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光的认识

写范文发表于:2018-08-10 19:45:53

物理学史——*古代对光的认识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

*古代对光的认识

1038更新时间:2008-2-12

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有关虹的象形文字,对虹的形状和出现的季节、方位不少书有所记载,如《礼记·月令》指出:“季春之月„„虹始见”,“孟冬之月„„虹藏不见”。东汉蔡邕(132~192)在《明堂月令》中写道:“虹见有青赤之*,常依*云而昼见于日冲。无云不见,太阳亦不见,见辄与日相互,率以日西,见于东方„„?这些记载虽然是很粗浅的,经验*的,但它却是关于虹的确凿记录。魏、晋以后,对虹的本质和它的成因逐渐有所探讨,南朝江淹说自己对虹“迫而察之”,断定是因为“雨日*阳之气”而成。唐初已认识到虹的成因”,“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明确指出“日照”和“雨滴”是产生虹的条件。后来,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明确指出:“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第一次用实验方法得出人工造虹,到南宋时,蔡在《毛诗名物解》中,对这一种更有发展:“今以水喷日,自侧视之则晕为虹”。不仅重复了《玄真了》中的实验方法,而且更进一步指出了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在国外对虹的成因做出解释的是在13世纪,因此,我们对虹成因的正确描述比西方早约600年。关于海市蜃楼,我国古代也早有记载,如《史记·天官书》:“蜃气象楼台”。《汉书·天文志》:“海旁蜃气楼台”。《晋书·天文志》:“凡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北夷之气如牛羊群畜穹庐,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这是对海市蜃楼的如实描写,但当时并不了解其成因和机理。到宋朝苏轼对它才有较正确的认识,他在《登州海市》中说:“东方云海空复空,群山出没月明中,荡摇浮进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此处明确地表示海市蜃楼都是幻景,蜃气并不能成宫殿的思想。到明、清之际,陈霆、方以智等人对海市蜃楼作了进一步探讨,陈霆认为海市蜃楼的成因是:“为阳焰和地气蒸郁,偶尔变幻'。方以智认为“海市或以为蜃气,“非也”。张瑶星认为蓬莱岛上的蜃景是附近庙岛群岛所成的幻景,后来揭暄和游艺画了一幅如图2所示的“山城海市蜃气楼台图”,图上右方是左方楼台的倒影。文中记载了登州(即蓬菜)海市,并说:“昔曾见海市中城楼,外植一管,乃本府东关所植者。因语以湿气为阳蒸出水上,竖则对映,横则反映,气盛则明,气微则隐,气移则物形渐改耳,在山为山城,在海为

海市,言蜃气,非也。”这一气“气映”说是对当时海市蜃楼知识的珍贵总结。极光是一种瞬息变幻、绚丽多彩的大气光象,*处在北半球,故观察到的只能是北极光。早在二千年前,我国就对北极光人加以观察,并有所记载,《竹书纪年》中记载:“周昭王末年,夜清,五*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此文虽如实地记录了北极光出现的时间、方位和颜*,但把王南巡不返(卒于江上)联系起来,说明当时对北极光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北极光的形状、颜*不少书都有详细的描述,并绘有彩*极光图,这些都是研究北极光的极好史料。

(5)关于成影现象的认识

日常生活中,在光线照射下,影随时随处可以见到,它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探究其形成的规律。立竿见影是我国古代最早被注意的问题,后来用此方法测影定向,并应用于确定墓穴和建筑物的方位上。这套方法在周代已发展很精密,据《考工记》记载,当时有“土方氏”使用圭表,“典瑞氏”管理土圭,“匠人”则使用土圭辨定方位进行建筑,并指出在测表影之先,要使地面保持水平,使表竿保持垂直,这说明当时已认识到投影的长度和光源位置有关,而且也和物体的斜度有关。

《墨经》中对成影的讨论更加深入,通过实验明确指出:表秆在地面上投影的粗细长短,是随木离光源的远近、木的倾斜度以及光源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我国古代对光的认识除以上所述外,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折射现象;天然晶体的*散;明清时期,光学从西方传入后,还有了光学仪器的制作等等,但这些认识是零散的,定*的,绝大多数都只停留在对光学现象的描写和记载上。值得提出的是宋末元初的赵友钦(3世纪中叶至14世纪初叶),在《革象新书》的“小罅光景”中,描写了一个大型光学实验,在地面下挖了两个圆阱,圆阱上可加放中心开有大小、形状不同孔的圆板盖。通过它可进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对比实验,对小孔(大小和形状)、光源(形状和强度)、像(形状和亮度)、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将两块圆板上各插1000多支蜡烛,放在阱底或桌面上作为该实验的光源。通过实验确认了光直线进行的*质,定*地显示了像的明亮程度与光源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涉及光的照度和成像理论。他所采用的大型实验方法很有特*,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的规模最大的实验。还有

值得提出的元代郭守敬(1231~1316)曾巧妙地利用针孔取像器[“景(影)符”]解决了历来圭表读数不准的问题。一般圭表因太阳上下边沿投影在影端生成半影,因此读数比较模糊。正如《元史卷48》所说:“表短,„„所谓分、秒、太、少、半之数,末易分别„„表长,„„影虚而谈,难得实影”。郭守敬在建河南登封观星台时除用水平沟使圭面保持水平外,在表上加一横梁,在圭上加一可移动的“景符”)即在约宽2寸和斜铜时上扎一针孔,以“楮(即斜)竿”调其倾度以迎晶光。这样,太阳针孔像“仅如米许,隐然见横梁于其中”,细如发丝,误差可达0.1毫米。郭守敬的观测结果之精确令拉普拉斯为惊之叹。郭守敬的改进是在实际测量、反复试验中创造,并且带有定量意义,可惜这种创造只是凤毛麟角,很少有人继承下来。

 

第2篇:我国古代对密度的认识和运用介绍

物理学上,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质上的差别,引入了密度(开始叫比重,即与水的密度之比)的概念。

我国对密度(比重)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非常早的。在《孟子》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意思是平时所说金子比羽重,是指相同体积时的金子和羽毛之比,而绝不是将一只金钩子的重量与一车羽毛的重量去作比较的。

在测定物质密度上,我国古代的制盐工人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液体比重计。宋代姚宽的《西溪丛话》中有这样一段话:“予监台州,杜渎盐汤,日以莲子试卤。择莲子重者用之,卤浮三莲四莲味重,五莲尤重。莲子取其浮则直。若二莲直,或一直一横,即味差薄;若卤更薄,即莲沉于底,而煎盐不成。闽中之法,以鸡子桃仁试之,卤味重则正浮在上,咸淡相半,则二物俱沉,与此相类。”这里记载了我国古代制盐工人测定盐卤密度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浮莲法,即选重的莲子数颗,放入盐卤中,盐卤浮莲的数目越多,盐味越重。另一种是用鸡蛋或桃仁的沉浮情况来测定盐卤的密度。当盐卤的密度大,而鸡蛋或桃仁的平均密度相对小时,则鸡蛋或桃仁就浮出液面;如盐卤淡,其密度小于鸡蛋或桃仁的平均密度时,则鸡蛋或桃仁就下沉。这两种方法与现代所用的浮子式比重(密度)计的原理是一致的。

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也有一段记载:“(卤水)以重三分莲子试之,先将小竹筒装卤放莲子于中,若浮而横倒者,则卤极咸,乃可煎烧;若立浮于面者,稍淡;若沉而不起者,俱弃不用。”这种与莲子配合使用的小竹筒,已成了一只携带方便的液体比重(密度)计,其原理与现代所用的浮笔式比重(密度)计相同。

 

第3篇:古代五刑认识

五刑是*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在不同时期,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同。在西汉汉文帝前,五刑指墨、劓、刖、宫、大辟;隋唐之后,五刑则指笞、杖、徒、流、死。一般将前者称为奴隶制五刑,后者称为封建制五刑。五刑是对*古代刑罚的部分概括,并不代表全部刑罚制度。

奴隶制五刑

墨,又称黥,在受刑者面上或额头刺字,并染上墨。

劓,割去受刑者的鼻子。

刖,夏称膑,周称刖,秦称斩趾。斩掉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有另一说称膑是去掉膝盖骨。

宫,又称淫刑、腐刑、蚕室刑,割去受罚者的生殖器。

大辟,即死刑,分为戮、烹、车裂、枭首、弃市、绞、凌迟等。

封建制五刑

笞,用小荆条拧成的刑具抽打受刑者臀部,清朝时刑具改为竹板。分五等: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杖,用粗荆条拧成的刑具抽打受刑者的背、臀和腿。也分五等: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和一百。

徒,强制犯人劳役。分五等:一年,一年半,两年,两年半,三年。

流,将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不准回乡。

死,隋唐之后,死刑一般为两种:绞和斩。宋后加凌迟。明清加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