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如果地理书丢了必须用它

写范文发表于:2018-04-14 07:17:04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臵优越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如果地理书丢了必须用它

1、半球位臵: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臵: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经纬度位臵:⑴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⑵大部分在中纬度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重要习题

⑴q:我国纬度位臵的优越*有哪些?

a:①纬度适中,气候温和。②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⑵q:我国地理位臵有哪些优点?a:

二、国土辽阔1、领土的四端

⑴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航道的中心线上;⑵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⑶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⑷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第3位。

3、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4、疆界及邻国:

⑴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注意:克什米尔与我国相邻,但为一个地区)⑵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重要习题

q: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

原因。

a:①我国跨经度广,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②我国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三、34个省级行政区1、三级行政区划:

⑴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⑵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⑶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2、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⑴省区之最:

①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②面积最大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地区--*特别行政区;

③陆上邻国最多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④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云南、广西、广东、*(西--东)⑵特记地区:

①4个直辖市:*、天津、上海、重庆;

②5个自治区:*、新疆、广西、内蒙古、宁夏;③2个特别行政区:*、*;

2、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省区形状

⑴黑龙江——天鹅⑵山东——骆驼(乌龟)⑶山西——平行四边形

⑷广东——象头⑸海南——菠萝⑹湖北——狗⑺湖南——人头

⑻*——鞋⑼陕西——跪拜者⑽云南——孔雀

第三节*的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3、计划生育: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主要内容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重要习题

q: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a:①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②交通拥挤,住房紧

张;

③资源破坏,环境污染;④就业困难;二、人口东多西少

1、人口密度大: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三倍多。2、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部沿海一些省区的人口密度更大;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

4、形成原因:⑴地形:东部平原丘陵,西部高原山地;⑵气候;⑶交通;

5、人口之最:⑴河南省——人口第一,密度最大(省之中);⑵*——人口最少,密度最大(行政区之中);⑶*——人口密度最小。第四节*的民族一、56个民族

1.*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⑴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92%。⑵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600多万人;⑶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壮族人口在500万人以上。

2、我国宪法规定:⑴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⑵中华*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⑶国

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3、各民族典型的文体活动及节日:

重要习题

q: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美国有何异同?a:①美国:移*家,民族多而复杂;②日本:以单一民族为主—大和民族;③*: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民族的分布

1、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3、云南省分布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重要习题

q: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

a:①便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②有利于安定团结,国家局势稳定;

③有利于各民族经济共同发展;④有利于保持各民族的文化特*

第二章*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

3、各阶梯主要地形区:

重要习题

⑴q: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样的影响?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是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⑵q: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a:落差会变大,适合建设水电站。

⑶q: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a:①向东流淌的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

②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二、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地形区特征:⑴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川广布;②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④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⑵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②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

③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是我国的“聚宝盆”;④四川盆地——纬度最低,最湿润,号称“天府之国”

⑶三大丘陵:

①辽东丘陵;②山东丘陵;③东南丘陵(最大);

⑷三大平原:

①东北平原——纬度最高,面积最大,地势最高;②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最平坦开阔;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最低,面积最小,地势最低,号称“鱼米之乡”。

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天山山脉、*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⑵南北走向——贺兰山脉、武夷山脉

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⑶东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山脉

⑷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⑸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p21记住主要山脉的位臵)

4、重要分界线山脉:

祁连山(甘肃与青海)界

巫山(重庆与湖北)省

南岭(江西与广东)区

三、山区面积广大

1、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川、戈壁、高寒荒漠等。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

2、各地形类型占我国地形面积百分比:

⑴丘陵10%;⑵山地33%;⑶高原26%;⑷盆地19%;⑸平原

12%

3、山地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p29图2.10)

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⑴利:①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②森林、矿产、中草*、动物、水流资源丰富;

⑵弊: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容易发生自然灾害;

③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④坡度大,不宜

耕种;

重要习题

⑴q:造成中西部一些地区人口贫困的原因有哪些?

a: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运输困难;②耕地少,降水少,农业生产落后;

③思想和技术落后,信息不畅,经济闭塞。

⑵q:对于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摆脱贫困,你有什么好的建议?a:①为贫困地区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②提供资金,发展水利和多经意③修建公路和铁路。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北(漠河镇)与南(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

温相差接近50℃。

2、冬季气温差别大的原因: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⑵北方昼较南方短;⑶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比南方大。

3、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4、夏季气温差别小的原因:北方昼较南方长。

5、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火洲),我国“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和南京。

6、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这是根据活动积温(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来划分的。

7、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

8、不同温度带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不同:

⑴种植的果树:①暖温带——苹果、梨;②亚热带——柑橘;③热带——芒果、香蕉。

⑵作物成熟的次数:①中温带——一年一熟;②热带——一年三熟

⑶传统民居的建筑:①北方——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利于取暖保暖。②南方——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

⑷植被;⑸农作物;⑹运动方式;……

重要习题

q: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a:有关系。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从1月和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地区总是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气温低,特别是7月。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800ml年降水量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3、降水最多的地方——*的火烧寮,年降水量达6558毫米;

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

4、我国的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这是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划分的,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面积广大,主

要位于西部地区。

5、四个干湿地区对应的植被景观:

⑴湿润区——森林;⑵半湿润区——森林草原;⑶半干旱区——草原;⑷干旱区——荒漠;

6、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重要习题

⑴q:各地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a:①甘肃:我国北方地区多为平顶房——年降水量较少,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节约材料。②吐鲁番——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很大,晾房通风效果好,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利于水果的晾晒。③绍兴:我

国南方多为斜顶房——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④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

⑵q: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a:①植被的生长:湿润地区——林木繁茂;干旱地区——主要适合于草本植物生长。

②农业类型:东部地区(南方、北方)——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③农作物的生长:南方湿润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

④主要粮食的分布。

⑤饮食习惯: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喜食面。

三、季风气候显著

1、受纬度位臵和海陆位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2、原因:⑴冬季风:来自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⑵夏季风:来自东部和南部辽阔的海洋,以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为主。

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大。季风来源风向*质降水

冬季风内陆(西伯利亚高原)东北、西北寒冷干燥少夏季风海洋(印度洋太平洋)西南、东南温暖湿

润多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news/2e3626c1c1468da4.html:大兴安岭—*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3、常见的灾害*天气:暴雨、干旱、寒潮、台风等。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梅雨与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与7月中旬---8月中旬江淮地区。

第三节*的河流

一、外流河与内流河

1、外流河:注入海洋的河流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注入北*洋:额尔齐斯河;2、内流河内流河:没有注入海洋。塔里木河: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3、我国的主要湖泊青藏高原湖区:多为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长江中下游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二、滚滚长江

1、长江的源流概况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度和流量均位居世界第三,*第一。源头长度流经省区注

青藏高原唐古入流经地形主要支流水利工程

拉山各拉丹东峰6300千米青海-*-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东海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雅砻江、大渡河、岷

江、嘉陵江、汉江等二滩、丹江口、葛州坝、三峡注意;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嘉陵江与长江交于重庆,汉江与长江交于武汉,长江在上海入海。

2、长江的分段:源头—上游—宜昌—中游—湖口—下游—上海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位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中游多支流、湖泊、曲流(荆江、鄱阳湖)下游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黄金水道)

3、长江之害在于中下的洪涝、干旱灾害

三、滔滔黄河

1、黄河概况

入海洋源头长度流经省区流经地形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5464千米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8个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渤海

2、水能开发:水能集中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源头—上游—河口—中游—旧孟津—下游—入海口

3、黄河忧患: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下游形成“地上河”造成洪水灾害

4、治理: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所利

用的物质和能量。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是可再生资源。

2、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利用不尽合理。土地总量第三,耕地总量第四,人均三分之一;矿产总量第三,人均3/5,森林第六,人均1/9河流径流总量第六,人均五分之一.

第二节*的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概况

①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②土地类型多样,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其中草地面积较广。

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所占比重低,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2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的非季风区。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

3、问题及对策

①问题(土地资源减少):工业建设、城市用地占用大量耕地;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人口增加。

②对策:十分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土

地利用的基本国策)

1、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第三节*的水资源

(1)水资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们常用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作为淡水资源多少的指标。

(2)水资源的分布: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年降水量有关)。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季风气候)

(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滦入唐、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南水北调最大;

②兴修水库,;

③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④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南水北调有三条线路: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经京杭大运河到*天津。中线:从丹江口经华北平原到达*等地;西线:引雅砻江、*江的水到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第四节*的海洋资源

一、丰富的海洋宝藏

1、海洋空间资源,发海洋交通、海洋观光旅游

2、海洋生物资源

3、海底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等

4、海洋化学资源,提取盐、镁、碘等

5、海洋能资源,潮汐发电。

二、开发中的问题:海洋生态破坏(捕捞过度)和海洋污染(石油、废水),应捕养结合大力发展滨海养殖和远洋捕捞,保卫我们的蓝*国土。

第四章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含义和种类:根据动植物生长和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植来获得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农业分布规律:东耕西牧,南稻北麦。南方:甘蔗,南方沿海;油菜,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北方:甜菜,东北;棉花,华北平原和新疆;花生,辽东和山东半岛。3、农业差异原因:各地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

4、九大商品粮基地:经济条件。海拔高度也是重要影响。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北)江淮平原、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最多)珠江三角洲。

第二节全面协调发展工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发展水平标志一个国

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2、种类:按产品类型分为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造船、

纺织、石油、化学、电力、电子工业等;按是否直接用于生活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

3、工业分布特点:明显形成沿海、沿江、沿河及沿铁路干线分布的大势。其中沿海工业是我国最为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4、主要工业基地:由北至南: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城市工

辽中南钢铁、机械、造船、汽车业类型及排名优势条件

制造沈阳、鞍山、抚顺、大连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京津唐化工、纺织、食品、电子电器*、天津、唐山北方最大全国第二综合*工业基地交通便利沪宁杭机械、化工、钢铁、造船、纺织、食品上海、南京、杭州全国最大的综合*工业基地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资金雄厚技术发达珠三角纺织、食品、造纸、制糖、电子电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劳动力丰富影响一个国家工业分布的因素:矿产资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劳动力成本以及所在地区的农业基础。5、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产业,其支柱是电子、信息类产业。分布特点:高新技术开发区多依附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点状分布特征。北

京、上海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的核心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弄好重点:①沿海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内地多发展与*式有密切联系的产业③边境地带则发展以边境贸易为主的产业。

运输业第三节全理布局发展交通1、铁路:我国现在和将来的主要运输方式。开往*方向的列车车次为双数,远离*为单数。我国铁路干线可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即六纵两横:六纵,京哈、京广、京沪、京九、焦柳、宝成—成昆线。两横,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2、公路和航空: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道。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的航空港都是主要公路的枢纽城市。

3、水上运输: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湖泊运输。大连、上海和广州是我国的海运中心。内河运输受河流径流量影响大4、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适应*强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

速度较快、比较灵活运量小,运费较高公路水路运量大、

航空速度运费低、投资少速度慢,受自然条件限制大

快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管道运量大安全节

第四节多姿能不间断运输运送液态物质投资大

多彩的中华文化1、民俗:不同地形、气候、降水等,

衣:北方,棉衣;南方,丝绸;西导致不同的生活习惯。

部,动物毛皮。食:北方面食,南方米饭,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四川湖南湿气重,多吃辣能驱除身上湿气湿毒,防止风湿病。住:北方雨水少,寒冷,屋顶较平,墙壁厚,如黄土高原的窑洞。而南方雨水多,多为坡顶房,如湘西的吊脚楼。行:南船北马,青藏地区的牦牛。

惯2、民俗形成原因: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俗习彝族——火把节;白族——三3、独特的民族风情:

月三歌会;藏族——晒佛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汉族——赛龙舟;朝鲜族——跳跳板;苗族、侗族——芦笙节。4、旅游: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有37处世界遗产。五岳:华山、恒山、衡山、嵩山、泰山。

 

第2篇: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提纲

一、地球

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3月21,太阳光直射赤道,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3.地球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

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

三、地图

1.地图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④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⑤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2.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

四、海洋与陆地

1.地球表面海洋占71﹪,陆地占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面积比较:*、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第3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复习知识提纲

八年级是学习初中地理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主动复习在课堂生学到的知识,这样才能将地理学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地理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景观的差异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一般低于800毫米)

多(一般高于800毫米)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地形

平原与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

河流有无结*期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人文景观的差异

差异原因

农耕制度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

一年两至三熟

气候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气候、地形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气候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经济作物

棉花、谷子、大豆等

棉花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

气候

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黑土地

黄土地

位置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自然条件

地形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温度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

暖温带

干湿区

湿润和半湿润区

半湿润和湿润区

生态环境问题

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沼泽湿地,森林破坏严重

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

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自然条件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

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

1、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2、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

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2.初中八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3.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

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