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的知识

写范文发表于:2016-08-09 20:47:27

关于对联的知识对联又称楹联等,是悬挂或粘帖在墙壁和楹柱上的联语,是用汉语描述客观事物、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具有诗、词的特点,但比诗、词更精炼、更工整,也更富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它是*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特有的形式,也是汉族文学艺术中独有的一大艺术特*。

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作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

关于对联的知识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千百年来,它一直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爱、欣赏,也日益为国内外汉学家所重视;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它已流传至许多国家和地区。

对联,一般是用古典艺术语言造句和修辞的,所以它典雅、精炼、优美。同时,它又是与书法揉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两者互相映衬,更显出一种神彩飞扬、瑰丽典雅的艺术美。

对联讲究练字练意,作者常用精炼的文字、巧妙的构思以及画龙点睛的手法,为读者创造出感情丰富、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意韵浓郁的各种作品,因而,它能引人入胜,发

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凡思想健康、艺术精巧的联语,更是耐人品赏,永放光彩。

许多联语不但和诗、词同样具有高度的文学*和审美意义,而且更富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它与诗、词相比,,能赢得更多的读者,使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从对联发展史看,它萌发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我国对联的形式,其渊源极为久远。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雏形的对句。

对联究竟起源于何时,其说不一。有人认为,最早出现有是五代孟昶的春联。宋张唐英在《蜀☆☆》中记载:‚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相传,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但这种春联,在当时还只是写在宽约一寸、长约七八寸的桃木板上。又有人认为,后蜀宫廷题联,早已成为习惯,而孟昶不是最早的题联人。到宋代,春节粘贴对联,已成为一种普遍风俗。以后,人们又用纸张代替桃木板写联,这与今天粘贴的春联,并无什么区别。

又据传,把‚桃符‛推广为春联的,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事。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次除夕前,他传旨:无论公卿士庶,每家门口都要粘帖一副春联。除夕晚上,他还微服出巡,见到五彩缤纷的春联,他非常惬意。当他走到一家庶

民门口时,见没有贴出春联,他很奇怪,一打听,原来这家是以‚阉猪‛为业的,不好意思写出春联贴上。于是朱元璋就精心思索,亲自给这家写出一副对联,联云:‚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割断是非根。‛全联并非说出‚阉猪‛二字,但这个‚阉‛字的含义却充分地体现出来了,而且全联对得工整、确切,曲而不浮。第二天,他又来到这家门口察看,见门框上仍未贴出对联奉承更觉得奇怪。当询间时,这家主人说:‚因这副对联是皇上的御笔,我贴到神龛上供起来了。‛朱元璋一听大喜,当即赏给这家主人一些银钱。由于皇帝亲自提倡春联,对联这一艺术形式就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不但婚丧、喜庆使用它,一些名胜古迹、驿站茶亭、官署试院、楼台亭阁等处,也都普遍地使用它。

对联是一种精炼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思想健康,艺术*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它绝不是什么小玩艺、小摆设,而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特殊艺术形式。它这些都是作者有感而发。所以,对联会使人获得鉴赏的乐趣,增加各种知识,品味各类书法,同时还能受到一定的思想启迪。但要写好一副对联,并不那么容易,它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还要顾及到对仗和平仄,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得到和写得好的。

就对联的形式而言,它的基本格式,是律诗(五律、七律)的中心部分。

 

第2篇:关于对联的知识

对联,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了。它不仅是文人墨客的座上宾,也常常是村夫俗子的家中客。

记得还是大集体的时候,我们村的宝贵爷爷打得一手好算盘,双手能打“狮子滚”;写得一手好字,春节等他写对联的人排成长队。他写对联常常不按书上的内容写,而是因人因事因时现编现写。队里新盖的仓库落成,队长请他在门上写副对联,他想了想,随即在门上写道:“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横批是“仓库重地”。漂亮的正楷,贴切的内容,在村里那真是无人可比。我家的后邻居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五保户老奶奶。春节,队里给她送来了柴米油盐面馍肉菜,请宝贵爷爷给她写副对联,他起起笔来在红纸上刷刷刷几下就写好了。上联是“有米有面有柴火”,下联是“有酒有肉有蒸馍”,横批是“好肥之年”。围观的乡亲哈哈大笑,都夸他对联写得好。

上小学时,我也曾临过几年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毛笔字也算有点基础。后来师范毕业回到家乡,春节或红白喜事,或新屋落成,乡亲们有时就找我写对联。那时,我写对联可没有宝贵爷的本事,不敢现编现写,怕写不好被人耻笑,常常照着书上的内容写。乡亲们都夸我比宝贵爷爷的字写得好,其实我心里明白,那不过是客气话罢了。实际上,我的字和宝贵爷爷的字比起来,那不只是小巫见大巫,简直是小巫见老巫了。

那年月,几乎家家都穷,不像现在,过年都贴印刷精美的对联。那时候贴的对联,都是一角钱一张的红纸裁裁请人写的。所谓“请”,也不过是让支烟,或说几句感谢的话而已。写联人赔笔赔墨赔力气,但受人尊敬,心里高兴。

对联虽然雅俗共赏,但作对联贴对联还是很有讲究的。

对联来自于律诗。格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两句为一联,通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颈联要求对仗工整,故简称“对联”。

一副对联不讲字数多少,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平仄要*,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一般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样读起来才悦耳动听,节奏富有变化,具有韵味。如果上下联尾字平仄倒置,读起来就会拗口。另外,对联的上下联某个位置上的词**必须相同,不能错对,即所谓实对实,虚对虚,数对数,物对物,颜**对颜**,形态对形态。因此,没有一点对联知识的人想作出一副好对联,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副对联作好了,写好了,可贴的时候也是有规矩的。上下联对齐,贴端正,自不必说,最起码的规矩是不能把上下联的位置贴反了,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我国传统的排版格式是竖排版,右翻页,读的时候是从上往下,自右向左。现在的对联还一直沿袭这一传统,即对联的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贴的时候当然要把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这样才正确。有些对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贴反就变成了“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虽然读起来有些拗口,但意思还说得过去。可是,有些对联是绝对不能贴反的,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如果贴反就变成了“柳岸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疑无路”,不仅读起来拗口,而且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失去了原来的意境。现在人们对对联的知识知之甚少,所以经常把对联贴反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联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的国宝,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十分必要的。

 

第3篇:关于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通称对子、联句、联语、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将诗歌的高雅与劳动*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以下是关于对联的基本知识,欢迎阅读。

一、对仗有3个基本要求如下:

1、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

2、词*相对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以此类推。

3、词义相对

如:我说天你说心脏,虽然都是名词,但意义相差太远,所以不行。在所有字词中数量词、代词、副词、形容词、动词,都没什么讲究只要词*相同,基本就可以。

二、名词对的要点:

名词对是诗词对仗的主力*,也是最复杂的常见的。名词对有5种:

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时令。

天属于天文门,所有天文门的字都可以对。如:雨、日、月、雾

君属于人伦门,所有人伦门都可以对如:臣佐使子卿老夫妇等。

本门相对,属于工对,临门相对,属于宽对,

比如,鸟对林前者是动物门,后者是植物门所以是宽对。

但对于一些常见的并称词汇,也可以认为工对比如:酒对剑花对鸟等。

三、严格对仗的3种情况:

数目对、颜*对、方位对这三类,一般不能对不上,也不能宽对,必须各自相对。

但偶尔有例外,这个例外来自于借音对、借义对。

记住,上联有颜*的话,下联必须对颜*,

四、特殊对仗:

特殊对仗包括:借音对、流水对、错综对。借义对

比如:青山对沧海

沧借了苍的音是借音对

比如:杨柳对海天

杨本身跟柳相对海本身跟天相对那么,杨柳对海天,虽然比较宽泛,但仍然认为很工整。

五、对联的3种特殊格式:

1、无情对

比如:(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木已半残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比如:(一匹天青缎,六味地黄丸 )每个字都能对得上,

整句话连在一起,含义却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叫做无情对。

2、析字对:

比如:(二人土边坐,一日月边明)

3、集句对

就是把古人现成的古诗词,对在一起比如:(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上句是杜甫的,下句是李白的。

三类特殊的对仗1、借对借对包括借音对,借义对。由于颜*对要求很严格,必须颜*对颜*,所以古人想出了变通的办法,就是用颜*的音去对。借音对主要应用在颜*对中比如,青山对沧海,沧,并非颜*,但等于苍。借义对,是指对仗的时候,不去对上句某词的本来意义,而对它的另外一层含义。最典型的是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在句子中是常见的意思,但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都是度量单位,八尺叫一寻,倍寻为常所以可以用来对七十。

如果一个对联中主干是由借义对组成的,那么这个对联就是无情对比如,一尺天青段,六味地黄丸;比如,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2.流水对,是一种特殊的对仗流水对是律诗对仗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求形式上的严格工整,注重情感思绪的自然贯通,两句连贯

而下如行云流水,所以叫做流水对。流水对是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

流水对是琢句对仗法的一种,一般的对仗,都是并行的两件事物。但流水对却是一意相承,两句可以当作一句来读。由此看来,流水对是说上句的意思没说完,像流水一样,得流下去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意思。流水是一个比喻词。

3.错综对一般颔联、颈联是必须对仗的,首联可对可不对,即使对仗也往往被安排成错综对。就是为避免句式单一而特意把本来可以对仗的句子改为不对仗,也见于尾联。例如:裙拖六幅湘江水 髻挽巫山一段云

1.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2、词*相对3、词义相对

平仄相对,就不用说了。词*相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以此类推。词义相对,主要指的是名词,名词是对仗中最核心的东西也是最复杂的常见的。名词对有5种: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时令。此外还有宫室、器物、等等

天属于天文门,所有天文门的字都可以对。如:雨、日、月、雾君属于人伦门,所有人伦门都可以对如:臣佐使子卿老夫妇等。本门相对,属于工对,临门相对,属于宽对,比如,鸟对林前者是动物门,后者是植物门所以是宽对。但对于一些常见的并称词汇,也可以认为工对比如:酒对剑花对鸟等。

如果用现代汉语的语言学知识来分析,对仗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语法相同也就是说,动宾词组要对动宾词组、主谓词组要对主谓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