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大的书》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写范文
更新:2024-02-11 09:52:00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关于《最大的书》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入角*朗读,读好人物的语气。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课题:最大的“书”。

2、生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勾画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3、学习生字:

⑴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

⑵全班交流。

⑶游戏识字。

⑷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⑸说说自己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全班对这些音节再读一读。

三、写字指导

半包围结构的字:“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四、质疑

读了课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对于学生提出的字词。可以当场叫学生补充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认读词语

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二、朗读感悟

1、针对上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⑴自由读。你在文中能解决同学们的哪些问题。

⑵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2、演中悟:

⑴同桌合作演一演。角*选定。熟读对话。分角*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⑵朗读展示。

3、猜中想:

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三、积累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如:宝石──石头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土地──地图

2、问句:

⑴哪里有书啊?

⑵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⑶这能说明什么呢?

3、感叹句:

⑴它们都是字呀!

⑵太好了,太好了!

⑶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四、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办一期“奇妙的大自然”班刊。

【课后反思】

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这篇课文内容对学生极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采用了质疑,小组探究,全班交流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但令人担忧的是在小组合作中,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欣赏别人。当我叫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会有很多学生失望的叫喊声,很不甘心坐在位置上,如果不及时指正,就势必一节课由着*子随心所欲,“小皇帝”的本*表现无遗!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狠抓“学会聆听、学会宽容、欣赏他人”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2篇:关于最大的书教学反思

最大的书这节课教完了,老师们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最大的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这篇课文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气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的故事。本篇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将地质知识融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着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课文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因此我在教学中着力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通过抓标点符号(!、?、……)、语气词、重点词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心情,能读出人物的语气。让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教过之后反思如下:

一、以“刨根问底”展开有序教学。

在这一课时中我把教学目标定位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2、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抓住“刨根问底”展开教学,全文始终围绕“川川是怎样刨根问底的?”这个主问题展开教学,第一大块川川刨根问底中了解岩石就是一本书;第二大块川川刨根问底中知道岩石书上有字有画,岩石书能说明地壳运动的漫长过程;第三大块川川继续刨根问底,了解“书”的作用,在回味整课对话中,让学生再次感受“刨根问底”的意思。每一大块的内容都是以对话展开,让同学们通过对话体会其中情感。

二、让课堂教学始终充满语文味。

这是一篇带有科普味道的课文,怎样让这样的课文充满语文味?在这堂课里我采用图片展示的方法,让学生探究岩石“书”的内容时,想象雨痕、波痕的样子,通过一番想象,学生区分“雨痕、波痕、矿物”就水到渠成。然后运用书上的语言介绍这些“字”,让教学始终围绕语言文字展开教学,又如让学生欣赏岩石“书”上还有哪些画,在孩子们的好奇的猜测中,进而让学生围绕这些图片进行拓展说话“你看,这儿有(),有(),还有()哩!整堂课气氛还是比较好的。

三、唯材“适”用,让课堂更加充实。

在这堂课里,我选择了适合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进行拓展,有对岩石“书”中还有哪些画进行拓展,有对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书进行拓展,特别是对大自然中的书进行拓展,我选择了“动植物化石、岩石”等图片,从不同层次进行拓展,在欣赏中学生充满了惊讶,轻轻地低呼着“这也是书呀?”在我的徐徐地叙述中,孩子们的视野更开阔,他们明白了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书,都需要孩子们细细去读,从而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这堂课里,我们班的学生学得比较投入,对课文比较感兴趣。尽管整堂课也是落实了重难点,但是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机智还有待于提高,对于学生随机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引导,错过了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机会,老师们给我提出建议:让学生阅读文本后自己找出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解答,最后老师点明重点。我觉得这点子非常好,唉,怪就怪自己对学生这头把握不够多,缺乏相应的针对措施,我想这就是我对文本的研读还不够,课堂的机智还不够,这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

第19课《最大的“书”》课文比较长,不但含有很多的地理知识,而且还拥有大量的人物对话,所以,在这一课时中我把教学目标定位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2、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刨根问底”这个词展开教学,全文始终围绕“川川是怎样刨根问底的?”这个主问题展开教学,川川刨根问底中了解岩石就是一本书;川川在刨根问底中知道岩石书上有字有画,岩石书能说明地壳运动的漫长过程;川川继续刨根问底,了解“书”的作用,在回味整课对话中,让学生再次感受“刨根问底”的意思。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以对话展开,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采用分角*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一生与全班学生对读来感受这一课对话的特点,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带有科普味道的课文,怎样让课文充满语文味?在这堂课里我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其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加入自己大量的想象就是其方法之一。

在上课初始,我让学生从课题开始,探究课题与以往学过的课题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书”加上了双引号,而别的课题却没有,于是,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思考原因,从而明白,课题的书并不是我们见到的用纸做成的我们所读过的书,而是把岩石比作书。学习岩石“书”的内容时,我采用了想象和拓展说话,比如让学生想象雨痕、波痕的样子,通过一番想象,并出示图片配合学生的想像,让学生区分“雨痕、波痕、矿物”就水到渠成,然后运用书上的语言介绍这些“字”,让教学始终围绕语言文字展开教学,又如让学生欣赏岩石“书”上还有哪些画,在孩子们的好奇的猜测中,进而让学生围绕这些图片进行拓展说话“你看,这儿有(),有(),还有()哩!然后我还跟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角*扮演,把对话练习进行到底!整堂课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在这堂课里,我选择了适合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进行拓展,有对岩石“书”中还有哪些画进行拓展,有对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书进行拓展,特别是对大自然中的书进行拓展,我选择了“美丽的星空、我们居住的长沙城、燕子低飞、山川河流”等图片,从不同层次进行拓展,在欣赏中学生充满了惊讶,轻轻地低呼着“这也是书呀?”在我的徐徐地叙述中,孩子们的视野更开阔,他们明白了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书,都需要孩子们细细去读,从而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这堂课里,我们班的学生学得比较投入,对课文比较感兴趣,我看到了学生在不断地进步,这是我比较欣慰的地方。尽管整堂课也是落实了重难点,但是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机智还有待于提高,比如说在教学“岩石书能说明什么”这一块内容时,我觉得自己在处理时缺乏机智,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整个地壳运动的过程,但是学生没有说出我预期的*,还一个劲儿在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对于学生随机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引导,错过了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机会。

第3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入角*朗读,读好人物的语气。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课题:最大的书。

2、生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勾画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3、学习生字:

⑴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

⑵全班交流。

⑶游戏识字。

⑷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⑸说说自己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全班对这些音节再读一读。

三、写字指导

半包围结构的字: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四、质疑

读了课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对于学生提出的字词。可以当场叫学生补充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认读词语

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二、朗读感悟

1、针对上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⑴自由读。你在文中能解决同学们的哪些问题。

⑵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2、演中悟:

⑴同桌合作演一演。角*选定。熟读对话。分角*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⑵朗读展示。

3、猜中想:

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三、积累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如:宝石──石头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土地──地图

2、问句:

⑴哪里有书啊?

⑵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⑶这能说明什么呢?

3、感叹句:

⑴它们都是字呀!

⑵太好了,太好了!

⑶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四、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办一期奇妙的大自然班刊。

【课后反思】

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这篇课文内容对学生极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采用了质疑,小组探究,全班交流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但令人担忧的是在小组合作中,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欣赏别人。当我叫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会有很多学生失望的叫喊声,很不甘心坐在位置上,如果不及时指正,就势必一节课由着*子随心所欲,小皇帝的本*表现无遗!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狠抓学会聆听、学会宽容、欣赏他人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