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方案资料

写范文
更新:2024-02-08 23:34:32

摘要:在高三期间,大家一定不要慌张,复习好每科的知识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好好利用小编整理的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树立信心,激发潜能

精选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方案资料

对刚刚跨入高三的同学们而言,要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学习任务是相当繁重的,同学们应当认真对待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知识,并加以归纳总结,提高应试能力。

高三复习阶段会有很多次的单元、综合考试,在不同的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常常是波动的,有时很好,有时可能会不理想,但是,无论考试成绩如何,同学们都要正确的认识。考试成绩好,但不能骄傲,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通过本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成绩不理想,也不要气馁,应当学会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才能使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少,距离成功越来越近。

分段复习,合理规划

在复习的时间安排上,不一定要有书面的复习计划,与老师的安排基本一致即可。但为了使复习更加有针对*,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家可以快于老师1课时的复习进度。适当的提前复习,可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前加以钻研;还可以与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实在搞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在课上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高三复习可以做如下粗略计划:

第一阶段:从开学到2012年2月底,进行基础知识复习(由于各个学校的进度不一样,时间会有所差异)。按教材的章节顺序,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记忆,重视知识积累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注重知识的系统*、整体*,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并熟练地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简单的综合题目,每一章结束后,可以结合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概念图,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另外,每一单元结束后,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一份单元练习,对照*自我批改,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整改,单元练习资料的选择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第二阶段:从2012年3月初到4月底,为专题复习。一般可以将高中生物的全部内容分成九个专题: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细胞代谢及生命历程;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实验与探究。复习目标是着力培养综合能力。

第三阶段:从2012年5月初到高考前,查漏补缺、综合强化。这一阶段要有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制订较为详细的复习计划,要保证在高考前完成第三阶段需要复习和巩固的内容。复习目标是以单元板块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纲,以适应*训练为主,以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在抓好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知识的综合*,强化综合科目的训练,加强对思维方法、解题规律、解题技巧等方面的总结和指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后期加强高考的实战训练,同时要注意回归课本,查漏补缺,既要注重高考的重点难点,也不能忽视高考的冷点;研究和领会各地名校模拟试题的新思路与新趋向,在模拟考试中提升应试的经验,增强应试的信心。

总结: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资料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在高三期间好好复习,备战高考。大家加油。

第2篇:精选高中物理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复习

(一)第一专题力与运动

(1)知识梳理

一、考点回顾

1.物体怎么运动,取决于它的初始状态和受力情况。牛顿运动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关系如下

表所示:

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反过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反映出物体的受力情况。从物体的受力情况去推断物体运动情况,或从物体运动情况去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动力学的两大基本问题。

3.处理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是:

①领会问题的情景,在问题给出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构建出正确的物理模型;②合理选择研究对象;

③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④正确建立坐标系;

⑤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规律列式求解。

4.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要善于捕捉隐含条件,要重视临界状态分析。

二、经典例题剖析

1.长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时所受的绳拉力分别为t1和t2(速度分别为v0和v)。求证:(1)t1-t2=6mg(2)v0≥gl

*:(1)由牛顿第二定律,在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有:

t1-mg=mv0/l

222t2+mg=mv/l2由机械能守恒得:mv0/2=mv/2+mg2l

以上方程联立解得:t1-t2=6mg

(2)由于绳拉力t2≥0,由t2+mg=mv/l可得v≥gl

代入mv0/2=mv/2+mg2l得:v0≥gl

点评:质点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的问题是牛顿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应用的综合题。加之小球通过最高点有极值限制。这就构成了主要考查点。

2.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静置在水平面上,其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正以加速度a下滑。求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力n和摩擦力f。222

解析:首先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建立牛顿定律方程:

n1‘=mgcosαmgsinα-f1’=ma,得:f1‘=m(gsinα-a)

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楔形木块有n1=n1’,f1=f1‘

然后以楔形木块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n=mg+n1cosα+f1sinα=mg+mgcosα+mgsinα-masinα

=(m+m)g-masinα22

f=n1sinα-f1cosα=mgcosαsinα-m(gsinα-a)cosα=macosα

点评:质点在直线运动问题中应用牛顿定律,高考热点是物体沿斜面的运动和运动形式发生变化两类问题。受力分析、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转移(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是这类问题的能力要求所在。

3.举重运动是力量和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图1所示照片表示了其中的几个状态。现测得轮子在照片中的直径为1.0cm。已知运动员所举杠铃的直径是45cm,质量为150kg,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历时0.8s,试估测该过程中杠铃被举起的高度,估算这个过程中杠铃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若将运动员发力时的作用力简化成恒力,则该恒力有多大?

解析:题目描述的举重的实际情景,要把它理想化为典型的

物理情景。抓举中,举起杠铃是分两个阶段完成的,从发力到支

撑是第一阶段,举起一部分高度。该过程中,先对杠铃施加一个

力(发力),使杠铃作加速运动,当杠铃有一定速度后,人下蹲、

翻腕,实现支撑,在人下蹲、翻腕时,可以认为运动员对杠铃没

有提升的作用力,这段时间杠铃是凭借这已经获得的速度在减速上升,最好的动作配合是,杠铃减速上升,人下蹲,当杠铃的速度减为零时,人的相关部位恰好到达杠铃的下方完成支撑的动作。因此从发力到支撑的0.8s内,杠铃先作加速运动(当作匀加速),然后作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视为匀减速),这就是杠铃运动的物理模型。

根据轮子的实际直径0.45m和它在照片中的直径1.0cm,可以推算出照片缩小的比例,在照片上用尺量出从发力到支撑,杠铃上升的距离h′=1.3cm,按此比例可算得实际上升的高度为h=0.59m。

设杠铃在该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m,有h?vmv2h?1.48m/s减速运动的时间应为t2?m?0.15st,得vm?t2g

vm2(t?t2)?0.48m又vm?2as1解得:2加速运动的位移:s1?

a?2.28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

解得:f?1842n

点评:该题中,将举重的实际情景抽象成物理模型,是解题的关键,这种抽象也是解所有实际问题的关键。这里,首先应细致分析实际过程,有了大致认识后,再做出某些简化,这样就能转化成典型的物理问题。比如该题中,认为发力时运动员提升的力是恒力,认为运动员下蹲、翻腕时,对杠铃无任何作用,认为杠铃速度减为零时,恰好完全支撑,而且认为杠铃的整个运动是直线运动。

4.如图2所示为一空间探测器的示意图,p1、p2、p3、p4是四个喷气发动机,p1、p3的连线与空间一固定坐标系的x轴平行,p2、p4的连线与y轴平行,每台发动机开动时,都能向探测器提供推力,但不会使探测器转动。开始时,探测器以恒定的速率v0向x方向平动,要使探测器改为向正x偏负y60°方向以原速率v0平动,则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先开动p1适当时间,再开动p4适当时间

b.先开动p3适当时间,再开动p2适当时间

c.开动p4适当时间

d.先开动p3适当时间,再开动p4适当时间

解析:该题实际上是要校正探测器的飞行状态,这在航天活动中,是很常见的工作,因此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一道题。最后要达到的状态是向正x偏负y60°方向平动,速率仍为v0。如图3所示,这个运动可分解为速率为v0cos60°的沿正x方向的平动和速率为v0sin60°的沿负y方向的平动,与原状态相比,我们应使正x方向的速率减小,负y方向的速率增大。因此应开动p1以施加一负x方向的反冲力来减小正x方向的速率;然后开动p4以施加一负y方向的反冲力来产生负y方向的速率。所以选项a正确。

点评:建立坐标系,在两个坐标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常用方法。该题一入手,就在沿坐标轴的两个方向上对两个状态进行比较,就使问题很快变得清晰。因此要熟练掌握这种分析方法。

5.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40?,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视为常量)和光速c。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解析:同步卫星必定在地球的赤道平面上,卫星、地球和其上的嘉峪关的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如果能求出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那么再利用地球半径r和纬度?就可以求出卫星与嘉峪关的距离l,即可求得信号的传播时间。

对于同步卫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m2?2?m?r??其中:2tr

mm2又g2?mg即:gm?grrg

gr2t2

3)由以上几式解得:r?(24?

由余弦定理得l?1r2?r2?2rrcos?

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为

r2gt2

3r2gt232()?r?2r()cos?l4?24?2t?

?cc21

点评:选择恰当的角度,将题目描述的情况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可以是情景变得更加清晰,有利于分析和思考,要养成这种良好的解题习惯。在解答天体运动的问题时,根据gmm2?mg得到这一关系是经常使用的。gm?gr2r

6.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5s速度

达到4m/s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20s,然后匀减速上升,

经过4s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

解析:作v—t图,如图所示,所围梯形面积就是物体运

动的位移。(20?29)4s??98m27.一只老鼠从洞口爬出后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与其离开洞口的距

离成反比。当其到达距洞口为d1的点a点时速度为v1,若b点离洞口的距离

为d2(d2>d1),求老鼠由a运动至b所需的时间。解析:建立11?x坐标,画出?kx图像。vv

分析得:d1?d2之间所围的面积等于老鼠由a运动至b所需的时间。

t?111(?)(d2?d1)2v1v2

8.一个同学身高h1=1.8m,质量m=65kg,站立举手摸高(指手能摸到的最大高度)h2=2.2m,g=10m/s。

(1)该同学用力登地,经过时间t1=0.45s竖直离地跳起,摸高为h3=2.6m。假定他离地的力f1为恒力,求f1的大小。

(2)另一次该同学从所站h4=1.0m的高处自由落下,脚接触地面后经过时间t2=0.25s身体速度降为零,紧接着他用力f2登地跳起,摸高h5=2.7m。假定前后两个阶段中同学与地面的作用力分别都是恒力,求该同学登地的作用力f2。

解:(1)第一阶段:初速为0,时间为t1=0.45s竖直离地跳起,加速度为a,速度为v。

第二阶段:初速度为v,末速度为0,加速度为g,高度为0.4m/s。

对第一阶段运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mg?ma则f?1060n

(2)由分析得第一阶段的末速度为:v1?

第二阶段的运动位移为:h?2gh?25m/sv5t?m第四阶段的初速度为:v2?m/s

第3篇: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资料建议资料

导语:到了高三总复习的时候发现有许多的数学知识点还没有理解,而这些知识点往往就是必考的知识点,小编对此做了相关的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资料建议资料,请同学们参考学习!

一、夯实基础,知识与能力并重

没有基础谈不上能力;复习要真正地回到重视基础的轨道上来,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以防眼高手低。要把书本中的的常规题型做好,所谓做好就是要用最少的时间把题目做对。

部分同学在第一轮复习时对基础题不予以足够的重视,认为题目看上去会做就可以不加训练,结果常在一些不该错的地方错了,最终把原因简单的归结为粗心,从而忽略了基本计算的训练和常规方法的积累,造成了实际成绩与心理感觉的偏差。夯实基础还指要搞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讲究复习策略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要以中档题为主,选题要典型,要深刻理解概念,抓住问题的本质,抓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做题。

数学是应用*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搞题海战术的方式、方法固然是不对的,但离开解题来学习数学同样也是错误的。解答任何一个数学题目之前,都要先进行分析。相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分析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中架起联系的桥梁。这个过程反映出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理解程度和数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如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规范解题格式,部分同学自我感觉很好,平时做题只是写个*,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在正规考试中即使*对了,由于过程不完整也被扣分。也有部分同学平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这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错误,导致会而不对,或是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整体得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下功夫努力改正。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常见的有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平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地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也就是错题本,每位学生必备的,以便以后查询。

四、加强做题后的反思

做题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保持最佳状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后,一定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从中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和解题的思维方式,并总结出对问题的规律*认识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做题中出现的问题,注意总结,及时纠错。

解题后的总结至关重要,这正是我们提高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

1.在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

2.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

3.能不能把解题过程概括、归纳成几个步骤,以便于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

4.自己错因在哪里?要重视对错因的剖析和对错误的订正。可以参考《状元纠错笔记》的订正方式。

五、加强典型习题本的复习

典型习题本是老师曾经讲解的典型题目、自己曾经出错题目的汇集,因此复习典型习题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能同学们觉得题量太大,无法复习。

这里告诉同学们一个非常成功的办法:筛。将平时总结的题目利用课余时间去复习,经过复习,一本子的题目,一般大部分都能掌握起来,可能只剩下几个或几十个,将这些题目标出来,然后再次复习时则只需复习这些题目。这样,到高考的时候,经过你几次的筛,一般也就剩下几十个题需要考前再复习一下。反之,如果不这样复习,到高考前你会觉得典型习题本上的很多题目都不会,但又没时间去复习,到那时你就真正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