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招聘奇异题目题(精选3篇)

写范文发表于:2024-04-12 12:12:13

Google似乎一直对自然常数e抱有好感,就像它预计的上市股票融资金额也是2,718,281,828美元,正好等同于自然常数e。

这次是连环游戏,每一题的*将在下一题中用到。

Google的招聘奇异题目题

1、{first 10-digit prime found in consecutive digits of e}. 即e中出现的连续的第一个由10个数字组成的质数。

2、7427466391 恭喜!你已经进入第2关。去Linux系统,输入Bobsyouruncle作为登录账号,将这个等式的*作为密码。 f(1)=7182818284 f(2)=8182845904 f(3)=8747135266 f(4)=7427466391 f(5)=__________

更新:提示:f(1)到f(4)是e中连续的10个数字,满足总和等于49的前4个,f(5)当然是让你搜索第5个咯,编个小程序吧。

*:5966290435

3、Linux

4、google/labjobs/ via: Google recruits eggheads with mystery billboard Mysterious Billboard May Be Google Recruitment Ad Mysterious billboard Google is behind mystery geek trap

google公司的招聘题目2

编者按:Google公司主要以搜索引擎为主,现涉及各行各业。搜索引擎最重要的是算法,而算法多用到数学公式。如果你想为Google工作,最好有喜欢数学公式以及谜题的爱好。

搜索巨头Google正在将其独特的招聘方法应用于新员工的招募中。Google已经发布了一则谜题公告,以及两个页面的招聘广告宣传,其中包含一些字谜问题。他们的“Google实验室能力倾向测试”已经在几个技术杂志上刊登。

Google的发言人Eileen Rodriguez表示:“我们始终对发现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充满兴趣,因此我们总是尝试用新的方法来吸引人才。”

上周五,Google的股票价格涨到了145美元每股,而Google在8月上市时的股票价格为85美元每股。

Rodriguez说:“我们希望吸引各个阶层的人才。”

这些问题中包括以下一些问题:

用一句俳句描述搜索流量的季节*预测可能的方法。

用三种颜*为一个二十面体涂*,每面都要覆盖,你能够用多少种不同的涂法?你将选择哪三种颜*?

这是一个我们特意留给你空白的地方,请填充一些你喜欢的东西。

这不是Google第一次别出心裁地招募新员工。去年夏天,Google在硅谷发布了一道数学难题,用以发现人才。当人们回答完这道数学难题后,会面临更难的问题。如果应聘者解答完这两道问题,页面将指向Google搜索网站。

另外一次,Google在一本知名的Linux刊物上刊登了一幅画,画中有一台自动贩卖机。Google要求应聘者设计一种贩卖模式,其中每件物品的标签数字以4或5开头,而机器键盘上的数字只有1和2。

Google每年还举办一个名为“Code Jam”的活动,参赛者需为一系列软件问题设计最佳解决方案。今年的Code Jam比赛于上周五开始。

Google主要考察一个人的智力,与脑筋急转弯颇为相似。因此,如果你想加入Google,必须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招聘试题三招式3

笑里藏*式

“我们厂里有个篮球场,你进来时看到了吗?”老板笑眯眯地问道。心中忽然想到,也许你在简历的“业余爱好”栏中提到了“打篮球”。如果你否认看到,老板可能会对你的诚实度产生怀疑。显然,一个篮球爱好者不太可能忽视公司内的篮球场。

因此,在参加求职面试时,一定要小心应对这种笑里藏*的提问。尽管老板看起来和蔼可亲,总是笑眯眯的,甚至在临别时还热情地说:“回去等通知吧。”但也许他早已通过这些提问深入了解了你,而你却毫不知情!

空城计式

一名年轻人应聘进入公司,发现一间办公室的门虚掩,门上贴着“非总经理批准,请勿入!”的字样。好奇心驱使下,他走进去一探究竟,发现这是一间空荡荡的办公室,唯一的一张办公桌上放着一个满是灰尘的信封,上面写着“速送交总经理”。

年轻人将信封送到总经理手中后,竟被录用了。

总经理解释道:“敢于冲破束缚,走进所谓的‘禁区’,正是成功者所具备的开拓精神。”

上屋抽梯式

小黄应聘报社记者,笔试通过后参加面试。主考官问道:“你说你擅长写作,但我发现你填写的报考表中竟有3处语法错误。既然没有额外的表格可供填写,也不允许修改,你打算怎么办呢?”

小黄吃了一惊,他填表时曾仔细斟酌,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没有时间多想,他立即做出决定:“为了弥补失误,我将在表格后附上一张‘更正说明’,写明:‘某处发现3处语法错误,纯属粗心疏忽,特此更正,并向各位致歉’。”他顿了顿,接着说:“在我发出这份‘更正说明’之前,我希望确认错误的具*置,我不想错误地发出一份‘更正说明’。”

考官们笑了,原来这是一个巧妙设计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