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上第16课《值日生》教案

写范文发表于:2022-11-21 20:41:38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本课的训练点,通过读读、演演、议议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学习,自主探究,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包含的意蕴,激活学生言语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西师大版二上第16课《值日生》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理解“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刚脸红的原因,初步懂得当小干部是为同学服务的道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小刚脸红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图,课后第2题句子的投影片。

学生:生字卡片,观察、了解身边的同学是怎样当值日生的。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设计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16课《值日生》,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值”。

2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课文讲了谁当值日生?是怎么当的?当得好不好?也可以说说自己当值日生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桌互相用生字卡检查预习生字的情况。

2请预习认真的同学当小老师教读生字。

3用生字卡片检查全班认读生字的情况。(齐读、分组赛读、开火车读)

4交流记字的方法。

5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写好“司”,整个字形不要写得太长,“口”要写扁一点。

三、合作探究,感悟体会。

1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刚和玲玲当值日生时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表现呢?请同学们分组学习课文,自己去寻找*。

3教师提供学习建议:

可以读一读课文,勾画出小刚和玲玲当值日生不同表现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可以演一演小刚和玲玲当值日生的不同表现,说说自己的感受。

可以议一议小刚和玲玲当值日生的不同表现,说说产生不同表现的原因。

4学生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5全班交流。相机理解“神气”,联系课文上下文找出体现小刚神气的句子,通过表演、换词等方式理解“神气”的意思,并指导用“神气”进行说话练习。

6出示课后第二题的句子,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这四句话表达的意思一句比一句程度更深。

小刚挺着胸,昂着头,可神气了!

小刚挺着胸,昂着头,真神气!

小刚挺着胸,昂着头,十分神气!

小刚挺着胸,昂着头,神气得很!

7讨论:小刚的脸为什么红了?你觉得谁的值日生当得好?

8到底值日生要干些什么呢?齐读第一段。

9拓展:请你夸夸玲玲。你想对小刚说点什么?小刚听了大家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

四、联系实际,升华思想。

1你们平时是怎么当值日生的?夸夸咱们班上当值日生认真负责的同学。

2如果你再次当值日生会怎么做?

五、作业超市,实现拓展。(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题完成)

1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2用“神气”写句子。

3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4续编故事“过了不久,又轮到小刚当值日生了……”

附板书设计:

当值日生(为同学服务)小刚玲玲神气记名字认真扫走

 

第2篇:西师大版六上第15课《仙人掌》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要: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文章的借物喻人写作方法。

3.了解仙人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解仙人掌是一种生命力的奇特的植物,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花?(杜鹃、莲花、……)我知道有一位现代作家秦牧他和你们不一样,他喜欢浑身是刺的仙人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仙人掌》这课(板书)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有语气、形象的说出仙人掌让学生想去学)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师:请大家快速打开书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仙人掌的?

生:(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奇特的植物!)(板书:顽强、奇特)

(培养学生学会在自学的基础上了解仙人掌的特点)

(1)出示课文第一句“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

(2)对比读第二句,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仙人掌,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

(学生能感受到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一个“嘿”字,更能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3)读出作者的赞叹之情,解决“嘿”的读法。

(“嘿”在生字表中的读音为一声,在此处因为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的不同,声调可以有所差别。通过朗读,使学生悟到更能表达赞美之情。)

2、师: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介绍仙人掌的生命力顽强、奇特的呢?请你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

A.指名说。

B.生:四方面

1)、坚韧的*格、

2)、自我保护能力强

3)、再生力强

4)、花朵美丽(老师适时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全班同学在一起交流,先告诉大家你是从哪方面感受到的?再简单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很可能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谈感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安排学习的顺序。)

第一方面:不怕恶劣的环境*格坚韧

朗读重点句:对于生活环境,似乎它从来就不讲究,任你什么硗瘠的泥土,它一扎下了根,似乎就在快乐的叫喊道:“这地方好得很,你就瞧我在这里繁荣生长吧!”

朗读指导层次:

(1)学生在谈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出自己的感受

(2)出示课件(一株仙人掌在硗瘠的泥土上生长,绽放着艳丽的花朵)

如果它有语言,会向人们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想像一下。

(学生谈自己的想像,对仙人掌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3)同学们像想的太好了,这句话你们已经理解的很深刻了,你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这句话,一定读得很好。(出示朗读重点句,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4)指名读

(5)你们都能把快乐地叫喊读出来吗?咱们一起试一试。师生对读(学生读仙人掌的话)

(6)我们要是不看着书,你站起来快乐地叫喊,再加上手势,一定能把这种感受读得更好。(学生背仙人掌的话,教师读前边的语言)

第二方面:自我保护

朗读指导层次:

(1)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

(注意学生朗读时“什么野兽”“什么害虫”的读法,比较,找到最佳读法。)

(2)全班同学自由练习朗读。

(3)指名读。

(4)把自己的感受读一遍给同桌听。

第三方面:再生力强

朗读指导层次

(1)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2)教师范读,学生评读(“不”“落地生根”为评读的重点)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4)指名朗读

(5)这样顽强的奇特的仙人掌,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多好呀!把这部分背下来。(学生练习背诵)

(6)谁来背?要是带着感情就更好了。指名背。

(7)你们还想背。那好,老师起头,你们看我的手势,一起接着往下背,带着感情更好。

第四方面:花朵鲜艳

朗读指导层次

(1)(看课件,*。)仙人掌开花,有的一株上开一朵,有的开几朵,还有的甚至要开十几朵呢!

(2)现在你们再来读这部分,一定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3)指名朗读

(二)感悟课文的写作方法(读中悟法)

1.这篇文章与以往学过的状物的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浏览课文,勾画拟人句

3.汇报所画的句子

4.文章用拟人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5.换人称朗读,把文中的“它”换成第一人称“我”。你们说一说应该带着什么感情?(自豪、骄傲)

6.同学们喜欢哪方面就换人称地朗读哪方面。

7.指名读一方面

8.全班合作读全文,分别指名4名同学换人称读四方面,其他同学读开头一句和“历代的人们…….”一句

9我们在生活中虽然不可能成为一株人掌,但是……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学生: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仙人掌地精神;

但是,我们可以做像仙人掌一样的人;……)

10文章的结尾,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前面为什么还要写松柏、梅竹、莲花、篱菊呢?

(在对比中更能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11.所以,仙人掌尤其应该享有人们的赞美!那我们就一起来赞美仙人掌!出示:“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读出赞美之情)

三、语言训练(在积累、运用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1.出示“仙人掌,嘿,这真是()的植物!”从课文中选择一些词语、句子填在括号里来赞美仙人掌。(鼓励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表达出对仙人掌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借物喻人的写法。

1.谈话:由于本文是秦牧的原文《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及选的章节还不能完全表达作者响表达的情感,下面我们来读一读原文,体会作者除了要赞美仙人掌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意思?

赞美:海岛上的战士

提问:为什么文章前面先写仙人掌?这叫什么写法?(借物喻人)

五、在作者的眼中,仙人掌尤其值得赞美,在你的眼中也一定有值得你赞美的植物,赞美它的什么品格呢?留给同学们思考,在下一节课的作文训练中,再来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

 

第3篇:西师大版五上第8课《蝈蝈》教案两篇

教学目标

1能领悟课文的内容,感悟课文故事蕴含的深意。

2能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练优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

难点: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一段蝈蝈鸣叶的录音。

2激趣对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昆虫的叫声吗?(蝈蝈)这叫声是那么的清脆、响亮,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生活中,你们听到过这种叫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段关于蝈蝈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读一遍,注意读通顺。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者有不理解的词,自己通过查字典弄明白,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浏览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弄清文章内容。

(1)理解第一段的内容,认识关在笼子里的蝈蝈的可怜与祈求的样子。

(2)了解第2~17段,知道蝈蝈从不叫到叫起来,到叫声使人厌烦的过程,从中悟出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针对蝈蝈的对话,对爷爷的影响。

(3)理解18~19段,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思想感情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体会蝈蝈在笼中的感受。

①引导学生理解叙写蝈蝈动作、神态的词语:不安地爬动、触须……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吁唤、祈求。

②让学生从以上词语中,感悟蝈蝈关在笼中的感受,并相互交流,体验蝈蝈在笼中的不适应。

2学习第2~17段,把握课文具体内容。

(1)自主朗读第2~7段,从对话描写中感悟人物对蝈蝈不叫的原因的猜测。

(2)朗读第8~12段,感悟蝈蝈叫起来后,老人和小孩子的高兴劲。提醒学生理解“又清脆又响亮”“得意”“手舞足蹈”等词语,从中感悟人物的心情。

(3)朗读第13~17段,感受人物产生的厌烦情绪。重点理解人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两个孩子的议论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课文第18~19段,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1)读课文18~19段,想一想蝈蝈真的是“逃”走了吗?从哪个句子看出蝈蝈不是“逃”走的。引导学生讨论。

(2)自己交流:是谁放走了蝈蝈?他为什么要放走它?

四、回归全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可以分角*朗读。

2提问学生:把蝈蝈关在笼子里,蝈蝈能否自由生活?放走笼中蝈蝈的人,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提升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

3组织学生讨论:在自己的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对待小动物?善待小动物有什么意义。

五、作业设计

1自主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美美地读课文,想一想对话描写在作文中有什么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悟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深意。

2、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炼优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运用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充分的与文本交流。

2、通过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