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预言

写范文发表于:2018-03-01 14:22:06

自我实现预言,也叫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是指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其他人怎么样产生一个预期,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我们常说的皮戈马利翁效应就是自我实现预言的一个典型例子。

罗伯特•默顿最早创造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词。他认为,个体变化,产品短缺,银行倒闭,股票行情下跌,甚至战争都可能因为“它们即将发生”这一预期而发生。社会心理学家w.i.托马斯系统阐述了有关自我实现的基本观点。在他看来,“如果人们将情景看作是现实的,那么它们的结果也是现实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往往会重复另一个人的期待,不管这种期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由于托马斯在这方面开拓*的研究,人们卡开始在许多领域对自我实现的预言现象进行研究。

自我实现的预言相当于期待效应。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例子;临床医学中常有利用安慰剂治疗患者的事例,接受治疗者常能体验到如同接受实际治疗一样的治疗效果或副作用,这实际上是患者的期望产生的效应。

自我实现的预言还常常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教师对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种族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别的学生抱有不同的期待,这种期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就。

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在职业化的时代,资本主义越来越纯粹,自由竞争越来越健全,真正拥有实力的人越来越受到推崇。企业家无处不在,他们根据问题、情况和优先顺序,利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努力钻研,力求在更高水平上解决问题的专家不断增加,这正如电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一般。如今,这样的时代正在到来。

各位读者,你们听说过“预言的自我实现”这种说法吗?这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是罗伯特?c?默顿的父亲。罗伯特?c?默顿曾经与迈伦?斯科尔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1998年破产的投机*投资集团——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创始人之一。

这种说法指的是以没有确凿证据的预言为契机,唤起一种新的行动,这种行动最终使起初的预言变为现实。因此我做出了文章开头的预言。

被称为“专家阶层”的这个社会阶层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由真正拥有实力的人们形成的。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预言,是因为我非常希望这个社会阶层的势力增强,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摆脱不合理的因素,提高效率,为21世纪的日本开辟道路。

例如,参议院准备在日本国会召开第162次定期会议时通过邮政民营化法案,自民党的执行部门要求各家媒体“审议还没有结束,请不要报道说‘难以通过’”。正如他们所担心的那样,“难以通过”的预言最终实现,对此人们依然记忆犹新。

众所周知,我一直毫不客气、锋芒毕露地表明自己的意见,被认为“蛮不讲理”或“*情乖僻”。为此,那些旧秩序的守护者们多次批评我说:“你那么说,真的就会变成那样”。的确如此,回顾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尽管并非百分之百地准确,但我的发言与构想有不少都变成了现实。

但本书写作的目的并不在于预言,而在于强调培养专家的方法。从我对专家的体会谈起,对成为专家的理*的平台(基本条件)做出详细的论述。因此,不要期待着我会告诉大家如何成为专家。不经过思考便想成为专家,这不是专家应具备的态度。这方面的学习当然必不可少,但真正的专家首先要理解专家的基本条件,然后再去思考如何成为专家。

因此,我在归纳总结本书时,对当时连载于《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内容产生了怀疑。最终重新确定了写作的理念,删掉了大部分内容。我曾经多次谈到,自己以前是一名核工业工程师,进入从事经营咨询的麦肯锡公司工作,也许是缘分所致。然而,我没有上过商业学校,仅仅学习过科学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商业专家,我只能靠自己

独创的一套,在不断失败中摸索。因此,我希望通过本书,向此后肩负日本社会重担的各位商业专家介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体验,也就是专家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思考方式。不过请大家切记,一定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而不要囫囵吞枣地阅读我的文字。

本书的底稿是2004年7月开始连载于《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从30多岁到40多岁,我经常阅读这本杂志的英文版。因为大部分客户都阅读这本杂志,我想与他们就杂志中刊登的见解和组织框架进行一番讨论。既然是商业专家,那么不熟读《哈佛商业评论》恐怕不太合适。在熟读这本杂志的基础上,还可以发表文章,和那些作者就某些观点进行磋商。事实上,与其按照杂志上所写的内容进行“空拳攻防练习”,倒不如实际参加拳击比赛,或怀疑,或反驳,或时而点头,这样做将更有意义。

最后,我再提出一个预言——“任何人都能够成为专家”。这个故事罗伯特•默顿(robertmerton,1948)说得好极了。1932年一个星期三的早晨,卡特赖特•米林维尔(cartwrightmillingville)来上班。他供职于一家银行,并任该行行长。他注意到,这一天出纳员的窗口相当忙。存户在一周中(离发薪日还远着呢)排着长长的队伍是不常见的。米林维尔衷心地希望这些存户没有被解雇,然后开始他的行长事务。

这家银行资金雄厚而且具有偿付能力。它的行长知道这一点,它的股东知道这一点,我们也知道这一点。但是在出纳窗口排队的那些人不知道这一点。事实上,他们相信,这家银行将要倒闭,假如他们不迅速取出存款,就没有存款可取了,因此,他们现在就排起队来,等候取出存款。在那些人相信这家银行将要倒闭并按照自己的信念去做之前,他们可以说是错了。但是,一旦他们相信他们的信念并且按照它去觯蔷?amp;ldquo;知道”了米林维尔行长、那些股东以及我们所不知道的一个真相或事实。因为他们造成了这个真相或事实,所以他们懂得了这个真相或事实。他们的期望,亦即他们的预言,导致了这个期望本身的实现:这家银行倒闭了。

不仅经济机构的倒闭归因于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默顿还指出了这样的期望通常在各种族间的关系以及少数民族群体的行为中的重要*。某个州的黑人学业成就较低,这可能确实已成为现实,该州花在黑人青年身上的教育经费不到花在白人青年身上的1/5。罗斯(rose,1956)在某种意义上更进了一步,他说,白人和黑人都期望黑人失败,这是一种“不让黑人尝试”的双重期望。

然而,使“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概念仅局限在一个方面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在种族关系的案例中,借助所谓的“斯威尼奇迹(sweeney’smiracle)”这个特定的自我实现预言,就可以作出很精彩的阐述[《展望(look)》编委会,1965]。

詹姆斯•斯威尼(jamessweeney)在图莱恩大学教授工业管理和精神病学,并负责经营这个大学的生物医学计算机中心。斯威尼的期

望是,他能够使受教育不足的黑人充当计算机*作人员。他选定的那位受教育不足的黑人名叫乔治•约翰逊,他以前是医院里的清洁工,后来成了该计算机中心的杂务工。早晨,他打扫卫生,下午,他学点计算机的知识。他学到了不少有关计算机的知识,可是,大家都说,要想当计算机*作人员,就必须在智力测验中获得一定的分数。约翰逊参加了智力测验,结果表明他甚至于没有学会打字的能力,更不必说*作计算机了。但是斯威尼不信。他去行政部门威胁说,没有约翰逊,就没有斯威尼。他们两人继续工作,斯威尼仍然主管计算机中心,而约翰逊现在管理主要计算机的机房,负责新职员的培训事务。戈登•奥尔波特(gordonallport,1950)是采用“自我实现预言”这个概念的又一位重要的理论家。他把这个概念应用到*紧张局势和战争领域之中。奥尔波特认为,期望参战的国家最有可能参与战争。发动战争的期望传递给未来的对手,未来的对手也会作出备战的反应,这种行动更加证实并强化了最先希望发动战争国的期望,导致更充分的备战,依此类推,形成了一个正向反馈循环的相互强化系统。那些不想参战的国家有时似乎设法避免卷入战争。

就人们对一个人的期望而论,分析他打高尔夫球或玩滚木球戏的方式,要比分析大规模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更平淡无奇,但同样令人感兴趣。威廉•怀特(williamwhgte,1943)是一位参与*观察研究人员,他研究了一组年轻人滚木球的行为。这组人都是怀特所描述的有名的街角帮(street-cornergang)成员。这组人(尤其是他们的头儿)“知道”一个人应该滚得多么好。某个晚上,小组成

员都“知道”某人会滚得好,他果然滚得不错。在另一个晚上,小组成员“知道”某人将滚不好,他真的就滚不好,尽管他在前一个晚上滚得很好。小组对成员成绩的期望似乎决定着成员的成绩。这种树立信心的挑战和给那些期望能滚好木球的人提供鼓励,也许凭借增强他的动机并减少他对干扰影响的焦虑,来帮助他滚好球。把小组的期望——他将滚不好球——传递给某个成员,可能会降低他的动机并增强他的焦虑,以致这种期望影响了他的成绩。

尽管没有具体地探讨一个人的期望对另一个人行为的影响,但贾斯特罗(jastrow,1900)的一些观察是与之有关的。他写道,一个运动员因为非常担心自己会失败,以致自己的动作协调受到破坏而真的失败了。“……心里总是想着可能不能达标会削弱个人努力的强度,从而有碍于个人的最佳表现”(p.301)。贾斯特罗在他的例子中没有明确地说明失败的期望出自他人。然而,怀特提供的例子确实表明,这样的期望通常来自他人。

学习理论家格思里(e.r.guthrie,1938)进一步阐明了他人对一个人行为的期望对他的行为的影响。一位胆小而且又不善社交的年轻姑娘由于被故意当作社交的宠儿,而在社交场合成了自信、应付自如的人。一组热心相助的大学生事先调整了和她相会的那些人的期望,使得他们期望她的是善于社交的行为。这种对善于社交的期望及时引发了所期望的善于社交的行为。在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戈尔茨坦(goldstein,1962)注意到德雷耶(drayer,1956)对救援人员期望之重要*的观察。在民事和*事事故中,受害人似乎按照救援人

员期望他们作出的反应而作出反应。美国陆*的精神病防治经验似乎告诉我们,越被明显地当作精神病患者治疗,就越不可能回到工作岗位(bushard,1957)。在开车这种更日常的经验中,肖尔(shor,1964)指出,一个驾驶员对他人驾驶汽车行为的期望可以充当自我实现的预言。

贾斯特罗(1900)详尽地叙述了工作领域中一个具有充分文献的自我实现预言的案例。那是1890年,霍勒里斯制表机(hollerithtabulatingmachine)刚刚在美国人口普查局安装妥当。这种机器好像打字机,需要*作的人学会发明者霍勒里斯认为要求很高的一种新技能。霍勒里斯期望,一个受过培训的人每天能打印约550张卡片。两周之后,*作的人经过充分培训,开始每天打印大约550张卡片。过了几天,每人开始超出预期的成绩,只是在情绪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作人员紧张地试图打破预期的界限,以致于美国内政部长下令禁止制定任何最低成绩指标。这一步骤被看作是保护该机构人员的心理健康所必需的。

为了扩充霍勒里斯制表机的工作人员,于是,新招了200位职员。这些职员对这项工作一无所知,以前没有受过任何培训,甚至从未见过这种机器。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从事这项工作在情绪上所付出的代价,也没有人讲过可能达到的成绩最高限是多少。不了解这些情况反而是他们最大的财富。三天之后,这组新的*作人员的成绩达到了前一批人通过更合适的集中培训,7周后才达到的成绩水平。前一组每人每天打印700张卡片后就精疲力竭,而新招的这组每人打印

出3倍于上述数字的卡片,也没有任何不良效应。

在人口普查局采用霍勒里斯法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实现预言的工业方面的例子大约75年以后,巴维拉斯(bavelas,1965)描述了工业情景中对这一命题更正式的检验。在一个大型的工业企业里,大量的女*求职者都要受到一番评价。每位求职者都要接受智力测验和手指灵巧*测验。管理这些雇员的领班被告知其中某些妇女在这两项测验中得分很高,而某些妇女得分很低。领班所得知的信息当然与这些求职者的实际成绩毫无关系。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领班对这些工人的评价和这些工人的实际成绩记录表明,领班的评价更偏向那些据说在上述测验中取得高分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一种简单的“光环”效应(“halo”effect),领班的理解力在这种效应下受到了他们自己期望的影响。如果领班期望工作人员取得好成绩,客观的成绩记录也就是好的,这种发现不能这样简单地加以解释。这种结果不能归因于一种简单的光环效应,而只能归因于人际间自我实现预言的又一案例。令人感兴趣的是,工作人员的实际测验分数与领班的随后评价或者与客观的生产记录毫无关系。

上面所述的自我实现预言的所有案例,只有助于阐明自我实现预言这个概念,而无助于确立这个概念的真实*、效用*或普遍*。除了巴维拉斯的研究之外,上述案例充其量只是提供了一种轶事*的证据。所以,尽管这些案例并非毫无价值,但还不能当作结论。姑且假定人们对未来事件作出预言或对未来事件抱有期望,我们可以考察存在于对事件的预言和随后发生的事件之间可能关系的类型

预言和事件之间的一些可能的关系

图1表明了预言和随后发生的事件之间的一些较有可能的关系。在案例1中,预言和所预言的事件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声称没有这样的关系。(统计上非常复杂的轮盘赌徒的情况便是这样:假使轮盘转轮合理的话,赌注和表示赢的颜*或数字应该无关。)在案例2中,在预言和事件之间没有发现有关系,但预言者认为有一种关系。(甚至在转轮合理的情况下,一个轮盘赌徒常赢,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很可能发生,那么就可能相信他的预言影响转轮的旋转。)j•p•查普曼和l•j•查普曼(chapmanandchapman,1967)引用了大量文献*,即使是头脑简单的人在不存在任何关系的情况下也会察觉到关系来。

类型Ⅱ诸关系的共同之处是预言和随后发生的事件之间的确存在某种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质可能是正的或者负的,而且这种关系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由于预言本身造成的。因而,在案例3和案例4中,我们有一种反自我实现(antiself-fulfilling)的预言。这种预言准确预示了它自己的对立面,即默顿(1948)称之为“自灭预言”(suicidalprophecy)的一种事态。有位忧心忡忡的医生预言他的病人就要死亡,因而特别照顾好病人,这可作为例子。这位医生也可用来说明预言和事件间负关系的亚类型(案例4),这种关系是由于预言本身的缘故。然而,预言本身也有可能不是有效的变量,而是预言

者的某种相关表征。这样,忧心忡忡的医生也拥有*能力,致使病人生命延长,而且尽管医生忧心忡忡的事实导致在担心病人的健康与病人的延长生命之间有一种虚假的负相关,但是医生的忧虑本*这一事实可能与之无关(案例3)。

同样,在案例5~7中,自我实现的预言并不总是真正地自我实现的。即使预言不是造成随后事件的原因,但预言可能与随后事件有关(案例5和6)。因而,一位持乐观态度的教师如果预言一个教育上有困难的学生会取得好成绩,这位教师就可能使他获得好成绩,这不是由于她预言了好成绩,而是因为教师的个*与乐观态度有关(案例5)。假如反向关系确实存在的话,预言有时似乎导致所预言的事件发生。对过去有关事件的观察形成预言,这种预言的结果只是一种准确的预示,并不影响到所预言的事件(案例6)。

最后,在预言和随后发生的事件之间存在的那种关系里,预言不是伴随着自我实现而是有助于自我实现(案例7)。这是我们最感兴趣的关系,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总是能这样容易地把它与其他类型区别开来。本书第三章对这个问题将进行更严格的讨论,并且运用更有力的证据来*这种现象的真实*和普遍*。现在继续讨论下去,未免有些盲目,因此,下述问题必须提出来:假定自我实现的预言发挥作用,什么东西使这些预言自我实现?若不考虑具体预言的*质,是否有某些普遍原则可用来解释预言在其自身实现中的作用?

预言实现的动因

使一个人的期望得不到证实是令人不快的,尽管这种出乎意料的结果通常不会导致心理抑郁。总的说来,人们不希望自己错了。这种常识*的断言得到实验证据的支持,这种证据表明上述断言是可取的,因为单凭常识,我们就“知道”不真实的事情太多了。卡尔史密斯和阿伦森(carlsmithandaronson,

1963)*,假如被试期望尝尝苦味的东西,而给他们的却是甜味的东西,那么这种甜食尝起来就不太甜了。假如被试期望尝尝甜味的东西而给他们尝的却是苦味的东西,这种苦味的东西就会被判断成比平常更苦。日常生活中与这种实验相类似的是,人们偶尔会冤枉他人的美味佳肴。一种使人厌恶的味觉体验是由于吃了一顿不想吃的食物,尽管这种食物平常是某人非常喜爱的。桑普森和西布利(sampsonandsibley,1965)至少部分地证实了卡尔史密斯和阿伦森的研究成果。

阿伦森、卡尔史密斯和达利(aronson,carlsmithanddarley,1963)通过*被试有时喜欢一种客观上更令人不愉快的任务,而不是喜欢更令人愉快的但却在意料之外的任务,为上述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当被试像所期望的那样执行任务时,他们似乎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成绩也更满意。阿伦森和卡尔史密斯(1962)*,那些做不好,也想做不好的被试似乎比那些做得好但不想做好的被试对自己的成绩更加满意。

哈维和克拉普(harveyandclapp,1965)的一项实验与这些

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他们发现,当被试期望别人说他们好话时,他们更喜欢对好话而不是对坏话作出反应。这一研究结果不足为怪。但是,当被试期望听到别人说有关自己的不愉快的事,而且随后真的听到别人说起这些不愉快的事时,要比当他们期望听到不愉快的评价但听到的是愉快的评价时更有利地作出反应。根据这些以及其他的研究,[尽管有些研究不支持这种看法(mcguire,1966)],似乎看出,即使自然的反应一直是合乎情理的,但在自然的不可预言*中可能确实有些痛苦;因而当人们预言到了自然的不仁时,这种不仁可能非常容易承受。这种事态可能有一种进化的优势。假如从长远的观点看,人类不太喜欢意外事情,那就可能推动更多地理解自然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控制自然的事业。这种事业包括巫术、宗教和科学,而科学允许对自然中可能的意外事件之减少作些定量的陈述。对于自然的更多的理解,就会有更大的力量控制自然或适应自然,从而能够更大地减少可能的意外事件。假如人类能够因更加准确地预言而生存得更好,那么,看来就有理由认为,人类在预言的准确*方*有既得利益。保障这样的准确*比自然赋予的某种不可预言的小恩小惠对于人类可以有更多的裨益。无论如何,不管我们是否采用“生存值”这样的生物学概念,许多理论家一致赞同,人类在他的世界中需要至少一种最低限度的稳定*、一贯*、有序*或者可预言*(allport,1950;festinger,1957;kelly,1955;potter,1954;tolman,1932)。

 

第2篇:预言现代诗歌

我现在不能说话

我能够看到今晚远方的夜

灯火阑珊,如果

我对那远方是懦弱的

而现在

我躲避着明媚的春天

如果——

我只记得冬的苍茫、风的呼啸、血的殷红、欢聚在梦中的惶恐

我就一定可以荒唐着心安

不幸的是我还残存着善

那像将死之人的最后一口呼吸

伟大的支持着我,奢望我爬出深渊,去奔跑

在远方的夜漆黑之前

我身处一个个绝望又真实的预言中

坠入一个个自设的深渊里

反复的恐惧,无休止并永恒的慌乱

但我想我不敢再胡乱思想了

我害怕与自己潜意识里坚信的——

我将回到生养我的地方

我从不能冒充上帝的权力

上帝对每个人早有安排

 

第3篇:现代诗鉴赏:《预言》

何其芳的爱情诗,立足于自己对爱情的憧憬、经历和思索,又净化了自己的不幸爱情,而趋向于对爱情本身的生命体验与感悟。

何其芳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馨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长途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像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著,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到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如梦如烟,宁静柔婉,何其芳在回忆与梦幻中寻求美,表达美,抒下这首《预言》。全诗富有音乐**,六行大体押韵,每行的节奏又大体相等,读来平和愉快,诗句本身的节奏又和情绪的抑扬顿挫相协调,从而产生了拨动心弦的音乐效果。一支充满柔情的夜曲,引领我们步入何其芳的涓涓心灵细语中。

耳边飘过那个神秘的足音,如夜的叹息,悠长而安静。细细等待,林叶和夜风私语,麋鹿驰过苔径蹄声细碎,那是她的足音,正渐行渐近。诗人的情绪不禁砰然跳动,渴望而欣喜,“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青的神?”期待着这位年青的神的停留,而他,也开始了这段可遇而不可求爱情预言。

这个“预言”,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美少年那喀琉斯与回声女神厄科的故事,厄科痴恋美少年,唱着歌儿盼着他的驻留,而那喀琉斯却终究离开了她。厄科只能化成幻影,在众女神报复的诅咒下,美少年爱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爱而不得,叹息而死,化为水仙,终日顾影自怜。

神话中,年青的神是个美少年,而诗人笔下的却是个美丽的女子。来自温郁的南方,温柔可人,带着那身诗情画意的气质,这个形象是诗人是无数少年,心中那个完美理想的化身,是他们心灵深处最初最单纯的爱情憧憬。诗人期待听到如梦般的她唱的歌,合眼沉醉,感受那灵魂深处似曾相识的温暖。这份期待下,诗人温柔地邀请,“请停下你疲劳的奔波进来,这里有虎皮的褥你坐!”,敞开自己的心扉,诗人愿为这次注定的邂逅付出自己所有的温柔。烧起每个秋天拾来的落叶,烧起积累已久的等待与期盼,幻化为无限的温暖,留着年青的神,细细倾听诗人自己的歌。

“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那是少年对爱情的期盼,沉郁又高扬,心中有着这样一首歌,唱给梦中人,唱给这年青的神,或许只是,“原来你在这里”的一声叹息。歌声怎能将他的一生诉尽,只是十九岁的心如此骄傲,十九岁的激*情如此高昂!写下此诗的何其芳刚刚失去一段恋爱,昙花一现的爱情是一个注定的预言,当诗人感受到这个年青的神出现时,当他怀着火光般的激*情|欲与之诉自己的一生时,歌中是否也不知觉地有着这段宿命的愁肠?

尽管诗人如此勇敢地表白胸臆,如此殷勤地呼喊挽留,可年青的神却并不因此而驻足听他歌唱。诗人告诉,近乎于威胁她,前面是无边的森林,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藤蟒交织,-*-森恐怖,没有一丝星光。事实上,这不是年青的神将会遇到的不幸,而是诗人面对将要失去她时,内心不忍想象的失落画面的写照。“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此时诗人的挽留甚至已成了哀求,一腔挚诚,只为舍不得放不下的这个女子,这份眷恋。愿用尽全身力气为她唱忘倦的歌,只要她回眸,诗人便愿给她全部的温暖。这忘倦的歌唱的是男子的誓言与最后的决心啊!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你的脚步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诗人的歌声到达了高|潮,从小心翼翼的守候到倾注着所有的渴望与真情,而年青的神最终还是决然而去。歌声在这个爱情的预言中渐渐飘逝,年青的神无语而来,无语而去,留下诗人独自惆怅。这段美丽而又感伤的境遇,是一个美丽的预言,注定会有那么一个歌声,去追逐,去惆怅。

何其芳的诗总是不去刻意刻画那个美的形象,总如镜花水月,却总能打动读者心底的情丝。木雕流金,岁月漾开涟漪,回首间,正是十九岁这个梦的季节,想着那首歌,关于红尘,关于爱情,关于青春。

预言》写于1931年到1937年的《预言》是诗人迷茫、苦闷、幻灭、追求的连绵心灵变奏乐章。

卷一多为梦幻式的爱情吟唱。生活中诗人被他爱慕的少女抛弃过,爱慕他的少女又被他忽视了,这二者都属于海市鹰楼式的爱情,这种现实经历折射在诗中便使情思复杂起来,既在幸福中感受不幸,又在不幸中咀嚼幸福,有甜美的期盼,也有痛楚的相思,有温馨的怀想,也有清醒的失落,*甜苦辣搅拌在一起难以名状。《预言》一诗把爱拟为“年轻的神”,“我”热切盼他来临表露爱恋,可她却“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消失了骄傲的足音,空留下“我”之惋叹与无望,这种爱尽管略显飘渺,却也是一首真挚炽热的向往的梦之歌。一般说来逝去的东西人们才愈觉其可贵,已成“珠泪玉烟”的爱情使诗人沉酒于记忆中,患了刻骨相思的“季候病”,一件《罗衫》惹起他对花一般时光的怀念,一阵《脚步》在他心头“踏起甜蜜的凄动”;他明知“对于梦里的一枝花/或者一角衣裳的爱恋是无希望的”,(《赠人》)可他又偏偏钟情地追求着,甚至甘心为之牺牲,“我合张开明眸/给你每日的第一次祝福”,(《祝福》)深沉地将爱埋在心底、为爱人真诚祝福。他为自己的过失懊悔不已,也幻想旧梦复归“日夜等待着熟悉的梦覆我来睡”,(《慨叹》)可见痴情之深。这就是何其芳式的爱情,不同于至上的爱情肉感的爱情,它深情缝绪,细腻缠绵,蕴涵着真挚纯洁、健康真诚,既有“只是近黄昏”的悲凄,也有“夕阳无限好”的妩媚,并且因其悲凉而愈显其美.毫不夸饰地说,在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这是一种令人温馨的可贵情怀。

※读这首诗要抓住全诗构思与结构上的特点:前五节充满青春激*情的对爱情的竭力渲染与铺写,与最后一节的突然翻跌,形成强烈对比:这不过是"无语而来,无语而去"的梦。抓住这一"全局"之后,再去细读各节诗,就可以发现,最后的"突转",其实前面早有蛛丝马迹,形成一股青春激流底下的感伤的潜流,最后才喷发出来。了然于此,再去吟诵全诗,就会读出两种诗情明暗、虚实、起伏之间的丰厚的韵味。

预言》称得上是一首写得比较好的朦胧诗。所谓朦胧诗,通常是指诗歌主题的模糊隐约,或者不确定*。原因有三种:一、意象跳跃,之间缺乏连贯;二、情趣属个人特定,不易为大众体验;三、意象与情趣之间仅有隐约的暗示,而无明显的关联。我之所以把《预言》称为朦胧诗,主要原因就在第二种。

的确,仅从文本上来看,我们很难明确地指出这首诗的真正主题。诗人所说的“年轻的神”到底是指什么?是指爱神吗?或者就是诗人心仪的姑娘?又或者是诗神缪斯?假使看做是深挚的友情大体也说得过去。但是,既然我们要做赏析,那就一定要找到一个最贴切的主题,能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接近甚至一致。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这是一首爱情诗。联系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和背景,我们得知:《预言》首发于《燕泥集》,这本诗集是何其芳在1931至1935年大学期间写成的。1932年夏,他爱上了自己的表姐杨应瑞,这段短暂的恋情由于父亲的严厉反对而夭折,这不幸的初恋很可能就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动力,其中,当然也包括这首《预言》。因此,我们不妨就以爱情诗为主题来做这首诗的赏析文字。

首节写爱情女神的到来。所谓“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这里采用的也是这种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首先为下文营造声势,创造氛围。虽然爱神的脚步如叹息般轻柔,但诗人却能在林叶萧萧和麋鹿细碎的蹄声里分辨得清清楚楚。这就说明,诗人早就在企盼爱神的到来,在预言(所谓预言,或许就是指曾经的梦境)中早已听到并牢记爱神的脚步声。这两个有关声响的意象,同时还提供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那就是渺无人烟的神秘森林。很快,爱神由远而近,甚至能清晰地听到她银铃般的歌声了。尽管这时还未见其人,但从那如银铃的歌声里,我们可以想见她超凡脱俗的清新与美丽。首节着重声音的意象,而声音具有隐约若是、朦胧两可的*质,这也和诗人面对爱神来临时恍惚如梦、犹疑不定、患得患失的情绪相一致。

第二节描写了爱神栖息的天地,同时也是诗人向往的乐园。这一节中几乎都是视觉的意象,如月*、日光、春风、百花、燕子、绿杨等等,场面很美,很温馨。诗人虽然没有从正面描述爱神的形象,但通过详细描写她生活过的环境,则她本人的形态和气质如何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旁敲侧击的写作手法,比起直接抒情和正面描述,显得更加婉转含蓄、摇曳生姿。这样的场景一定曾经出现在诗人的梦里(这和题目“预言”又联系起来),因此,才会有“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诗人所描绘的温郁而明丽的南方的景物,与他见到爱神时欢欣愉悦的心情也恰相融合。

第三节里,诗人请爱神停下小憩,以便倾诉自己对她深切的思恋。诗人请爱神坐的不是一般的椅子,而是虎皮铺就的褥子。之所以用虎皮来修饰,不仅是为了同密林的环境相映衬,同时也是为了增加诗歌的声*之美,即所谓“因情敷采”。如“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葡萄酒和夜光杯。试想,普通士兵喝的酒怎么可能会是葡萄酿的美酒?而装酒的杯子更不可能是夜光的宝杯。同虎皮的褥一样,这些都是为了艺术的要求而进行的夸饰。以上是题外话了,下面转入正题。此刻,为了迎接爱神的到来,诗人用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点起火堆,在火堆旁唱起沉郁又高扬的歌。通过这组意象,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诗人多年以来因等待所致的忧郁和苦闷,以及他对火热爱情的执着与坚忍,并希望借此来打动爱神的心。

第四节的“不要前行”,表明爱神并没有被诗人的痴情所感动,这就令诗人感到无比震惊与恐慌。于是,诗人便描绘了一幅神秘森林的真实而可怕的夜景,企图借此劝阻爱神留下。这幅画面鲜明、生动、新颖,震撼人心,相信每一位路过的读者都会在脑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它的鲜明表现在描绘出了景物独有的*状和特征。如古老的树,它的树皮上有野兽一样的斑纹,而树藤则是半生半死的、像蟒蛇一样交缠着。它的生动则表现在视觉与听觉的立体描写,使人有身在其中的真实感觉。它的新颖,表现在这些意象是诗人的独创,前人还从来没有这样写过。如形容密林里的寂静:“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当你听到第一步空寥的回声。”这一节的景物写得越是恐怖吓人,就越能表现诗人对爱神离去的不安与绝望。

第五节“一定要走吗”,表明诗人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虽然爱神执意离去,但他却没有丝毫的怨愤与责备,相反,却自告奋勇地为她引路,为她歌唱,给她手的温存,并用深情的眼睛给她力量和勇气,鼓励她不要害怕,勇敢前行。如果这时诗人用绝望的语气以写尽心中的悲哀,或者用沉痛的笔调来抒发无尽的柔情,我们自然无可厚非,并且相信这样写也一样能获得成功,达到很好的效果。然而,诗人此时就像一座隐忍不发的火山,他的心态表面上显得平静而旷达,他所做的行动也极富自我牺牲的精神。相比之下,我们发现:后者却能更强烈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所忍受的无比的痛苦与绝望,以及对爱情无比深挚和纯粹的情意。所谓“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痛哭”,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节写爱情女神的离去。虽然诗人表面上做出了十分大度的妥协,然而当爱情真的远去的时候,诗人毕竟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悲哀与失望。同首节相照应,爱情女神像微风一样轻轻地来、又轻轻的去,没有留下一句话,只留下无边的寂寥与伤痛。这样写,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咀嚼和回味的空间。

这首诗的意象多用想象中的虚景和幻景,现实和梦境仿佛混合在一起,大背景是一片幽远而神秘的森林。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则是诗人由初恋的憧憬、犹疑、甜蜜转为失恋的惊愕、痛苦、绝望等复杂迷茫的感情。诗人的情感和所描绘的意象有机地融为一体,因此创造出来的意境也显得虚幻迷离,充满神秘的*彩。虽然初恋和失恋并不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却是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的经历,因此,虽然这首诗里抒发的只是诗人一时的独有的情趣,然而,只要我们认真地阅读、反复地咀嚼,还是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并产生共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