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5页例1、例2;练习二十四1~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测、 实践 和交流,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 能结合已有的 知识 对一些事件的可能*用肯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
学具:(学生6-7人为小组。)每组准备装有黄、白两种颜*乒乓球的纸盒1个;记录纸一张。
教具:自制课件;视频展示台;常识课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小奖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故事 导入
(听一听)“生死牌”故事。(师口述古代一个聪明在押犯人利用“生死牌”巧妙地使自己死里逃生的故事。)
2. 问题一:盒子里如果是生、死,这个犯人的命运怎么样?——生:可能活,也可能死。
问题二:盒子里换成了死、死,这个犯人的结果又是怎样的了?——一定死→变成了一定活。
3. 师:犯人从“可能死”→“一定死”→“生”,用自己的智慧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4. 小结展题。这里其实还包含着数学知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板书:可能*),好吗?[生:好!]
二、探究新知
师:请看,老师把“生死牌”换成球。(请注意观察。)
(一)确定*事件(摸一摸)
1. 第一次*作:3个黄球
(1)猜测:摸出一个,会是什么颜*的球?(抽1-2生摸)
(2)师:如果再摸,重复10次。你猜会得出什么结果?(生:全摸到黄球)从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黄球吗?有可能是其他颜*的球吗?你们敢肯定吗?想什么方法验证?(生:动手摸一摸)*作时要注意什么?(请学生先讲)(课件显示“合作提示”:分工:摇盒、记录、摸、监督、汇报……)
(3)生*作验证,师巡视指导。
(4)交流汇报: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一句话?(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白球)
同意的请坐正。(板书:完全确定、一定、不可能)
(二)不确定*事件
1. 第二次*作:2黄2白
(1)猜:放入2黄2白,先猜,①摸一次,一定能摸到黄球吗?②如果摸10次,会有几种可能?
(2)说:谁能说一句话。(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生:9黄1白、8黄2白……)
(3)验证:究竟谁的猜想比较准确呢?我们再来动手验证一下吧!
《可能*大小》教学反思2
这节课中,我采用了一些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首先,我引导学生通过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的概念,例如,在讲解例5时,我让学生先进行猜测,然后进行实际的验证,这样他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概率的概念。
其次,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学习。例如,在进行摸球游戏时,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统计数据,这样他们可以从实践中学习,并且通过合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另外,我联系了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我让学生制作抽奖转盘,并且让他们从商家和顾客的角度去考虑制作转盘,这样他们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数学的重要*和实用*。
综上所述,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创设了生活情境、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及联系了生活实例,这些策略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摸球活动中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会选用合适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认识条形图,初步感受条形图在表达数据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从中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有大有小,能对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的大小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红球、黄球若干个,透明和不透明口袋,课件。
学生:质地一样的红球、黄球各3个,四个面上写有1、一个面上写有2、一个面上写有3的小正方体一个,4枝红铅笔和4枝蓝铅笔(也可用小棒替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活动要求
师:同学们,在很多游戏之中也会藏着许多的数学奥妙,谁来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谈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并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到的等可能*。)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摸球游戏好吗?请同学们再袋子里装1个红球,3个黄球。如果我们闭上眼睛,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的球?
生:可能摸出红球,有可能摸出黄球,一共有这两种可能。
二、实验*作,初步感受可能*有大有小
1、预测
师:在摸球之前,我们先估计一下,在这种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把球再放回口袋里,一共摸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呢?
学生猜测,并与同桌交流
2、实验
师:你估计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把这个实验做完。
⑴提出实验要求:袋子里放3个黄球和1个红球,坐在左边的同学负责摸球,先搅动一下再闭上眼睛摸1个;坐右边的同学从书上第92页选一种方法作好实验记录,一共摸10次。完成后,再依照刚才的实验,同桌互换角*,选择另一种记录方法作好记录。
⑵学生*作,并用不同的记录方法作记录。
⑶四人一小组交流摸球情况。
3、分析
在四人一小组里讨论以下问题:
⑴统计的结果和你的猜测差不多吗?
⑵你发现了什么?
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记录?并说说理由。
讨论得出:
⑴涂一个方块作记录后数一数,而涂成条形图不用数,只要看旁边的数就好了,因此涂成条形图的记录方法比较好。
⑵因为袋中黄球有3个,红球只有1个,所以每次摸到黄球的可能*大,而摸到红球的可能*小。所以摸到黄球的次数多一些,摸到红球的次数少一些。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的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再次实践,加深理解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⑴认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⑵进行抛小正方体的实验,同桌作好记录,然后角*互换。
⑶讨论交流:在条形图里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设计意图:在多样的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再次体验可能*的大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⑴认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⑵同桌讨论;根据题目中两个不同的要求,各应该怎样装铅笔。
⑶在班内交流先后不同的装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装。
四、返回生活,内化提高
1、师:苏果超市,发了1000张奖券,其中设:
一等奖:1名
二等奖:10名
三等奖:50名
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去抽奖,大家预测一下得奖的可能*大不大?如果得奖,得到哪种奖项的可能*大?哪种奖项的可能*小?为什么?
2、问:联系身边的生活想一想,哪些地方要用到可能*大小的预测?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生活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深化对可能*的认识。)
五、全课总结
师: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大一些,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小一些,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比比谁讲得多,讲得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不仅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较好地巩固新知识。让学生调查预测可能*大小的运用,能使学生再一次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六、布置作业
*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大一些,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