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小山

写范文发表于:2019-01-23 08:59:41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书法卷轴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是词史上的一段丰碑,影响极为深远。其中《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最出*的一首,为温词的代表作。【作品名称】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创作年代】晚唐【作者姓名】温庭筠【作品体裁】词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①小山:1.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2.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3.形容女子隆起的发髻。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蓬松如云。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未掩的样子。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丝绸短袄。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译文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菩萨蛮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调原出外来舞曲。唐苏鹗《杜阳杂编》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

温庭筠

(约801-866)晚唐诗人。于小赋,作诗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称“温韦”。每依新兴曲调作歌词,开五代宋词之盛。累举不第,初至京师,为人推重。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宣宗大中末,授曾署巡官。

文学史上,温庭筠可称第一位*词人。其词名压倒诗名,而其《金荃集》亦为第一本词的别集。他流传下来的词情,也有少数写边塞题材之作。⑩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

:“大中初,女蛮国入项,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文士亦往往声其词。于是《菩萨蛮》就成了词牌名。《唐书》作廷筠,本名岐,字飞卿,“温八叉70余首,主要保存在赵崇祚编的《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⑦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花间意》、《重叠金》等。此太原人。飞卿才思艳丽,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方山尉。徐商镇花间集》中。多写闺妇或歌伎的爱1

欲度:将掩⑧罗襦:

小令,”,词与韦庄并襄阳,往依之,“蛾翅眉,又名《子夜歌》

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唐宣宗李忱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綯央温庭筠代作若干首。词成后,令狐綯冒称是自己的作品,暗地里献给宣宗,并叮嘱温庭筠不要声扬出去。温庭筠却很快地说出去了,因此得罪了令狐綯,致终生不被重用。

赏析一飞卿为晚唐诗人,而《菩萨蛮》十四首乃词史上一段丰碑,雍容绮绣,罕见同俦,影响后来,至为深远,盖曲子词本是民间俗唱与乐工俚曲,士大夫偶一拈弄,不过花间酒畔,信手消闲,不以正宗文学视之。至飞卿此等精撰,始有意与刻意为之,词之为体方得升格,文人精意,遂兼入填词,词与诗篇分庭抗礼,争华并秀。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韪增入,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国“十眉”之一式。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记号中,如五代蜀秘书监“修蛾慢脸(脸,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时娟,红缥缈,早妆时。

杯》所谓旧解多以小山为不知“小山为重重叠叠。然词,而“小灭”为日光照映不定之状,不但重,在诗词韵语中,往往读平声而义为去声,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为定。此处声平而义去,方为识音。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义,唐诗有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已将眉喻山,再将鬓喻为云,再将腮喻为雪,是谓文心脉络。盖晨间闺中待起,其眉蹙锁,而鬓已散乱,其披拂之发缕,掩于面际,故上则微掩眉端额黄,在隐现明灭之间,下则欲度腮香,——上来两句所写,待起未起之景也。故第三句紧接懒起,起字一逗是娇懒迟迟未起也。再点题,而一“迟”字,远与字,多少层次,多少时光,多少心绪,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尽矣。梳妆虽迟,终究须有完毕之日,故过片重开,即写梳妆已罢,最后以两镜前后对映而审看梳妆是否合乎标准。所以照者,为看两鬓簪花是否妥恰,而两镜之交,于无数层次!以十个字写此难状之妙景,尽得神理,实为奇绝之笔。词笔至此,样子”也,剪纸为之,贴于绸帛之上,以为刺绣之红:刺绣罗襦,而此新样花贴,偏偏是一双一双的的鹧鸪图纹。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此处之所感所触,乃与开头之山眉深蹙,梦起迟妆者相应。由此一例足见飞卿词极工于组织联络,回互呼应之妙。赏析二

这首词写一个闺中贵妇的苦闷心情。开头两句,写她脸孔雪白、芳香,头发像浓云一般乌黑柔

,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孙光宪《酒泉子》云:”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庄《荷叶”同义。

“屏”,其实未允。此由(“小山屏小山屏”者,译为今言,谓“小”可省减而“山屏“屏”“日”“额黄”,故诗又有“闺中晓起,必先梳妆,”二字又画龙点睛承鬓之腮雪而来。其双管其并下,脉络最清。然而中间又着懒”相为呼应,近与“弄其前镜,妆台奁内之座镜也;“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1)不知全词脉络,误以首句与下无内在联系;”之简化。又不知“叠”乃眉蹙之义,遂将“小小的山样屏风”也,故“山”字。既以“双蛾叠柳”之句,其良*也。“画蛾眉”三字一点题——“弄”字最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其后镜,手中所持之柄镜也“套景”重叠,花光与人面,亦交互重叠,至又不知为何而设?新贴,“蓝本”者也。盖言梳妆既妥,遂开始一日之女2

毛熙震《女冠子》云:,小山妆。“重叠山屏”即为“屏山”“小山”为屏,又以

春晓图,十分别致。虽曰懒起,并非不起,“小山”而来。

——俗呼“把儿镜新鲜之”正2)”解”迟””。“花“一双愁黛远山眉(”为眉样专词,误以为此乃““,为连”为状词;”不可割裂而止用“金明全无着落,章法脉络亦不可寻矣。”之语,正此之谓。金,指八字宫眉捧额黄度实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云也,雪也,构为一幅——故正承“弄妆“梳洗“”字互为注解。“写梳妆题目已尽其能事了,后面又忽有两句,

软,再衬上金黄*的眉毛,光艳毕现。在短短十四字中,把*泽、气味、体态……连同神情都生动地描绘出来。首句中的“小山”一词,历来有多种解释。一解认为指屏风山的小山。许昂霄《词综偶评》说:“盖指屏山而言”。则全句意为:屏风上雕绘着重重叠叠的小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一明一灭地闪烁。另一解认为指眉。《天宝遗事》载:“明皇幸蜀,命画工作十眉图。”据《海录碎事》:“十眉图:一鸳鸯、二小山……”又一解认为指发髻。“金明灭”指首饰,或金银牙玉小梳背,在头发间光*闪烁。“重叠金”,谓把眉毛画成黄*,像金一般重叠(金,或指“金钗”)。杨慎《词品》说:“北周静帝令人黄眉墨妆,其风流于后世。”全句是说,眉上涂的颜料有的掉了,因此金光有明有灭,暗示睡觉后妆残了的意思。首句说眉上的颜*褪了,次句说头发蓬蓬松松地快垂到腮边了,三、四两句才接着说女主人公懒洋洋地起床画眉和梳妆。这样前后呼应,层次极为分明。

下片写她梳洗和打扮齐整了,为了看头上的花饰是否*好,便拿两面镜子一前一后地照着瞧。镜子里交叉出现了她的脸孔和花饰。它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好看。末两句写她穿上新贴图样的绣花丝绸短袄,袄子上盘着一对对金*的鹧鸪。这双双对对的鹧鸪,勾起她无限的情思。表面看来,这首词写的不过是女主人公从睡醒后到梳妆打扮完过程中的几个镜头,却能充分透露出她内心的复杂感受,做到神情毕现。开头两句,写她脸孔雪白、芳香,头发像浓云一般乌黑柔软,再衬上金黄*的眉毛,显得多么光艳!它不仅让读者看到**和闻到香味,而且试图触动读者的全部感官。在短短十四字中,竟把*泽、气味、体态绘出来,技巧不能说不高。也说:“„度‟字生动,“度”字又从“云”字生出。词人再于金光明灭之中,云鬓飘拂之际,连细小的眉、发也如此富有生气,岂不更撩人乎?这两句,已写出女主人公娇慵万分,所以第三句点出一个得突兀,反觉得它与上文扣得很紧。因为眉残了,便画眉;发松了,便梳妆。第四句末用个字,说明女主人公对梳妆打扮并无兴致。又“妆”字上着一“弄”五、六两句,衬出一幅花面相映图。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莫待无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只怕也跟花一样易开易落啊!结拍两句,说她穿上短袄,看着一双双用金线绣成的鹧鸪出神。鹧鸪尚懂得成双成对,而人呢?鹧鸪似乎在叫:人难挨难耐呢?

这首词艺术技巧极高,浓墨重*。清人然类不出乎绮怨。”说得相当中肯。张惠言《词选》卷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篇法仿佛《长门赋》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飞卿词如张燕瑾《唐宋词选析》富有暗示*,容易使人产生种种联想。《*历代诗歌各篇赏析》它们自己组织配合,形成一个意境,一个画面,让读者去领略其中的情意,这正是作者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他的独特的手法。

俞平伯先生指出:“度字含有飞动意。足以唤起人活泼之意象。”在词人的联想中,“度”字添一“欲”字,就把无生命的“懒”字,这才不使人觉得因为她心上的人不在身旁,

”而她的哥却早已出门远去,这怎不教刘熙灾在《艺概》中说:

“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首《菩萨蛮》不仅称物芳美,也具有:在这首词里,作者将许多可以调和的颜*和物件放在一起,使3

……连同神情都生动地描叶嘉莹女士《迦陵论词从稿》“云”字乃从“鬓”字生出,“鬓云”写活了。试想:于“懒”字突兀。不仅不觉“迟”打扮得再漂亮又给谁看呢?“有花堪折直须折,“温飞卿词,精纱绝人(伦),,而用节节逆叙。此章从梦

”,无限伤心,溢于言表。“其文约,其词微”的特点,”……字,便含无聊已极而借此消遣的意味。“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

 

第2篇:菩萨蛮诗歌

其一

楼外漏声惊归雁,月上画屏透珠帘。惆怅对明镜,翻打金瓯瓶。庭前红粉面,花下邀相见。还似两人心,归来断瑶琴。

其二

雨晴夜观琉璃月,暖风穿屋星斗缺。眉淡柳如*,泪落凭栏干。满庭花*浅,临海*管弦。雁归人不来,一声影徘徊。

其三

昔年旧颜空离别,对酒隐笑关山月。上高台折梅,梅落人不回。双鬓翠霞浓,日与云复明。心事有谁知?依旧花满枝。

其四

翠翘日映纱窗西,金鸭嬉水春城碧。池上小桃红,雨晴隔帘栊。正是肠绝处,何事别花去。新妆上高楼,楼上人更愁。

其五

三月桃花含露雪,正是旧春多离别。织锦机声频,停梭忆旧人。思思长如线,牵牵针上缠。金锦绣凤凰,不如作鸳鸯。

其六

隔帘莺声长相忆,终日描眉作两思。门外草已绿,盼君归来期。镜中金翡翠,点点映妾泪。逗蝶思又起,倚栏心更期。

其七

含笑相对白玉盏,钿镜遮颜摇轻扇。明月笑红妆,相望愁更长。青山遥遥久,问恨几时有?欲寻檐前燕,寄书送君前。

其八

红妆眉浅青山斜,罗袖画帘山间月。回面照灯影,灯下泪分明。斜晖入床前,双手把愁掩。心中有何事?翻遍皆不是。

其九

恨极梨白桃欲红,故人万里隔重重。抛却金羽扇,翻来郎布衣。缕缕绕秋月,声声催白雪。晚深青冈炭,屋暖心更寒。

其十

夜夜相思望长安,伤心上楼凭栏干。三月桃又红,画船愁更浓。何时人似月,年年颜如雪。相逢见无期,心念郎可知?

其十一

绝代佳人本难得,风拂画帘贴金额。鬓侧*翠华,红粉傅两颊。妆成整金钿,绣罗玉衣掩。开门迎君来,日落君不见。

其十二

正是花落南飞雁,妆成画眉额不展。两眼含玉珠,深处更有愁。朱唇荔枝香,往事断心肠。明知留不住,还想去年处。

其十三

画桡翠旗玲珑日,玉殿香袅轻云里。闲忆月映楼,楼中青黛愁。金琐绣帘后,隐映归去路。一夜花满枝,风落人不知。

其十四

暖风轻动蟾*冷,屏深对镜香残影。月似白玉裳,斜*金凤凰。蝉鬓翠步摇,隔星渡鹊桥。眼中久别情,举眉交相映。

 

第3篇:《菩萨蛮》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4、了解这首词赞美*南,同时借对*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鉴赏这首诗似直而纡的表达艺术。

2、了解这首词赞美*南,同时借对*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3、熟读背诵这首诗,简要了解韦庄。

自主学习

1、作者信息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为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四世孙。孤贫力学,才敏过人。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自己困于长安三年。后离长安,来到洛阳,因洛阳也不安靖,于是携家迁至*南避难。避居*南十年,五*岁时又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的怀抱。五十九岁时中进士,六十二岁被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由此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六十六岁时,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天佑四年,朱温篡唐,王建据蜀称帝,是为前蜀。七十二岁的韦庄被任为宰相,开国制度均出其手。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其词与温庭筠齐名,号称“温韦”,为“花间派”的代表作家。

多媒体显示介绍文字及图片: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二人齐名,号称“温韦”。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花间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词,编成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花间词的题材,十之*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还有极少部分是咏史征戍、行旅写景。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浮艳为主。

3、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诗人早年浪游*南时所作。韦庄浪游*南时,共写了五首以《菩萨蛮》为题的词。这五首词的内容、情意、风格相近。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合作探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曾学过白居易的《忆*南》,请同学背诵这首词。(*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花红胜火,春来*水绿如蓝。能不忆*南?)

这是白居易赞美*南的诗句,今天我们来学习韦庄的一篇赞美*南的词作《菩萨蛮》。

二、感知诗歌:

1、指定学生诵读诗歌:

2、教师评点,并指导诵读技巧:

这首每两句换一次韵,且平仄重复回环,有复叠之美。诵读时平声音应拖长,稍做停顿;遇仄声时则应急促一些。

3、全班齐读:

三、诗句赏析

1.“人人尽说*南好,游人只合*南老”

这两句意思:人人都说*南好,确实如此,到*南来作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子。

小结:这两句抒情。韦庄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战乱中来到了*南,而在*南韦庄只是一个游人客子,却想在*南终老,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也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南水乡的依恋之情。

2.“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这两句意思是:*南春水澄澈,比蓝天更蓝碧,在这碧于天的*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比起中原的战乱,是何等的闲适自在啊。

小结:这两句写景。描绘了*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样美丽,手腕洁白得像凝满了霜雪。

小结:这两句写人,赞美了*南窈窕美丽的女子。

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须:必定。断肠:形容非常伤心。其意思是: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小结:

这最后两句是抒情,抒发了想回故乡勒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

这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想还乡,而现在没有老,不能还乡,表现了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后面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南好,游人只合*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四、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现了诗人对*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五、艺术特点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特点是: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陈廷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