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说课稿范文

写范文发表于:2020-10-02 03:52:45

一、说教材

1、考纲要求

《定风波》说课稿范文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诵、背诵、默写,培养学生欣赏宋词的基本能力,提升自身的学习情趣和人文素养.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定风波》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2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的《定风波》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情。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立体全面地认识苏轼;了解苏轼的成就和思想;.理解并准确背诵《定风波》这一词作,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能力目标:把握词鉴赏的技巧;学习赏析、评价诗词中的形象;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

3.情感目标: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4、教学重点:

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3.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5、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6、教学时间:我会分三个课时进行授课,前两个课时进行基本内容的讲解,以及课文的朗诵、背诵,第三课时,进行学习后的交流和巩固。

7、课程分析:鉴赏唐诗宋词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受它艺术境界的美妙。苏轼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他的这首词是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8、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苏轼,如果诱导得当学生应该是参与积极的。以前也学过许多苏轼的诗、词、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握他豪放的词风。相信通过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学生能抓住关键句进行理解的。)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法: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引导,交流互动的授课方法,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寓教于乐.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学法: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象征*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布置学生在课前诵读该词,结合注解和序了解该词的主要内容,了解苏轼其人。

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列出有关苏轼的资料(采用作家方方的散文)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位词人。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介绍了作者,为下面的知人论世鉴赏方法做铺垫。

然后揭晓*,同时解释词牌《定风波》的由来。提出“知人论世”鉴赏方法,介绍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辰中秋》传诵甚广。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定风波》又作《定风波令》,唐教名曲,后改为词调。

全词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三平韵;两仄韵,后阕四仄韵,两平韵。

敦煌曲子词《定风波》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语,可见调名乃取平定战乱之意。)

环节二:播放音频《定风波》,整体感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所应注意的节奏,示范朗读技巧。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设计有以下问题:

a、从词前的序中知道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b.根据序言所述,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的是那种情况?

(明确:上阕:雨中

下阕:雨后)

c.提问: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给同学们三五分钟自行讨论)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朗读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借助文字,共同参与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多朗读才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环节三:细节讨论讲解。

(一)鉴赏上阕

1.上片从哪个角度写雨的?

(明确“听觉,写出雨势很急)

2.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一种表现呢?抓住关键词。

明确:抓住“吟啸”、“徐行”、“轻”三个词。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轻”有轻快之意,诗人并未慌张躲雨,而是雨中漫步,与序言中“同行皆狼狈”相比,显得从容洒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卓尔不群,非同一般)(反其道而行之的倔强,铮铮傲骨)

3.怎样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

①将烟雨和平生联系起来,“烟雨”指什么?

(明确:自然界的风雨即人生的风雨,用了暗喻,双关的手法(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异曲同工)。

②么,我们来看看苏轼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明确:序中“三月七日”,注释中有介绍,元丰五年三月七日,时苏轼谪居黄州。苏轼因何贬谪的呢?——ppt展示乌台诗案:

王安石变法,苏轼发现新法弊端,反对新法,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说他作诗讽刺新法,御史台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御史台,因官署中种植柏树,又称柏台,又因树上常栖乌鸦,又称乌台,御史是监察百官的,所以有人戏称御史台都是乌鸦嘴。)

③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任”字呢?

(明确:任,任凭之意,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凸显*格中的无畏,洒脱,坚强。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胸怀气度。)

4.“烟雨”我们解读出别样内涵,那回过头来,“竹杖芒鞋”和“马”能不能挖出点什么深意呢?

明确:“竹杖芒鞋”——江湖闲散生活;“马”——官场奔波。再看“轻”字,不仅是写脚步轻快了,更见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一种向往。

雨洗东坡月*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苏轼

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贾谊《吊屈原赋》云:“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盐服车兮。”

5.学生齐读上阕。

(二)赏析下阕

下阕写雨停了,苏东坡人生最大的风雨也结束了,我们来看一看,经历了人生风雨之后的苏东坡对人生有什么样的新认识。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抓住酒醒、微冷、斜照,让学生分别分析)

(明确:

酒醒——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

微冷:外部感受是内心情感的折射,微,表程度,一切苦难在作者这里已经不算什么了。

斜照:驱散寒意,带来温暖,表明作者的乐观(板书))

2.“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如何理解“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含义?

(明确:

表层:回头看来一路风雨,现今都归平静。

深层:无论人生多少风雨,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会过去,无所谓风雨晴明。

提问:又提到了雨,那么这里的雨和刚才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烟雨是不是一样的呢?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

3.全词都是“常态”描写下蕴含深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一语双关,以曲笔写胸臆,显得含蓄蕴藉,从生活小事见出人生哲理。(举例《题西林壁》)

关键问题的讨论(高潮)

4.“归去”,与词中哪句相照应?作者要归向何处去呢?

明确:与“竹杖芒鞋轻胜马”照应,同样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从苏轼的其他词作中找到依据——ppt展示《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忘却营营”“江海寄余生”可以见出苏轼是早有这样的想法的。

提问:大家想起了谁?谁还有归隐之心,或归隐的经历?

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

——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

——不能,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然而,苏轼的归隐却和陶渊明的归隐不相同,陶、庄的归隐是真正的归隐,而苏轼的归隐是精神上的归隐,心灵的寄托。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天下苍生,没有忘记黎民百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始终是他的精神标杆,不渝的信念。

5、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五祖的两个弟子的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注意: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温故知新,类比学习,拓展延伸

六、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同学可以齐背)

不是。同学举点例子。如: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千里〉(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学习评价(小结)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谪黄州时的基本心境:

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

二是意存归隐、宽慰自解。

总体说来,这首词的艺术表现特点是: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隐喻寄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一、写眼前景,想心中事,异质而同构

二、若即若离,隐喻寄托

三、以小寓大,言外无穷

(放小结音频)

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很好,如果考试,这儿很可能成为考点。最后我们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卓尔不群,非同一般)(反其道而行之的倔强,铮铮傲骨,从容豁达。)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聪明,把上课内容变成题了)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豁达的写照,暗含无可奈何的心境)

——“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拟人。心情的超脱释然。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

自主作业,能力迁移1.如何看待人生的有限存在?如何从积极的人生意义上把握人生的大限?海德格尔提出的“向死而生”不失为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心态。正视现实,直面人生,这种“向死而生”的生命解读,实际暗含了知死守生、视死而生、轻死重生的哲学理解和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正像海德格尔辩证分析的那样:理解了死,才能理解了生;看清了人生的有限,才能看清人生自身发展的无限。所谓自身发展的无限就包含在自身存在的有限之中。

以苏轼的生平为例解读一下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论,写一篇文章,文体字数不限。

2、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写一篇文章《风雨人生》。文体,字数不限。

3、《东坡突围》,可全面论述,抑或三千弱水只取一瓢,展开一方面,写一篇散文,文体字数不限。

(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狱的案件中,这个案件的具体内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社会的普遍遭遇,很值得说一说。搞清了这个案件中各种人的面目,才能理解苏东坡到黄州来究竟是突破了一个什么样的包围圈。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第2篇:《定风波》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定风波》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2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的《定风波》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情

2、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苏轼生平与思想及其重要作品2、学习通过“知任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3、学习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4、理解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在此基础上,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学法: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象征*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布置学生在课前诵读该词,结合注解和序了解该词的主要内容,了解苏轼其人

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列出有关苏轼的资料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位词人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介绍了作者,为下面的知人论世鉴赏方法做铺垫

环节二:第一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所应注意的节奏,示范朗读技巧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设计有以下问题:

a、从词前的序中知道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b、词的内容哪些地方体现了序中所写之事?

c、词人写这首词的原因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提出“知人论世”鉴赏方法,介绍作者

朗读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借助文字,共同参与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多朗读才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环节三:介绍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以及结合词的内容得出词人要表达的人生态度,词人为什么有这种人生态度

先展示学生非常熟悉的郑板桥《竹石》,回忆其中所用的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定风波》中“风雨”的象征意义

苏轼并不是要写自己的人生坎坷,而是要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学生自读课文,互相讨论,找出能表达词人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并加以分析是何种态度可能学生能找出“莫听、何妨、吟啸且徐行”,老师补充归纳总结这首词词人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

环节四: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带感情的朗诵该词,朗诵要符合当时词人的情感,学生各自朗诵,然后请几位学生朗诵,以便教师指出存在的不足,也能让其他学生把他们与自己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然后全班一齐朗诵

环节五:学生阐述对此种人生态度的见解参考“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环节六:课堂小结由学习该词提及我们该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多积累古典诗词有利于提高文学素养

2、《阳光课堂》相关练习完成

 

第3篇:《定风波》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1、考纲要求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诵、背诵、默写,培养学生欣赏宋词的基本能力,提升自身的学习情趣和人文素养.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定风波》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2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的《定风波》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情。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立体全面地认识苏轼;了解苏轼的成就和思想;.理解并准确背诵《定风波》这一词作,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能力目标:把握词鉴赏的技巧;学习赏析、评价诗词中的形象;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

3.情感目标: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4、教学重点:

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3.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5、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6、教学时间:我会分三个课时进行授课,前两个课时进行基本内容的讲解,以及课文的朗诵、背诵,第三课时,进行学习后的交流和巩固。

7、课程分析:鉴赏唐诗宋词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受它艺术境界的美妙。苏轼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他的这首词是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8、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苏轼,如果诱导得当学生应该是参与积极的。以前也学过许多苏轼的诗、词、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握他豪放的词风。相信通过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学生能抓住关键句进行理解的。)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法: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引导,交流互动的授课方法,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寓教于乐.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学法: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象征*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布置学生在课前诵读该词,结合注解和序了解该词的主要内容,了解苏轼其人。

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列出有关苏轼的资料(采用作家方方的散文)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位词人。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介绍了作者,为下面的知人论世鉴赏方法做铺垫。

然后揭晓*,同时解释词牌《定风波》的由来。提出“知人论世”鉴赏方法,介绍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辰中秋》传诵甚广。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定风波》又作《定风波令》,唐教名曲,后改为词调。

全词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三平韵;两仄韵,后阕四仄韵,两平韵。

敦煌曲子词《定风波》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语,可见调名乃取平定战乱之意。)

环节二:播放音频《定风波》,整体感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所应注意的节奏,示范朗读技巧。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设计有以下问题:

a、从词前的序中知道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b.根据序言所述,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的是那种情况?

(明确:上阕:雨中

下阕:雨后)

c.提问: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给同学们三五分钟自行讨论)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朗读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借助文字,共同参与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多朗读才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环节三:细节讨论讲解。

(一)鉴赏上阕

1.上片从哪个角度写雨的?

(明确“听觉,写出雨势很急)

2.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一种表现呢?抓住关键词。

明确:抓住“吟啸”、“徐行”、“轻”三个词。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轻”有轻快之意,诗人并未慌张躲雨,而是雨中漫步,与序言中“同行皆狼狈”相比,显得从容洒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卓尔不群,非同一般)(反其道而行之的倔强,铮铮傲骨)

3.怎样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

①将烟雨和平生联系起来,“烟雨”指什么?

(明确:自然界的风雨即人生的风雨,用了暗喻,双关的手法(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异曲同工)。

②么,我们来看看苏轼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明确:序中“三月七日”,注释中有介绍,元丰五年三月七日,时苏轼谪居黄州。苏轼因何贬谪的呢?——ppt展示乌台诗案:

王安石变法,苏轼发现新法弊端,反对新法,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说他作诗讽刺新法,御史台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御史台,因官署中种植柏树,又称柏台,又因树上常栖乌鸦,又称乌台,御史是监察百官的,所以有人戏称御史台都是乌鸦嘴。)

③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任”字呢?

(明确:任,任凭之意,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凸显*格中的无畏,洒脱,坚强。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胸怀气度。)

4.“烟雨”我们解读出别样内涵,那回过头来,“竹杖芒鞋”和“马”能不能挖出点什么深意呢?

明确:“竹杖芒鞋”——江湖闲散生活;“马”——官场奔波。再看“轻”字,不仅是写脚步轻快了,更见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一种向往。

雨洗东坡月*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苏轼

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贾谊《吊屈原赋》云:“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盐服车兮。”

5.学生齐读上阕。

(二)赏析下阕

下阕写雨停了,苏东坡人生最大的风雨也结束了,我们来看一看,经历了人生风雨之后的苏东坡对人生有什么样的新认识。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抓住酒醒、微冷、斜照,让学生分别分析)

(明确:

酒醒——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

微冷:外部感受是内心情感的折射,微,表程度,一切苦难在作者这里已经不算什么了。

斜照:驱散寒意,带来温暖,表明作者的乐观(板书))

2.“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如何理解“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含义?

(明确:

表层:回头看来一路风雨,现今都归平静。

深层:无论人生多少风雨,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会过去,无所谓风雨晴明。

提问:又提到了雨,那么这里的雨和刚才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烟雨是不是一样的呢?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

3.全词都是“常态”描写下蕴含深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一语双关,以曲笔写胸臆,显得含蓄蕴藉,从生活小事见出人生哲理。(举例《题西林壁》)

关键问题的讨论(高潮)

4.“归去”,与词中哪句相照应?作者要归向何处去呢?

明确:与“竹杖芒鞋轻胜马”照应,同样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从苏轼的其他词作中找到依据——ppt展示《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忘却营营”“江海寄余生”可以见出苏轼是早有这样的想法的。

提问:大家想起了谁?谁还有归隐之心,或归隐的经历?

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

——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

——不能,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然而,苏轼的归隐却和陶渊明的归隐不相同,陶、庄的归隐是真正的归隐,而苏轼的归隐是精神上的归隐,心灵的寄托。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天下苍生,没有忘记黎民百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始终是他的精神标杆,不渝的信念。

5、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五祖的两个弟子的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注意: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温故知新,类比学习,拓展延伸

六、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同学可以齐背)

不是。同学举点例子。如: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千里〉(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学习评价(小结)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谪黄州时的基本心境:

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

二是意存归隐、宽慰自解。

总体说来,这首词的艺术表现特点是: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隐喻寄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一、写眼前景,想心中事,异质而同构

二、若即若离,隐喻寄托

三、以小寓大,言外无穷

(放小结音频)

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很好,如果考试,这儿很可能成为考点。最后我们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卓尔不群,非同一般)(反其道而行之的倔强,铮铮傲骨,从容豁达。)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聪明,把上课内容变成题了)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豁达的写照,暗含无可奈何的心境)

——“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拟人。心情的超脱释然。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

自主作业,能力迁移1.如何看待人生的有限存在?如何从积极的人生意义上把握人生的大限?海德格尔提出的“向死而生”不失为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心态。正视现实,直面人生,这种“向死而生”的生命解读,实际暗含了知死守生、视死而生、轻死重生的哲学理解和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正像海德格尔辩证分析的那样:理解了死,才能理解了生;看清了人生的有限,才能看清人生自身发展的无限。所谓自身发展的无限就包含在自身存在的有限之中。

以苏轼的生平为例解读一下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论,写一篇文章,文体字数不限。

2、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写一篇文章《风雨人生》。文体,字数不限。

3、《东坡突围》,可全面论述,抑或三千弱水只取一瓢,展开一方面,写一篇散文,文体字数不限。

(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狱的案件中,这个案件的具体内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社会的普遍遭遇,很值得说一说。搞清了这个案件中各种人的面目,才能理解苏东坡到黄州来究竟是突破了一个什么样的包围圈。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