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的复习与解题技巧

写范文发表于:2020-09-09 06:16:50

编者按:文言文向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既多又杂,而且散见于教材。因此整理、复习这部分知识内容是令广大考生深感头痛的事情。本刊急考生所急,特别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及诗歌鉴赏四个方面入手,烩制出这道特制的有关文言文复习与解题技巧的拼盘以帮*生备考。

文言实词

高考文言文的复习与解题技巧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能力层级为b。

测试形式

高考中文言实词的测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有单字和双字之分;一种是判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是否相同,只有双字形式。

解题方法

一、联系教材

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现过,因此联系教材解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例1.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2003年)

讽字见于《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2.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2003年)

遇字见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可推知解释错误。

例3.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2002年)

结发见于《孔雀东南飞》,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4.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2001年)

教材《赤壁之战》中有北面而事之句,可推知南面是面向南,与现代汉语不同。考场上能做到很快地联系教材,就要熟读背诵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平时做好知识积累,掌握120个常见实词的用法,已列入考试范围但试卷中还没有出现过的词语尤其要注重。另外牢记课后的一词多义练习,像高考试题中的给盛识适辞请致等都在练习题中出现过。

二、分析语法特点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应该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例5.?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2001年春季)

例6.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2000年)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例7.善才绳之。绳:捆绑。(1997年)绳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捆绑正确。

例8.立谓所亲曰。亲:亲属。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

例9.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

例10.凡吏于土者。吏:官吏。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

例11.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东:向东。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向东。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指第一个字。

例12.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2001年春季)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三、利用构词特点

古汉语中不少词语是由并列成分构成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反,利用这种构词特点也可以正确地解答试题。

例13.每读书至治乱得失。治:主管。治乱得失是由两个相反意思的词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其中得与失相对,那么治与乱也该相对,由此推出治应该是形容词,解释为动词主管错误。

例1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将:搀扶。扶与将是同义复词,都是搀扶之意,解释正确。

例1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出去。出入在句中是偏义复词,出是衬字,无意义,解释为出去错误。

复习补要

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没有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还是涉及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此,在高考复习时,要有选择地整理一部分常用的文化常识和重要的文言句式。

与文化常识有关的高考例题

(1).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2002年):指刚成年的时候。(见《孔雀东南飞》)

(2).铨简秀士(2002年春季):选拔官吏。(见《记王忠肃公翱事》)

(3).而城中鼓噪从之(2001年):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见《失街亭》)

(4).始视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春季):官吏到职开始工作。(见《张衡传》)

与文言句式有关的高考例题

(1).城之不拔者二耳。(2001年)拔:被攻取。(被动句)

(2).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2000年)主谓式判断句,即他是都督。(薛吉辰)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在高考语文测试中的能力层级为b,《考试说明》对其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

测试形式

文言虚词的测试形式只有一种,即判断4组8句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如2003年全国卷和*卷。

解题方法

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题共4组,8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4个句子一般都选自中学教材,句式和考文基本相同。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了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等。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2001年)

后句出自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传统课文。因字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前句句式与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第2篇:高考文言文的复习与解题技巧

编者按:文言文向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既多又杂,而且散见于教材。因此整理、复习这部分知识内容是令广大考生深感头痛的事情。本刊急考生所急,特别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及诗歌鉴赏四个方面入手,烩制出这道特制的有关文言文复习与解题技巧的拼盘以帮*生备考。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能力层级为b。

测试形式

高考中文言实词的测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有单字和双字之分;一种是判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是否相同,只有双字形式。

解题方法

一、联系教材

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现过,因此联系教材解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例1.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2003年)

讽字见于《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2.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2003年)

遇字见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可推知解释错误。

例3.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2002年)

结发见于《孔雀东南飞》,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4.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2001年)

教材《赤壁之战》中有北面而事之句,可推知南面是面向南,与现代汉语不同。考场上能做到很快地联系教材,就要熟读背诵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平时做好知识积累,掌握120个常见实词的用法,已列入考试范围但试卷中还没有出现过的词语尤其要注重。另外牢记课后的一词多义练习,像高考试题中的给盛识适辞请致等都在练习题中出现过。

二、分析语法特点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应该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例5.?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2001年春季)

例6.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2000年)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例7.善才绳之。绳:捆绑。(1997年)绳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捆绑正确。

例8.立谓所亲曰。亲:亲属。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

例9.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

例10.凡吏于土者。吏:官吏。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

例11.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东:向东。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向东。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指第一个字。

例12.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2001年春季)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三、利用构词特点

古汉语中不少词语是由并列成分构成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反,利用这种构词特点也可以正确地解答试题。

例13.每读书至治乱得失。治:主管。治乱得失是由两个相反意思的词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其中得与失相对,那么治与乱也该相对,由此推出治应该是形容词,解释为动词主管错误。

例1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将:搀扶。扶与将是同义复词,都是搀扶之意,解释正确。

例1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出去。出入在句中是偏义复词,出是衬字,无意义,解释为出去错误。

复习补要

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没有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还是涉及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此,在高考复习时,要有选择地整理一部分常用的文化常识和重要的文言句式。

与文化常识有关的高考例题

(1).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2002年):指刚成年的时候。(见《孔雀东南飞》)

(2).铨简秀士(2002年春季):选拔官吏。(见《记王忠肃公翱事》)

(3).而城中鼓噪从之(2001年):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见《失街亭》)

(4).始视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春季):官吏到职开始工作。(见《张衡传》)

与文言句式有关的高考例题

(1).城之不拔者二耳。(2001年)拔:被攻取。(被动句)

(2).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2000年)主谓式判断句,即他是都督。(薛吉辰)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在高考语文测试中的能力层级为b,《考试说明》对其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

测试形式

文言虚词的测试形式只有一种,即判断4组8句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如2003年全国卷和*卷。

解题方法

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题共4组,8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4个句子一般都选自中学教材,句式和考文基本相同。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了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等。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2001年)

后句出自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传统课文。因字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前句句式与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第3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复习与解题技巧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能力层级为b,高考文言文复习与解题技巧。

测试形式

高考中文言实词的测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有单字和双字之分;一种是判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是否相同,只有双字形式。

解题方法

一、联系教材

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现过,因此联系教材解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例1.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2003年)

“讽”字见于《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2.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2003年)

“遇”字见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可推知解释错误。

例3.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2002年)

“结发”见于《孔雀东南飞》,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4.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2001年)

教材《赤壁之战》中有“北面而事之”句,可推知“南面”是“面向南”,与现代汉语不同。考场上能做到很快地联系教材,就要熟读背诵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平时做好知识积累,掌握120个常见实词的用法,已列入考试范围但试卷中还没有出现过的词语尤其要注重。另外牢记课后的一词多义练习,像高考试题中的“给”“盛”“识”“适”“辞”“请”“致”等都在练习题中出现过。

二、分析语法特点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应该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例5.?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2001年春季)

例6.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2000年)“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例7.善才绳之。绳:捆绑。(1997年)“绳”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捆绑”正确。

例8.立谓所亲曰。亲:亲属。“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

例9.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

例10.凡吏于土者。吏:官吏。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

例11.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东:向东。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向东”。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指第一个字。

例12.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2001年春季)“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三、利用构词特点

古汉语中不少词语是由并列成分构成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反,利用这种构词特点也可以正确地解答试题。

例13.每读书至治乱得失。治:主管。“治乱得失”是由两个相反意思的词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其中“得”与“失”相对,那么“治”与“乱”也该相对,由此推出“治”应该是形容词,解释为动词“主管”错误。

例1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将:搀扶。“扶”与“将”是同义复词,都是“搀扶”之意,解释正确。

例1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出去。“出入”在句中是偏义复词,“出”是衬字,无意义,解释为“出去”错误。

复习补要

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没有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还是涉及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此,在高考复习时,要有选择地整理一部分常用的文化常识和重要的文言句式。

与文化常识有关的高考例题

(1).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2002年):指刚成年的时候。(见《孔雀东南飞》)

(2).铨简秀士(2002年春季):选拔官吏。(见《记王忠肃公翱事》)

(3).而城中鼓噪从之(2001年):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见《失街亭》)

(4).始视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春季):官吏到职开始工作。(见《张衡传》)

与文言句式有关的高考例题

(1).城之不拔者二耳。(2001年)拔:被攻取。(被动句)

(2).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2000年)主谓式判断句,即“他是都督”。

文言虚词在高考语文测试中的能力层级为b,《考试说明》对其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

测试形式

文言虚词的测试形式只有一种,即判断4组8句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如2003年全国卷和*卷。

解题方法

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题共4组,8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4个句子一般都选自中学教材,句式和考文基本相同。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了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等。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2001年)

后句出自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传统课文。“因”字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前句句式与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二、分析虚词语法特点

(1).“以”字前后是动词*(形容词*)词语或短语,“以”是连词;“以”字后面是名词*词语或短语,“以”是介词。br>例2.吾将以身死白之,老师笔记《高考文言文复习与解题技巧》。险以远,则至者少。(2003年春季)

前句“以”字后的“身死”是名词*结构,组成介宾短语做“白”的状语,“以”在句中是介词。后句“以”字前后的“险”和“远”都是形容词,“以”在句中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不同。

例3.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穷予生之光*以疗梅也哉!(2001年)

前句“以”字前后的“缓攻”和“待其事”都是动词*结构,“以”是连词;后句“以”字前后的“穷予生之光*”和“疗梅”也都是动词*结构,“以”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相同。

(2).“以”或“于”两字常和后面的名词*结构组成介宾短语,搭配对象类别不同,“以”或“于”字用法也不同。

例4.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002年)

两个“以”字都是介词,前句搭配的“百骑”是“人”,后句搭配的“钟磬”是“物”,由不同类推出意义不同。

例5.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2001年)

前句“于”字后面的“燕”是国名,后句“于”字后面的“郑袖”是人名,类别不同。“于”在前句中相当于“到”,在后句中相当于“被”,意义不同。

三、看虚词出现的位置

(1).“其”字用在感官动词或心理动词后,是能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是指示代词或是充当定语的人称代词;用在主语和谓语表委婉语气;出现在句中和句首用法不同。

例6.一则羡其不孤;秦贪,负其强。(2003年*卷)

前句的“羡”是羡慕,是感官动词,“其”是代词“他”;后句“负”是一般动词,“其”是代词“他的”,意义不同。

例7.其孰能讥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前句“其”在句首,表反问语气;后句“其”在句中,表委婉语气,意义不同。

例8.秦王恐其破璧。则或咎其欲出者。

前句的“恐”和后句的“咎”都是感官动词,前句的“其”能充当主语,是人称代词“他”;后句的“其”不能充当主语,是指示代词“那个”,意义不同。

(2).“之”字前后分别是名词和动词(或形容词),“之”是助词,取消句子**,不译。“之”字前后是动词*(或形容词*)结构和名词,“之”是助词,译为“的”。

例9.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2003年*卷)

前句“之”用在名词“海”和形容词“深”之间,后句“之”用在名词“李渤”和形容词“陋”之间,用法相同。

例10.太子之死也。从容受死之意。

前句“之”字用在名词“太子”和动词“死”之间,取消句子**。后句“之”字用在动词*结构“从容受死”和名词“意”之间,是助词“的”,两句用法不同。

复习补要

高考语文未考文言虚词用法辑录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试题中没有测试过的虚词有“何”“乎”“与”“其”“若”“所”“也”“者”。

一、何。可用作:代词、副词、复音词。

二、乎。可用作:语气助词、介词。

三、与。可用作:介词、连词、语气助词(通“欤”)、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四、其。可用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语气词、连词。

五、若。可用作:代词、连词(表假设)、副词(表大体如此)、介词(表比喻,常作补语)。

六、所。可用作:代词、固定结构。

七、也。可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八、者。可用作:代词、语气助词。

从2002年开始,文言文翻译由第一卷的选择题改成了第二卷的笔答题,赋分5分。要正确地解答,就应了解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

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

1.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达”“雅”是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我们可以借用到文言翻译上。“信”就是忠实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就是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有文采,文意贯通。

2.译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文言翻译的具体方法

1.保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照原文抄录。

例1.“燕使乐毅伐破齐”。(1999年)其中的“燕”“齐”“乐毅”是国名和人名。

例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其中的“永元”“孝廉”是年号和科举名。

2.解释。即联系上下文组成现代汉语常用的词语,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例3.“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2003年)其中的“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例4.“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003年)其中的“能”“廷”“面”“从”分别组成“能够”“朝廷”“当面”“顺从”。

3.更换。即结合上下文换成现代汉语惯用的词语,有些特称词语和修辞格还要采用意译。

例5.“食毕,复随旅进道”(2000年)其中的“食”“复”“进道”就可以更换为“吃”“又”“上路”。

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例6.“履至尊而制六合。”其中的“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整个天下”。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

例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其中的“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

例8.“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其中的“缙绅”是借代修辞,应换译为“官员”。

例9.“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其中的“填沟壑”是婉曲修辞,应换译为“死”。

4.增补。即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文言句子中需要补出的成分主要有主语、宾语、谓语和介词。如果是词类活用,也要补译出来。

例10.“(原)于是遂就书。”(2003年*卷)增补主语。

例1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李广)尽哀。”(2002年)增补宾语。

例12.“径将我入(于)青云间。”(1999年)增补介词。

例13.“今肃可迎*耳,如将*不可(迎*)也。”“公之视廉将*孰与秦王(威)?”增补谓语。

例14.“尽降齐城。”(2001年)其中的“降”是使动用法,译为“使齐国的城镇全部投降”。

5.删除。即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虚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

例15“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2003年*卷)

例16.“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2001年)

例17“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

上述三例中的加点字删去不译。

例18“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例19.“噫吁戏,危乎高哉!”

上述两句加点字只翻译一个词。

6.调整。即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倒装句式主要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

例20.“其李将*之谓也?”(2002年)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吧?”宾语前置。

例21“灌脂束苇于尾。”(1999年)译为“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状语后置。

例2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为“寻找一个能出使秦国回答对方的人,没有找到。”定语后置。

7.凝缩。即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

例2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翻译时可凝缩为“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言翻译练习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

2.然羽非有尺寸之地,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候灭秦,*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史记》)

3.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说苑》)

参考*:

1.橘树生长在淮南就结橘子,生长在淮北就结出枳子,他们的叶子只是相似,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水土不同啊。

2.然而项羽没有一点封地可以凭借,却趁机从民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国诸侯的大*,灭亡了秦朝,*天下,分封王侯,政令由他自己发布,自号为霸王。

3.贤能的人知道自己不能被任用而怨恨他,不贤能的人知道自己被鄙视而仇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