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二教学反思(模板2篇)

写范文发表于:2024-02-26 19:03:47

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涉及保护环境。在课前,我与其他几位班级的语文教师进行了交流,同时在网上查找了相关资料,幸运的是找到了一些有关环保的知识。逐渐地,我的教学思路变得清晰。

我决定选择习作的场景设定在家乡的河流和学校校园,从这两个地方入手,引导学生们交流他们平时观察到的破坏环境的现象。通过对比过去到现在的变化,从寻找污染源入手,引导学生找到整改的措施。孩子们特别关注写有关河水污染的情况,因为这是最具代表*的、也是目前孩子们感受最深的问题。相比之下,学生们对校园的环境写作兴趣不太高,可能因为学校相对较为清洁,难以在景物前后的对比中找到写作灵感。

习作二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作业中我发现,许多同学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吸取习作所需的资料,也能从范文和引导中理解写作的方法。在辅导不合格的学生重新进行写作时,我认为应更加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写作方法。例如,通过何种叙述方式、通过美与丑的对比,然后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或采用什么方法来保护环境。这样能够让他们在写作时有更加清晰的思路。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

《认识乘法》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学时间为4课时。本单元的核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方法。

一、本单元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几个几”的表达方式。尽管二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这种方式进行描述。在课堂上,他们首次接触并理解了这种表达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片,例如小兔每2只一组,两组就是2个2只,三组就是3个2只……

*作:让学生用小棒摆放,每几根小棒一组,计算总共有几组,即几个几根小棒?

图画:画出圆圈或三角形来表示一定数量的组合,如每5个圆圈一组,画3组,求几个几?

游戏:通过拍手游戏或其他互动方式,让学生感知“几个几”的概念。

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入乘法。通过一个例题,例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自然引出乘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例如“四乘二”表示4个2,其中一个乘数是加数的个数,另一个乘数是相同加数的数量。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学生从感*认识逐步过渡到理*认识。

三、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认识乘法计算的价值。通过比较加法和乘法的运算,让学生体会到用乘法计算几个几更为简便,从而感受到学习乘法的必要*。

四、加强对比,避免混淆加法和乘法。刚开始接触乘法时,学生可能会混淆这两种运算,例如把加法式写成乘法式。通过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五、循序渐进地进行抽象过程。由于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乘法,理解和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情境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乘法意义的抽象理解。

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通过感知、*作、实践和比较,帮助学生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