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写范文发表于:2017-09-07 06:54:19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开放分类:化学科学

收藏分享到顶[1]编辑词条

目录

1概述2基本原理3特点4仪器组成5应用6影响因素展开全部

摘要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10~800nm光谱区的辐*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广泛用于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定*和定量测定。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选择*优*作简便、分析速度好等特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概述

图4.3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分子内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的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法。分子在紫外-可见区的吸收与其电子结构紧密相关。紫外光谱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具有共轭双键结构的分子。如(图4.3),胆甾*(a)与异亚*基**(b)分子结构差

异很大,但两者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峰。两分子中相同的o=c-c=c共轭结构是产生紫外吸收的关键基团。

紫外-可见以及近红外光谱区域的详细划分如图4.4所示。紫外-可见光区一般用波长(nm)表示。其研究对象大多在200-380nm的近紫外光区和/或380-780nm的可见光区有吸收。紫外-可见吸收测定的灵敏度取决于产生光吸收分子的摩尔吸光系数。该法仪器设备简单,应用十分广泛。如医院的常规化验中,95%的定量分析都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化学研究中,如平衡常数的测定、求算主-客体结合常数等都离不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

(图)图4.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在光的照*下待测样品内部的电子跃迁,电子跃迁类型有:

(1)σ→σ*跃迁指处于成键轨道上的σ电子吸收光子后被激发跃迁到σ*反键轨道

(2)n→σ*跃迁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σ*反键轨道的跃迁

(3)π→π*跃迁指不饱和键中的π电子吸收光波能量后跃迁到π*反键轨道。

(4)n→π*跃迁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π*反键轨道的跃迁。

电子跃迁所处的波长范围

电子跃迁类型不同,实际跃迁需要的能量不同:

σ→σ*~150nm

n→σ*~200nm

π→π*~200nm

n→π*~300nm

吸收能量的次序为:σ→σ*>n→σ*≥π→π*>n→π*

特殊的结构就会有特殊的电子跃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波长),反反映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上就有一定位置一定强度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推知待测样品的结构信息。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特点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所对应的电磁波长较短,能量大,它反映了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情况。主要应用于共轭体系(共轭烯烃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的分析。

2、由于电子能级改变的同时,往往伴随有振动能级的跃迁,所以电子光谱图比较简单,但峰形较宽。一般来说,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定*分析信号较少。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用于共轭体系的定量分析,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仪器组成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图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由光源、单*器、吸收池、检测器以及数据处理及记录(计算机)等部分组成

普通紫外可见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单*器、样品池(吸光池)、检测器、记录装置组成.为得到全波长范围(200~800-nm)的光,使用分立的双光源,其中氘灯的波长为185~395nm,钨灯的为350~800nm.绝大多数仪器都通过一个动镜实现光源之间的平滑切换,可以平滑地在全光谱范围扫描.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光孔调制成光束,然后进入单*器;单*器由*散棱镜或衍*光栅组成,光束从单*器的*散原件发出后成为多组分不同波长的单*光,通过光栅的转动分别将不同波长的单*光经狭缝送入样品池,然后进入检测器(检测器通常为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最后由电子放大电路放大,从微安表或数字电压表读取吸光度,或驱动记录设备,得到光谱图。

紫外、可见光谱仪设计一般都尽量避免在光路中使用透镜,主要使用反*镜,以防止由仪器带来的吸收误差.当光路中不能避免使用透明元件时,应选择对紫外、可见光均透明的材料(如样品池和参考池均选用石英玻璃).

仪器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光电倍增管、检测器和光栅的改进上,提高仪器的分辨率、准确*和

扫描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杂散光干扰.目前,大多数仪器都配置微机*作,软件界面更贴近我们所要完成的分析工作.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应用

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其分子中生*团及助*团的特征,而不是整个分子的特征。如果物质组成的变化不影响生*团和助*团,就不会显著地影响其吸收光谱,如*苯和乙苯具有相同的紫外吸收光谱。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的改变也会影响吸收光谱,在极*溶剂中某些化合物吸收光谱的精细结构会消失,成为一个宽带。所以,只根据紫外光谱是不能完全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还必须与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以及其他化学、物理方法共同配合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1、化合物的鉴定

利用紫外光谱可以推导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骨架中是否含有共轭结构体系,如c=c-c=c、c=c-c=o、苯环等。利用紫外光谱鉴定有机化合物远不如利用红外光谱有效,因为很多化合物在紫外没有吸收或者只有微弱的吸收,并且紫外光谱一般比较简单,特征*不强。利用紫外光谱可以用来检验一些具有大的共轭体系或发*官能团的化合物,可以作为其他鉴定方法的补充。

(1)如果一个化合物在紫外区是透明的,则说明分子中不存在共轭体系,不含有醛基、*基或溴和*。可能是脂肪族碳*化合物、*、*、醇等不含双键或环状共轭体系的化合物。

(2)如果在210~250nm有强吸收,表示有k吸收带,则可能含有两个双键的共轭体系,如共轭二烯或α,β-不饱和*等。同样在260,300,330nm处有高强度k吸收带,在表示有三个、四个和五个共轭体系存在。

(3)如果在260~300nm有中强吸收(ε=200~1000),则表示有b带吸收,体系中可能有苯环存在。如果苯环上有共轭的生*基团存在时,则ε可以大于10000。

(4)如果在250~300nm有弱吸收带(r吸收带),则可能含有简单的非共轭并含有n电子的生*基团,如羰基等。

2、纯度检查

如果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明显的吸收峰,而杂质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则可利用紫外光谱检验化合物的纯度。如果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明显的吸收峰,而杂质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则可利用紫外光谱检验化合物的纯度。

3、异构体的确定

对于异构体的确定,可以通过经验规则计算出λmax值,与实测值比较,即可*实化合物是哪种异构体。如:乙酰乙*乙酯的*-烯醇式互变异构

4、位阻作用的测定

由于位阻作用会影响共轭体系的共平面*质,当组成共轭体系的生*基团近似处于同一平面,两个生*基团具有较大的共振作用时,λmax不改变,εmax略为降低,空间位阻作用较小;当两个生*基团具有部分共振作用,两共振体系部分偏离共平面时,λmax和εmax略有降低;当连接两生*基团的单键或双键被扭曲得很厉害,以致两生*基团基本未共轭,或具有极小共振作用或无共振作用,剧烈影响其uv光谱特征时,情况较为复杂化。在多数情况下,该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特征近似等于它所含孤立生*基团光谱的“加合”。

5、*键强度的测定

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缔合生成*键时,对溶质分子的uv光谱有较大的影响。对于羰基化合物,根据在极*溶剂和非极*溶剂中r带的差别,可以近似测定*键的强度。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缔合生成*键时,对溶质分子的uv光谱有较大的影响。对于羰基化合物,根据在极*溶剂和非极*溶剂中r带的差别,可以近似测定*键的强度。

7、定量分析

朗伯-比尔定律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它的数学表达式为:a=εbc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影响因素

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有:1、共轭效应;2、超共轭效应;3、溶剂效应;4、溶剂ph值。各种因素对吸收谱带的影响表现为谱带位移、谱带强度的变化、谱带精细结构的出现或消失等。谱带位移包括蓝移(或紫移,hypsochromicshiftorblueshift))和红移(bathochromicshiftorredshift)。蓝移(或紫移)指吸收峰向短波长移动,红移指吸收峰向长波长移动。吸收峰强度变化包括增*效应(hyperchromiceffect)和减*效应(hypochromiceffect)。前者指吸收强度增加,后者指吸收强度减小。各种因素对吸收谱带的影响结果总结于图4.8中。

 

第2篇: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盐溶液

分析**盐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对于人类健康、环境治理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水中氮含量超过一定标准,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体污染,水质开始恶化,并伴有腥臭味,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实验表明,**盐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谱线在200-240nm内具有明显的吸收峰,浓度处于1-7mg/L之间,吸光度正比于溶液浓度.在200-240nm范围内确定了线*程度最好的波长点为220nm.经过一元线*回归建模,获得220nm处的回归直线关系式,它的相关系数为0.9974,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分别为0.022307和0.005152.整个结果为水中氮测定及其特*研究、光电检测提供了科学参考.

 

第3篇:纳米金溶胶的合成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

在弱**或近中*条件下,用化学还原剂还原较高浓度的*金*溶液,制得纳米金种子溶液,然后用晶种法制备金溶胶.通过透*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等测定了纳米颗粒的粒径和分布情况,并对纳米金溶胶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硼*化*为还原剂可以得到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产品,采用不同大小的晶种制备的纳米金颗粒的粒径不同,且随粒径变大紫外-可见吸收曲线上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也越大,分布变宽.

张玮,孟祥英,孙瑾,ZHANGWei,MENGXiang-ying,SUNJin(青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