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是一个宝贵的平台,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社会,了解形势和政策的动态,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这个过程中,我们踏出象牙塔,融入真实的社会,体验生活,感受人生。尽管有迷茫和疲惫,但我们坚持着,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提升自我的机会,是锻炼自我的时刻。夏天的风,阳光的味道,都是我们迈向成长的力量。
在7月13日的实践中,新农村建设小队冒雨前往瑶村村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参观。即便大雨滂沱,我们依然步行6里路抵达目的地。雨中我们衣湿鞋滑,但热情未减,渴望了解这个基地。田埂湿滑,但我们仍小心前行,被示范田的壮丽景象所感染,深刻体会到新农村的魅力。
两天后,阳光支教小队组织了一场个人才艺表演活动。刚开始,小学生们胆怯,但在队员的鼓励下,他们勇敢地登台表演。表现积极的同学得到了队员的鼓励和奖励,这不仅激励了他们,也加深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支教活动中,我们通过多样化的模块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到了新知识,创造了有意义的假期生活。
在调研中,我们深刻了解到清洁饮用水的珍贵。一位环保老人的故事更让我们深有感触,他的言行启发了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
在会上,朱德康老师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并肯定了我们服务“三农”的努力。他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志愿到农村,为农民带去实惠,传播科技知识,从服务他人中不断成长。在期待明天的实践之际,我们齐聚合影,祝愿实践团队在未来的路上取得更多成果。
家教暑期社会实践报告2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我们踏入了大四,面临着就业和深造的抉择。而作为师范生的我,也将迎来十一月份的实习,尝试成为一名英语教师。为此,我利用暑假找了一份家教工作,教导对象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女孩。
为期二十天的家教经历,既有收获,也有挫折。最大的感触,莫过于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不可否认,与在校老师相比,大学生家教的最大优势在于上门教学。对家长而言,大学生与其说是辅导老师,不如说是孩子的临时陪伴。他们更关心孩子是否喜欢这个老师,而非学习效果。
尽管如此,作为一名家教,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总结反思是必不可少的。
在讲课方面:
明确重点: 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内容,重点讲解评分项目,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
耐心讲解: 考虑到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应耐心细致地讲解,避免因急躁而影响沟通。
在练习布置与讲解上:
备课充分: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挑选有针对*的习题,避免机械化刷题。
强化基础: 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提升难度。
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成为朋友: 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逐渐意识到存在着代沟。作为90后,他们生活富足,个*张扬,但有时也表现出任*的一面。
家教小女孩聪慧灵敏,但成绩平平。据其母亲透露,原因在于上课不专心。然而,经过多天的观察,我认为其根源在于懒惰。她上课容易走神,做题时惰于动手,听课时也常处于恍惚状态,从未做笔记。这正是其学习懒惰的体现。
我深知,懒惰在学习中是致命的。因此,我反复强调认真学习的重要*。然而,最让我沮丧的是其不懂装懂。明明讲解过的内容,却在复习时无法掌握。这在于她的懒惰思想,遇到稍难题目便放弃,不懂也不愿发问。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也开始质疑自己是否适合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