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写范文
更新:2024-02-04 11:19:35

一、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以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确保教师的首席地位。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二、说教材处理

(一)教学内容

讲读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内容,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二)教材简析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两个部分,全文是以志愿*对送别的朝鲜*谈话的口气写的情景,通篇都是志愿*说的话,透出了志愿*和朝鲜*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话别总是双方交谈的,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是怎样想的,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课文中没有直接写,但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在志愿*向朝鲜*追述种种往事时,朝鲜*一定也回忆起志愿*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讲述着志愿*对朝鲜*那比山还高比还深的情谊,课文中没有作具体叙述。

(三)教学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内容,体会志愿*战士与朝鲜*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能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4、结合句子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含义,能用雪中送炭造句。

(四)教学难重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分别场面图)、磁带(二胡曲《还乡行》)、火车汽笛声录音。

三、说设计思路

上勾下连,整体感知。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从文章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文道统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每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都反映了作者要讲的道理,通过情与理起到育人作用。文章的情与理是交融的,《再见了,亲人》第二部分的情是建立在第一部分理之上的,找准文章情与理的切合点是学好这篇文章的关键。

学习完第一部分后,我提出了三个归结*的问题:

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付出了哪些血的代价?

②大娘、小金花、大嫂代表了什么人?现在你能说说志愿*为什么称朝鲜*为亲人吗?

③第一部分三个题目的分析、归纳,抓住文中句式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典型场面、典型事例,想象朝鲜*为志愿*舍生忘死的动人情景,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体会其内心的思想感情。抓住重点统挈全篇,帮助学生辨清文脉,从文章的内在联系上去理解和把握内容、把握中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披文以入情突出朝鲜*和志愿*的深情厚谊,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使知和情在联系中不断加深,不断升华。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使学生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根据本课特征,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l、启发诱导法

课文是以志愿*对送别的朝鲜*谈话的口气写的。志愿*满怀深情地追述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赞颂朝鲜*对志愿*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实际上志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为朝鲜*付出了血的代价,中朝*的友谊正是用鲜血凝成的。所以教学时,我注意引导理解这一点,这样既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又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比较扎实的训练。

2、迁移法

同为志愿*跟人娘、小金花、大嫂话别时,几段写法上相同,因此,我认真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后,让他们用学到的相同方法学习2、3自然段。

3、以读代讲法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中朝*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明的,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多读课文,加深理解,受到感染和教育。这也是适应大纲中讲的: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最重要的一种训练。

第2篇:再见了亲人的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再见了亲人是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以情感熏陶为主,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训练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官兵离开朝鲜时在车站和朝鲜*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课以亲人为主线,用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方法,记叙了大嫂小金花和大娘三个具有代表*的任务,把现实的告别和回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词,能正确读写战役雪中送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中朝*之间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4体会重点语句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体会中朝*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因为本课描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而我们面对的学生出生于现代,时代感不强,无法引起共鸣。那么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就放在让学生捕捉文字背后的感人故事和中朝*用血泪交织的亲情。

四:说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我们是武校,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程度上有很大差异,所以我总结出适合武校的教学方法,望大家笑纳。

{一}字

1读

2分解【即把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做详细讲解。】

3放大【即把生字的偏旁学生容易写错的在黑板上放大,以免学生写错。】

{二}词

1讲解

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根据字的表面意思讲解【比如雪中送炭】

{三}句

抓重点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让学生反复朗读,情景交融。

{四}段

讲解段落时我采取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我在讲解第一自然段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娘为志愿*做了哪些事?通过学生朗读思考,然后回答:洗补衣服,送打糕,为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

{五}篇

根据本课抒情*较强的特点,我采用“以读*,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法,即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全文主要的人和事以及人物之间的联系,抓重点语句,创景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文章中心,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故事导入法:

在讲之前告诉学生:1950年美国这个霸权主义国家侵略朝鲜,目的是侵吞朝鲜后跨过鸭绿江来侵略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党*下令抗美援朝,志愿*战士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曲去支援朝鲜,于是出现了本课描写的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官兵离朝归国的感人场面。

2情景教学法

比如在讲大娘在冒死为志愿*送打糕的时候所用的几个动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身临其境地感受‘冒”“穿’动词,想象当时*烟弥漫的大娘是怎样去送打糕的,体会中朝*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

3观察想象法

通过观察图画和读课文密切结合起来深入理解中朝*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特别引导学生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也就是对本课两幅插图的描写: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从而深刻理解中朝*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即大娘失去小孙孙,小金花失去妈妈,大嫂失去双腿,也就诠释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主题。

五说教案

板书是微型教案,根据我的教学设计以及本文的重难点,我的板书围绕亲人一词展开,在左边板书大娘失去小孙孙,小金花失去妈妈,大嫂失去双腿,在右面板书志愿*200万为朝鲜牺牲36万,双方都付出了很大的血的代价然后在中间用双箭头表示不是亲人胜似女人。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重感悟,重情景创设,重朗读,抓住亲人一线作为情感线的一些做法,谢谢大家!

第3篇: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

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让我们从本单元,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让我们一同走进一篇让人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课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在朗读和默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因此,创设情境,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文本的情感,读中品味作者的语言,回归充满浓郁语文味的课堂成为我教学本课的基本理念。

二、说教材。

《再见了,亲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文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深厚感情的抒情文章,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描写出了一个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课文分别选取了送别路上,在火车站志愿*与朝鲜*告别的场面。在送别路上,记叙的是三个有代表*的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引入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的回忆,把现实的告别场面与往事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人物典型、场面典型。觉行为”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