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写范文发表于:2022-12-12 08:57:25

课时任务:

1.检查预习情况,读通通顺课文。

苏教版六上《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结合“坍塌”、“震撼”理解课文4-8小节,结合语言文字感受危急关头那“最后的姿势”。

一、导入新课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每个*人都难以忘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侵袭了巴蜀大地。这是一场相当于400多颗原子*能量的汶川地震,我国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数以万计的同胞顷刻间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今天,我们一起认识灾难中的一位老师,他的名字叫--谭千秋。(指读)

二、交流预习情况

昨天,同学们已经利用学案预习了第六课,咱们先交流一下,谁来读读词语?

1.洗漱吱吱声废墟摇晃坍塌震撼深凹诠释

2.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生字的字形要提醒大家注意?

漱(右边不是反文旁)释(左下部分是“米”字)凹(写一个)

3.请同学读读这篇课文。

4.再次读完文章,你能用这三个词语概括主要内容吗?

三、结合词义讲读课文

(一)坍塌

1.理解词义板:坍塌

2.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坍塌的情景?请你快速浏览4-7小节并勾画下来。

出示: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坍塌了。

这些都是地震时的环境描写,这样的环境描写是一个整体,把这三段话连起来读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我们不愿触碰那些画面,记忆却已刻骨铭心。(播放视频)

大灾无情,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段描写。

4.在教学楼即将坍塌这生死攸关的瞬间,谭老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你感受到了什么?

谭老师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小声读读这段话,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

他用双手撑起的是什么?

撑起了存活的希望,撑起了避难的港湾,撑起了爱的大伞,撑起了对责任的担当。

5.齐读

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选择了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过渡:刚才,我们循着坍塌走进了惊心动魄的一刻,走进了最后的姿势。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山崩地裂,家园变*;2008年5月13日那一晚,凄风苦雨,震撼人心。

(二)震撼

1.人们被什么震撼了?你能在文章第8小节找到描述的画面吗?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画面中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放开声音读读看。

面对灾难,面对死神,谭老师在用血肉之躯与之抗衡)

齐读

小结:此情此景,怎能不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然而,更震撼人心的,还有废墟下谭老师的声声鼓励,那成了人们记忆深处的绝响。

2.人物对话补充

不知过了多久,同学们听到了谭老师的声音:“不要哭,不要喊,要坚强,要保存体力!”听了谭老师的鼓励,学生们不再哭喊了。

“不要害怕,一定要冷静,沉住气等待救援。坚持,只要坚持就有希望!”谭老师鼓励着学生们,但不久大家发现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原来,谭老师的右臂被一块水泥板砸得血肉模糊,后脑也被重重地击中。

谭千秋的血一滴一滴落在学生身上,几个孩子吓哭了:“谭老师,您受伤了吧?”为了安慰学生,谭老师说:“没事,只是手被划了,没关系。记住,你们一定要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永远不要放弃!”

就这样,谭老师每隔一段时间,便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直到……

是什么,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谭老师的身体,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是他鼓励学生们燃起生活的勇气

对孩子的爱已经融进了他的血液里

3.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齐读

爱与责任筑就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四、设疑

这最后的姿势诠释了什么?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2篇:《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

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谭千秋最后的姿势体现出的当机立断、恪尽职守、无私师爱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吗?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

师:这场地震将一个个美丽的乡镇变成了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却发生了这样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这个故事讲的是谁的事迹?谭千秋(板书,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姿势?面对死亡,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出示文中生字新词,个别读,齐读。

洗漱吱吱废墟坍塌

震撼诠释生死攸关

能结合课文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姿势?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

4、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本文主要写了在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

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你能按时间顺序来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吗?

6、默读,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5月12日,谭老师和平常一样,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二段(2-7):写了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感人经过。

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情赞颂。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让我们先从5月12日的早晨开始回忆,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对家人关爱对工作尽责(“平常”“早早”)

2、齐读第一段。

3、平平常常的一天,谁会料想到会发生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呢?在地震发生的时刻,谭老师又是怎样说,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段。

学习第二段:

1、这一天的天气有什么不同?天空*沉沉的。

对于这一处环境描写,作者单独列为一个小节,是想提醒我们什么呢?

2、然而,此时正在上班的谭老师并没有意识到灾难的来临,此时的谭老师正在教室内给学生上课。请大家一起读。谭老师的课让你学到了什么?

3、正在上课的时候,灾难突然降临了——

出示:(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此时的情况怎样?(危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我们看出情况危险,谭老师也看出来了——

4、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从谭老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板书:当机立断)这就是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老师的话有作用吗?

5、然而,地震发生得如此突然,留给大家逃生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了,情况越来越危急——

6、出示: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这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情况危急?此时的情况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7、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又是怎么做的?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从这段话中,谭老师的哪些表现让你深受感动?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恪尽职守、无私师爱)

立即、拉到:“立即”说明反映的速度之快,当机立断,他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时刻挂在第一位。

“双手撑”从力度上突出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减轻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

护: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学生,谭老师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

启发想像:如果没有谭老师拉、撑,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是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谭老师的保护下,四个学生多了一份逃生的希望,而谭老师呢?(引读第七小节)地动山摇——

破碎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碎裂的砖块砸在他的身上,他依旧——,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他仍然——,楼房塌陷了——,他还是——

四、总结全文

谭千秋老师51岁的宝贵生命定格在了这最后的姿势,他用最后的姿势回答了“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对于谭千秋老师来说,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要当机立断、恪尽职守,用无私的爱为学生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

板书:

当机立断

6最后的姿势谭千秋无私师爱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恪尽职

 

第3篇:苏教版六上《6、最后的姿势》课文内容

《最后的姿势》课文内容

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床了。他给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ta出去散步,然后早早的赶到学校上班。

天空*沉沉的。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上的价值是什么?是是为他人着想,是为集体着想,是为国家着想......”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伴随着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凌空而起.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能让所有的学生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砸下。

13日22点十二分,当人们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的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的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扑到我们身上。”获救得同学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在同学们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教材简析:

《最后的姿势》这课文讲述的是2008年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