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阅读*及原文翻译

写范文
更新:2024-02-20 05:18:48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以大将*掾为北*中侯。灵帝崩,代王?蔽?V荽淌贰J鞘鄙蕉??穑?硪嗪媳??逖簟T?踔?谀涎粢玻?胨锛岷洗樱???岜碇荩?辜峁ケ怼<嵛?魇杆?兴溃??埽?跛觳荒苁け怼@?唷⒐?崛氤ぐ玻???砦???艘员砦?蚰辖??⒕V菽粒?獬晌浜睿?俳凇L熳佣夹恚?硭淝彩构毕祝?槐庇朐?芟嘟帷V沃械唆粟杀恚?聿惶?t舜羌捕?耍?毡碇?馈U偶靡??刖V萁纾?ヰΤ牵??魇杆?兴馈>V莨偈艚院兀?碓唬骸凹靡郧罾矗?魅宋蘩瘢?劣诮环妫?朔悄烈猓?潦艿酰?皇芎匾病!笔谷四善渲冢?谖胖?玻?旆?印3ど程?卣畔叟驯恚?砦е???瓴幌隆O鄄∷溃?ど掣戳⑵渥逾??硭旃ゲ⑩?D鲜樟恪⒐穑?本莺捍ǎ?胤绞?Ю铮??资?嗤颉?p>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说表曰:“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将*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将*不得中立矣。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不能御也。故为将*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表大将蒯越亦劝表。表狐疑,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嵩还,深陈太祖威德,说表遣子入质。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皆此类也。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

《三国志》的阅读*及原文翻译

(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亦合兵*襄阳

*:*队

b.封成武侯,假节

假:给予

c.济以穷来,主人无礼

穷:困厄,走投无路

d.长享福祚,垂之后嗣

垂:流传

5.以下几组句子全都能体现刘表“狐疑”的一组是( )(3分)

①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

②羲辞疾而退,终表之世。

③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

④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

⑤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

⑥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表在做荆州刺史时,趁山东兵起,带兵驻守襄阳,并击败袁孙联*。

b.治中邓羲进谏刘表,但刘表不听,邓羲辞官离他而去,一直到刘表死也不愿再在他手下做官。

c.韩嵩和刘先认为,由于刘表实力不济,为了长享福祚,垂之后嗣,不如归顺曹*。

d.刘表怀疑韩嵩反过来替曹*游说,要杀掉韩嵩。后来把韩嵩随从人员拷打至死也没得到韩嵩私通曹*的口供,知道韩嵩无他意,才停止。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坚为流矢所中死,*败,术遂不能胜表。

(2)故为将*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

参考*

4.a(驻扎)

5.b(①②是他的行为,而非“狐疑”③是说的张羲)

6.c(韩嵩和刘先认为归顺曹*的原因不是由于刘表的实力不济。)

7.(10分)(1)孙坚被飞箭射中身亡,*队溃败,袁术于是无力战胜刘表。(“流矢”流动箭头、飞箭,1分;“为……所”表被动,1分;“败”溃败,“遂”于是,1分;句子大意2分)

(2)因此我们为将*您考虑,您不如拿整个荆州归附曹公,这样曹公必然感激您。(“故”因此、所以,1分;“计”考虑、谋划,1分;“德”感激,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刘表字景升,是山阳高平的人,少年时就很有名,号称八俊之一。他身高八尺多,身材高大魁伟,相貌堂堂。凭着大将*随员的身份任北*中侯。灵帝驾崩后,接替王睿担任荆州刺史。当时,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刘表也带领荆州兵马驻守襄阳。袁术这时是南阳太守,他与长沙太守孙坚串通一气,想要偷袭夺取刘表的荆州。孙坚被飞箭射中身亡,*队溃败,袁术无力战胜刘表。李鹤、郭汜等董卓旧部率兵叛乱占据长安后,也想联合刘表作为援*,于是任命刘表为镇南将*、荆州牧,封成武侯,并授予符节。太祖曹*迎接献帝到许都,刘表虽然派出使节朝拜进贡献礼,但暗中仍与袁绍来往密切。治中邓羲向他进谏言,刘表没有听取,邓羲于是称病辞官归隐,一直到刘表死也不愿再出来。董卓部将张济率兵进入荆州地盘攻打穰城,张济被飞箭射中阵亡。荆州的官员们都高兴地互相祝贺,刘表却说:“张济是因为走投无路才到我们荆州来的,我们这些做主人的没能以礼相待,才到了了双方兵戎相见的地步,这不是我这个荆州牧的本意,我只接受大家祭吊,不能接受祝贺。”他派人去*收编张济的*队,张济的将士们闻知刘表这样说都很高兴,于是便都归附了刘表。长沙太守张羡背叛刘表,刘表包围了他,数年而没有攻克。张羡病死,部属们又拥立他的儿子张怿为长沙太守。刘表终于打败了张怿,兼并了长沙郡的土地。刘表向西南收取了零陵、桂阳等地,向北占据汉川,拥有土地方圆几千里,兵马几十万。

太祖曹*与袁绍正在官渡紧张对峙。袁绍派人请刘表出兵帮助自己,刘表答应了却不发兵,同样他也不帮助曹*,企图保存江汉之间的地盘,而观天下之变。从事中郎韩嵩和别驾刘先劝说刘表:“天下豪杰竞起,曹*与袁绍两雄对峙。重振社稷的重任,要由将*来承当。将*要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可乘眼下两雄相争之际,找机会建功立业;如果不愿意这样,也应该在两雄中选择贤明的人而依附他,将*拥有十万精兵强将,怎能在两雄相争中端坐而观望呢?再说看见贤者力量较弱不肯相救,答应下别人的事又不去做,日后曹、袁两方的怨恨都要集中到您身上,将*就不能够保持中立了。凭借曹公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天下英才俊杰都归附于他,他的力量一定能战胜袁绍。等他打败袁绍回过头来出兵江汉,恐怕将*您是无法抵挡的。因此我们为将*您考虑,您不如拿整个荆州归附曹公,这样曹公必然感激您。您可以长期享受和平安定的富贵生活,地位传承给子孙后代,这实在是一个万全之策啊!”刘表手下的大将蒯越也劝说他。刘表拿不定主意,便派韩嵩到太祖曹*那里观察虚实。韩嵩返回荆州后,极力陈述曹*如何有威德,还劝说刘表把儿子刘琮送到许都去充当*,以示诚意。刘表反而怀疑韩嵩为曹*游说,大怒,想要杀掉韩嵩。又令人严刑拷打韩嵩的随从人员,直到把人打死,也没有得到韩嵩私通曹*的口供,知道韩嵩没有其他的意图,才停止。刘备投奔刘表,刘表对他厚礼相待,但并不予以信任和重用。刘表虽然外貌儒雅谦和,其内心却狭隘多猜疑,在许多事上都是这样。建安十三年,太祖曹*南征刘表,曹*未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

第2篇:《三国志·邓艾传》阅读*及原文翻译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①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土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郭淮拒蜀偏将*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

景元四年秋,诏诸*征蜀。维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②而进;剑阁之*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

[注]①太祖:魏武帝曹*。②方轨:大路。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之为掾辟:调职

b.宜遂乘之乘:趁机

c.则应涪之兵寡矣应:呼应

d.并退还并:一块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邓艾有智慧的一组是(3分)

①贼去未远,或能复还②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③艾即夜潜*径到④今贼摧折,宜遂乘之

⑤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⑥乃叱忠、纂等,将斩之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邓艾出身贫寒,从小失去父亲,还有口吃的毛病,但是他志存高远,读陈??碑文而

自定名字;胸怀大志,见到高山大河,常常指点规划建立*营的地点。

b.邓艾跟随征西将*郭淮迎击蜀国大将姜维部队,击退姜维后,在郭淮向西进攻的时

候,他认为应该分兵防备不测,随后他又识破了姜维的声东击西之计。

c.各路大*对西蜀发动攻击。姜维在剑阁阻止了钟会前进的步伐。这时邓艾献上奇袭

蜀国腹地的大胆计划,避实就虚,以绕过姜维主力,让姜维大*腹背受敌。

d.邓艾率*从*平进攻,他击败了马邈和诸葛瞻后,到达雒城,迫使后主刘禅遣使请

降。可贵的是,进驻成都后,邓艾严控部下,对官民进行安抚,受到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5分)

(2)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5分)

参考*

4.d(a征召。b追击。c救援)

5.a(②主语不是邓艾。⑥是表现邓艾愤怒)

6.d(马邈投降,不是被击败的)

7.(1)敌兵撤退(离开)得不远,也许还会返回来,应当把各*分开防守来预防意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郭淮)就留下邓艾在白水以北驻兵防守。(5分,划线处每处1分,意思对1分)

(2)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收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都回复旧业。蜀国人都称赞邓艾。(5分,划线处每处1分,意思对1分)

参考译文

邓艾,字士载。从小就失去父亲。魏太祖曹*攻破荆州后,他也迁移到汝南,为当地农民放牛。十二岁那年,邓艾随着母亲来到颍川,读到故太丘长陈??的碑文,写道:“做的文章成为世人所推崇的典范,做人的准则为士大夫所效法。”邓艾于是自己取名叫“范”,字士则。他的宗族亲戚中已有叫此名字的,所以他又改掉这个名字。后来任都尉学士,因为有口吃的毛病,不适宜做文书,于是为稻田守丛草吏。每当他看到高山大湖,就指手划脚,认为*营该安在何处等,别人常常嘲笑他。后来任典农纲纪、上计吏。于是出使朝廷,见到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认为邓艾很不一般,于是召他作为自己的属官,迁任尚书郎。

嘉平元年(249),与征西将*郭淮一起抵御西蜀偏将*姜维的进犯。姜维败退后,郭淮于是向西袭击羌地。邓艾说:“敌兵撤退得不远,也许还会返回来,应当把各*分开防守,来预防意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郭淮)就留下邓艾在白水以北驻兵防守。三天以后,姜维派遣廖化从白水之南向邓艾营地逼近。邓艾对诸位将领说:“姜维一定会从东边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离邓艾兵营有六十里。邓艾当即派兵于夜晚直接驻守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偷袭洮城,幸亏邓艾事先占据了洮城,魏*得以战斗不败。

景元四年(263)秋天,朝廷下令各路大*攻打西蜀。姜维还*把守剑阁。钟会进攻姜维,没有攻下来。邓艾上书说:“现在敌兵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城,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在这种情形下,)剑阁的守兵必然退回,奔赴涪城。那么钟会就可以沿大道前进。如果剑阁的守*不退回去,那么,救援(应对)涪城的兵力就少了。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

这年冬天十月,邓艾自*平行走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粮十分困难,形势近于危险。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下。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诸葛瞻从涪城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右边包抄。但二人出击均告失利,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很难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选择,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师纂,要斩首示众。二人又率兵再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

邓艾率兵进驻成都,巡视并约束将士,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收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都回复旧业。蜀国人都称赞邓艾。

二: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颖川。读故太丘长陈??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稍谢。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以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粮,又通运漕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又以为“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宣王善之,事皆施行。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出参征西*事,迁南安太守。嘉平元年,与征西将*郭淮拒蜀偏将*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后迁城阳太守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言:碑文

b.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

资:凭借

c.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

喻:明白

d.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

事:战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不足以尽地利

b.艾以为“田良水少……”

又以为“昔破黄巾……”

c.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

d.泛舟而下,达于江、淮

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7.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其它三个用法不相同的是

a.徙汝南,为农民养犊。

b.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

c.宣王善之,事皆施行。

d.宜分诸*以备不虞。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艾虽然很小就成了孤儿,十二岁就给人家放牛,但是,他非常敬仰“文章是世人的典范,品行是士子的楷模”的已故太丘长陈??。

b.邓艾因为口吃,不能担任主管文书的官吏,后来勉强做了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同僚们送给他很多财物,他又不表示感谢,因此当时的人都嘲笑他。

c.根据朝廷开垦农田储备*需物资的要求,邓艾经过实地考察,撰写了《济河论》,并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具体的屯田建议。

d.由于邓艾对姜维*事行动的意图作出了准确的分析判断,并且抢先到达并占据了洮城,才没有被姜维打败。

9.翻译和断句。(10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4分)

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后迁城阳太守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②维今卒还,吾*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

*

(10分)

(1)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后迁城阳太守。(4分,对2处给1分)

(2)①他每次看到山川大泽,总是筹划可以设置*营的地方,当时的人都笑话他。(3分)②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人少,按常理说他们应当渡河,而不是架桥。(3分)

【参考译文】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父亲早死,所以很小就成了孤儿,太祖攻占荆州之后,他举家迁徙到汝南,给农民放养牛犊。十二岁时,跟随母亲到了颍川,读到已故的太丘长陈??墓前的碑文,碑文上说“文章是世人的典范,品行是士子的楷模”。邓艾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为范,字士则。后来宗族中有人和他同名,所以又改回叫艾。

他做过都尉学士,因为口吃,不能担任主管文书的官吏。后来改任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同郡一个官吏的父亲可怜他家贫,送给他很多财物,邓艾没有表示感谢。他每次看到山川大泽,总是筹划可以设置*营的地方,当时的人都笑话他。后来担任典农功曹,被派遣到京师呈报事务,因此见到了太尉司马宣王。司马宣王认为他与众不同征召他任大尉府掾,又升任尚书郎。

当时朝廷想要开垦农田储备粮食,作为消灭贼寇的物资,派邓艾巡视陈、项以东直到寿春一带。邓艾认为“这里田地肥沃但水源缺乏,不足以发挥第地力,应该开凿河渠,引水灌溉农田,这样既能大量积蓄*粮,又可使运输粮食的水路畅通”。于是撰写了《济河论》来说明他的想法。他又认为“过去打败黄巾*,是因为广开屯田,在许都储存了许多粮食才控制了四方。现在东、西、北三面已经平定,战事出在淮南。每次大*出征*,运送粮食的士兵超过了*队的半数,耗资巨大,成为负担繁重的劳役。

陈、蔡之间,地势低平,田地肥沃,许昌附近少置稻田,就能加大河水流量,让水聚合起来向东流。在淮北屯兵两万人,淮南屯兵三万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这样平常就有四万人,一边耕种一边防守。水量充足时,每年的收成可达到西边田地的三倍,估计除去各种费用,每年可交纳五百万斛*粮。六七年间,可以在淮水一带囤积三千万斛的粮食,这就够十万*队五年的*粮了。利用这样的条件去征伐吴国,无论打到哪里都没有攻不下的。”司马宣王认为他的意见很好,全部按照他的说法施行。正始二年,就开凿拓宽了运粮的河道,每逢东南有战事,大*出动,乘船顺流东下,可以直达长江、淮水,*用物资和粮食都有储备而没有水患,这都是邓艾建议的作用。

邓艾出任征西将*参*,又升任为南安太守。嘉平元年,和征西将*郭淮一道抵御蜀国的偏将姜维。姜维撤退,郭淮想乘机向西去攻打羌人。邓艾说:“蜀*敌离开这里还不远,或许还会回来,我们应该分兵把守,以防万一。”于是郭淮留邓艾驻*白水北面。三天后,姜维派廖化从白水南岸面对邓艾的驻地驻扎下来。邓艾对将领们说:“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人少,按常理说他们应当渡河,而不是架桥。这是他们的计策,姜维派廖化来牵制我,使我们不能返回。所以姜维一定会从东面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距离邓艾*营六十里。邓艾当夜秘密行*赶到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夺城:但是邓艾已抢先到达并占据了洮城,才没有战败。朝廷赐给邓艾关内侯的爵位,加授讨寇将*的官衔,后来升任他为城阳太守。

第3篇:《三国志鲁肃传》阅读*及原文翻译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家富於财,*好施与。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锩祝?魅????嗄酥敢?镉胫荑ぃ?ひ嬷?淦嬉玻?煜嗲捉帷J彼锊咭艳埃?ㄉ凶∥猓?ひ蚣鏊嗖乓俗羰保?惫闱笃浔龋?猿晒σ担?豢闪钊ヒ病H?醇?啵?胗锷踉弥?V诒霭胀耍?嘁啻浅觯?硕酪?嗷梗?祥蕉砸?T弧八嗲粤现??菏也豢筛葱耍?懿俨豢勺涑?N???疲?┯卸ψ憬???怨厶煜轮?啤9婺H绱耍?嘧晕尴印:握*勘狈匠隙辔褚病R蚱涠辔瘢?顺?谱妫??チ醣恚?钩そ????荻?兄??缓蠼ê诺弁跻酝继煜拢?烁叩壑?狄病!比ㄒ婀笾刂??p>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於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耳,如将*,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迎*,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周瑜病困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单*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甚切。羽**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

肃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选自《三国志·鲁肃传》有删改)

16.对下面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3分)()

a.备既定益州,与羽相拒拒:拒绝

b.曹*不可卒除卒:通“猝”,仓促

c.乘犊车,从吏卒从:使……跟随

d.目使之去目:用眼睛示意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3分)()

a.肃乃指一?镉胫荑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面对前来求取粮食的周瑜,鲁肃慷慨地把家中的两仓米送给他一仓。周瑜认为鲁肃是个奇才,与他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又把它介绍给孙权。

b.得知曹*来犯,孙权*众将商议,众人都劝孙权投降,只有鲁肃设身处地地位他着想,劝他力排众议,早定大计,这与孙权的心意相合。

c.击败曹*后,孙权特地为他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鲁肃却自恃功大,认为迎接仪式不够显赫,希望孙权以帝王的身份以安车软轮迎接他。

d.周瑜病困,鲁肃领*。在于蜀*相拒时,鲁肃邀请关羽谈判。会面时,鲁肃责问关羽蜀*失信,最终刘备以湘水划界,两家于是罢*。

19.用“/”给文中划线句部分断句

周瑜病困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20.把原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4分)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不足与图大事。(3分)

参考*:

16、a(拒:抵抗)

17、a(a副词,于是、就。b至、到;比。c介词,同“于”,到、在;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d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主谓之间。)

18、c(错在“鲁肃却恃功自大,认为迎接仪式不够显赫,希望孙权以帝王身份用安车软轮迎接他”。)

19、周瑜病困/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20⑴周瑜趁机推荐鲁肃,说他才能可辅佐当世(或“当世君王”),应当广泛寻求鲁肃这类的人才,来成就功业,不要让他离开。(4分,“因”“时”“类”各1分,句意1分)

⑵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都是要妨害将*,不值得和他们谋议大事。(3分,“向”“图”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鲁肃字子敬,是临淮郡东城县人。家中富有钱财,生*乐于施舍。周瑜任居巢县令,带领几百人专程拜访问候鲁肃,并请求资助粮食。鲁肃家中有两大圆仓的米,各有三千斛,鲁肃便指着其中的一仓米说送给周瑜,周瑜愈加知道鲁肃是个奇才,于是就结为亲密好友。这时孙策已去世,孙权还住在吴县,周瑜就推荐鲁肃,说他才能可辅佐当世,应当广泛寻求鲁肃这类的人才,来成就功业,不要让他离开。孙权马上召见鲁肃,与他交谈后便非常喜爱他。众宾客结束谈话后退出,鲁肃也告辞离去,孙权就单独叫鲁肃回来,合坐一席对饮,(鲁肃)说:“鲁肃我私下推想,汉室不可能复兴,曹*不可能一下子被铲除。我替将*您谋划,只有尽取长江流域,并占为己有,然后称帝建号来谋取天下,这就是汉高帝一样的事业啊。”孙权更加敬重他。

适逢孙权得到曹*要东来的消息,和众将领商议,众人都劝孙权投降曹*,而只有鲁肃没有说话。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的心意,握住他的手说:“您想说什么?”鲁肃回答说:“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要妨害将*,不值得和他们谋议大事。现在只有像鲁肃我这样的人可以投降曹*罢了,而将*您却不行。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鲁肃我投降曹*,曹*会把鲁肃我送回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可能会做下曹从事这样的小官,乘坐牛车,带着吏卒,在士大夫们交游,逐级升迁还可能会做州郡长官。如果将*您投降曹*,想要在哪里安身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众人的意见。”孙权叹息说:“这些人的主张,使我很失望;现在您阐明大计,正和我的心意相同,这是上天把您赐给我啊。”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鄱阳,鲁肃劝孙权赶快追召周瑜返回。随即任命周瑜掌管此事,让鲁肃做赞*校尉,帮助谋划策略。曹*大败撤退,鲁肃当即先返回吴郡,孙权隆重地邀请众位将领迎接鲁肃。鲁肃正要入殿阁拜见孙权,孙权起身向他施礼,并对他说:“子敬,我为您扶鞍下马来迎接您,足以使您感到显赫荣耀了吧?”鲁肃快步赶上前说:“还不够。”众人听到这话,没有不感到惊愕的。大家就座后,鲁肃慢慢举起马鞭说道:“我希望将*您的威仪恩德遍于四海,统一九州,能够成就帝王大业,那时再用迎接贤士贵宾的软轮安车征召我,这才算显赫荣耀呢。”孙权拍掌欢笑。

周瑜染病,孙权旋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代替周瑜领*。关羽镇守荆州因为与鲁肃的*队邻近,双方屡生狐疑,彼此矛盾的情形愈发严重,而边界犬牙交错,为了边境土地的归属两方各执所见常闹得不愉快,而到头来鲁肃每每对关羽让步以保全两家的情谊。是时鲁肃屯*益阳与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一同谈判,双方兵马各驻扎在会场百步之外,将领一级的高级武官俱单*赴会。会议上鲁肃责问关羽道:“过去我方好心地将土地借予你们,是因为贵*兵败远来无立锥之地的缘故。眼下既然贵方已占领益州,就该把土地归还我家。岂知不但寸土未还,就连我方退一步只要求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你们也不肯从命,……”话还没说完,坐中有一人插嘴道:“土地向来便是有德者居之,哪有专属一家的道理?”鲁肃听罢大声喝斥声*俱厉,关羽拿*起身道:“这是国家大事,这小子懂什么!”瞪了那人一眼,那人便乖乖地离开会场。后来刘备应许孙权,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尽数割与孙吴,而湘水以西则属刘备,两家于是罢*。

鲁肃死。孙权给他举办丧事,又亲自参加葬礼。孙权称帝,登上祭坛,回头对公卿大臣说:“从前鲁子敬曾说到我称帝这件事,他可以说是看明了天下的局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