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语第八册课文跳水教案设计

写范文发表于:2020-10-25 06:47: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北师大版小语第八册课文跳水教案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能初步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并做简单批注。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起因课文第2自然的归属问题有争议,把它归为起因是因为猴子放肆起来的具体表现就是第2自然段讲的摘去了孩子的帽子,因而引发了后面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跳水》这篇课文里,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谁说说这个故事大致是怎样的?(指名简要说一说初读后的感知。)

(二)交流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读一读,再组成本课的词语,读一读。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写错的字。

吓唬应读xiàhu龇的读音zī

猴书写时不要多写一竖。

3.解释词语,(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醒悟:认识由模糊而变得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课文中指明白。悟,理解,明白。

失足:没有把握住。走路不小心而摔倒。

(三)学生投入地读书,理解文章的结构。

1.轻声读课文,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怎样引起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2.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文章分段。然后交流。

板书: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经过(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顾一切,陷入绝境。

结果(56)船长逼孩子跳水,得救。

3.认真默读课文,把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画下来,并做简单的批注。

①自读,批注。

②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③在全班朗读句子,然后进行评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第二部分事情的发展过程,感受心情的变化担心、紧张。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3.形容处境危险或情况紧急,可以用哪些词语?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跳水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经过(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顾一切,陷入绝境。

结果(56)船长逼孩子跳水,得救。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读后的感想,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谈自己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2.感受课文的特殊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讲这个故事,老师借助媒件演示,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想:你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1.学生说心情有什么变化,并读读书上有关的句子,老师适时地板书词语:好玩、生气、担心、紧张、放心

2.你对课文哪部分感受深就自读那部分。(重点学习4、5段)

①先默读课文,做简单的批注。

②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进一步体会心情的变化。

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危险加剧陷入绝境)

a.出示这段话,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

b.指名读,然后其他同学评价,谁读得好?

让读得好的同学说说他是怎么学习的。(抓孩子的动作。)

c.自由读再指名读。

d.再读读人们的变化和孩子的变化。

再把第4自然段分角*(分部分:描写孩子的动作,人们的变化,孩子的变化,读一读这一段。),整体感知这段的写法:生动逼真,扣人心法。

3.就在这危急时刻,船长出现了,他是怎样做的?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①学生读相关的句子体会: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了!一!二!

②启发提问:这是不是救孩子的唯一办法,为什么?(联系上下文,想到情况的危急,孩子的危险,船长的镇定,机智)说说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4.孩子得救了,我们每一位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提示:可以对孩子说,对船长说,也可以对水手们说)

(三)总结全文

1.课文谁是主要人物?课题为什么叫《跳水》?再浏览全文,思考。

2.总结

板书: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师:这就是大作家写法的特殊之处,小说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为主要人物的出场作铺垫,而写主要人物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化险为夷。这样写,使人感到真实,自然。

3.作业

课文仿佛缺少个结果,请同学们续写,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难点是船长为什么要用*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和点拨来解决重难点,学生通过读书感悟、讨论和交流来突破重难点。围绕有关段落、语句,深入探究,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然后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通过理解课文,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探究活动

1.读完这个故事,你是否想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请想一想,写下来。

2.当孩子被救上船后,船长、水手、孩子分别会说些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再写下来。

 

第2篇:北师大版小语第八册课文跳水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能初步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并做简单批注。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起因课文第2自然的归属问题有争议,把它归为起因是因为猴子放肆起来的具体表现就是第2自然段讲的摘去了孩子的帽子,因而引发了后面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跳水》这篇课文里,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谁说说这个故事大致是怎样的?(指名简要说一说初读后的感知。)

(二)交流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读一读,再组成本课的词语,读一读。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写错的字。

吓唬应读xiàhu龇的读音zī

猴书写时不要多写一竖。

3.解释词语,(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醒悟:认识由模糊而变得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课文中指明白。悟,理解,明白。

失足:没有把握住。走路不小心而摔倒。

(三)学生投入地读书,理解文章的结构。

1.轻声读课文,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怎样引起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2.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文章分段。然后交流。

板书: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经过(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顾一切,陷入绝境。

结果(56)船长逼孩子跳水,得救。

3.认真默读课文,把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画下来,并做简单的批注。

①自读,批注。

②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③在全班朗读句子,然后进行评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第二部分事情的发展过程,感受心情的变化担心、紧张。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3.形容处境危险或情况紧急,可以用哪些词语?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跳水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经过(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顾一切,陷入绝境。

结果(56)船长逼孩子跳水,得救。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读后的感想,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谈自己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2.感受课文的特殊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讲这个故事,老师借助媒件演示,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想:你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1.学生说心情有什么变化,并读读书上有关的句子,老师适时地板书词语:好玩、生气、担心、紧张、放心

2.你对课文哪部分感受深就自读那部分。(重点学习4、5段)

①先默读课文,做简单的批注。

②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进一步体会心情的变化。

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危险加剧陷入绝境)

a.出示这段话,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

b.指名读,然后其他同学评价,谁读得好?

让读得好的同学说说他是怎么学习的。(抓孩子的动作。)

c.自由读再指名读。

d.再读读人们的变化和孩子的变化。

再把第4自然段分角*(分部分:描写孩子的动作,人们的变化,孩子的变化,读一读这一段。),整体感知这段的写法:生动逼真,扣人心法。

3.就在这危急时刻,船长出现了,他是怎样做的?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①学生读相关的句子体会: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了!一!二!

②启发提问:这是不是救孩子的唯一办法,为什么?(联系上下文,想到情况的危急,孩子的危险,船长的镇定,机智)说说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4.孩子得救了,我们每一位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提示:可以对孩子说,对船长说,也可以对水手们说)

(三)总结全文

1.课文谁是主要人物?课题为什么叫《跳水》?再浏览全文,思考。

2.总结

板书: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师:这就是大作家写法的特殊之处,小说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为主要人物的出场作铺垫,而写主要人物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化险为夷。这样写,使人感到真实,自然。

3.作业

课文仿佛缺少个结果,请同学们续写,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难点是船长为什么要用*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和点拨来解决重难点,学生通过读书感悟、讨论和交流来突破重难点。围绕有关段落、语句,深入探究,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然后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通过理解课文,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探究活动

1.读完这个故事,你是否想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请想一想,写下来。

2.当孩子被救上船后,船长、水手、孩子分别会说些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再写下来。

 

第3篇: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跳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桅杆、海鸥、龇牙咧嘴”等10个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学习课文,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3、理清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变化叙述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梳理文章,明确表达顺序,学习表达方法。

2、从“险”入手,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一课时

导读质疑:“三读”课文,梳理文脉,质疑,梳理疑问。

第二课时

学前复习(3分钟)

出示“笑得很开心、哭笑不得、气得脸都红了、气极了”,用上这四个词语说说“遇险”前发生了什么。

一、立体探究(22分钟)

1、探“险”

导入: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知道,孩子的处境非常危险,课文哪些内容表现了孩子的危险呢?用虚线画出来,认真读一读,看看究竟危险到什么程度。

预设(选择最有体会的一两句来说)

(1)“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是啊,前无去路,后无退路,稍一不甚,付出的将是生命的代价。(读出关联词,感受到不管怎么样,都很危险。)

(2)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桅杆那么高,横木那么窄,孩子居然走上去了,还摇晃起来,真是千钧一发啊。读。(把摇摇晃晃、千钧一发的感觉读出来。)

(3)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水手的叫声无异于火上添油,孩子腿发抖了,危险增高了,这是迫在眉睫啊!。读出迫在眉睫的感觉。

(4)肯定还有没写出来的危险,你能用“此时正是万分危急的时刻,……”的句式把险情说具体吗?用一个词概括险情。——面对真实的生死边缘,所有语言的描述都是那么空洞无力,让我们静下来,想象孩子危险的画面,用心去感受这种危险。齐读。

(5)小结:迫在眉睫、命悬一线、千钧一发、万分火急,关乎生命的危险,几秒钟内的危险,眼看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要掉下来了,一个如花的灿烂的生命顷刻间就要粉身碎骨了。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救救他啊?

2、品“跳”

学生“想方设法”,师生分析合理*。(提示:联系孩子眼下的危险情况——请你盯着黑板上的8个字,你觉得你还有多少时间?)(3个左右)

导入:看来大家的办法都有争议,那么,船长是怎么做的呢?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船长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船长的办法是否合理。

(1)现在我就是孩子,我就站在最高的横木上,你向我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了!” “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了!一!二!”——我站得这么高,没听明白你的话。你要让我听清楚什么,哪个字或者哪个词:快——时间紧迫,不容拖延;海里跳——只有跳水,才有生机;一!二!——有节奏的口号,让孩子在习惯的作用下跳水。——小结:看来所有的信息都很重要。(快点,就几秒钟的时间啊,你究竟要让我听清楚什么?——营造紧张的氛围,再读父亲的话,教师续旁白,把故事补充完整:孩子心惊胆战……扑通一声……把他救上了甲板。)(板书:跳水)

(2)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忧,如“孩子肯下来吗?跳水有没有危险?能承受水的压力吗?”那么可以这样引导:对,孩子有可能不肯下来,那该怎么办呢?跳水肯定有危险,那不跳水行吗?能否承受水的压力?作为一个船长,他肯定非常清楚。“离桅杆一米多,桅杆可能会折断”,是啊,那就更不能再等了。

(先扶后放,最后点拨: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能感觉到你们和船长、水手一样的心跳,大家都希望孩子能更安全地获救。可是,大家想想,在那种千钧一发的时刻,有时间允许我们采取别的措施吗?除了跳水,还能有别的办法吗?跳水不是绝对安全的方法,但不跳水行吗?)

(3)小结:总之,当孩子岌岌可危的时候,当水手们都束手无策的时候,父亲却能果断采取措施救了儿子,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个了不起的父亲。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父亲,你会用什么词?(学生自由板书)

二、拓展迁移(15分钟)

导入:凭着冷静、机智、果断,船长在危急时刻救下了自己的儿子,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呢?下面,老师想让大家看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1.看视屏《袁媛的故事》

    有一位母亲看了袁媛的故事后,在网络留言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出示):当危险来临时,许多孩子大声哭喊、叫救命都做不到,而你却在关键时刻毫不慌乱,看到还在泄露的煤气,你关上了阀门、捅开了窗户、拨打了电话,最终挽救了父母的生命,你面对危险时的冷静和理*,是所有孩子的榜样,你是我们大家的骄傲,你是*骄傲。

2.谈感想。

读了《跳水》的故事,听了袁媛的故事,同学们心中肯定有很多感想,你能用一段话、一句话,或者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符号来表达你此刻的感受吗?写下来。

3、遇到危急情况时要冷静、沉着、果断,我想这是这节课带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下课。

第三课时

一、拓展阅读:

《十秒钟的故事》《当汽笛响起的时候》《“诺曼底”号遇难记》《火灾中的逃生》

二、迁移训练:(任选其一)

1、写读后感。2、摘抄表现人物临危不乱、冷静机智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