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

写范文发表于:2018-02-01 11:14:57

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

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

摘要:本文简述了陶渊明的生平,并从思想*和艺术角度来分析《桃花源记》所体现的特点。

关键词:陶渊明;桃花源;艺术;特*;归隐;体验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紫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熟的诗人,也是*文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祖父、父亲都曾经做过官,但到了陶渊明时家境已经没落。在早年的时候,陶渊明就对老庄的学说很感兴趣,同时,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就抱着建功立业的幻想,希望自己将来能“大济苍生”。但是,他生活在晋宋交替的时代,在这个时期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很尖锐,反动们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要职。这使得本是出生于没落的贵州家庭的陶渊明来说,则是遭到无理的压抑,黑暗污浊的现实,使得他们理想难以实现。而自己的一腔热血,“大济苍生”的志向也将不能得以实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对于陶渊明这样的家庭来说,当然的,也就是“壮志难酬”了。而陶渊明的*格耿直,清正廉明,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情感。这个矛盾,使得陶渊明表现出出仕与归隐的反复,也表现出归隐后内心的苦闷与愤憾。

陶渊明的出仕很晚,是到了29岁时自己才出仕。但在以后的十多年里,他的几次做官,都不过是些参*、祭酒等官职,这使得陶渊明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且还必须降志辱身与官场中的人周旋,这本来就是与他自己的*格是格格不入的,而陶渊明又在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隐逸之风盛行的这个时代下,陶渊明向径着“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的生活。后来,在从彭渗县令上他因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终而辞官归隐。从此,陶渊明就再也没有出仕。

隐逸是陶渊明对黑暗现实绝望之后采取的一种消极的反抗,表现了他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归隐田园,躬耕劳动的高尚品德。

《桃花源记》是在陶渊明隐逸多年后写出来的,是陶渊明写自己归隐之后的亲身体验,这是可以从《桃花源记》中看出来的。《桃花源记》,其实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序。陶诗前有着一个序,是陶渊明作诗的特点。而《桃花源记》恰好是陶渊明在写《桃

花源诗》前所作的一个序。这篇序,是所有诗前的序里最长的一篇序,有三百余字,这也是写得最好的序,因而也就成为*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其实,在这里可以说,多数人能知道《桃花源记》的内容,但《桃花源诗》的内容都知道得不怎么全面,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桃花源记》的诗序的魅力远超过了本诗的魅力。可见,《桃花源记》是怎样的脍炙人口的一首诗序。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给我们创造出了一幅*的生活景象,在魏晋时期,天下大乱,文人士夫们看秀了战乱的乱世之中对“*”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望,他们都各自隐逸,使得他们在隐逸的过程中获得的独特的人生体验使他们对于“*”产生了新的感悟,其中,陶渊明是最大的成功者,在他早年的时候就受老庄学说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他“用小生产者朴素唯物的主观改造并吸取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结果,并亲自参加生产劳动。”[1]梁启超在谈及陶渊明的身份时提出:“老实说,他不过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4]躬耕生活一方面结束了他“身为形役”的痛苦走向了和平。

“*”是一种关系的范畴[3]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人体系的框架,则是由人引向周围各方面的关系所构成的,而这种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趋于平和则就是“*”,陶渊明把这一理念融合在自己的躬耕自资的体验之中筑造了“桃花源”,在这美好之中散发。

在《桃花源记》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画面,展示出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这虽然是不能实现的“乌托邦”,但也会令人神往,桃花源,是一个人间的乐园,在这样的乐园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开篇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梦幻般的桃源美景,“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们“往来耕作”[7]这片宁静的沃土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生存条件,于是也就有了“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谐”[3]的其乐融融的场面,在这个世外桃源里,每个人都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自给自足,桃源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自然而又井然有序的家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4]人们在这片天空下安排农事,在这片有限的土地上,桃源人世代都遵守着这片特有的秩序,使得他们得以创造出万世的幸福生活。

《桃花源记》中的人们,是为了“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4],都与世隔绝,没了外界的消息,哪里还知道五百年后仍是乱世,在文中,仅用“皆汉惋”来表现桃源人的反应,而二字寓意深远,他们在叹惜“外人”的悲惨境遇以及尔虞我诈时,更是叹惜世间之大唯有“桃花源”才是一片真正的“乐土”,在“桃花源”里,有一个时点,那就是“无君”,(宋)王安石在其《桃源行》中说:“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5]在桃源里,人与人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阶级*,只有父子关系,桃花源与世隔绝,那里没有等级观念,人人讲平等,没有*队、*、更没有“君”,他们都不受干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男女老少都“怡然自乐”。这里的习谷人情是美的,他们的衣着和习俗仍至耕作方法,都“悉如外人”,但是,他们善良多情,桃源人内部成员之间没有勾心斗争,人们共同劳作,共同照顾家人。“老召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虽说他们长久的避世,但也并没有使他们淡序人情事故,当“渔人”误入他们的世界的时候,人们只是“大惊”,问明来人的身份之后他们“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4]随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在桃花源里,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和美好,在整个封建社会里,由于存在阶级*和阶级剥削,*者对被*者都冷酷无情,人世上到处是悲剧,但少有人情的温暖,更不用说是有桃源人里的这样的生活现象的出现,在桃源里,才真正的是人的世界。

“桃源”的理想社会是陶渊明自然观的反映,对陶渊明的自然观的研究,曾引起过

积极的讨论,历来认为陶渊明的自然观为一个新的自然观,并没多少的争议,朱光潜先生认为:“至于渊明是否绝对有没有受到佛家的影响呢?寅属先生说他绝对没有,我颇怀疑,渊明听到莲社的议论,明明说过它发人深省,我们不敢说‘深省到底究竟是什么’,‘深省’却大概是事实。”并且认为《形影神》三首也为佛家大乘精义,朱自清先生提出:陶公文集所引《庄子》为最,次为《论语》,实为“儒教道家化”的表现。

陶渊明所赞美的桃源社会,有点“小国寡民”的味道,祭祀活动是有的,但活动方

式沿用“古法”,生活是富裕的,但衣著“无新制”。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由于受到历史的限制,他只知道追求美好的社会,但又不知道历史的发展会使社会变得怎么样,他理想中的社会就是“小国寡民”式的,所以他的社会理想带有复古的*彩,应该说,这是他思想中受到道家影响的一面,道家主张“绝圣弃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陶渊明把这些道家的思想形象化了,认为“智慧”是徒劳的,看看“草荣木衰”也可以知道四季的变化,不过,陶渊明说“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只是在赞美桃源社会的和平欢乐,倒不一定是否定智慧的作用,在道家看来,尘世上的争名夺利和尔虞我诈是由于有圣人和智慧的缘故,只有绝圣弃知才能做到“民而无争”,陶渊明看够了尘世的污浊和人心的狡诈,在疾恶的时候便与道家的“绝圣弃智”发生了共鸣,“于何劳智慧”,是对统治而发的,反对他们用种种人为的封建法规来统治*,在陶渊明看来,统治者动心机,用智慧,不会给百姓带来幸福,只有不“劳智慧”,才能出现“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谐”的幸福景象。

参考文献:

[1]葛晓音《八代诗史》[m],陕西*出版社,*年2月版。

[2]《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m],上海*出版社,1986年。

[3]路日亮《价值哲学视野中的*社会》[g],《光明日报》,2005年12月30日。

[4]陶渊明《桃花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源诗并记》,韩兆琦选评《汉魏六朝诗》[m],*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

[5]李斯斌《论的激化叙事与新自然观》[g],《四川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二期。

 

第2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赏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这里年代是假托的。[2]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3]缘:沿着。[4]夹岸:两岸。[5]落英:落花。[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7]阡陌(qiān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9]黄发:指老人。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垂髫(tiáo条):指儿童。儿童垂发为饰。[10]要:同邀,请。[11]邑人:同乡人。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2]延:邀请。[13]扶:沿着。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14]志:标记。[15]郡下:指武陵郡治所在地。[16]诣(yì义):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17]南阳: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诣之,隐士,好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18]规:计划。[19]寻:不久。[20]问津:问路。指探访。津;渡口。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竟然忘掉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其中没有其他树木,地上的芳草鲜嫩优美,遍地是掉落的桃花瓣;渔人觉得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走到那里便发现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小的洞口,洞口好象有亮光;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刚进去时洞很狭窄,仅能容得一个人通过;又朝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明亮起来。里面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桑树、翠竹一类东西;田间道路交错相通,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桃花源中的人往来、耕种、劳作,以及男女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老老少少都很安适快乐。他们看到渔人以后,大为惊异;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渔人全都作了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里去,备酒杀鸡热情款待。村民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探问外界消息。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小孩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此以后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界隔绝了。又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就详尽地讲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们都十分感叹。其他的人也都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拿出酒食来款待。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回去,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不必对外人讲。”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老路回去,一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就往见太守说了自己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竟然迷失方向没有能够找到原来的道路。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到这件事情,就高兴地计划前去探访。但没有能够实现,不久就生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的人了。

【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第3篇: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欢迎参考~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这里年代是假托的。[2]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3]缘:沿着。[4]夹岸:两岸。[5]落英:落花。[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7]阡陌(qiān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9]黄发:指老人。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垂髫(tiáo条):指儿童。儿童垂发为饰。[10]要:同邀,请。[11]邑人:同乡人。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2]延:邀请。[13]扶:沿着。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14]志:标记。[15]郡下:指武陵郡治所在地。[16]诣(yì义):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17]南阳: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诣之,隐士,好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18]规:计划。[19]寻:不久。[20]问津:问路。指探访。津;渡口。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竟然忘掉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其中没有其他树木,地上的芳草鲜嫩优美,遍地是掉落的桃花瓣;渔人觉得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走到那里便发现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小的洞口,洞口好象有亮光;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刚进去时洞很狭窄,仅能容得一个人通过;又朝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明亮起来。里面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桑树、翠竹一类东西;田间道路交错相通,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桃花源中的人往来、耕种、劳作,以及男女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老老少少都很安适快乐。他们看到渔人以后,大为惊异;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渔人全都作了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里去,备酒杀鸡热情款待。村民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探问外界消息。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小孩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此以后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界隔绝了。又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就详尽地讲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们都十分感叹。其他的人也都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拿出酒食来款待。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回去,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不必对外人讲。”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老路回去,一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就往见太守说了自己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竟然迷失方向没有能够找到原来的道路。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到这件事情,就高兴地计划前去探访。但没有能够实现,不久就生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的人了。

【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