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的烛光》课文教学设计

写范文
更新:2024-03-07 17:02:5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生死攸关的烛光》课文教学设计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一根小小的蜡烛,居然能关系到人的生和死,你相信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就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二、引导初读课文。

教师提示学法:初读全文,借助字典,联系上下问初步掌握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初读全文情况。

1、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

2、检查多音字的认读情况。

3、指导识记的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其期扁骗马闯

b、区别形近字:密蜜司同

4、读写词语:生死攸关、危机、持续、摇曳、从容、镇静

5、,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重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概括课文的重要内容。

五、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归纳段意。

第1自然段:交代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人伯瑙德夫人及家人。

第3自然段:伯瑙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4自然段:的*官点燃了藏有绝密情报的蜡烛,伯瑙德夫人及儿女紧张极了。

第5自然段:儿子捡柴生火走到烛台,却又被德国中尉夺走。

第6自然段:儿子决定陪妈妈战斗到底。

第7自然段:女儿巧妙地哪走了烛台。

2、给课文分部分,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任及其家人。

第三部分(第37自然段):具体记述伯瑙德夫人及孩子们为了掩护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绝密文件,巧妙地与敌人周旋,避免了一场劫难的经过。

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2、质疑:读完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

2、概括重要内容。

3、质疑:德国强盗指的是什么?

把德*比作强盗说明了什么?

四、探究课文第三部分。

1、指读思考:伯瑙德母子三人是怎么巧妙地与德*官周旋的?

2、先自学课文,弄清内容,完成表格:

人物怎么做

3、组内交流。

4、班内汇报。

5、师生合作探究。

a、伯瑙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铁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台上。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b、她看着脸*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女儿为什么会脸*苍白?从急忙、轻轻地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了烛台。你从句中体会到什么?

d、突然,杰奎琳站起来,娇声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请学生表演读,师生评议,体会小女孩的机智。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六、教师总结全文。

板书:

16、生死攸关的烛光

德*官

伯瑙德夫人及儿女

闯进旅馆,点燃蜡烛

取出油灯点燃吹熄蜡烛

中尉重新点燃蜡烛

假借捡柴生火端走蜡烛

快步上前,夺回烛台

拿灯上楼睡觉避免劫难

第2篇:《生死攸关的烛光》说课稿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生死攸关的烛光》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三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瑙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从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

(2)技能目标: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3)情感目标:感悟母子三人的爱国感情。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母子三人语言、神情、动作等所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智、勇敢。

难点:体会法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1、创设情境,感受危机

由于本文是距离学生非常遥远又特殊的时代的故事,对于毫无体验的他们,唯有情境的再现才能使他们有更大的触动。因此在新课伊始我创设了以下情境:播放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施暴的画面,配上音乐,加以收集来的资料解说,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初步感受德*的残暴。使学生很快进入到与文本相应的氛围中,急主人公之急,危主人公之危,并为体会主人公的勇敢、机智、镇定作好铺垫,萌发探究故事发展的兴趣!

2、以读为主,师生互动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由于各人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在课堂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让出来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使学生在自己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构建自己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再与文本对话,寻找说服对方的理由,读中探究,以读促悟,以想象补白促悟,在师与生的对话中得以引领,使人物形象浮出水面,并使学生在人物的品质面前怦然“情”动,这样,教学重点已初步突破。

三、突出主体,说学法

为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1、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交流伯瑙德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敌人周旋,他们各是怎样表

现,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表达,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

2、情感体验法。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在课后小组内进行分角*表演话剧,使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身临其境,急主人公之急、危主人公之危。

3、辩论法。

绝密情报最终保住了,一家人也得救了,那么,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呢?通过这一问题的创设,生与生在讨论中激发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辩论中所积蓄的对人物的赞赏之情、敬佩之情喷薄而出,实现以情*,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抗拒战争、渴望和平思想的教育。

四、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施暴的画面,加以收集来的资料解说,使学生置身情境,初步感受德*的残暴

然后引导学生让时间倒流,回到那65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看看那时的人们是怎样与法西斯战斗的?随机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环节更合理更科学,所以我的阅读教学就安排了这个环节。

(三)、研析情节,感悟理解

这一环节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交流朗读中体验、感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培养了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教师能引导学生应用搜索的信息深入品读文本,进行了有效的个*阅读,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能不断在关键处、重点处给以点播和引导,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加深了

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训练了语感。

(四)、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新课标指出: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热情没有消失,还沉浸在伯瑙德一家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周旋的场面中时趁热打铁,安排由此及彼的交流学习,势必会有更大的收获。

(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拓展学习实际上是个*化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能力使学习更加深入,从而丰富自己的学习。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下自由组合,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将评选最佳编剧、导演和演员。这一环节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能够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一波三折

点燃重新点燃夺回

吹灭端走端上楼

第3篇:教案生死攸关的烛光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儿女的机智,感受他们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爱国情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生死攸关的烛光,理解生死攸关的意思。

2.学生看课题质疑。

3.根据学生质疑情况,谈话:为什么小小的烛光关系这样重大?引入读书。

二、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是注音的字,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后交流,同时交流前面谈话的问题。

三、自读3~7段,读中悟主题

1.默读3~7段,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生死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交流:

(1)说说自己从哪些句子去体会当时万分危急的情势。

(2)讨论对重点句子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的理解。

(学生交流时,教师适时引导,注意与上文的联系,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读勾画的句子,进一步体会当时的危急情势和三个人的机智沉着。

四、再浏览全文,深化感悟

1.浏览全文,你从母子三人的行为中体会到什么?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五、拓展练习

随文小练笔:我眼中的伯诺德夫人我眼中的杰克我眼中的杰奎琳(自选一个完成)。

参考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也是世界各国*反对德、意、日轴心国集团侵略扩张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给世界各国*带来空前惨重的灾难。全世界共有61个国家、80%以上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事行动是在40个国家的领土和海战区及大洋战区进行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事冲突,其特点是*事行动规模巨大、*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参战国人口达17亿;*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以上。在战争年代(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仅反法西斯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其中作战飞机42.5万架),坦克23.6万辆,火*147.6万门,迫击*61.6万门,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和强击火*4.6万辆,火*和迫击*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质损失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5000余万人丧生。牺牲最大的是苏联,损失达2000余万人。苏联1710座城市、7万个乡村遭破坏,32万个工业企业被摧毁。在反对侵略者斗争中遭受巨大牺牲的还有波兰(损失约600万人)、南斯拉夫(损失170万人)等国。美国损失40万人,英国损失37万人。德国被毙、伤、俘1360万人,其欧洲盟国损失150余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之所以取得对法西斯集团的胜利,是由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作出了共同努力,各被占领国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以其英勇斗争支援了整个同盟。在战争年代,列宁关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的原理,得到了实践的*。苏、美、英、法及其他热爱自由的国家之间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巩固,就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实。在战争年代,希特勒当局离间反法西斯力量的战斗同盟,使其无法协同行动的算盘完全落空了。法西斯集团各国的*事*组织在战争中垮台了。法西斯德国、法西斯意大利和*国主义日本武装力量的惨败,标志着这些国家的冒险政策、战略以及*事*领导和战略领导体制的完全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