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写范文发表于:2020-10-03 14:44:13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呢?我尝试让学生自改作文。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样既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是终身受益的。

怎样提高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怎样提高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之所以会形成“学生作,教师改”的局面,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教师总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作文修改权完全由教师垄断了。其恶果是助长了某些同学作文草草成篇的坏习惯,有的写完之后不再看一看,有的甚至把不会的字空起来,让老师去填,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每一次练习后要面对五、六十篇作文,任务繁重。在紧迫的时间内,只能草草了事。如“中心不够明确”、“事例不够具体”、“人物不够鲜明”,甚至一些批语学生看不懂。传统的“学生作,教师改”的观念已经不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新大纲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改变传统的观念,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怎样把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修改的优先权。其次,让学生掌握修改的决定权。同时,教师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上。

二、教师引路,指导方法。

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过程中我采用了“领”、“扶”、“放”的方法。

所谓“领”就是由老师指导批改的方法,领着学生学会批改方法,到学生自己学着修改。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查阅后,教师选择带有普遍*问题的学生习作制成投影片,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集体修改。怎样修改?在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老师要作示范。我在作文教学中曾这样尝试过,首先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再出示学生习作中的片段,然后用彩笔修改给孩子看,并简单说明修改的理由和修改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看看层次是否清晰,语句是否连贯,通过逐词、逐句、逐段推敲,使语句更通顺,使意思表达更清楚。在修改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调动积极*。通过修改,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是改,怎样改,以及这样改的理由,学会了迁移。

领着学生集体修改后,我还要求学生把修改后的文章和原文作对照、比较,然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修改方法,模仿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再加以指点、辅导,使学生人人受益。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教师还得注重“扶”与“放”的结合。我们知道,要培养孩子自改习作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自改习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所谓“扶”既是作文上标记号,作必要的提示,让学生修改。

我采用以下方法:

1.符号批示法。对学生的初作浏览后,对需要改的地方用符号标出。如对不通顺的句子用“——”?,对错别字用“口”,让学生根据符号自行修改,学生修改后,再进行检查指导。

2.点拨提示法。我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从各类中抽出几篇,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稍加提示*批语。

3.要求提示法。针对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所谓“放”就是让学生修改自己文章或互改。

1.自我修改:

a.反复朗读。在修改时,让学生朗读习作,自我*,用笔划出不顺口的词句,并加以修改。

b.默读分析。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思考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等。

2.互评互改:

a.教师先对学生习作有针对*地选择几篇作为例文,采用朗读或投影出示,然后由学生进行评议,评议时,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和怎样修改。发言者必须有理有据,小作者可以解释反驳,大家互相讨论,达成共识。

b.学生写完作文后,收上来后由科代表把作文发给别的学生,让学生互相批改,老师只给出评分标准。由于学生自己改别人的作文,因此积极*非常高,改到好文章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到差的则能指出作文的缺点,这样做,学生批改文章时往往很详细,很具体,等于重写了一篇作文。

学生互改作文的好处: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会指导别人写作,自然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通过交流,让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促使进步。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由于不同学生、不同文章,学生有新鲜感,培养学生改作、写评语兴趣。

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进入教师角*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角*互换能力,促使心理走向成熟。

第五、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节省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体会,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能力发展,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教师也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新方法,何乐而不为?

 

第2篇:怎样提高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呢?我尝试让学生自改作文。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样既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是终身受益的。

怎样提高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之所以会形成“学生作,教师改”的局面,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教师总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作文修改权完全由教师垄断了。其恶果是助长了某些同学作文草草成篇的坏习惯,有的写完之后不再看一看,有的甚至把不会的字空起来,让老师去填,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每一次练习后要面对五、六十篇作文,任务繁重。在紧迫的时间内,只能草草了事。如“中心不够明确”、“事例不够具体”、“人物不够鲜明”,甚至一些批语学生看不懂。传统的“学生作,教师改”的观念已经不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新大纲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改变传统的观念,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怎样把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修改的优先权。其次,让学生掌握修改的决定权。同时,教师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上。

二、教师引路,指导方法。

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过程中我采用了“领”、“扶”、“放”的方法。

所谓“领”就是由老师指导批改的方法,领着学生学会批改方法,到学生自己学着修改。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查阅后,教师选择带有普遍*问题的学生习作制成投影片,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集体修改。怎样修改?在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老师要作示范。我在作文教学中曾这样尝试过,首先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再出示学生习作中的片段,然后用彩笔修改给孩子看,并简单说明修改的理由和修改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看看层次是否清晰,语句是否连贯,通过逐词、逐句、逐段推敲,使语句更通顺,使意思表达更清楚。在修改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调动积极*。通过修改,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是改,怎样改,以及这样改的理由,学会了迁移。

领着学生集体修改后,我还要求学生把修改后的文章和原文作对照、比较,然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修改方法,模仿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再加以指点、辅导,使学生人人受益。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教师还得注重“扶”与“放”的结合。我们知道,要培养孩子自改习作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自改习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所谓“扶”既是作文上标记号,作必要的提示,让学生修改。

我采用以下方法:

1.符号批示法。对学生的初作浏览后,对需要改的地方用符号标出。如对不通顺的句子用“——”?,对错别字用“口”,让学生根据符号自行修改,学生修改后,再进行检查指导。

2.点拨提示法。我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从各类中抽出几篇,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稍加提示*批语。

3.要求提示法。针对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所谓“放”就是让学生修改自己文章或互改。

1.自我修改:

a.反复朗读。在修改时,让学生朗读习作,自我*,用笔划出不顺口的词句,并加以修改。

b.默读分析。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思考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等。

2.互评互改:

a.教师先对学生习作有针对*地选择几篇作为例文,采用朗读或投影出示,然后由学生进行评议,评议时,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和怎样修改。发言者必须有理有据,小作者可以解释反驳,大家互相讨论,达成共识。

b.学生写完作文后,收上来后由科代表把作文发给别的学生,让学生互相批改,老师只给出评分标准。由于学生自己改别人的作文,因此积极*非常高,改到好文章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到差的则能指出作文的缺点,这样做,学生批改文章时往往很详细,很具体,等于重写了一篇作文。

学生互改作文的好处: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会指导别人写作,自然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通过交流,让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促使进步。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由于不同学生、不同文章,学生有新鲜感,培养学生改作、写评语兴趣。

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进入教师角*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角*互换能力,促使心理走向成熟。

第五、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节省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体会,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能力发展,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教师也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新方法,何乐而不为?

 

第3篇:中学生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

我认为,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中学生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相关文章:

1.怎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2.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中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4.中学生怎样提高写作能力

5.怎样提高写作能力

6.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

7.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8.怎样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9.英语怎样提高写作能力

10.怎样提高孩子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