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写范文发表于:2020-05-29 08:04:5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本单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下面是我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反思。

完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任务后,整体感觉是:本单元教学比较轻松,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最大的收获是学生能根据*作活动口述所学口算题的口算方法,使本单元的两个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是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难点得以很好突破。同时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解决问题方面,本单元解决的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这一问题我已在上学期提前教学了,一半的学生已经过关。这一次教学一方面是使另一半学生过关,另外重点放在对此类问题的分析上。通过教学,学生不仅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还能对此类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知道两个数相比,一个数多,一个数少,较大的那个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那个较小的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较小的数多的,所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在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由于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个单元单元感觉轻松,所以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增加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感觉学生掌握较好,这又为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减轻了负担。借鉴前一轮执教课改教材的经验,把一些难点问题提前教学,这样能使一部分学生提前掌握,另一部分学虽然当时理解不是很透,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等到再次教学的时候,基本就能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方法对于那些接受能力稍慢的学生是很有好处的。本单元还增加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简单的“年龄问题”、“锯木头问题”、“植树问题”、“上楼梯问题”的教学。这些问题没有对全班学生作出统一要求,学生能掌握多少算多少,真正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今天对本单元进行了测验(试卷上没有涉及到增加的内容),整体情况教好,100分11人,他们是:柯舒鹏、李子烨、鲁敦祥、程彦闵、余开阳、杨念庭、翁晓熙、谢雨、张子涵、胡雪妍、向泰宁;90到99分43人,80到89分14人,80分以下8人。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做题不仔细,一些学生做漏题,还有一些学生物体的数量没数清楚;二是少数做题速度慢,有些学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试题。当然与以往相比,学生做题的速度还是提高了;三是口算速度还没达标。

 

第2篇:小学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笔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笔算在二年级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笔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年级的笔算,主要是万以内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混合运算。通过一年的教学发现学生笔算出错时有发生,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笔算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一、培养学生学习笔算的兴趣

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尤其重要。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笔算,能够激发他们更好的去掌握。

二、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学生能够正确的笔算是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计算方法时,一定要使他们理解该种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这样之后学生才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三、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练习

学生掌握了方法就要进行练习,只有练习达到了一定的量,才能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率,才能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使他们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单单进行笔算练习是比较枯燥的,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练习,一方面提高他们计算的兴趣,另一方面使他们形成技能。课上也可以采取分小组练习,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计算,从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二年级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计算,完成得比较快的学生上黑板上去做。那么他们在完成自己作业本上的速度会提高。通过多次的练习学生能够进行熟练的计算,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在平时的时候,还可以培养学生相互批改,相互比赛,这样不仅练习了笔算,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首先,让学生养成认真抄题的好习惯,仔细地核对竖式上的数是否和横式上的数相同。检查前核对相应的数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次,运用正确的方法去验算。一般加法的验算方法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验算好了要仔细的核对两个和是否相同。减法的验算方法一般是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最后计算完了也应该核对算出的被减数是否和题中的被减数相同。为什么强调核对两个和与两个被减数是否相同,这一方面是体验验算的必要*,还有一方面学生往往只是形式上验算了,大多数学生两个和与两个被减数是否相同看也不看直接就往下计算了,这样往往没有起到验算的效果。还有就是横式上的结果是第二道竖式的结果,而不是第一道竖式的结果,有些学生老是写错。因此在实际*作中,要使学生意识到验算的作用,认真的去验算,这样可以提高笔算的正确率。

五、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直接影响笔算,低年级的最基本口算是100以内加减法。我们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如低年级的口算可以采用开火车、对口令、抢答等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每天进行口算练习,为今后学习笔算打下扎实的基础。二年级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都需用到20以内的进位加与退位减。因此要提高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必须熟练地、正确地进行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这样的基础,笔算才能提高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总之,提高二年级学生的笔算能力,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注重口算能力的提高等多方面去提高二年级学生的笔算能力。

 

第3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本单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下面是我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反思。

完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任务后,整体感觉是:本单元教学比较轻松,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最大的收获是学生能根据*作活动口述所学口算题的口算方法,使本单元的两个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是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难点得以很好突破。同时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解决问题方面,本单元解决的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这一问题我已在上学期提前教学了,一半的学生已经过关。这一次教学一方面是使另一半学生过关,另外重点放在对此类问题的分析上。通过教学,学生不仅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还能对此类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知道两个数相比,一个数多,一个数少,较大的那个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那个较小的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较小的数多的,所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在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由于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个单元单元感觉轻松,所以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增加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感觉学生掌握较好,这又为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减轻了负担。借鉴前一轮执教课改教材的经验,把一些难点问题提前教学,这样能使一部分学生提前掌握,另一部分学虽然当时理解不是很透,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等到再次教学的时候,基本就能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方法对于那些接受能力稍慢的学生是很有好处的。本单元还增加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简单的“年龄问题”、“锯木头问题”、“植树问题”、“上楼梯问题”的教学。这些问题没有对全班学生作出统一要求,学生能掌握多少算多少,真正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今天对本单元进行了测验(试卷上没有涉及到增加的内容),整体情况教好,100分11人,他们是:柯舒鹏、李子烨、鲁敦祥、程彦闵、余开阳、杨念庭、翁晓熙、谢雨、张子涵、胡雪妍、向泰宁;90到99分43人,80到89分14人,80分以下8人。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做题不仔细,一些学生做漏题,还有一些学生物体的数量没数清楚;二是少数做题速度慢,有些学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试题。当然与以往相比,学生做题的速度还是提高了;三是口算速度还没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