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是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下面是西师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唯一的听众》教案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抄写描写生动传神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小提琴演奏的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欣赏一些小提琴演奏的曲子。
一、导入课文,聚焦重点
继续学习《唯一的听众》。如何学习这篇文章呢?(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神等)
二、细读课文,感受真诚
1.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老教授的语句勾画下来,并进行简单批注和交流。
2.第一次交谈:读句子“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并体会其意思。(面对这难听的琴声,老妇人没有受到影响。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她有修养……)“平静”的神态给了“我”怎样的力量?(继续练下去的勇气)
“是我打扰了你吗?”(这句话告诉“我”难听的琴声没有打扰她;从“满头银丝”、“格外晶莹”可以看出她待人和蔼可亲。)
“你一定拉得很好”(这句话给了“我”肯定、鼓励,让“我”没有负担,大胆练习),思考:老妇人说这话时表情怎样?语气怎样?心里会想什么?
“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她主动要求做听众,关爱“我”,支持“我”,同时也告诉“我”要天天练习。)
再读,你感受到什么?(鼓励,期待,坚定,用心良苦)
3.第二次交谈:“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未有过的感觉。”(对比读,指名读,体会老教授的真诚)
4.第三次交谈:在老人的鼓励下,“我”刻苦练习,拉的曲子越来越动听,老教授竟然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再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的进步;“我”坚持不懈、刻苦练习的精神;以“我”的进步为快乐幸福;体会到老人的真诚无私……)
5.当“我”从妹妹的话中得知,老妇人不仅不是聋子,而且还是最有声望的教授,又是首席小提琴手时,“我”被震撼了,感动了,“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老人与“我”素昧平生,却给“我”了信心,使“我”的技艺提高,让“我”感受到老人的真诚和无私,让“我”看到了老人那宽广的胸怀;老人对“我”的帮助很巧妙,是在不知不觉中督促着“我”,让“我”感受到老人的伟大)从“安详”、“微笑”中体会到什么?(表扬“我”,鼓励“我”,用投入的欣赏,说明“我”进步了,使“我”信心十足)从“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体会到什么?(“我”进步了,但仍然需要努力,再攀高峰。)
再读对话体会“我”与老人之间的默契。
三、精读课文,理解“秘密”
出示句子:“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这两个“秘密”有什么不同,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老教授使原本失去信心的“我”爱上了小提琴,小提琴成了“我”难以割舍的爱好。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我”总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这是为什么?
2.学完课文,我们仍然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老教授那慈祥、和蔼、真诚的面容,为什么老教授的形象会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小夜曲: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独唱或独奏的歌曲或器乐曲。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种爱情歌曲。其音乐情绪缠绵委婉,常为青年人徘徊于恋人窗前时所用,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通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另外还有一种供乐队合奏的小夜曲,其曲调轻快活泼,始于*世纪末,常为上流社会达官显贵餐宴时助兴而用。
★小提琴:弦乐器,琴身由木材制成,琴弦则由纯钢制成。它的长度是多种多样的,但琴身常在36厘米左右。小提琴是四根弦的乐器,通过琴弦振动发声。现代的小提琴源于16世纪欧洲早期的四弦琴。意大利的小提琴是世界上最好的,特别是阿马提家族制作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唯一的听众》练习题2
一、在下列句子的错别字下面画“”,并按顺序改在括号里:
1、因为我拉的小叶曲在他们听起来,就像是在剧床腿。(曲 -> 曲子) 2、我在一颗树下站好,庄重地举起小提琴,拉响了第一只曲子。(驾 -> 举) 3、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向深深的潭水。(详 -> 祥) 4、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炼 -> 练) 5、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匪夷所思!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慌唐 -> 匪夷所思,声忘 ->有声望)
二、选词填空:
1、(只有) 深水,孩子 (才) 能绝处逢生。 2、(虽然) 修筑京张铁路困难很多,(但是) 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 3、这批电视机质量低劣,(即使) 商店自己受损失,(也) 不会让顾客吃亏。 4、(只要) 多读多练,作文 (就) 会进步。
三、请用“静”字组合适的词填入括号里,不能重复:
1、请你()安静()下来,再想点办法。 2、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3、*声打破了这乡村夜晚的()寂静()。 4、老田()安静()地指挥抢险战斗。 5、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安静()。 6、哀悼仪式开始了,烈士墓前一片()肃静()。 7、这里太嘈杂了,我俩找个()安静()的地方谈谈。 8、从()幽静()的小巷深处传来卖汤圆的吆喝声。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与方法
本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的含义;提出问题并与同学讨论,通过划抄印象深刻的句子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特别地,要通过老教授对“我”的爱护和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来感受老教授的教诲和关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深入阅读理解课文,积极参与讨论,以及在朗读中体会情感。难点则是从老教授言行中感受到她对学生的爱护和教导的真实*和深度。
教学过程
自由阅读课文,确保准确的发音和理解,学习课后生词,并牢记以下词语: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白痴、洋溢、诅咒、懊恼、蹑手蹑脚、大吃一惊。
用个人喜好的方式多次阅读文本:
在阅读过程中,划出对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二、自读自悟,质疑解惑
默读课文,找出描述老教授语言的句子,结合上下文仔细阅读,并思考你从这些语言中感受到了什么。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时,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讨论。
三、课堂检测
完成《新课标》第一题和第二题。
填空: 《唯一的听众》中的听众是(填入姓名),她是一个(填入描述)的人。“我”在她无私的帮助下,由(填入情况)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填入场合)。从中可以窥见老教授对年轻人成才的(填入态度)、(填入品质)的美德。
四、作业
抄写家庭作业本上划下来的印象深刻的句子。
“书读千遍,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尝试多次阅读课文,相信您一定会对老教授的言行有更深的体会,与她那颗像金子般的心灵更加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