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形部位的名称

写范文发表于:2018-02-16 03:49:33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形态复杂,发展速度快,它们是河流泥沙的供给地和初期搬运通道。黄土物质疏松,具垂直节理,易遭受侵蚀。黄土塬、梁、峁地形是今天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貌类型。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梁,称为“梁”地。如果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由“梁”和“峁”组成的黄土丘陵,高出附近沟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来源区。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在梁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称它为“川”。川两旁还有阶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状平原,与条状分布的杖地不同。

 

第2篇:游黄土高原

春季的歌洋溢在每一个角落里,从幽静的山村到沸腾的城市。春季也是一个静与动结合的季节,最适合出门游玩了。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那无比壮阔又透着几分苍凉的黄土高原。

汽车在路上行驶着,我将目光移到了窗外。从浙*到黄土高原,我看到了片片绿*,又看到一座座高山,还有山峰上残留的积雪。终于车子驶入了黄土高原地界了,以前我总是听别人说黄土高原是个好地方,现在眼见为实,我发现这儿真的是个美妙的地方。整片黄土高原并非全是漫漫黄土、茫茫荒漠,我看到的地方有牛有羊,有树有花,这些翠绿、鹅黄点缀着这片广袤的土地。

接着,我们来到了黄土高原最出名的景点——壶口瀑布。刚下车,我就感觉潮湿的水汽扑面而来。朝前方走去,这里的视线很开阔,远处也是延绵起伏的崇山峻岭。终于,它毫无遮掩地出现在我面前,只见眼前一条巨大的飞流从半空中倾泻而下!不,不是一条,是一匹匹的白练悬挂下来,犹如破竹之势,又如千万匹烈马一般疾驰而下,在河面上溅起了千万颗珍珠。再听,那汹涌澎湃的流动声,那拍打到岩壁上的撞击声,震耳欲聋!那雄浑之气、磅礴之势,已然深深地震撼了我。

离开了壶口瀑布,我们往前走,来到了一座石桥上。这座石桥是用石头砌成的,桥身那些野草告诉我们,它已经上了年龄。它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也看淡了日出日落,就这么平平静静地屹立着,为行走的旅人提供一些方便。而石桥的下方就是黄*的泥土,上面还结着一层薄薄的*霜,这就是典型的黄土高原风貌。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黄河边。黄河水浩荡波流,回旋着,翻卷着,仿佛在挣脱着什么,发出轰隆隆的巨响,追赶着前方漫着迷雾的天际。

突然一阵大风刮过,黄河水就像是掀起了两三丈的水墙。不过一会儿,那面水墙就被后来的浪扑倒,溅起了大朵大朵的白浪。

我们在黄土高原上住了一宿后,行程就结束了。车子开始往回开了,眼前的黄土高原渐行渐远,几只雀鸟偶然从半空中飞过,留下一道弧线后便悄然消失了。然而,在后来的时光里,黄土高原这片土地还经常在我的梦中浮现。

@_@我是分割线@_@

 

第3篇:《黄土高原地区》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属区域篇中的内容,区域地理的学习是建立在祖国篇学习的基础上,由于在祖国篇中许多基本内容都已学过,为了避免教学中的重复,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兴趣,区域篇主要是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学习与运用。黄土高原地区在新教材中首次被单独作为一节课列入课程中,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有其必要*,同时,又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

本节教材主要从黄土高原地区的概况、地形特征及其成因、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二、说学生

由于本校的学生底子普遍较好,思维比较敏捷,知识面比较宽,所以在教学时,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让学生多一些思考、讨论的空间。

三、设计思路

这节课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引为主轴"的思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通过问题探究的方法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以及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的重要特征,并学习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加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

1、教法设计

本节课中主要采用提问的方法为主,辅以读图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

2、学法设计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多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多一些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与技能

1、在地图上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3、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4、分析黄土高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理解环境治理的重要*及相关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及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五、教学重点:

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落实在黄土高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这点上。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六、教学设计

在导入新课时,用了《黄土高坡》的flash,在感受黄土地粗犷的音乐的同时浏览黄土高原地区的景观及风俗习惯。这样的情景导入既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状况,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又例如黄土高原成因的介绍是通过一段动画来进行的,通过看动画的方式解答问题,比老师直接的讲述来的更直观,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