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少教多学的方法初探

写范文发表于:2020-08-24 20:16:18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教师逐句翻译,讲得*苦;学生逐字记录,学得厌烦。因此,如何能将“少教多学”应用于文言文的教学之中,就成为了亟待思考的问题。就此,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采用多种策略,促进提前预习

高中文言文少教多学的方法初探

课前预习能够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将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和需要攻克的新知识区分开来,上课听讲时便能有的放矢。因此,我采取了以下两点做法促进预习。

1、以解释文言加点字帮助学生梳理新旧知识。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其解释文中的实词、虚词,并要求按照会与不会进行分类标注。如此*作,可帮助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进行预习的学生学会如何去做,将原本不易检查的预习有形化,能促使其养成预习的习惯,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以课本剧、讲故事、配*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不会预习的学生确实存在,而不愿预习的学生却占了更大部分。直接要求预习,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但如果变换形式,让其根据课文内容演课本剧、故事接龙、给文段配图,他们往往兴趣盎然。要完成这些活动,前提就是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这种再创作也有利于体悟作者的感情。

具体来说,演课本剧适合篇幅较短的记叙文,较为简单的场景、情节和人物关系,既不至于给学生带来额外的排练负担,也比较适合当堂呈现,如《烛之武退秦师》;故事接龙则适合篇幅较长的记叙文,如《苏武传》;给文段配图适合写景类散文,如《赤壁赋》。

二、抓住新奇之处,提高学习兴趣

德国戏剧家、美学家莱*说过,“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也会更有动力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但文言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如何挖掘兴趣点?我的经验是,要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新奇之处。

1、让学生自己查找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并当堂介绍。“少教多学”的理论认为“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新课标则提出“要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写作背景、作者介绍等,就是学生能通过查资料学习的知识。全由教师讲授,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丧失自主探究的能力。况且,这类内容往往有着极强的故事*,读来易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2、巧借课文细节,补充课外知识。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地补充课外知识对于增长学生的见闻、激发学习的兴趣、调整课堂的节奏,都是有利的。如《荆轲刺秦王》文中“则虽欲长侍足下”一句里有“足下”一词,上课时不应仅限于告诉学生它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而应适当拓展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又如《苏武传》“凿地为坎,置?被穑?参淦渖希?钙浔骋猿鲅?*痪洌?杉虻ソ步馄湟嚼淼*婷钪?Α?/p>

三、学生讲解课文,教师纠错强调

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通过听讲,两周之后学生学到的内容只能留下5%;通过阅读,可以保留10%;通过声音、图片等方式,可以达到20%;通过示范,可以记住30%;通过小组讨沦,可以记住50%;通过在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因此,在课前已进行过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会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文中的部分疑难问题,然后让其进行展示讲解。而我负责纠错、补充和强调。

四、译读诵读品读,读出文言韵味

文言文教学存在一个弊端,容易把文章作为古代汉语的材料,着力于讲解文言词汇。钱梦龙先生曾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什么?一言蔽之,有‘言’而无‘文”’。如此授课,不仅枯燥乏味,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割裂了语文教学的“语文昧”;更重要的是,一节课下来仅仅完成了三维目标中的第一个维度“知识与技能”,学生的收获单一扁平,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完成了译读之后,诵读和品读,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有的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或处世之道,如《游褒禅山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等等。这类文章适合细细品读,品味语言、评价人物、总结道理。这样的深层次教学,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五、课后及时整理,举一反三

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在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既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及时地复习与巩固,又为日后读懂同类文言文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方法贯彻落实“少教多学”的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应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而适当的帮助,而非局限于包办式、灌输式的讲授。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更有趣味、更有方法、更有效率,从而真正进入语文学习的良*循环之中。

 

第2篇:高中文言文少教多学的方法初探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教师逐句翻译,讲得*苦;学生逐字记录,学得厌烦。因此,如何能将“少教多学”应用于文言文的教学之中,就成为了亟待思考的问题。就此,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采用多种策略,促进提前预习

课前预习能够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将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和需要攻克的新知识区分开来,上课听讲时便能有的放矢。因此,我采取了以下两点做法促进预习。

1、以解释文言加点字帮助学生梳理新旧知识。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其解释文中的实词、虚词,并要求按照会与不会进行分类标注。如此*作,可帮助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进行预习的学生学会如何去做,将原本不易检查的预习有形化,能促使其养成预习的习惯,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以课本剧、讲故事、配*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不会预习的学生确实存在,而不愿预习的学生却占了更大部分。直接要求预习,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但如果变换形式,让其根据课文内容演课本剧、故事接龙、给文段配图,他们往往兴趣盎然。要完成这些活动,前提就是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这种再创作也有利于体悟作者的感情。

具体来说,演课本剧适合篇幅较短的记叙文,较为简单的场景、情节和人物关系,既不至于给学生带来额外的排练负担,也比较适合当堂呈现,如《烛之武退秦师》;故事接龙则适合篇幅较长的记叙文,如《苏武传》;给文段配图适合写景类散文,如《赤壁赋》。

二、抓住新奇之处,提高学习兴趣

德国戏剧家、美学家莱*说过,“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也会更有动力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但文言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如何挖掘兴趣点?我的经验是,要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新奇之处。

1、让学生自己查找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并当堂介绍。“少教多学”的理论认为“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新课标则提出“要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写作背景、作者介绍等,就是学生能通过查资料学习的知识。全由教师讲授,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丧失自主探究的能力。况且,这类内容往往有着极强的故事*,读来易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2、巧借课文细节,补充课外知识。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地补充课外知识对于增长学生的见闻、激发学习的兴趣、调整课堂的节奏,都是有利的。如《荆轲刺秦王》文中“则虽欲长侍足下”一句里有“足下”一词,上课时不应仅限于告诉学生它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而应适当拓展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又如《苏武传》“凿地为坎,置?被穑?参淦渖希?钙浔骋猿鲅?*痪洌?杉虻ソ步馄湟嚼淼*婷钪?Α?/p>

三、学生讲解课文,教师纠错强调

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通过听讲,两周之后学生学到的内容只能留下5%;通过阅读,可以保留10%;通过声音、图片等方式,可以达到20%;通过示范,可以记住30%;通过小组讨沦,可以记住50%;通过在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因此,在课前已进行过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会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文中的部分疑难问题,然后让其进行展示讲解。而我负责纠错、补充和强调。

四、译读诵读品读,读出文言韵味

文言文教学存在一个弊端,容易把文章作为古代汉语的材料,着力于讲解文言词汇。钱梦龙先生曾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什么?一言蔽之,有‘言’而无‘文”’。如此授课,不仅枯燥乏味,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割裂了语文教学的“语文昧”;更重要的是,一节课下来仅仅完成了三维目标中的第一个维度“知识与技能”,学生的收获单一扁平,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完成了译读之后,诵读和品读,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有的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或处世之道,如《游褒禅山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等等。这类文章适合细细品读,品味语言、评价人物、总结道理。这样的深层次教学,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五、课后及时整理,举一反三

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在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既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及时地复习与巩固,又为日后读懂同类文言文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方法贯彻落实“少教多学”的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应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而适当的帮助,而非局限于包办式、灌输式的讲授。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更有趣味、更有方法、更有效率,从而真正进入语文学习的良*循环之中。

 

第3篇:高中文言文“少数多学”方法初探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文言文语言典雅,音韵*,句式变化灵活,文意深远,适宜诵读,高中生又有一定的朗读基础,高中文言文教学若借助“诵读法”,则可做到以读促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培养语感,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实现文言文教学的“少教多学”

一、以“读”促悟,培养文言语感

1.读准字音,了解古代文字“莫”与“暮”、“其”与“箕”等通假现象记录着古代新字的出现,“衣(yi)”与“衣(yi)”,“王(wang)”与“王(wang)”等破音异读现象记录着汉字词*的变化;“可汗”与“吐蕃”等古音异读现象则刻录着民族的文化一“读”,叮以了解古代文字的更多含义。

2.读准断句,了解词义。古今异义词的存在,是文言文难懂的重要原因,而不同的断句方法则是古今异义的普遍现象。《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于是相如前进缶”一句的“前进”与现代汉语的“前进”完全不同,文巾的“前”意为“上前”,“进”意为“进献”,“前”与“进”之间断开诵读才能读准同意,否则就与现代词混淆。

3.读准重音,感知文意。汉字表音亦表意,诵读时文意传达得到位不到位,主要看重音读得准小准。一般而言,表动作的谓语和表*状的状语需重读,需强调的定语及表结果的补语要重读,疑问代词和指永代词也常常需要重读。如“方其破荆州,下*陵,顺流而东也”的“破”“下”“东”;“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的“亿丈”“不测”;“却匈奴七百余里”的“七百余里”等再如《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句,只要指导学生重泼“安仵”这个词,便可以引领学生悟得作者人生短暂、生命难以把握的惆怅消极的情绪,感知到文意。

4.读对语调,品味情感《赤壁赋》中“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若把“天一方”读成高亢的升调,表达的是对理想的坚定信念,若每个音节都读成低缓的降调,则表达朝堂之外自己被贬后内心深处的丝丝愤懑、怅然、不甘与期待。

5.读出文气,获得文言语感。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曾说,教人读书要“因声求气”,文言文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句式也多骈散结合,所以,文言文学习必须注重诵读,特别是《滕王*序》《归去来兮辞》和《赤壁赋》这样的名篇,不读就体会不到整句与对句飞扬出来的洒脱与奔放,就体会不到诗人时喜时悲的情感变化;像《陈情表》与《祭十二郎文》这样的感人肺腑的名篇,也只有读,置身于特定的氛围才能感受出诚挚与真切。

6.读懂形象,感受古代文化。像《鸿门宴》这一类情节突出的作品,为学生创设诵读情境,让学生在特殊的语境里诵读才能体会得到鲜叫的形象。如“樊哙闯帐”一节,分角*诵读,分组对比,樊哙闯帐时的急切与愤怒、忠诚与耿直、坚毅与勇敢才体会得真切,项羽英雄惜英雄的英雄气概,也才能悟得?

二、以“读”导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少教多学”的要义在于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语文教师从学习的最基本环节“读”进行引导,符合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

1.引领学生读课下注释,了解文史知识,“知人论世”。古代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引领学生关注课下注释,诵读背景文字及作者介绍,不失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把钥匙、

2.试读与范读相结合,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学生诵读全篇后没汁“有没有读错字?”“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等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互助正音,讲解渎音知识,或渗透文章内容。而通读文章之后,设计“你们最喜欢课文的哪一段?”或“你们认为哪一段写得最精*?”“你可以试着读得更精*吗?”等问题,则可以激发学生间的交流,促进文意的感知。

3.诵读与评价相结合,激发感悟,深入“理解课文”。“少教多学”,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文言文的课文理解,也可借助“读”引领学习者的合作与探究,个体诵读之后,“读得好不好?”“怎样读更好?”“读得最精*之处在哪里?”等问题的设计,也可以引出评价,激励其他同学的评价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4.分角*诵读与配乐相结合,身临其境,感受文言文之美。情节*强的文章,借助角*诵读法,更易于引领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意蕴;散文类文章,配乐诵读法,更能读出音韵之美与文化之美。

总之,“读”可以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诵读是文言文“少教多学”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但文言文课堂并非只有诵读,“读”要口到、眼到、心到,“以读促悟”,“以读导学”,引领学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悟得文言文情趣,品得古典文化之美,才是“诵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