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阅读*

写范文
更新:2024-03-01 22:16:29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②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空气中容纳了一定量的水汽。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阅读*

③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还危害农业。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3天以上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④雾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碱、盐、*、*、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就会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⑤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迷雾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的行为。

⑥消除雾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雾滴蒸发掉;另一种是使雾滴沉淀下来。

⑦蒸发雾滴的方法一是升高温度,就是燃烧石油等各种燃料,使雾滴汽化;二是把雾外干燥空气混入雾内,减少雾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使雾内空气从原来的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状态,使雾滴蒸发掉。

⑧雾滴沉淀的方法,一般采用播撒冷却剂、人工*核或吸湿*凝结核的办法。例如对于过冷却雾来说,可播撒碘化银,或者在机场上风处蒸发液体**,使温度下降。这样使一部分过冷却雾滴变为*晶。而在实际云雾中,当气温低于0℃但高于—10℃时,有一半以上是未凝结的过冷水滴,当气温降到—20℃时,过冷水滴才大量减少,变成*晶,未变为*晶的过冷却雾滴蒸发化成水汽,到气温降到—40℃及更低时,云雾中无论有无凝结核,这些水汽都会凝华到*晶中,让*晶增大而沉淀到地面,使空中雾滴消失。

18.阅读第②段,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雾“形成的条件。(3分)

答:

19.根据第⑥—⑧段的内容,说出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内容分别属于哪一种消雾法,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5分)

【材料一】

1946年11月,美国做了一个消雾实验。科学家谢弗乘一架小飞机,在层云上沿一条4.8公里的航线撒下了1.36公斤的干*(干*是二氧化碳在-78.5℃时凝结成的固体,把干*洒在云雾中,可使云雾的水汽温度降低到-40℃以下……最后形成雪花掉下来。),使整个云层变成了白雪。

【材料二】

人们曾利用大风车或直升机,让直升机在雾顶来回巡翔,并使直升机绕铅直轴的叶桨不停的转动。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这种办法对于300米厚的雾较为有效,可使雾中出现直径约300米的无雾地区,并可维持约5~10分钟。

答:

参考*:

18.*要点:

空气中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温度降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

(共3分。第一个要点1分,第二个要点2分)

19.*示例:

“材料一”属于雾滴沉淀法。雾滴沉淀法一般采用播撒冷却剂、人工*核或吸湿*凝结核的办法。干*属于冷却剂,科学家谢弗把干*播撒在云雾中,这样就使一部分过冷却雾滴变成*晶,未变成*晶的过冷却雾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蒸发化成水汽,当温度降到-40℃以下时,这些水汽就凝华到*晶中并增大而沉淀到地面,这样空中雾滴就消失了。

“材料二”属于雾滴蒸发法。雾滴蒸发法之一是把雾外干燥空气混入雾内。材料二中人们利用大风车、直升机,通过叶桨不停的转动,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减少雾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使雾内空气从原来的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状态,使雾滴蒸发掉。

(共5分。分别答出“雾滴沉淀法”“雾滴蒸发法”2分,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2分,语言表达1分)

第2篇:《拉尼娜现象》的阅读*

①2008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覆盖了*南方大片土地。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尼娜”闻名全国。这个被称为“圣女”的魔法小姑娘将半个*搅得一团糟。

②拉尼娜现象总是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得西太平洋海水流速显著增强,将海水表面的温热水体推向*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如果说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气候变暖的话,那么拉尼娜则更多地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如去年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发生的特大暴雨,当然它同时也导致了南美洲的干旱,大西洋热带地区的飓风和北美洲的罕见寒流。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③由于海洋覆盖了全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所以海洋和大气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

④进入2008年以来,*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

⑤科学家所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拉尼娜强烈的冬天,产生暴风雪的条件简直“完美”:一方面从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造成低温,而此处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另一方面,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遇见了冷空气。于是这两对势均力敌的天兵天将在*南方上空战得天昏地暗,大战三天,休战三天,再战三天。除非哪边来了救兵,战争才能结束。救兵还是不来,全指望“大气环流发生变化”。2月4日的立春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立春意味着北半球吸收的太阳热量逐渐增多,大地回暖,南下的冷空气可能会减弱,对天气产生好的影响。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把冷空气团想象成一个胖子,除非来一股更强的热气团,才能把这个胖子推走。这个热气团要等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才能到来,然而大气环流不会这么快就发生变化的,它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⑥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令气候专家头疼不已,它的复杂*已经超出了现今的科学水平。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预测它们何时会发生,只能监测发生的征兆。专家提醒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大气状况,知道哪些地区容易发生灾害,相应调整国家重点建设中心。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因为天气不可能来适应我们。

10.整体感知,按要求概括上文的有关内容。(4分)

①:引出说明对象——拉尼娜现象。

②~③:

④~⑤:

⑥: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复杂,目前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

11.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们是怎样“共同作用”的?请用文中的原话加以解说。(3分)

12.以下对本文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将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特点以及相互间的联系,是为了更好地解说拉尼娜现象。

b.第②段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特大暴风雨的例子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拉尼娜现象是一种矫正过渡现象。

c.文章的主体部分由拉尼娜现象说到我国2008年南方拉尼娜现象,采用的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说明顺序。

d.第⑤段中作者要把冷空气团想象成一个“胖子”,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势均力敌而滞留不走的情状。

参考*:

10.(1)拉尼娜现象是怎么形成的。(2)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拉尼娜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11.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

12.b.(是为说明拉尼娜则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

第3篇:低温中的现象阅读*

【原文】

低温中的()现象

科学家们发现,在极低的温度下,物质的物理、化学*质会发生奇特的变化:塑料会变得像玻璃一样的脆;金属会摔成粉末;铅制的球相碰,会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些物质会发荧光;二氧化碳会变成白*晶体——干*……而最为奇妙的则是超导现象和超流现象了。

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昂里斯将最后一种气体——氦气液化了。1911年,他在测定水银在低温下的电阻时发现,当温度降到—269℃左右时,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超导现象是指有些导体(金属和合金)在一定的温度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这种导体被称为超导体。物质的电阻变为零时的温度就是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1933年德国迈斯发现超导体还有另一个奇特的*质,就是它的完全抗磁*。把一个磁铁放在导体上,并对导体降温,使其变为超导体时,磁铁就会悬浮起来,简直就像变魔术一样。现在最先进的“磁悬浮列车”就是应用超导技术的典型例子,这种列车行驶时不靠车轮,底部装有超导体,当列车行驶起来后,在超导体中就会形成强大的电流,在电流磁场的作用下,列车就会悬浮起来了。后来,人们还发现,如果把超导体做成环状,外加磁场,当把温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撤去磁场,超导体中就会有感生电流,由于超导体在低温中没有电阻,因此电流不会衰减,能几年、几十年依然如故。

如果能发明常温下的超导体,这无疑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因为我们再也不用为导线上的热损失而担忧了。

除此之外,在低温下,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超流,它和人们在常温下观察到的现象截然不同,因此吸引着无数的科学家们去研究它。

当冷冻温度下降至2.2k时,液氦中会突然出现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一部分液体变得完全没有粘稠*,也失去了任何摩擦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超流。超流时的液氦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格:如果把它盛在一个没有上釉的陶罐中,它将会从陶器的微孔中溜走;普通的液体有表面张力,而超流体没有;更令人惊异的是,液氦超流甚至可以从无孔可钻的玻璃或金属容器中爬壁外逃。因为超流无稠*、无摩擦,它会自发产生虹吸作用,液体会自动地寻找最低的停留位置;液氦的超流还有一个无法解释的重要现象,即当容器缓慢旋转时,其中的超流部分不会随之转动,也不是相对于随地球自转的实验室静止,而是相对于恒星保持静止,不管时间多长情况始终不变。

人们利用低温已经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其中最吸引入的是生物中的低温“复活”现象。把

一条活泥鳅扔入液氦中快速冷冻起来,存放一定时间后,再把它放入温水中,使它慢慢解冻,泥鳅又复活了,在水中游来游去。

原来,慢慢被冻死的生物,其细胞中的水分会结*,使细胞胀裂而死亡,而快速冷冻的生物,其细胞不会膨胀而死亡,从而能使生物复活。

【问题】

4、你能给本文拟一个题目吗?请你补充一个双音节词:低温中的()现象。(2分)

5、你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提炼出本文的信息吗?(不超过10个字)(6分)

请填写:【】。

你能说说你所运用的阅读归纳方法吗?

我的方法是:【】。

6、读完此文,你了解了哪些知识,请用画图表的方法列举出来?(4分)

7、自然、生活中有许多奇异的现象,你发现过吗,请以下面格式来填写一个(4分):

例:①我发现蝉没有听觉能力,当它鸣叫时,你在它耳边放鞭*或弄出巨响,它依然鸣声如故,若你出现在它的视线中的时候,它会马上停止呜叫。

答:

【参考*】

4、奇异(奇妙)

5、信息:低温中的超导、超流现象方法:提炼组合要言,即在每一段中找到中心句,然后组合。先在第一段中找总领下文的句子“极低的温度下……最为奇妙的则是超导现象和超流现象”,再找其他段落的关键句。

6、略。

7、我发现“南橘北枳”现象,若将南方的橘子种到北方,先前甘甜的橘子会变成苦枳;我发现不用火,只需用高锰*钾和浓硫*混合,就可以点燃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