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即上元之夜,也称元夕、元宵,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元宵节的诗词,一起来看看吧!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
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即写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乐景象。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结伴而来。在倾城狂欢之中,词人却置意于观灯之夜,与意中人密约会晤,久望不至,猛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全词构思新颖,语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尽。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在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
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
《踏莎行元夕》
【宋】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暗香院落梅开后。
无端夜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
娇云瑞雾笼星斗。
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腊梅开后,白雪残存,词人拨雪寻春,乃至燃灯续昼,其雅兴已似痴。月上柳梢,云雾笼星,沉香烟消,其梦境又如醉。词写得清丽宛转,韵味淳郁,上下片两结句尤觉尖新。
《临江仙·都城元夕》
【宋】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这首词通过对京华元夕的着意描绘,抒写自己当时的情怀。上片写都城元夜的繁华热闹,灯火通明如白昼。下片抒写“江南憔悴客”懒步芳尘,不愿追欢逐乐,而因酒入梦的幽独心情。“窗月寻人”,意境优美,余意不尽。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宋】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此词题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繁月明,鼓乐通宵。物*如旧而情味却别。不觉感慨系之。下片写西楼拜月,镜中画眉,待到乐止人散,却又渐入愁乡。全词构思新巧,造语工丽,感情真挚,写景细腻。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连用两个诘句,不仅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元宵节诗词欣赏2
导语: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这一传统节日在*汉族及一些兄弟民族中深受喜爱,同时也是汉字文化圈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庆之一。元宵节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当时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酒的品味艺术也有其独特之处。在古代,元宵被视为一个浪漫的日子,人们品味酒时常显得文雅。例如,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描绘了元宵宴的场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北宋词人晁端礼的《鹧鸪天》、柳永的《归去来》以及宋代毛滂的《元日·玉楼春》等作品均表达了元宵之夜的浪漫与愉悦。
然而,今天的元宵节庆祝方式已经不再限于酒宴和吟诗作赋。美味的汤圆成为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下酒菜”。
汤圆,源远流长。在古代文学中,元宵的称呼有多种,如“油锤”、“浮圆子”、“汤元”等。唐朝时期,郑望之的《膳夫录》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南宋周必大的《平园续稿》中提到:“元宵食浮园子,前辈似未曾赋此”。
元宵节不仅是美食的享受,更是文学的灵感源泉。南宋诗人姜白石的《咏元宵》以及清代李调元的《元宵》诗都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和深夜风雨中卖汤元的情景。
元宵节,除了美食美酒,还充满了诗情画意。或许你也会在这浪漫的夜晚,沉醉于汉风天酱之中。
有关元宵节的诗句3
有关元宵节的诗句
1、千门*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纳兰*德《台城路·上元》
4、元宵佳节月儿圆,全家团聚过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携子游乐园。千树霓虹流光转,万家灯火照无眠。爆竹声声除旧祟,银花朵朵接财源。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秦渝《元宵夜》
5、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6、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纳兰*德《清平乐·上元月蚀》
7、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王守仁《元夕》
8、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丘逢甲《元夕无月》
10、爱元宵三五风光,月*婵娟,灯火辉煌。月满*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佚名《折桂令·元宵》
11、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
12、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唐顺之《元夕影永*灯》
13、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m.lz13)——李梦阳《汴京元夕》
1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5、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16、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
17、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毛滂《踏莎行·元夕》
18、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9、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20、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元宵节的诗句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