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有感

写范文
更新:2024-02-23 18:29:24

自由待自己,从容做教育

听王崧舟老师的<孔子游春>一课有感

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有感

周娟

第一次听到了王崧舟老师的课,第一次感受到<孔子游春>一课在深度开发后的无穷魅力。舍不得落下每个细节,舍不得错过一字半句,我尽我自己书写的最大限度,记录下整个上午教学的点点滴滴。翻翻两个小时里我记下的满满的10版笔记,心理感慨颇多:这可能是我最用心聆听的一堂课。除了敬佩,还是敬佩。除了景仰,还是景仰。我把这触动心灵的感受简单地归纳为三点:

1、 我当王老师的学生都还差远了。在仿写水的特点片段教学中,王老师讲明要

求后,就让学生动手来写。我也写了起来:水纹丝不动,是一颗宁静的心,它好像有定力。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长或短,流必向下,和顺谦卑,它好

像有容量。在我准备写第三句时,王老师用他富有磁*的话语讲到:[孩子

们,现在请你把笔放下,不管你有没有写完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对水的观

察和思考是永远的事情。"在学生们的展示中有这样的思考后的*:1、

水不舍昼夜,浩浩荡荡,流向远方,它好像有梦想。2、水善于帮助万物,

它不争夺利,它好像不求名利。3、水淡泊宁静,总是处于很低的地方,它

好像很谦虚。4、水包容一切,它涤荡污垢,它好像很宽容。听到这么多的

回答,我深深地感到后生可畏。我和学生在相同时间一起学习,他们学习的

速度并不亚于我,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聪明善思已经超过了我。老师不努力学

习就要落后,在知识的增长上老师也没有优先权。

2、 我特别认同王老师的一句话:真正的教育时候只能发生在从容的时候。心是

从容的,不紧张的,自由的,心是打开的,智慧才能生长开来。孔子的课是

在天地间,是在自然里进行的。老师和学生的心都是欣喜的,陶醉的,是直

观的,形象的。这时的孔子是快乐的,从容的,才会有对水的那番深深地思

索和感叹,才会有那么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我的生活也是从容的,自由的。从我填报志愿,从我的恋爱婚嫁,从我生女育女,我的父母都是尊重我自己

的意愿。让我喜欢什么填什么,让我看中什么是什么,让我怀上什么生什么。

没有强迫,只有建议,没有牵制,只有祝福。我从教英语到教语文,从新路

河学校到中兴学校都是我自己的抉择。是这样一位走南闯北的老爸给了我自

己做主的机会和勇气。自由做自己,自由生长,自由发展,给了我一份从容

的人生。我的教学也是自由的,从容的,没有受到过多的修剪和约束。我想,

我是幸运的。没有人在我的世界里剥夺我走弯路的权利,让我走错了,得到

了教训,又折回来。遇到了荆棘,刺痛了,调整一番,又绕过去。虽然不够

章法,但我的心是自由快乐地;虽然分数不够理想,但这份探索却是真切的,

刻骨铭心的!感谢有领导的信任和家长的支持!

3、 我特别认同王崧舟老师讲的[储备之才",无用之用,视为大用。它处*山

之腰,时而沉,时而浮。储备之用,有积累,有背诵。语料的储备,背诵很自然,也储备了最有用的语言材料。语识的储备,有写作思路,加上见闻和联想,文字才可能有深度、有变化、有张力。是的,在我实现这中学英语老师、小学语文老师这两种教师的转型之时,这两个不同领域的跨越之时,我认为在儿时养成的两种好习惯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了。一是得益于我的写日记的习惯,二是受益于我做采集的习惯。记得读小学六年级时,我遇到了热爱文学的周莲花老师。她刚踏上工作岗位,在指导我们的作文时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和心血。使我在怀化市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们班的另一个同学获得二等奖,她自己也获得了优秀辅导奖。这是我们这个小山村学校首次在市级比赛上获奖。校长高兴得召集全校师生为我们颁发奖状。之后,我就更加热情地坚持写日记和做采集。到我师范毕业为止,我的日记本和采集本就有了十多本。我的学生都向别人骄傲地炫耀:[别的老师是不知道有多少本书,可我们周娟老师是不知道有多少笔记本!"这就是[无用的用,无为的为",在我想进入中方县最好的中兴学校时,这些[储备"的才能让我赢得了试教的分数。

*语文教师的路上,我是一个刚满3岁的孩子。我牙牙学语,我蹒跚

学步。我愚昧的心智还未曾读懂你博大精深的言语,还不曾领略你传奇美妙的情怀,还不曾读懂你眸子里热切又希冀的眼神,还不曾感受有心提携我的那双手中沉稳的力量„„但我已睁开双眼,但我已想迈开脚步,但我已感受磁场的吸引。请容我,慢慢的,慢慢的,以我自己的节奏,以我自己的步伐,向你靠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第2篇:王崧舟老师

与象共舞

在泰国,如果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必惊奇,也不必惊慌,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dǔ),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一副悠闲沉着的样子。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里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chí)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在泰国,大象用它们的行动证实了这种说法。在城市里看到的大象,多半是一些会表演节目的动物演员。在人的训练下,它们会踢球,会倒立,会用可笑的姿态行礼谢幕。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mó)。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会女士的喊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那位女士又惊奇又尴(gān)尬(gà),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竟然优雅得像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绅(shēn)士。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那是在芭(bā)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演。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fēn)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这时,它们的表情仿佛也是快乐的。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王崧舟,字维岳,号泊静斋主,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系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

会长。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兼拱宸桥小学校长。他的语文课先后在*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名师>音像专著工程。先后出版学术专著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代表课例:<万里长城>、<我的战友邱少云>、<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长相思>、<两小儿辩日>、<慈母情深>、<普罗米修斯>、<与象共舞>等。

感受同课异教的精彩

非常有幸,9月11日,在刚刚度过第26个教师节之际,我和陈老师、雷老师一起赴郑州参加省小语学会组织的活动,现场聆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同课异教的两节课。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课堂,不同的价值取向,每一节课都是那样智慧,感*,诗意。

王老师讲课语速慢而有节奏,听起来很舒服,有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像是一种享受。整节课给我们的感受是:大教无痕,润物无声,自然流畅,水到渠成。正像主持人所说的: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人是课的最高境界。听课的每一位老师都被他创设的优美意境、浓浓的诗意所陶醉。

这里有王崧舟老师的一个简介。王崧舟老师不仅是名师,还是名校长。虽然有繁重的校务工作,依旧没放下自己的业务,醉心于自己热爱的语文教学。

下面我就向各位老师汇报听王崧舟老师的<与象共舞>--同课异教的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一)起初感知,充满疑惑

不知道各位老师是不是第一次听到[同课异教"这个词,我是第一次。开始,我还以为是要用同一课做两节完全相反的教学来比较,突出好的那一节。

王老师这两节课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第一节课的价值取向是阅读本位,这堂课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读,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和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孩子们借助与象共舞锤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第二节课的价值取向是写作本位。这节课的目标很明确很集中,也是一句话:为了写!为了写,他对课文进行了重新处理,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对课文当中所有有写的价值的载体进行了再开发,再重组。

(二)感受流畅的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他顺序而教,一段一段,依次而行。首先介绍<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书写略读课文的符号。接着抓住了五个写大象

的重点成语: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检查认读情况。然后,简单一句提问:这5个成语都是写谁的?是怎么写的?这样,就从重点词语的教学转到了重点语句的教学。

大屏幕上出现了含有5个成语的句子,再充分指导学生朗读,加深印象。然后小结并引出问题,[这真是独特的风景,知道是哪的风景吗?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问:为什么在泰国大象会这样?为什么泰国的人不怕大象?此时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文*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接下来王老师引领学生学习第1、2自然段,用原文缩减或提取来概括段意,在文中画出来。并问学生:[你们概括段意的时候,已经找到了好办法,是什么?"引导学生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在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里找。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快速概括后3个自然段的段意,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习。在学生齐读画出的段意这一基础上,提问:你们提的问题就藏在这5句话中,谁看出来了?(引导学生说出泰国的人不怕大象,是因为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让学生在书上课题旁边写[没有距离"。后面紧紧抓住[人和象没有距离"重点教学第5自然段,这一部分的教学也是整堂课最精彩的部分,王 老师设计得非常巧妙。

王老师板书一个[人"字,然后问学生:[让你来写象,你会写在什么位置?"生①上来写在了人的前面,理由是象看到人熟视无睹;生②写在了人的下面,因为象曾驮着人冲锋陷阵;生③写在了人的后面,还在人和象之间写上了[﹦",因为人和象是朋友,是平等的;生④写在了人的上面,因为象会小心翼翼的为人按摩。每一个学生写完并说出理由后,老师都会问一句:[人和象之间还有距离吗?"紧紧围绕[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来教学。最后老师总结:无论象在什么位置,象和人之间没有距离。为后面与象共舞做铺垫。

在这部分教学中,王老师还充分重视了朗读1、通过反复朗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想象[与象共舞"的画面,充分读出了感情。

2、让学生在每句的前面加上[我们"来朗读,体会身临其境的感受。

3、让学生想像:在这样的与象共舞的场景中,大象在对观众说什么:如[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观众又在对大象说什么:[朋友,我们一起来吧!"4、全班再一次边舞之蹈之,边齐读第5自然段,感受人象合一。

最后在一句[毫无疑问的,我们也陶醉在与象共舞的情境当中。"结束了这堂课。整堂课设计巧妙,教学过程流畅,扎实而有实效。为了读,他课堂的落脚点在形象的感受,在情绪的感染,在内涵的感悟;为了读,他对语言的把握是整体的,是通过象、通过境、通过情,让孩子们一步一步地走近文字的,和文字溶为一体,就象人和象溶为一体。

(三)感受同课异教的精彩

如果说李崧舟老师的第一节课从成语→句子→自然段的教学,侧重于教给学生用原文提取或缩减概括段意,围绕 [人和象没有距离"进行教学的话,那么第二节课则从一个[睹"字入手,反序而教,直接抓住重点段落第5自然段,从最后一段教起,反推前面四个自然段。教法完全不一样。因为他的目的是在写作本位上,所以对重点语段挖掘更多的是遣词造句,是感受语言文字的形式,理解它的表达方式,对比品评,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奥妙所在。然后再回过头来简略学习其他自然段,引领全文,并适当向课外进行了扩展练习,指引学生怎样写这种题材的作文。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他的第二节课--<与象共舞>。

熟视无睹 冲锋陷阵 小心翼翼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第3篇:《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对王崧舟“诗意语文”,我早有耳闻,但却知之甚少。寒假我给自己指定的寒假生活就是阅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一书,从而走进王崧舟老师。

其中王崧舟对肖绍国执教的《月迹》、王春燕执教的《猴王出世》、彭才华执教的《凡卡》这三节课的点评,是分别从诗意感悟、文本本位、语文知识三个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的,由这可看出王崧舟的一些所遵循的教学理念。

在《猴王出世》这节课中,虽作为第一课时,但王春燕老师并没有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分析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这一知识点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句子,以此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并让学生通过结合具体的文本、具体的语言、具体的情景,在自我实践中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问题,并最终达到自我意会。如果单从课堂实录上看,也许我们对王春燕老师这节课的评价只停留在从文本出发,重视与教学文本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很明显,我们这样的点评有点流于表层,并未深入发掘这节课的精彩之处。而王崧舟老师对其的点评分别从语言、人物形象、情感体会三个层次对课例进行点评,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王崧舟认为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言语*,而这一教学理念体现在《猴王出世》这一课中,则是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品读、咀嚼、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简而言之,即是以语言表达为意图,学生的反馈也是语言表达,以文本为基础,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另外,王崧舟认为这节课中成功之点还在于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即唤醒意会。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其中去警觉、去思考、去感悟,也就是我们说的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王崧舟这本书所作的自序题目即是《不为点缀而为自省的评课》,评课就是评自己,是的,评课也许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立竿见影,但是可以为解决问题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