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注意事项

写范文
更新:2024-02-28 20:26:39

小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来临,气温明显升高,雨量也相对增多。这个时候需要以除湿降暑为主。过好小暑节气,需注意以下六关:

第一关饮食关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不可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气影响,食欲不振,则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夏季应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小暑节气注意事项

对策:适宜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萝卜、番茄等这类化湿通淤、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宜多食用淡水鱼,少食红肉。可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料。

第二关情绪关夏日天气炎热,情绪容易波动激动,导致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容易发作。此外,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需引起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情绪波动过大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也与情绪有很大的关联。

对策:有意识地调节情绪。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

第三关湿热关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则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保养,以防咳嗽、气管疾病的反复发作。而对于体质湿热者来说,手心脚心常有发热感,且在湿气和热气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显得黄而臭。

对策: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烧汤喝,也是以清湿热的清凉饮料。同时,还要注意调节好房间中的湿度,多开窗通风。

第四关睡眠关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根据中医的说法,如此“*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如高血压患者易血压升高,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提高。

对策:保证足够的睡眠。这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高质的睡眠。

第五关养阳关首先是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例如,出汗过多、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人就容易伤津脱液;免疫机能一旦下降,感冒、肠胃疾病往往乘虚而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脏功能容易混乱。简而言之,夏天人的阳气从旺盛的顶点慢慢下降,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对策: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且房间内外温差不能太大。室温保持在27度℃,不宜太低。总之,夏季要在一个凉爽、干燥、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切忌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

第六关健身关不少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由于夏天出汗多就懒于运动了。其实夏日仍需维持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不应在阳光下运动。同时,由于夏天运动出汗量更大,对排毒有好处,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

对策:提倡饭后一小时进行运动,且运动不宜太激烈,不要流过多汗。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就很适合夏季进行。同时,夏季一定要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分,排除毒素,减轻心脏负担。

相关文章:

1.小暑节气知识

2.关于小暑节气的诗句

3.小暑节气民间习俗

4.小暑节气吃什么

5.2015年小暑是哪一天

6.关于小暑节气的诗词

7.小暑节气常用祝福短信

8.小暑节气的诗词

9.小暑节气祝福语

10.小暑节气时令饮食

第2篇:小暑节气注意事项_小暑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语:小暑是入伏的开始,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小暑节气注意事项_小暑应该注意什么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小暑节气养生重点

进入小暑节气以后,天气炎热,无论是干热还是湿热均会给人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气候炎热,人们易感到心烦意乱、困倦乏力,因此在这期间的养生保健应注意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此外,在高温天气中还应警惕心力衰竭,特别是“内心脆弱”者突然心衰的可能*更大,因此,小暑时节一定要养护好自己的“心”。小暑节气期间最易发生的季节病便是中暑,因为中暑主要是由于气温过高、体热不能及时向外散发而造成的,故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如果不得不从事户外活动则应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小暑养生歌诀

小暑少动心平和,

游泳瑜珈太极歌,

苦瓜果蔬粥汤品,

规律休眠情绪稳,

夏练三伏百步走,

避暑胜地好旅游。

小暑期间还有两个应该注意的养生保健细节:

一是早晚要注意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不能一天到晚躲在有空调的室内不出来,因为这样会使身体的适应能力更加下降;

二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中有“冬病夏治”之说,进入小暑节气以后,是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疾病(如慢*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炎、过敏*鼻炎、风湿痹症等)的最佳治疗时机,不可错过。

1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2注意饮食卫生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3适当午睡

因为天气的原因,在小暑很多人的睡眠都存在一些问题,睡眠质量下降,而保持适当的午睡能够帮助人们补充精力,减少身体上以及精神上的疲劳感。适当的午睡还可以帮助人们控制血压,让心率变慢,避免因为气温过高,心率过快而导致危险。

小暑节气,不妨多吃点“水下菜”

粉蒸莲藕:安神助眠清热除烦

小暑节气之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多人体力都有所下降,所以中医养生强调补充体力,均衡营养,解热防暑。

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此外,藕还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水煮鳝片:小暑黄鳝赛人参

暑天往往是慢*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

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水煮河蚌:清热解毒滋*明目

小暑期间,炎热的气温使更多的人喜欢呆在空调房里,殊不知这也是“干眼病”的一个诱因。对于这类上班族而言,不妨吃些河蚌汤。

中医认为蚌肉有清热解毒、滋*明目的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b1、b2,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小暑节气,多吃苦味和*味食物

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生菜、芹菜、苦瓜、萝卜叶等。高温天气,人们出汗多,可多吃番茄、柠檬、草莓、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味水果。夏季在菜肴中加点醋,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第3篇:小暑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下面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分享小暑节气注意事项!

民间小暑节气养生

民间有俗语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

那么,什么是“伏”呢?“伏”字是一个会意字,由“人”“犬”组合而成。犬在家畜中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人在的地方,犬总伏处其旁,所以“伏”字的本义即是趴下。关于“伏”字最早的记载是在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76年。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学说。根据五行学说,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四季的更替,立春是春之木代冬之水,水生木;立夏是夏之火代春之木,木生火;立冬是冬之水代秋之金,金生水,这三个季节的更替都遵循五行相生原则。古人认为夏日属火,而干支纪日法中的庚日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夏至三庚数头伏”。“庚”日在五行中也属金,既然相克,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这样,到了金气旺盛的“庚”日,金就只好隐伏潜藏,避过火气,所以每个“庚”日数伏。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夏至与立秋之间如有四个庚日,中伏为10天,若是五个庚日则为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10天),总称三伏。古人认为,炎热的夏季,*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故有伏天之说(一说夏天人为了避暑,总躲藏在家中,故称伏天)。因此,“伏者,隐伏避盛夏也”的解释非常形象。这样看来,“伏”是热的结果,为了躲避热才“伏”的。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均说明了这一时期的热。“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雷雨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由于这段时间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涝显得尤为重要。农谚有“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经验。意思是说,小暑日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秧苗喜欢高温,“人在屋里热了跳,稻在田里热了笑”。暑天里的农民辛苦,天热得发狂,太阳像下火,他们仍要加倍劳作。暑天总能见着满脸是汗的农人,在农田里拔草或施肥。只有他们,才会在秋日站在金黄的田野里,嘴里嚼着饱满的颗粒,如品山珍。

“六月六,晒红绿。”在小暑时节,各地还流传着不少习俗,尤其是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农历六月初六有很多节名,如“姑姑节”,此时正值农闲季节,农村妇女得闲要回娘家看父母;如“翻经节”,据说始于唐朝,寺院藏经在这一天要翻检曝晒;如“晒衣节”,人们在这天要把衣服(书籍)拿出来晾晒,谓之“晒龙袍”,据说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还有天贶节,“贶”的意思是赐赠,即天赐之节。这一天,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此日群众有吃“炒面”之俗,即把新麦炒熟磨成面粉,用水和红糖调食,俗称“吃炒面”,传说吃了一夏天可以不拉肚子,去暑气。在不少农村地区,有“吃新”的习俗。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先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全家围坐一同吃尝新酒。而在城市,一般会买来新米,与家中的老米同煮,辅以新上市的蔬菜。在乡下,一般在小暑过后逢卯日“吃新”。其实,“吃新”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吃辛”,时间定于小暑节后的第一个辛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的说法。但是,由于“辛日”的日期不固定,所以,这个节气逐渐被淡化了。

小暑季节也是生命旺盛的季节,满眼的绿树浓*,荷花亭亭玉立,茉莉花香沁人,给人们带来一丝丝夏日的清凉。乡村的菜园最丰盈,南瓜花、丝瓜花、扁豆花开了一园,蝴蝶、豆娘、金龟子飞来飞去,螳螂蚂蚱高高地站在瓜叶上……萤火虫也开始活跃起来,芦苇下、草丛中都是萤火虫的发祥地,只要有绿草、露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见到那忽明忽暗的点点白光,在徐徐的风中,伴随着人们度过漫漫长夜。多年以后,我还清晰地记得满天繁星,北斗星似一把大勺子,至今仍铭于心上。那些蛙鸣与蟋蟀的歌唱,那些与炊烟融合的味道,如陈酒一般在心底愈存愈香。

这个闷热的季节,蝉歌不止。刘禹锡说:“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有谁会像刘禹锡这样理解蝉呢?我自愧不如,我只能在蝉鸣里生出或深或浅的乡愁。“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既然常说“故乡的方向在风里”,在欲雨无雨闷热粘人的暑日,如秦观一样,“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能将梦中的文字放牧到一池青荷里,做一个放牧文字也放牧自己的人也是不错的。

小暑节气养生预防疾病

1、心静体自凉“按照中医理论,小暑节气是人气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只要保持阳气旺盛,那么就会减少疾病的入侵。”说,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心静体自凉,小暑节气亦是如此。此外,气弱脉弱的人可以将西洋参5克,五味子10克,麦冬5克泡水喝,可以补气抗疲劳。

2、防湿健脾胃小暑节气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脾胃虚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小暑节气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食调节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平常也可多食用利湿健脾的中*,如薏米、山*、莲子煮粥食用,可解暑湿。

3、冬病来夏治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疾病,如慢*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小暑节气养生食谱

素炒豆皮“养生主”

[原料]豆皮两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六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功效]补虚,止汗。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素烩面筋

[原料]水面筋500克,葱、姜、食盐、淀粉、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水面筋切薄片,葱、姜洗净切丝备用。油锅烧热,将水面筋入锅,煸炒至焦黄,加葱、姜煸炒数分钟,兑水一碗,加盐,待面筋熟透后,放入味精,再用淀粉勾

芡,汤汁明透即可。

[功效]解热、除烦、止渴。

蚕豆炖牛肉

[原料]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汆一下,捞出沥水,将沙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炖至肉、豆熟透,

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个,番茄3个。

[做法]西瓜去皮、去子,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子。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小暑节气养生消暑

1.清热解毒茶

推荐组成:栀子、石竹茶、金银花、贡菊花。

服用方法:一天一袋,开水泡饮,每袋冲饮数次。可清热解毒,清心利暑。

2.石斛补心茶

推荐组成:石斛6克、桂圆3克、西洋参6克、红枣2个。

服用方法:煮水服用,15天为1个疗程。可滋*补气,养血。

3.绿豆百合薏米粥

推荐组成:薏米50克、绿豆25克、百合50克、大米自备。

服用方法:将百合、薏米、绿豆洗净,然后把绿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后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煮,煮熟即食,可添加白糖。可养*清热,除湿解毒。

4.通栓散

推荐组成:三七粉4克、丹参10克、天麻4克。

服用方法:打粉冲服。可保护心脑,预防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