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了家长该如何处理

写范文发表于:2023-02-11 23:59:33

近日,微信朋友圈流传一篇题为“孩子,有人打你,你就打他”的文章,文章讲的是一个女童向爸爸诉苦,说在幼儿园有小朋友抢自己的玩具,还打自己。老师尽管批评了对方,但那个小孩有时还是打自己,为此感觉很委屈。女孩的爸爸为此引导女儿:“她打你,你就打她,告诉老师没用,你回击了,她就不敢欺负你了”。并在家中训练女儿如何出手。这篇文章在获得了不少“点赞”的同时,也引起许多家长的困惑,这样教孩子对不对?

在我看来,世事无绝对,面对孩子被侵犯的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手只是处理问题的特殊手段之一,但绝不能作为唯一手段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有时问题并不是出在应对方式上,可能在于其他的环节。如果孩子经常在学校被欺负,家长决不能在没弄清具体情况就简单地告诉他怎么处理(比如去还手或告诉老师),应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处理:

孩子被欺负了家长该如何处理

首先,要通过仔细询问,弄清孩子受侵犯的同学全过程。

第二,了解孩子以往的处理方法,以及效果。

第三,分析全过程,与孩子讨论有实践意义的处理方法,必要情况下可以演练。

1、为何要仔细弄清过程呢?有时问题不一定出在如何应对上,比如有一些孩子喜欢先用语言或行为激怒别人,然后才招致别人动手,这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调整自己孩子容易激怒他人的语言或行为。

2、为何要了解以往孩子的处理方式?也许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法,孩子也尝试过,对于他来讲行不通,我们就要具体弄明白行不通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我们总要求孩子报告老师,但有的孩子就是不做,有可能他以前报告过老师没处理,或者是老师处理了反而打人者更变本加厉,又或者老师不喜欢我们自己的孩子等。

3、为何要演练?因为有时孩子知道怎么处理,但却不敢做或不知道具体怎么执行,有排练的话更容易掌握,可以在家以亲子角*扮演的方式来学习。

*格懦弱的孩子,如果受到攻击而不懂反抗,则可能会留下心理创伤,对*格的正常发展埋下隐患。这时,家长可以教一些有利于自我保护的防御方法(如还手),并加以演练,让他建立“自己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信念,反而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的工作经验里,那些攻击*过强和*格懦弱的孩子,相当一部分都有个过分强势或脾气暴躁的家长。家长轻易的打骂孩子,这些*的语言或行为会引发孩子的模仿,这时孩子变得敌意好斗。也可能过度压制孩子的自我,让他变得怯懦胆小。所以,孩子出现一些*格的问题,首先要反思的是家长,必要时要寻求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

 

第2篇:孩子被欺负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实际上也是ta们终身的老师。

当你的孩子受到欺负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家长要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诱导、鼓励他将学校发生的事,遇到的困难说出来。听孩子讲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然后才知道应该怎样做。

如果孩子情绪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后面的建议就可以先不说。支持、保护孩子,使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理解。

家长不能鼓励孩子以暴制暴,要通过正常的渠道来解决:在学校可以报告老师,回家可以告诉家长。当孩子遭到欺负时,鼓励孩子往人多的地方跑,尽量保护自己。

适当教他一些防御本领,例如:保持自信。当孩子面对欺凌的人,要站直、勇敢地直视对方,说话时语气坚定。让孩子知道,被动只能挨打,让对方得寸进尺。

孩子遭欺负,心情肯定会很失落,家长不要数落,让他的心灵遭到二次伤害。应该及时抚慰孩子,接纳他的悲伤、生气。

和孩子进行恰当的交流,让他们知道:孩子间争吵、打架是正常的,非原则*的小问题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协商解决。

孩子之间没有太多利益冲突,打打闹闹一起玩,都是很正常。家长要鼓励孩子尽量宽容,不结仇。

孩子遭欺负往往是因为胆怯、懦弱。要让孩子内心变强大,可以通过挑战*的游戏、户外运动让他变得勇敢坚强。

教孩子学习一些防身的本领,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帮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让他们学会在什么情况下、如何逃跑。最大限度地避免身体上的伤害、避免激化矛盾,也是很重要的防身手段,应该让孩子学会。

有些时候,周围没有好的伙伴,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心理上的问题一旦产生,解决起来要难得多。所以必要的时候,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可以考虑转学。

*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孩子被欺负时,爸妈要认真地看待,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尝试让孩子慢慢学会面对人生中的一切,静候孩子一步步成长。

 

第3篇:孩子说谎家长如何处理

关于孩子的说谎,国外有个实验:在一个大房间的角落里放着一只装有兔子的笼子,在对面的另一角落里放着一堆玩具、几本五颜六*的连环画册和一些糖果。实验时,每次只让一名幼儿入室。幼儿入室后,实验人员表示要离开几分钟,嘱孩子看好那只兔子。没多久,孩子经受不住玩具和糖果的诱惑,直奔过去,把看兔子的任务抛到九霄云外。试验人员通过监测镜看到了这一情景,马上按下开关,兔子掉入机关。当孩子返回时,兔子已经不见了。就在这时,实验人员入室,询问孩子兔子怎么失踪了。

孩子对此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从完全否认事情的经过直至勉强地说出原委。实验人员追问得愈加厉害,孩子们愈加不敢承认自己的疏忽。这个实验有力地表明:如果现实情景形成了足够大的威胁,几乎每个幼儿都会说谎。

的确,孩子的说谎是普遍的,尽管人们希望孩子坦诚,施以严格教育,但孩子往往还是要说谎。

"说谎",词典上给予的定义是"假话骗人",是一种蓄意和深思熟虑后对真实情况加以隐瞒或歪曲的行为。诚然,那种因心理发展和语言发展水平低而出现语言表达不足,不属说谎。如两岁半小孩在墙上涂鸦被母亲指责时矢口否认,其心理是"但愿自己未曾干过此事";三岁孩子向人夸耀说外婆送她一架大飞机并带她上天去玩,其心理是"把想象当成现实",都不是说谎,因为其中没有"蓄意"的企图,亦没有"歪曲"的轨迹。

孩子的说谎,一般起于3~4岁,尽管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不外乎"趋乐"和"避苦"两大类。

"十个孩子九好强"。儿童的竞争心理是强的,他们非常注重*的表扬、赞许与爱抚,并希望自己在世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向上的心理极其宝贵,推动着儿童身心的发展。但如缺乏必要的教育,往往因此发展为说谎。如一个4岁的小孩,目睹同伴拾金不昧受到表扬的"飘然"劲,便回家拿了钱交给老师说是路上捡的,企望自己亦受表扬。这种为博得赞扬的说谎,就是由"趋乐"心理导向的。

孩子更多的说谎是"避苦",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要受到损害、羞辱和危险时,便以说谎去防御,如犯了过错受到责备时,编造一套故事掩盖自己的过失,说是别人叫他干的,或说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而犯错误。又如,作业没完成,怕上学挨批评而装病等等。

孩子说谎,大人怎么办?首先,要实事求是,不要小题大作。孩子说谎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要实事求是地处理,不要随便以*的道德标准去衡量。须知,按大人的标准用道德良心去责备孩子,不仅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而且还会诱使孩子更严重地说谎,甚至会试图从不道德的方面去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