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无痕读后感

写范文
更新:2024-02-12 20:41:41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1916年12月,奥地利的一个师和意大利的一个师,为了夺取杜鲁米达山谷这一咽喉要道,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

12月的杜鲁米达山谷,寒风凛冽,天寒地冻。双方官兵穿着*大衣,匍匐在*天雪地里。

大雪无痕读后感

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老天爷似乎有意中止这场战斗,忽然下起了鹅毛大雪,30米开外看不见人影,双方被迫停止了攻击。

风越刮越大,漫天大雪在空中飞舞。在零下20度的酷寒中,双方的官兵不停地搓着手、跺着脚,彻夜不敢睡眠,生怕冻僵在战壕中。

这场大雪下了四天四夜,山谷两边山头上的积雪更厚了。太阳终于露了脸,双方的*队都准备重新展开战斗。

奥地利的*队首先发起攻击,大*重新发出轰鸣。

时隔不久,意大利的大*也吼开了,**不断地落在对方的阵地,意大利的步兵为*兵的准确射击而欢呼。

激烈的战斗又进行了一天一夜,受尽严寒煎熬、缺乏睡眠的官兵己经精疲力竭。官兵们都在想:再这样对峙下去,非得冻死不可!

奥地利指挥官下达了命令:*兵猛烈轰击后,步兵立即发起冲锋。步兵高兴得直跳,与其在战壕里冻死,不如冲出去拼个你死我活。

一声令下,奥地利的火*一齐轰鸣,*声在山谷中震得人头皮直发麻。意大利的大*也响起来了,轰鸣声似乎要把人们的耳朵震聋。奥地利步兵正要发起冲锋,突然,阵地后面山顶上的积雪崩落,只听得一阵震天的巨响,两边山头的积雪奔腾着滚滚而下。一刹那的工夫,奥地利*队背后的山谷已被崩塌下来的积雪堵住。这下子奥地利*队没有退路了,只有歼灭意大利*队,才能从山谷的另一端冲出去。

奥地利步兵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一个个爬出战壕,踏着齐膝深的积雪,蹒跚着直往前冲。奥地利士兵成了活靶子,纷纷中*毙命。活着的奥地利士兵伏在雪地上,顽强地向意大利*队的阵地爬去。

突然间,又是一阵山崩地裂般的轰响,意大利*队阵地后面的山头也发生了雪崩,一转眼的工夫,意大利*队后面的山谷也被崩落的积雪填死。

这下两*队的官兵都傻了眼,再打下去已经失去了意义,双方都将困死在山谷中。**声突然停止了,战场上死一般寂静。

意大利指挥官猛吼一声:“别打啦,再打下去大家都没活路。我们应当联合起来,开辟一条通道,从山谷里逃出去。”

奥地利指挥官接着喊道:“对,还打什么,大家齐心协力,开辟出一条通道吧。”

他的话音刚落,又是一阵巨响,雪崩发生连锁效应,附近的积雪又崩塌下来。意大利的步兵已经冲出了战壕,但*兵和大*被埋在了10多米深的雪下。

奥地利步兵惊慌失措,急忙向意大利阵地跑过来,双方的指挥官商量着如何撤出谷地。两人略略商量了一会儿,打算在意大利一方的谷口开辟出一条通道。

然而雪崩不断发生,山谷中的空地越来越小,双方残存的几千名士兵挨肩擦背地挤在一起,只盼雪崩就此停止。

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不停崩落的积雪将挤在一块的几千人全部埋入雪中。山谷里再也听不到一点儿声音。

这次雪崩,共有1万多名官兵被活埋,只有3名奥地利士兵、2名意大利士兵被积雪埋得不深,从雪堆里爬了出来,幸免于难。

第2篇:《爱无痕行无疆》读后感

这本书是前省体育教研员董玉全老师写的,董老师惟妙惟肖的神态,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体态,超前的理念,独特的见解,精辟的实例,对所有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头脑的风暴,一次又一次思想的洗礼,,更令拜读过此书的老师茅塞顿开。相信,每一位老师在董老师的启迪下,对未来的体育教育教学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每一位老师对董老师更是赞叹不已,敬佩不已,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一、关于如何听课

听课是每个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如何‘听’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在意的问题。这本书中,懂老师以简单的两句话点出了听课的方向:

1、听课前要有准备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而教材则反映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因此,听课者要对授课教师的教案有一个清晰地了解。详细的说,就是要从教案上了解授课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属于教材的那个部分、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贴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体现出教学内容的特*以及教学流程的链接是否顺畅等等,只有事先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在授课教师进行展示的时候去判断他(她)的教学过程有没有展现出他(她)的预先教学设计理念,才能判断出授课教师选择的课题能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所谓:“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我们听课老师,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在接触到这堂课时一目了然,判断合理。

2、课中要做好记录

课堂记录是对授课教师教学过程的一种文字记录,这种记录包括教学实录和教学点评两个部分,这种记录有助于我们对课堂教学过程做一个整理与回顾,所以课中记录就显得非常重要。就像懂老师所说的:“要带着任务来听课,这样才能在听课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

二、关于如何评课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做出正确的解释。这个过程不仅让执教者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境中走出来,更能使评价者在评价的过程中找出课堂教学的真谛。但俗语也道:“纠错容易,正确评价难”,我们每个人对自身的不足很容易一叶障目,对于别人的瑕疵却喜欢带着‘放大镜’来看待,这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老师的通病。其实,我们也不是有意去纠正授课教师的失误,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对待他们的课堂。董老师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没有一堂课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但任何一堂课都有它的精彩之处,我们要带着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发现课堂中的亮点,这才是评课的真谛”。是啊,只有当我们带着宽容和学习的态度去评价一堂课时,我们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直面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才能在发现授课教师课堂亮点的同时,正确评价自身的不足,评课的真正意义或许也在于此吧!

董老师的课堂教学最令人折服的在于他真正对“学生”、对生命个体的关照与关爱。关于“眼里心里有学生”,董老师单从“师德的内涵”和“教师如何实现*成长”的谈话中就可以说出这些话来:“为人师表,创建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理解孩子、研究孩子”、“对学生要有爱的情感、行为与艺术”、“教师要敢于承认错误,因为教学中的很多问题都是教师的问题”、“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学会站在学生的背后赏识学生”、“真正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教师不要做一个只会下命令的裁判”、“要给学生真正的空间和舞台,培养学生的自信”、“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教育是主线,育人是目标”。

董老师这么说,也在这么做。一个普通的报数,他可以创编为看手指报数、单双数报数、左右手挥拳报数等等,学生乐此不疲,全心投入;一个推小车练习,他可以创编成“齐步走”,检验小组的合作水平;与借班上课的学生一见面,他让学生玩手脚并用拍节奏,先声夺人,学生被完全吸引;备好课后一见学生的基础,扔了教案即兴上;面对不同的学段,他时而威猛、时而幽默、时而亲切,只是为了更接近学生。他动用自己的全部热情与才智,将教学当做一件艺术品来精雕细刻。他常说:“教教材只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把教材本身的动作、技术教会教好,但一个优秀的教师更要用教材教,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方法、能力、品行、习惯、意志等等。”“我到50岁的时候,才感觉自己上课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达到一个高峰了。”——40成名、50成熟,这样的谦逊,有几人?这背后的积淀,有几多?“上完课,我常常找个地方独自抽烟,连饭都不想吃,我在享受这件艺术品的整个完成过程。”——这样的境界,几人能至?

是的,做一个骄傲的人——这也是董老师常常宣称的。为了使自己骄傲起来,就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责任心,就要时刻保持一颗上进心、进取心。做一个令学生骄傲、令学校骄傲的老师,更要做一个令自己骄傲的人!因为热爱,所以纯粹;因为纯粹,所以执着;因为执着,所以骄傲!教育原本应该更美丽,生命原本应该更灿烂!

第3篇:春雪无痕

2月14日,我在《绍兴晚报》上看到了今年可能要下一场春雪的报道,今天一大早,我拉开窗帘一看,哇!真的下雪了。我凝视着天空散落的雪花,看着公园里如花的积雪,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吟:“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原以为春姑娘到了,将不再有美丽的雪花飘舞了,下雪是一件很让我高兴的事情,于是,我穿上了立春已经告别了的羽绒衣,蹦蹦跳跳地下了楼,去了室外领略这美丽的雪景,只见那鹅毛般的雪花漫天洒落,我把羽绒衣上的帽子戴在了头上,不一会儿,我从头到脚变成了一个雪人,地面上更是积起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我随手在地上捧了一把雪,用手揉成了一个雪球,往天空上猛地一掷,雪球飞向了一棵树上,随着一声轻响,碎落到了地上......

记得有句农谚说是“冬雪是宝,春雪是草"。好在这一场春雪并不大,下得时间也并不长,到了中午,雪就渐渐地停了,树上、屋顶上、地上的积雪也渐渐地不见了,真是春雪如昙花,一现不留痕,随着春雪的瞬间融化,我的心情也渐渐地变得伤感起来,我为春雪感到了惋惜,她如花却是昙花,她是雪却不如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