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侍御赴上都》古诗词赏析

写范文发表于:2023-07-03 08:25:45

《送蔡侍御赴上都》作品介绍

《送蔡侍御赴上都》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8卷第10首。

《送蔡侍御赴上都》古诗词赏析

《送蔡侍御赴上都》原文

送蔡侍御赴上都

作者:唐·刘长卿

迟迟立驷马,久客恋潇湘。

明日谁同路,新年独到乡。

孤烟向驿远,积雪去关长。

秦地看春*,南枝不可忘。

《送蔡侍御赴上都》注释

①到:全诗校:“一作别。”

《送蔡侍御赴上都》作者介绍

刘长卿(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第2篇:古诗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赏析

原文

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

作者:唐·刘长卿

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

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

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

幸论开济力,已实海陵仓。

注释

①营田判官:唐节度使兼支度、营田使,则置副使、判官各一人。见《新唐书·百官志》。郑侍御:郑甫,大历初为营田使判官,参见《全唐诗人名考证》。

②双阙:指宫禁。

③开济:创业济世。

④海陵仓:汉吴王濞之仓,以规模宏大著称。

作者介绍

刘长卿(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繁体对照

送營田判官鄭侍禦赴上都

劉長卿

上國三千裏,西還及歲芳。

故山經亂在,春日送歸長。

曉奏趨雙阙,秋成報萬箱。

幸論開濟力,已實海陵倉。

[古诗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赏析]相关文章:

 

第3篇:送别古诗《送李侍御赴安西》赏析

导语:《送李侍御赴安西》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送别古诗《送李侍御赴安西》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代: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雄!

译文

作为行客面对着飞蓬,手持金鞭指挥着铁骢。

功名在万里之外,心声在一杯之中。

虏障在燕支之北,长安在太白之东。

离别时不要难过,看取宝*称雄。

注释

①李侍御,名不详。“侍御”,专管纠察非法,有时也出使州郡执行任务。

②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③骢(cōng):指黑*的骏马。

④虏(lǔ)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⑤太白东:具体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⑥离魂:指离别时的心情。惆怅:失意、难过。

⑦宝*雄:指在边地作战建立*功的雄心壮志。

鉴赏

这首诗为送友人从*塞外而作,其中强烈表达了立功异域的战斗*,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

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紧扣题意,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以“飞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联想到“行子”身影的轻疾,可谓形神毕现。

“铁骢”为青黑*相杂的马,本已矫健迅疾,再加上主人挥鞭,自然是凌厉如飞了。以“金”、“铁”来修饰“鞭”和“骢”,平添坚强的力度。故一发端,颇具顿挫之力,使“行子”轻捷如飞,意气昂扬的气势与英姿如在眼前。

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紧承上联送别之意。友人远征“万里”,是为求取“功名”,自当鼓励,因此不得挽留。临别之际,万千“心事”,一言难尽,全寄托在“一杯”别酒之中。此联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先从“万里外”一笔推开,展现出巨大的空间,表现李侍御豪迈的*、飞动的气势。但紧接着一笔收勒,又回到别筵。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心事”,诗人没有明写,但不难推测,它包含着深挚的惜别,“万里”征途的担心;前程珍重的祝愿;“功名”早立的期望等等,感情极为深沉厚重。一开一阖之际,极富抑扬顿挫之力。

颈联“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指李侍御远赴安西所经之地。汉代李陵与匈奴交战的遮虏障远在燕支山之北,而李侍御所赴的安西则更在此之外。此句上承“金鞭”句、“功名”句;对句指李侍御家室亲友所在之地——太白峰东的长安。这句上承“行子”句、“心事”句,虽不明言心事,而心事自含其中。“虏障”与“秦城”之间,遥隔万里,临发之际,回望秦城,自不免有所系恋,但“功名万里外”的豪情壮志又激励征人挥鞭直指前路。这一联只列地名,不直接书事言情,而情、事俱含其中。

尾联再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安西与长安,相距万里,关山阻隔,归路茫茫,在地域广阔的画面上,浓墨重彩的勾勒,既是写景,更是托情。尾联继“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之后,奇峰突起,以“看取宝*雄”的放声高唱,将激昂壮别、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喷涌而出,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这首送别诗最动人的地方,是融注于诗中的雄壮豪放之情,同时,诗人以意驱象,既有“飞蓬”、“铁骢”的形象描绘,又有广袤万里的空间描绘,这些超迈遒劲、雄浑阔大的形象,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同时也焕发出昂扬奋发的盛唐时代精神。

[送别古诗《送李侍御赴安西》赏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