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试题及*参考

写范文发表于:2020-08-30 00:54:00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试题及*参考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枝。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宜乎众矣。

二、翻译下列句子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三、选择

8、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四、回答以下问题

9、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什么?

10、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形容,就是?

11、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13、目前,哈尔滨市正在进行“市花”推选活动,如果你也参加这项活动,下面三种花中你打算选什么为“市花”,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一句相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一个)。

①荷花②牡丹③梅花

示例:我选择杜鹃为国花,因为:花中此物似西施。

我选择为国花,因为:

*:

1、蕃:多。

2、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

3、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亵:亲近而不庄重。

5、宜:应当。

6、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7、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8、(c)

9、出淤泥而不染。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12、一:同意孟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思想受环境影响,“孟母三迁”说的即是这个道理。二:同意本文的观点,只要保持坚贞的节*,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影响。

13、我选择荷花为国花,因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选择牡丹为国花,因为:惟有牡丹真国*,花开时节动京城。我选择梅花为国花,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2篇:爱莲说试题及*参考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枝。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宜乎众矣。

二、翻译下列句子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三、选择

8、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四、回答以下问题

9、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什么?

10、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形容,就是?

11、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13、目前,哈尔滨市正在进行“市花”推选活动,如果你也参加这项活动,下面三种花中你打算选什么为“市花”,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一句相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一个)。

①荷花②牡丹③梅花

示例:我选择杜鹃为国花,因为:花中此物似西施。

我选择为国花,因为:

*:

1、蕃:多。

2、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

3、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亵:亲近而不庄重。

5、宜:应当。

6、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7、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8、(c)

9、出淤泥而不染。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12、一:同意孟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思想受环境影响,“孟母三迁”说的即是这个道理。二:同意本文的观点,只要保持坚贞的节*,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影响。

13、我选择荷花为国花,因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选择牡丹为国花,因为:惟有牡丹真国*,花开时节动京城。我选择梅花为国花,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3篇:《马说》测试题及参考*

一、基础驿站

1、选择注音和解释都有错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石:dàn十斗为一石)

b、不以千里称(称:chēn称号)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zhǐ同“只”)

d、一食或尽粟一石(或:huò,有时)

2.解释加点的词。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

②策之不以其道道: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才美不外见: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④其真无马耶

4.本文选自《》,作者是朝的家和家(人名),字。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他和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5.“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说明。比如、等作品。

二、综合园地

6.选择下列句子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②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b、③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④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

c、⑤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⑥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道理)

d、⑦执策而临之(面对)⑧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

7.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b.才美不外见

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

c.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d.食不饱,力不足

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

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辱于奴隶人之手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d.虽有千里之能

9.“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d、不以善小而不为

10.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⑤不以千里称也

11.“千里马”是一种比喻,文中把“人才”比作“千里马”。读完本文,再联系社会实际思考: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真正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

1.b中④不以千里称(称:chēng称号)2.①等:等同,一样②道:方法③安:怎么3.①“见”通“现”表现,出现。②“食”通“饲”喂养。③“材”通“才”才能,才华。④“邪”通“耶”吗。4.《昌黎先生集》唐文学家哲学家韩愈退之韩昌黎柳宗元、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5.记叙议论讲明一个道理。《爱莲说》、《师说》6.c,⑤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⑥策之不以其道(鞭打)(正确的方法)。7.b8.c中的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其余都是“的”之意。9.a10.⒋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②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③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④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辣嘲讽;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11.提示:德才兼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