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洮西捷报苏轼阅读*

写范文发表于:2018-08-12 06:29:44

闻洮西捷报①(苏轼)汉家将*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1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劳作与御敌英姿。d.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

闻洮西捷报苏轼阅读*

 

第2篇:苏轼传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苏轼传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蛊、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镜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二宫:指后官的太后及皇后。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上元敕府市浙灯    市:购买

b.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    坐:犯罪

c.以诗托讽    讽:讽刺

d.以虞水之再至    虞:戒备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品质的一组是(    )。

①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

②每因法以便民

③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④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⑤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

⑥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上书说,元宵节在皇宫举办灯会,无法让老百姓明晓其真正目的,应该撤回诏令。

b.司农擅造律法要处罚没能按时执行新政策的人,苏轼据理力争制止了对百姓的处罚。

c.突发水灾,苏轼誓与城共存亡,稳定民心,始终带领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苏轼写诗关注百姓疾苦,被断章取义、诬陷而入狱,后被贬黄州,自号[东坡居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阅读*:

1.c

2.d

3.b

4.(1)但是老百姓却不可能家家户户都明白您的用心,都认为您是为了满足眼睛观赏这样小的需要,夺取了他们吃饭穿衣所必需的钱财。

(2)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我和谁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第3篇:方山子传苏轼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23-25题。(10分)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23。(2分)从文中看方山子原名是        ,因        而得名[方山子"。

24。(2分)对[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意思理解确切的一项是

a。 晚间逃避到光、黄两州之间叫岐亭的地方,住的是寺庙,吃的是蔬菜,和世人不通音信。

b。 晚间退居在光、黄两州之间叫岐亭的地方,住的是茅屋,吃的是蔬食,和世人没有交往。

c。 晚间隐居在光、黄两州之间叫岐亭的地方,以茅屋为住宅,蔬菜粮食作为食物,和世人不通音信。

d。 晚间逃难到光、黄两州之间叫岐亭的地方,以寺庙为住宅,以蔬菜为食物,和世人没有交往。

25。(2分)两人偶见,[余告之故"时,方山子[俯而不答,仰而笑。"的原因是           。

阅读*:

23。 陈, 其所戴帽子方顶高耸,如同古时方山冠的老式样

24。 b

25。 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世道的熟悉, 见怪不惊; 含蓄表达了方山子对作者的理解、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