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_美丽乡村_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研究

写范文发表于:2016-08-11 23:08:37

王珍子

:,511520:*清远市委党校广东清远摘要“美丽乡村”不仅是实现“美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更是新农村建设品牌化、规模化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实地调研、材料和文献收集方法,定*分析,总结出广东省现有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纵向模式、横向模式和点状模式。并对已有3种模式进行优劣势分析,提出了符合“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内容,以区域交通干线为轴线的线状评价模式。对广东省以至其他区域评价“美丽乡村”建设效果具有积极的理论借鉴意义。

广东省_美丽乡村_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研究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f3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4-0274-02

thestudyofeffect-evaluationstylesforthebeautifulcountrysidesconstructionofguangdongprovince′

wangzhen-zi

:qingyuanpartyinstituteofp,qingyuanguangdong511520:abstractbeautifulcountryside′sconstructionisnotonlythewaythatcouldbeachievetheaimofbeautifulchina,butalsothemainpartof

brandingandscaledin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thispaperdiscussedandanalyzedthreestylesofcountryside′sconstructioneffect-evaluationthroughtheinvestigationandresearchoflocaldevelopmentmaterials,thatwas,portrait,landscapeanddotemodels.meanwhile,thestrength,weakness

ofthethreestyleswereanalyzed,andthenewmodel—linearmodelwasbuilt,whichwasdependedontrafficarteriesandsuitableforthecorecontentof

beautifulcountrysidesconstruction.thenewmodelwasareferencetoevaluateeffectsofbeautifulcountrysideconstructionofguangdongprovince

andotherareas.

keywordsbeautifulcountryside;constructionlevel;effect-evaluationstyles;guangdongprovince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高度统筹城乡规划、建念

历史任务以来,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在当地新农村设和发展,不仅抓住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建设中促进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008年,作为黄浦*源头契机,也为区域协调发展延伸了内涵、拓展了空间,更为粤的浙*省安吉县出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积极借鉴其他北地区进一步落实该省关于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落到实

处提供了有力抓手。地区处理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村村

、家家创业、处处*、人人幸福”的农村建设口号,并1.2“美丽乡村”建设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诠释和实施优美

制订建成*最美乡村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安吉县“中“环境提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

广东省推进该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建设“生态环境最优美、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影响促成浙*省制定《浙*省美丽

村容村貌最整洁、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乡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此时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也

村,就要从生态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入手。“美丽乡村”建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这种以整体化实施、品牌化经营

设正是从尊重自然的角度,保持乡土风格的原貌,尊重乡村的探索模式,不仅是新农村发展趋势,也是全面提升新农村

文化和历史,从生活和生产2个方面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可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

持续发展,也是对*大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1理论与现实意义

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结合住建部2013年40号文提出关于开展美丽宜居小

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求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广东省2011年决定创建宜居的有效诠释和实施。城乡、打造具有鲜明广东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一批名镇名

1.3“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村示范村建设,以及近期广东省提出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

“美丽*”,既注重人们生存环境的宜居*,也体现自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在广东全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具

然、社会环境的*关系。它是“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托,实现经济繁荣、制度完善、文化先进、社会*的全面发1.1“美丽乡村”建设为区域协调发展延伸了内涵、拓展了[2]展社会”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一蓝图,就必须着手于规划、空间

建设和发展基础生活单元———乡村,从源头着力推进绿*发区域竞争是发展质量的竞争,区域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寻求到良好竞争合作之后产生是广东省落实“美丽*”建设目标的重要行动和途径。[1]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趋势。区域及其产业如何做到区域内外2现有评价模式及优劣势分析有效竞争与合作,如何通过区域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综合实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研究内容主要分为3个部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也是[3]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建设实践研究。其中,指标体系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所在。“美丽乡村”建设秉承这一战略理主要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新农村建设内涵挖掘或结作者简介王珍子:1983-:,女,*西信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新合生态文明建设等目标着手,基于地方实际,建立评价指标农村建设,土地管理等。体系。评价方法依从定量、定*或定量定*相结合的思路,收稿日期2014-01-22274

王珍子:广东省“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研究在建立指标体系基础上,对当地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评价。之处在于:纵向模式着重于行政指导*;横向模式着重于区

。“”;。最终获得当地乡村建设水平综合评价结果美丽乡村建借鉴*点状模式着重于可落实及特**基于上述分域

,其评价模式既要继承以往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内容,即以村民群众为主体,设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延伸析

,更要突出“美丽”建设的核心要以村民基层组织为议事决策平台,以规划为龙头,以农村环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特征

。因此,总结目前广东省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及其特点,,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为义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是客观衡量和评价地方“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步骤。,切实缩小农村与城市在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内容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2.1纵向模式:以行政体系为基础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实际生产中应该借鉴点状模式的特**、纵向模式的行2.1.1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国家行政体系划分,从省级貌

。:,至村级存在各行政层面的评价模式其中评价指标体系*、横向模式的可比*,提出以区域交通干线为轴线的政

从下到上宏观指导*越来越强;从上到下微观*作*越来“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状模式,通过点的发;遵循系统*、可*作*、可比*原则;例如:省级层面,、线的辐*及面的整体提升,带动区域“美丽乡村”建设,越强展

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素质既注重局部发展,又考虑到整体关系,有利于区域统筹。[4]、农村管理*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村级层面,在生3.2注意的问题提高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等方面选3.2.1指导思想。首先,近年来广东省注重区域城乡协调发产发展

展,注重发挥珠*三角洲地区辐*、服务和带动功能,形成。评价方法上,采用权重法、划分评价标准和综取评价指标

。合评价相结合环珠*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带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其次,为继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注重2.1.2优劣势分析。该模式目标明确,工作易于推动,行政发展新格局,形成不同梯度与层次、相互配套、关联。但若上级*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不足,将导致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作特点强格局。第三,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同时,若基层*对上级政策目标误互补的产业集聚发展建设目标脱离实际

,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东省为适应,将引起当地建设偏离中心路线问题。要读

,一直着力于拓展交通运输网络的2.2横向模式:以市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划为基础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需要

,着力于优化运输网络结构,进一步推进区2.2.1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广东省区域发展存在差异覆盖深度和广度

。这些都突出了选择基于线状评价模*的事实,结合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制约因素,制定评域和城乡运输一体化

“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选择线状评价模式成为必,如:珠三角地区农业产业化不高、农业基础设式的价指标体系

。因此,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指导思想上、城乡收入差距大;东翼地区村组织经济实力弱,农然施落后

,以辐*带动周边地,清洁能源使用率低;西翼地区的农业必须注重以交通干线沿线建设为核心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

,垃圾实施集中处理程度低;北部山区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区发展为主线开展评价工作[5],经济落后。评价方法上,仍采用权重法、划3.2.2指标体系。以社会经济建设内容为选取范围,注重交民生活水平低

,获得综合得分。“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以“科学规划布局美、创分评价标准通干道对

、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环境美、管理民2.2.2优劣势分析。该模式充分考虑宏观发展与微观运作,业增收生活美

”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对交通干道沿线区域、村庄有效结合地域差异*。既能客观反映各地现实发展水平,又主*美

。同时,依据村庄离交通干线的区;既紧跟区域发展现实,及其内陆辐*地进行评价利于不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与借鉴,将评价区域划分为优先建设区、主要建设区、农业又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但受地方发展定向思维影响,人为指位距离

、保护建设区等4个区域,选取不同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建设区标选取及划分不可避免

,以满足不同发展条件村庄有区别的建设目标。其2.3点状模式:以县级及其以下行政区划为基础差异评价

:优先建设区和主要建设区一般包括了工农业比较发达、2.3.1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以县:市、区:域为评价单中

元,通过选取不同建设目标,结合现实政策发展实际,制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建设比较成熟、经济条件好的乡镇街道

;农业建设区一般包括传统农业发展成熟、经济。如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或“美和社区村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加强的乡镇街道”建设目标,某地可专门以“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水平在当地发展适中丽乡村

和社区村庄;自然保护区一般包括开发较少、自然传统村落,通过二级建设指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一级建设指标[6]、区位条件差、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5个方面落实一级指标。明显

3.2.3评价方法。着重不同类型评价区域指标权重选择和2.3.2优劣势分析。该模式基于单个县:市、区:域范围,评

标准划分上的界定。其中,优先建设区、主要建设区以工农。评价的最终结果单纯为落实上级建设要求价体系特殊*强/商贸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农业建设区以现代农业/,或借此契机为创新地方建设途径服务。该评价一业提供服务农业保护区/传统文化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保护仅适用于当地,或与当地情况类似的周边县:市、区:。般

/传统历史文化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型“美实践*、微观*、局限*强,更高层次的宏观指导*较差。建设区以旅游文化

3“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研究”建设为目标。三者均需制定权重及标准。丽乡村

3.1“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状模式3.2.4综合评价。“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由上文可知,3种常用的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虽各,与其他评价模式评价思路相同,都是基于量化考核的模式

,但评价程序:指标体系选取和评价方法:相同。不同:下转第277页:有特*

275

吴永*:南通市通州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成效及对策

松散的买卖型关系向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转变,促进龙头企好的市场口碑。“景瑞”牌蔬菜也获得了*中轻产品质量

。“”国家合格评定质量达标的产品荣誉*业与农户共同发展保障中心颁发的

,还获得*蔬菜行业十大知名品牌、*苏省著名商标、1.4.1发展订单农业。农业龙头企业不仅与农户签订农产书

南通市名牌产品等称号。品购销合同,还为农户提供预付定金、赊销种苗、价格保护、

技术咨询等服务;农户按订单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为企业2存在的问题

2.1企业融资困难,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提供优质产品企业普遍感到发展资金不足,既缺乏收购农产品原料。2012年小香葱大丰产,*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在市场体系

,也缺乏技术改造资金。企业靠自身造血功能来价格大跌的情况下,坚持履行协议,按保护价收购,仅此一的流动资金

,。速度缓慢400万元。发展壮大项让利给农民

2.2企业自身宣传力度明显不够1.4.2强化社企合作。多形式积极促成企业与农民*合

具体表现在宣传投入经费不足、宣传范围不宽、走出去作社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

[1-2]、陈旧于小农意识等。。目前,全区已有11家农业龙头企业牵头思维意识不强产业化经营模式2.3人才资源制约,*苏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了农民*合作社[3]农村人才是强农的根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南通双和食品有限公司创办了合作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优质劳动力大规模向。派得羽绒家纺南通有限公司发起组建了晟成蒙鹅养联社2、三产转移,农业“兼业化”日趋明显,从事农业的人员具,流转土地66.67hm,建立了高标准的养鹅基地。二殖合作社

,留守农业的从业人员“老1.4.3推进村企合作。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减少

、低文化”现象突出,*农技人才的缺乏,制约了现代纽带作用,积极开展村企对接活动,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龄化

。。引导村企共建标准化生产基地、订单生产基地,通过引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赢

、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稳定的优质原料基地。*苏3建议进新品种2,建成260hm出口3.1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投入嘉安食品有限公司与刘桥镇长岸村合作

由于区级基层财政资金有限、实力不强,建议市级以上,该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蔬菜生产基地,同时积极组织企业上*、1.5,注重食品安全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

,,、跑省城争取项目加大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生产基地通州区龙头企业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执行

开展技术改造,形成一批龙头企业集群和优势产业体系。,加强管理,引导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做农产品质量标准

3.2扩大税费支持范围“舌尖上的安全”管理。*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从规范基好

,严把安全质量关,确保基地种植的蔬菜质量安降低农产品加工增值税率,将增值税进项税率与销项地管理着手

税率调整到一个平台上,解决农产品深加工增值税高征低,符合出口要求。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措施,无偿提供全,促进农产品进一步精深加工,在此基础上,还可、种苗,免费向农户发放生物农*,推广标准扣的问题优质蔬菜种子[4]、水价等方面*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无公害生产技术,对基地生产实行强化管理,从种植到以从电价化3.3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收全过程*,严格按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作,*抓产采为解决龙头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中的资金紧、产中、产后管理,建立有效的病虫害测报、防治体系,严前,建议相关政策*银行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资金信,使基地生产的蔬菜原料符合*标准。目张问题格控制使用农*,适当降低抵押门槛,改进抵押办法。贷的支持力度前通过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注册的出口蔬菜基地就24参考文献566.67hm,每年出口1.8万t速冻蔬菜,连续8年来未达[1]闫玉科.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苏景瑞农业科技发展发生过农残超标等安全质量事故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6:9::7.、商品质量档案、蔬菜实行农*有限公司建立起农残速检室[2]黄连贵,张照新,张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

路: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并引进[j].经济研究参考,2008:31::23-33.残留检测制度及物联网[3]黄修杰,张禄祥,吴志钦.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策研究[j].广东应的设备。农产品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了相农业科学,2007:12::145-147.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p认*,并取得*书。由于产品[4]余忠.福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福建*: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5,9:113::41.质量的绿*、生态、无公害、环保等因素,景瑞农业获得了良!!!!!!!!!!!!!!!!!!!!!!!!!!!!!!!!!!!!!!!!!!!!!!!:11::928-931.:上接第275页:[2]王晓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建设[j].*师范大学学报:社评价模式。其特点就在于,结合了交通干道的线状辐*功会科学版,2013:2::19-25.,对交通干道周边区域进行评价,是宏微观的结合。缺陷能[3]许可杰,刘喜波,马鑫喆.我国新农村建设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因人为的划分,虽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却仍存在缺乏在于改革与战略,2013:3::77-79.

。基于正反两面考虑,定量考核后的定*分析[4]李大胜,余建斌,范文正.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变通的可能*研究[j].南方农村,2008:2::32-36.。线状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应基是必不可少的[5]张效*,汤惠君,欧阳孔仁.广东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j].地理科学。于定量与定*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进展,2009:9::751-758.4参考文献[6]贾海薇,巩玉涛,朱汉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1]孙海燕,王富喜.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究[j].经济地理,2008系的建构———以广东省为例[j].学术交流,2009:10::105-108.

277

 

第2篇:广东省农村调研报告

为了准确掌握农村贫困户的状况,广东省统计局于近期开展了一次农村贫困户问卷调查。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2001年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较为富裕的家庭有571户,占全部调查户的比重为22.3%;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以下的贫困家庭为128户,所占的比重为5.0%。该局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这128户贫困家庭的住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贫困户所在村和贫困户的基本特点

(一)贫困户所在村的基本特点

这次问卷调查144户贫困家庭,分布在78个村。调查中,我们每个村访问了一名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综合起来看,贫困户所在村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

1、多数村处于边远地区。这次调查的贫困户所在村,大多数分布在山区和东西两翼边远地区。调查村距县城的距离越远,贫困户所占的比例越高。这次调查中,占10.8%的贫困户所在的村距县城10公里以内;占20.1%的贫困户距县城10—20公里;占69.1%的贫困户距县城20公里以上。

2、村的集体经济较差。从收入的角度看,200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29个村,占全部调查村的比重为37.2%;1—2万元的有8个村,占10.3%;2—3万元的有10个村,占12.8%;3万元以上的有31个村,占39.7%。从分配的角度看,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村委会的日常开支,基本没有分配给农户,仅有6个村(占7.7%)拿出少量资金用于照顾五保户或特困户,只有2个村一次*按人头平均分配给农户,但金额数量也不多。可见,这些村的集体保障功能已大为弱化。

3、部分村的贫困面还较大。大部分调查村的村干部反映,目前农村的贫困问题还较为突出。调查结果表明,村干部认为本村贫困户所占的比重低于5.0%的有6个村,占全部调查村的比重为7.7%;认为占5%—15%的有17个村,占21.8%;认为占15%以上的有55个村,占70.5%。从区域分布来看,粤北山区是贫困户相对集中的地区,但东西两翼部分市、县如惠来、陆丰、廉*、雷州等,有些村的贫困发生率也不低。根据村干部反映,个别村超过50%。

(二)贫困户的基本特点

1、家庭人口“两多一缺”——人口数量多、病号多,患病者缺医少*。贫困户平均每户6.13人,比非贫困户平均多出1.1人,特别是老少人口(61岁以上的老人和15岁以下的小孩)比重较高。其中:户均老年人数比重高出19.4个百分点,小孩人数比重高出73.7个百分点。在贫困户中,夫妇与三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占51.6%,比非贫困户高出13.8个百分点;三代同堂的家庭占28.9%,比非贫困户高出7.1个百分点。贫困家庭人口健康状况的一个明显特征是长期患重病的人较多,据问卷调查,有19.5%的贫困家庭有人长期患重病。大部分贫困户没有医疗保障,普遍缺医少*。

2、家庭劳动力“两低一少”——占人口的比重低、文化程度低,参加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少。贫困户劳动力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51.4%人,比非贫困户低11.4个百分点。贫困户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47.4%,比非贫困户高出13.1个百分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44.7%,低7.3个百分点;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7.9%,低5.8个百分点。在144户贫困户中,只有8户贫困家庭(占5.6%)的成员参加过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其中:学习1—5天的有6户,学习6—10天的有1户,学习11天以上的有1户。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缺少职业技能培训,是贫困家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3、家庭就业“两窄一低”——了解信息渠道窄、从业门路窄,非农就业比例低。贫困户大多数处于边远落后地区,他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在接受访问的144人中(每户1人),对“您认为了解农业经济信息重要吗”(单选题)?回答“无所谓”或“不重要”的占24%,回答“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占76%。但在问及“您主要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农业经济信息”(复选题)?回答率最高的是“听别人讲”,占63.2%。从劳动力的就业情况来看,在本地从业的占88.5%,比非贫困户高出12.3个百分点,而且大部分主要从事种植业和牧业,经营二、三产业的很少;离开本乡镇外出从业且超过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为7.7%,比非贫困户低13.3个百分点。

二、2001年贫困户的生产、收入和消费状况分析

(一)贫困户生产经营状况

1、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较低。贫困户平均每户经营面积为6.27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26亩,其余为水面、山地和园地面积),户均拥有生产*固定资产原值3011元,分别比非贫困户平均值低9.4%和22.9%。贫困户还由于资金不足,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制约了其生产的发展。2001年,平均每户贫困家庭粮食产量1677公斤,比非贫困户平均少19.5%;蔬菜产量1161公斤,少42.1%;出售肉猪1头,少45.4%;出售家禽19只,少27.3%;出售水产品46公斤,少78.8%。只有水果的产量较多,户均235公斤,多21.8%。全年人均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503元,只为非贫困户的37.6%。

2、仍以种养业为主,结构调整进程较慢。收入水平低、家低薄、非劳动力人数多等因素,制约了贫困户开展多种经营和多渠道就业。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家庭劳动力一方面要照顾老幼、病号,另一方面文化素质较低,限制了其外出务工,要经营二、三产业也困难重重,因此,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家从事传统的种养业。2001年贫困户中主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高达75.4%,比非贫困户平均高15.7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从事农业的时间为230天,比非贫困户多42天,多22.3%;而从事非农业的时间只有95天,比非贫困户少36天,少27.5%。

3、农业经济效益较低,下降幅度较大。2001年贫困户对农业的投入,平均每100元的物质生产费用(不包括活劳动投入,下同)获得的收益是174元,比非贫困户平均低16%;与其2000年获得的平均收益对比,减少32元,主要原因是2001年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大。从比较情况看,贫困户农业经营效益的降幅比非贫困户大得多(见表1),主要是因为受灾后缺乏迅速恢复生产和管理的能力。

 

第3篇:广东省建设施工合同

发包人:(全称)承包人:(全称)

依照《中华*共和国合同法》《中华*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合同工程施工有关事项达成一致意见,订立本协议书.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内容: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工程立项,规划批准文件号:资金来源:

二,工程承包范围

承包范围:

三,合同工期

工程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_____天.拟从年月日开始施工,至1年月日竣工完成.

四,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

五,合同价款

合同总价(大写):(小写):项目单价:□详见承包人的投标报价书(招标工程);□详见经确认的工程量清单报价单或施工图预算书(非招标工程)..

;

六,组成合同的文件

组成合同的文件及其优先解释顺序与本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第2.2款赋予的规定一致.

七,词语含义

本协议书中有关词语含义与本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第1条赋予它们的定义相同.

八,承包人承诺

承包人向发包人承诺已阅读,理解并接受本合同所有条款,按照本合同约定实施,完成并保修合同工程,履行本合同所约定的全部义务.

九,发包人承诺

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已阅读,理解并接受本合同所有条款,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时限和方法支付工程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履行本合同所约定的全部义务.2

十,合同生效

订立合同时间:订立合同地点:

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后,于生效.

发地

人:(公章)址:

承地

人:(公章)址: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电传话:真: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电传话:真:

开户银行:帐号:

开户银行:帐号:

邮政编码: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