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拥堵的妙招的童话故事

写范文
更新:2024-02-18 12:56:20

1998年深秋,哥本哈根一个办公大楼内,刚到欧洲环境保护署能源交通部就职的佩?詹森就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部长给他分配的任务是研究如何治理城市拥堵。

这可难坏了詹森,他没有多少治理拥堵的经验,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城市管理者把道路修得更宽、停车场建得更多上。但这对很多欧洲古城来说,无疑是难于上青天。

治理拥堵的妙招的童话故事

为了寻求对策,詹森经常开车去哥本哈根的繁华路段调研,希望能灵光一现。然而上帝没有给他任何灵感,给他的只有汗水和叹息。

为了避开上班高峰,詹森只好每天都提前开车去交通部。有一天,詹森在街上看到一个慢跑的人,他跑到了一个设有天桥的街口,但没有上天桥,反而从桥下横穿马路。这时,一辆车突然驶来,来不及躲闪,把慢跑的人撞倒了,所幸没有造成大碍。

詹森停下车,上前关切地问:“先生,你为什么不走天桥呢?这样既锻炼身体又安全。”慢跑的人瞥了詹森一眼说:“早晨车少,我不是图省事吗?”然后带着鄙夷的眼光走开了。

詹森摇了*,感触颇深:既然早晨出来锻炼身体,当然希望多运动、多流汗,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但为何不走可以增加运动量的天桥,却要违规横穿马路呢?更可怕的是,还发生了车祸,这和锻炼的初衷不是背道而驰吗?想着想着,突然,一个绝妙的点子出现在詹森的脑海里。他要改变市民出行的观念,反其道而行之——让城市先堵起来,以堵治堵。

有了这个点子,詹森干劲十足,他花半年时间写了一份10万字的《治理城市拥堵的可行*报告》,在里面详细记录了治理拥堵的刚*措施。

就在詹森准备大展宏图之际,他的热情被浇了一桶*水,他的上司和同事根本不认同这份报告,他们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根本不会被欧洲各国*采纳。

但詹森并没有气馁,他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于是,他决定亲自到各地*的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游说。每到一处,他都虔诚地递上报告,然后事无巨细地阐述他的新理论。

可想而知,遭到拒绝是家常便饭,而更糟糕的是,欧洲环境保护署能源交通部鉴于詹森的疯狂举动,打算给他停职的处分。

詹森失业了,但他的雄心依然不减,继续奔走游说,屡败屡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哥本哈根新任市长默克决定给詹森一个机会。

詹森终于实践了他的理论:给司机制造麻烦。譬如,在各个路段增设红绿灯,刻意让车辆不得不走走停停;在主要十字路口取消行人地下通道,让行人从地下重返地面;在大型购物中心、办公场所集中地段不设停车场;同时大力发展有轨电车,改善公交系统……

半年过去了,虽然哥本哈根的市民略有怨言,但效果非常明显,不愿开私家车出门的人日益增多,繁华路段的拥堵大为缓解。

看到治堵初见成效,从2000年起很多欧洲城市开始效仿。维也纳和慕尼黑封闭多条街道,禁止汽车出入;巴塞罗那和巴黎大力推广自行车出行计划,将不少机动车道改为自行车道;伦敦和斯德哥尔摩的司机如想进入市中心,必须缴纳高额拥堵费。德国的几十座城市加入了全国*的“环保区”项目,在划定区域内,唯有排放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汽车方可进入……

这样,詹森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两年后他又被请回欧洲环境保护署能源交通部,并当上了负责人。上任伊始,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欧洲正在采取行动,让城市从汽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适宜人类生活。”

第2篇:小白兔的妙招儿童故事

时常为食物发愁的狼,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则消息:兔子特爱吃胡萝卜。于是,他在山坡上种了许多胡萝卜。

秋天,胡萝卜成熟了,狼把收获的胡萝卜放在圆圆的山洞里,堆得高高的,只要走到洞口,就能嗅到从洞里飘出来的胡萝卜香味,真让人嘴馋(chán)呀!

狼的邻居老狐狸很是不理解:“狼呀,你吃荤不吃素,种这么多胡萝卜干嘛?”

狼捂住嘴,偷偷地笑起来,“嘻嘻,我自有用处!”

一直躲在远处的小白兔,望了望设计独特的山洞,他发觉这个山洞好像是特地为自己设计的,就等自己上钩呢,身上顿时冒出了一股冷汗。

这时,小白兔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他摸了摸饿得瘪瘪(biěbiě)的肚子,情不自禁地看了看诱人的胡萝卜。小白兔叹了口气,心里默默地想:“我要想办法吃到胡萝卜,不然会饿死的!”

想到这里,一个奇妙的念头出现在小白兔的脑海里。他开始偷偷地在地下挖洞。

几天后,一条只够小白兔一个人走,狼根本进不去的地下通道,挖到了放胡萝卜的山洞后面。

小白兔轻而易举地吃到了胡萝卜。吃得饱饱的小白兔又开始挖一条逃跑的路线呢。

狼连等了好几天,也没见一只兔子过来,却发觉胡萝卜一天比一天减少。他很奇怪,忙到隔壁咨询老狐狸。

老狐狸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呵呵,你还以为自己有多聪明,其实就是个大笨蛋!你的胡萝卜早已成了聪明的小白兔的口中餐了!以你的智商永远是抓不住小白兔的!”

第3篇:止谤的妙招哲理故事

西汉文帝时期,大臣袁盎个*刚直,极有才干,被时人称为“无双国士”。一个叫赵同的太监仗着文帝的宠信,不止一次地在皇上面前中伤袁盎,袁盎为此感到很忧虑。为了防止赵同继续说自己坏话,袁盎想出了一招。

有一次,文帝坐车出行,赵同在车上服侍,袁盎突然扑通跪在马车前面说:“我听说能和皇帝一起坐在马车上的人都是英雄豪杰,可现在您怎么和一个太监坐在一起呢?”文帝听了以后,笑呵呵地让赵同下车。赵同当时气得都流下了眼泪。

赵同当众受辱,更恨袁盎了。一个朋友很替袁盎担心,说:“赵同原来只是反感嫉妒你,而在皇上面前说你坏话;现在你当众羞辱他,这会让他特别仇恨你,他定要在皇上面前使出各种办法伤害你,恐怕不久后你会遭受难测之祸啊!”袁盎淡淡一笑,*说:“我和赵同的矛盾原来是私下的,没有人知道,过去他在皇上面前说我坏话,皇上不会认为他是出于私心;但现在我和赵同这个矛盾是公开的,皇上知道,所以,以后赵同说我坏话,皇上就觉得那是私人报复,带着偏见,就不会太理会他了……”果然,此后文帝不再听信赵同对袁盎的说三道四了。

与其与小人私下纠缠不休,不如撕破脸皮,公开矛盾,从而让小人彻底失去诋毁誹謗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