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写范文
更新:2024-02-15 09:32:01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陨石知识的诗歌,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同学了解陨石的奇妙,激发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同学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培养同学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同学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三、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激发同学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石”激趣,导入新课。

1、谈“石”导入

同学们,这是一个“石”字,谁能变个字形小魔术,在它的上、下、左、右任意一边加一局部,使其成为一个新字?(同学自由说)一个小小的“石”字就这么有趣,大自然中的石头就更有趣了。

[以游戏方式导入新课,使同学在课开始就充溢兴趣]

2、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块石头,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同学谈自身的发现: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宇宙来客”……)的确,这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它来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来客(板书:天外来客)它的名字叫陨石(板书:陨石)

[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巨大的石块,赫然醒目的“宇宙来客”四个大字,给同学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同学的好奇心被激发,探索欲望增强。]

(二)展示资料,了解陨石

1、关于陨石你了解了哪些知识?同学展示搜集的资料。

2、教师展示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出示:流星雨)1976年3月8日,在俺国吉林省下了一场奇特的雨,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不是雨滴,而是大块的石头,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流星雨。在这次流星雨中降落下来的石头共有100多块,最大的重达1770千克。(出示各种形状的陨石)陨石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如米粒,有的似龟壳,千姿百态。

[通过展示资料,培养了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使同学对陨石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诗歌做好了铺垫,由于农村同学受条件所限,搜集的资料总是有限的,教师补充一些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关于陨石俺们课本上有一首诗歌,同学们想读吗?

2、同学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识字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同学区分重点字词。

3、同学反复读诗歌,要求:读后告诉大家有什么收获?

4、同学汇报读书收获,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通过自读诗歌,同学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

(四)再读,理解内容

1、同桌合作读书,要求一人读一小节,读后互相评一评。

2、同桌合作读展示,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

4、同学评价教师朗读情况。

5、同学自读:注意每句话后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6、指名读,集体评议。

7、集体交流读懂的内容。

(教后补记:俺知道了陨石是石头也是星星、俺知道了陨石是与大气摩擦发生的、俺发现这首诗歌的每小节后的字的读起来非常顺口,让人越读越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来……)

[注重了以读为主,读的形式多样,同桌读、教师读、自身读、指名读,使同学在读中理解内容,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让同学在读中感受陨石的奇妙。]

8、同学质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集体讨论后解答。

[同学的探索欲望一旦被激发,他们的潜能是无穷的]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想像:假如你是一块陨石,你从遥远的天际来到人间,你想向大家说什么?

[以童话般的方式让

第2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

《天外来客——陨石》这是一首描写陨石的科普诗歌。在课文中,作者向学生们讲述了许多关于陨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并不是直接告诉我们的,它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和文学表现手法将陨石为什么是星星,以及陨石的特点融于文学之中,让我们慢慢体会石头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进而培养我们的观察、表达能力。

下面谈谈我教后的几点儿感受:

(一)广泛收集资料,师生共享,拓展知识面

对于科普类的诗歌教学,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到的事物现象,掌握生字词,能朗读课文即可。因为时间短暂,要求学生提前收集相关资料,教师收集的资料需要及时整理,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教师展示学生与自己收集的资料,达到资料共享,拓展学生知识面。

(二)通过教师的*引入,让学生兴趣浓浓

明朗的夜晚,繁星满天。我们抬头仰望夜空,有时可以

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夜空,很快消失在天边一些较大的流星在地球大气层内还没有完全燃烧就会落到地上,科学家称之为陨石,这样,我们很自然地就明白了陨石曾经是星星。

(三)围绕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轻松学习。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讲述的知识,从而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难点是了解星星变成石头的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充分的读带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其次是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倘若学生理解不到位,则让学生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每次讨论后,学生的认识都有提升。再加上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很踊跃,所以汇报的语言比较丰富,常常让老师很吃惊。

教学最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于平时爱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所以记忆力差的个别学生放声朗读的时候少,要背诵此首诗歌就比较困难,今后也要加大放声朗读的力度,争取要背诵的课文教学后都能当堂背诵,切实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

第3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参考!

《天外来客——陨石》这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与陨石、与自然、与宇宙进行了一次对话。文章用生动、有趣富裕想象力的语言,在介绍有关陨石的科普知识的同时,激起学生对陨石来历、经历的无限遐想。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本想结合第四单元“金钥匙”的学习,让学生大略看一遍课文后提出自己想查找的内容。可是我想到我们这里的学生都是山区的。要想查找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困难,因为我们学校图书室这些科普知识的书极少。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更加不现实。而我在备课进行资料准备时,我发现在网上有许多陨石、流星雨的精美图片以及与陨石有关的资料。

比如:什么是陨石、怎样鉴别陨石、陨石的起源、从陨石坑中能推测出什么、全球十大著名陨石坑……我看着这些丰富的资料时突发奇想,决定带学生先到多媒体教室去了解与陨石有关的资料,然后再上课。当学生看到陨石、流星雨的精美图片发出赞叹声时,当那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认真阅读陨石资料时,我知道后面课文内容的教学一定会很精彩。

果然不出所料,教学课文时,孩子们兴趣盎然。当我提问“你们从课文中读懂什么了?”孩子们的回答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简单的一句诗句也能让孩子们有独特的感受。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这节课堂上是空前高涨,有些平时不是特别爱发言的孩子也跃跃欲试了。因为在课前让孩子们阅读了“从陨石坑中能推测出什么”的资料,当我让孩子们想象陨石的来历和他们以前的经历时,他们想象的智慧火花也在这一刻被点燃。

通过这节课,我更加意识到要想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师生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当需要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资料时,我们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无法查找的资料,只有从这样课前准备才能真正落实。

《天外来客——陨石》这是一首描写陨石的科普诗歌。在课文中,作者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和文学表现手法向学生们讲述了许多关于陨石的知识,将陨石为什么是星星,以及陨石的特点融于诗歌之中,让我们慢慢体会石头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进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表达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提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伊始作为导入,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片段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去搜集相关的资料,现在请大家先小组交流,等会儿我们派小组代表与大家分享。(学生自由说)

生:我知道陨石本来是在宇宙中的。

生:我了解到陨石在落到地球之前是天上的星星。

生:陨石就是我们说的流星……

2、请同学展示自己收藏的石头,并讲讲你喜欢它的原因或它奇特的地方等。

(学生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的石头介绍)

3、师展示陨石图片

师:一个小小的“石”字就这么有趣,大自然中的石头就更有趣了。大家看,这是一块石头,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的确,这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它来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来客(板书:天外来客)它的名字叫陨石(板书:陨石)

对于科普类的诗歌教学,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到的事物现象,掌握生字词,能朗读课文即可。因为时间短暂,要求学生提前收集相关资料,教师收集的资料需要及时整理,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教师展示学生与自己收集的资料,达到资料共享,拓展学生知识面。

诗歌重在朗读。通过*引入,让学生兴趣浓浓后,指导朗读才更得心应手。【片段二】

师:明朗的夜晚,繁星满天。我们抬头仰望夜空,有时可以看见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夜空,很快消失在天边一些较大的流星在地球大气层内,还没有完全燃烧就会落到地上,科学家称之为陨石,这样,我们很自然地就明白了陨石曾经是星星。让我们带着对陨石的认识仪器朗读诗歌。(初读诗歌,只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讲述的知识,从而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难点是了解星星变成石头的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充分的读带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片段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快速默读课文,看看在这首儿歌中,陨石“告诉”我们哪些事情?

1.陨石的物质组成

师:文中指的哪些物质?

师:有谁知道由铁和镍组成的是什么陨石?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出示三类陨石图片,并介绍)难怪文中说:它无声地告诉我们,星星是由——物质组成。

2.陨石的旅程

(1)作者的好奇

师:“无声”在课文中有个近义词,找到了吗?尽管陨石无声地沉默着,那样安静,但它的奇妙依然让我们对它产生了很多的好奇,文中的作者也不例外,谁给大家读读?(指导读)

师:作者满是好奇!是不是回忆着来时的旅程?陨石有过怎样的旅程?去过哪些地方?

(2)陨石的旅程

师: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几小节告诉了我们?

师:这三小节告诉我们,陨石在哪儿?现在到了?最后来到?(板书:宇宙、大气、地球)

师:从宇宙到大气层,再到地球,这样的旅程一定非常有趣,让我们齐读体会。

师:谁能结合资料,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说说陨石的这段经历?

师:说说看,你对哪段旅程最感兴趣?为什么?

小结:在宇宙中,它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在大气层中,它是一颗美丽的流星;来到地球它又成了一块沉睡的石头,(边小结边板书)难怪文中说(引读一、二小结):说它是石头——,说它是星星——。它的确是——,也的确是——。

师:来,闭上眼睛,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跟随着我们的陨石客人来一次神奇的天外之旅吧。(范读三、四、五自然段)

师:睁开眼睛,把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通过美读表现出来。

四、放飞理想,拓展延伸

1.想像:假如你是一块陨石,你从遥远的天际来到人间,你想向大家说什么?

2.面对天外来客—陨石,你想对它说什么?

3.查找最新发现的陨石资料,试着查一查它过去的行踪。

课堂上,我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倘若学生理解不到位,则让学生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每次讨论后,学生的认识都有提升。再加上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很踊跃,所以汇报的语言比较丰富,常常让老师很吃惊。在这样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就循序渐进了。

教学最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于平时爱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所以记忆力差的个别学生放声朗读的时候少,要背诵此首诗歌就比较困难,今后也要加大放声朗读的力度,争取要背诵的课文教学后都能当堂背诵,切实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