为副标题。也可直接写读《xxx》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