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教育的敌人》读后感范文

写范文
更新:2024-02-11 01:51:47

教育一直都是人们关注度很高的事情之一。而《谁是教育的敌人》一书对现实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非常有意义。那么,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读后感范文吧!

暑假伊始,静下心来,拜读了郑杰和徐红两个教育名家合著的《谁是教育的敌人》一书。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就中小学教师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两人你答我问的对话中让我们走近教育现象,更深一层次去思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

《谁是教育的敌人》读后感范文

郑杰,曾当过中小学教师、校长,现是自由教育者和撰稿人,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学校的秘密》、《从校长到幕僚》等专著,因其观点新锐,被戏称为“另类校长”。

徐红,语文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市实验学校是上海市教委直接领导的一所市重点学校,是一所集教育科研于一体的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学校。

我想,这样的两位教育管理者必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教育更需要情感还是理*

徐红老师相信情感和直觉的力量。她谈到:理*是为感情服务的,因为爱教育我们才做教育、才做的好教育,这是一个前提。

而郑杰老师谈到了女*比男*更容易被情感驱使,男*比女*更能觉察到自己的理*,也能自觉接受理*的指引。他的观点是:

----价值观是理*的产物,是人类用理*进行澄清的结果。

----我从来不藐视情感,我认为情感是人类最美好的真实存在,因为有了情感我们才能体味到生命的力量。而我认为理*,也只有理*能够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意义。也就是说,价值观决定着我们为什么而活以及如何活,情感可以让人活的更好、更精彩。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要高于情感,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会自觉地将情感之余理*的控制之下,让情感成为理*的奴仆,让情感俯仰理*的鼻息,让一切情感全都沐浴着理*之光。

----理智型的校长不是没有情感,习惯用头脑去分析,先辨别情况再采取行动。”

显然,在这些对话发现中,郑杰老师更能理*的看待教育管理,当然他也承认理*的教育也需要感*的管理。

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只有在学习型的组织里,才能让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真正融为一体。学习型的组织应该具备四个特*:开放*、**、合作*、自主*。这是他们的共同认识。但又在以下对话中一一验证,要达到“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这个目标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学校是开放的,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是开放的,学校信息是开放的;学校的内外资源要共享;那么人力资源的开放能做到吗?人才能进能出可以做到吗?学校解聘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比留在一个优秀老师还要困难。

----学校中彻底的*是没有的,在学校管理方面你不能彻底*,否则你全听大多数人的意见很有可能导致失职。

----少讲团结,多讲合作。作为学校每一个自主团队,需要精神基础——团结,同样也需要在尊重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多赢的合作关系,这样团队才能走出瓶颈,走向创新,更需要团结基础上的有技能、有方法的有效合作能力。

----在一个学校里若管得越多,相反人们做得会越少。急功近利的环境,教育专家推波助澜,参与制造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肥皂泡,领导管得越多,教师做得越少,同样,教师管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少。在大环境下要想独善其身很难,你很想做的事情常常不允许你做,而即使允许你做,技术条件又达不到。“一*切”的管理与要求捆住了学校、限制了老师、害苦了学生,热情和创造力一点点被磨灭。

看到这儿,我不禁疑惑了,什么样的学校才能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教育理念

----教育的好坏决定未来社会的状态,今天社会状态反映了以前的教育结果。目前乱象丛生的社会是我们多年教育失败的后患,同时,几天急功近利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到现在的孩子,未来的社会。就目前状况来说,不可否认我们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失败的,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教育中最根本和最核心的东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拼命育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好不好,关键是看培养出来的人好不好。很多西方国家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的目的,把批判*思维纳入课程。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就将教育的目的定位为“培养好人”。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然而,事实却是教育目标成了纸上谈兵,“思品课”成了考试的科目,背诵代替了行为,学做两张皮,就连对教师师德考查也是通过网上答题的形式来完成。很多教师上课既无理念也无目标,只是带着教学内容,尤其是带着考试的内容进课堂。为高考而教(学)成了唯一的目的,成绩也成为唯一的评价衡量手段。

----优秀的老师有着牧师般或者宗教般的情怀,懂得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幸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为什么总是试图把草当树来种呢?

是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方向。我们总把草当成树来种。只要你踏进校门,不管你是花草还是树,反正都要把你弄成参天大树,这让学生成长得很痛苦。其实这个世界,既需要草的绵密青绿,也需要的花娇艳绚烂,以及树的苍翠挺拔。

教师的*发展

----国外把教师由实习期到专家教师分为三个阶段:新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在新手阶段,允许教师有失误,在失误中成长;在中间阶段,教师积累了实践经验,能够自觉调节;最后阶段只有部分老师能够超越自我成为优秀的教师。

联想到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来说,目前都会参加一年的见习教师培训,同时学校也为新教师配备了学科导师和班主任导师,先从教学规范,教学模式,教学行为从一点一滴抓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们必须先“入格”才能“出格”,先养成规矩,才能突破规矩,教有定方是走向教无定方的前提。

----老师最欠缺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教学目标,方法和模式。集体备课和课堂观察能够使他们少走弯路、减少失误,减少才生手成为熟手的时间。

对于这一点,学校也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和课堂观察对老师的重要*,也是对教师校本培训的两大抓手。但总体而言,我们大多数教师缺乏*意识,从来也没有认识到老师是个*。另外教师的*发展是有规律*,是有一定的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因此,培训更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当然我们的师训工作也在不断提高。

职业倦怠

---职业满足感的人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方向感,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到那里去;二是有可控感,能够将正在做的事情控制在自己能控的范围内。一名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梦想,屈从急功近利的趋势,只能将教学僵化为完成固定的课本内容讲解,日复一日肯定会失去教学的热情和兴趣,职业倦怠成为必然。将教师职业当做一份事业的人则不一样,他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并为此主动学习反思。

----职业倦怠与老师缺乏智慧和情感有关,随着岁月见长,老师失去了热情和创造力,尤其是在学校越来越像一架组织严密的机器的时候,教师待遇、评职困难和工作环境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职业倦怠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学校如何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课题。学校的文化、课程都需要老师的认同,凝聚力工程相当重要。

《谁是教育的敌人》中,虽然每次对话的篇幅不长,但智慧的火花、思想的碰撞处处可见。郑杰老师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从他与徐红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他这位“另类校长”的理智和深刻与徐红校长的温和和包容。这些对话体现了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博大情怀,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对教育实践工作的新的思考。

在教育思想的碰撞中,在理*与感*的冲突中,在深邃而不失幽默、轻松但直抵问题本质的对话中,逐步理解了困扰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实际问题。随着对话的深入,对书中提出教育存在着两大敌人的观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统一思想”是教育的两大敌人。教育一旦从实际出发,那么教育的大问题便迅速被实际中的小问题所羁绊,最终葬送在功利世界里,失去梦想的光辉;教育一旦统一思想,则会使教育者失去思想和灵魂而沦为行尸走肉,也会使教育不幸再次成为*或经济的奴仆和帮凶。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学校没有了魂,这个学校就失去了办学的方向和目标。一个好校长应该把办出有特*的学校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社会呼吁有思想、有胆识的好校长。

好校长成就好老师,好老师成就一所好学校。记住一所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记住了老师。不是说学校教育不重要,一所好的学校,它有好的学风、好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但有时候觉得,遇到一位好教师比上一所好学校更重要。好老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好老师就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好校长更应该提供教师一个愉悦的环境、发展的平台。

最近两周在读郑杰和徐红两个教育名家合著的教育书籍《谁是教育的敌人》。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有以下几条:

第一,写作形式:对话体。

以往读的书籍基本都是独白,这本书则以两人对话的形式展开对教育各个范畴的探讨,在两人你答我问的对话中让我们走近教育现象,更深一层次去思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人读下去不在是那么单一枯燥。这种阅读感觉有点像在看电视访谈。

第二,部分理论让人深思。

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只有在学习型的组织里,才能让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真正融为一体。学习型的组织应该具备四个特*:开放*、**、合作*、自主*。在一个学校里若管得越多,相反人们做得会越少。

我们总把草当成树来种。现在我们的教育,习惯的做法是,只要你踏进校门,不管你是花草还是树,反正都要把你弄成参天大树,这让学生成长得很痛苦。其实这个世界,既需要草的绵密青绿,也需要的花娇艳绚烂,以及树的苍翠挺拔。

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大多来自心理学领域。第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所产生的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掌握学习"、"直接教学"。第二是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所产生的教学模式“概念获得模式”、“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加涅模式”;第三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所产生的教学模式则有“自学-辅导式”、“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等。作为高效能的教师,他具备深厚的学科基础,同时他还具备调动各种教学模式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能力。

教师的*发展。目前,我们教师总体上都缺乏*意识,从来也没有认识到老师是个*。另外教师的*发展是有规律*,是有一定的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而我们经常搞一些“大培训”,如听报告、记笔记是很难有效果的。

此外,在分析一些问题时,作者很多时候能用哲学的观点去思考,去辨别,我觉得这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当然,到底谁是教育的敌人,最终作者没有形成结论。但在一系列的争辩中,让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是一念之差。

理*的郑校长在与一线校长的对话中不断学习思考,又获得新的思想。这是一种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博大情怀,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对教育实践工作的新的思考。

郑杰:我们对教师的管理更应该关注他们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而不是多加干预他们所应用的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哪怕这些方法和行为貌似不符合“科学技术”的要求。

邓模:我很认同您的说法。因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背后是他的教育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在起作用,所以我们的管理应学会抓住最本质的核心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进入得深,才能抓得准,从而帮助教师真正地教好书育好人。

郑杰:我理解的团结,一是指存在分歧时,大家为了防止*而达成一种妥协;二是指大家在干同一件事的时候能劲往一处使,比如拔河,就是考验团结的,因为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而打篮球却不一样,打篮球不仅需要团结,似乎更需要合作。

邓模:联系我校多年来实施的年组自主管理治,我也感受到,光站在团结这个精神基础上工作的效能,的确是没有在团结基础上学会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团队每个成员的个*、长处工作效能高。的确,打篮球需要团结,但更需要团结基础上的有技能、有方法的有效合作能力。作为学校每一个自主团队,需要精神基础——团结,同样也需要在尊重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多赢的合作关系,这样团队才能走出瓶颈,走向创新。

郑杰:教育存在着两大敌人;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统一思想”。教育一旦从实际出发,那么教育的大问题便迅速被实际中的小问题所羁绊,最终葬送在功利世界里,失去梦想的光辉;教育一旦统一思想,则会使教育者失去思想和灵魂而沦为行尸走肉,也会使教育不幸再次成为*或经济的奴仆和帮凶。

邓模:在未看到您提出这话之前,我还真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现在细细品读,琢磨之后,结合自己的工作现状,的确觉得有一定道理。为什么我们会每天陷在实际工作中的小问题里解决不完?跳不出来?总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按上面要求“步调一致”行走?

其实也许这样做教育有可能看似做了很多事,很热闹,但很可能在原地踏步,效能并不高,未真正在教育上有突破有创新。当今教育,盲动实在太多,理*思索远远不够。教育真的很难,但我想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绝不能放弃,还要试图想办法做得更好,向雷夫学习。希在相互鼓励中坚定地一路前行。

第2篇:《谁是教育的敌人》读后感范文

最近两周在读郑杰和徐红两个教育名家合著的教育书籍《谁是教育的敌人》。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有以下几条:

第一,写作形式:

对话体。以往读的书籍基本都是独白,这本书则以两人对话的形式展开对教育各个范畴的探讨,在两人你答我问的对话中让我们走近教育现象,更深一层次去思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人读下去不在是那么单一枯燥。这种阅读感觉有点像在看电视访谈。

第二,部分理论让人深思。

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只有在学习型的组织里,才能让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真正融为一体。学习型的组织应该具备四个特*:开放*、**、合作*、自主*。在一个学校里若管得越多,相反人们做得会越少。

我们总把草当成树来种。现在我们的教育,习惯的做法是,只要你踏进校门,不管你是花草还是树,反正都要把你弄成参天大树,这让学生成长得很痛苦。其实这个世界,既需要草的绵密青绿,也需要的花娇艳绚烂,以及树的苍翠挺拔。

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大多来自心理学领域。第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所产生的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掌握学习"、"直接教学"。第二是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所产生的教学模式“概念获得模式”、“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加涅模式”;第三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所产生的教学模式则有“自学-辅导式”、“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等。作为高效能的教师,他具备深厚的学科基础,同时他还具备调动各种教学模式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能力。

教师的*发展。目前,我们教师总体上都缺乏*意识,从来也没有认识到老师是个*。另外教师的*发展是有规律*,是有一定的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而我们经常搞一些“大培训”,如听报告、记笔记是很难有效果的。

此外,在分析一些问题时,作者很多时候能用哲学的观点去思考,去辨别,我觉得这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当然,到底谁是教育的敌人,最终作者没有形成结论。但在一系列的争辩中,让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是一念之差。

第3篇:教育为谁读后感

教育为谁读后感

教育为谁读后感,一,

胡荔枝

这个寒假有幸读到李老师的<教育为谁>这本书-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下面就书中的内容以及个人的教学经历来谈谈我的感想。

有关于书中提到的什么是"好课堂"这一观点-根据我们以往的理解-一般说一堂课好不好-要看老师讲得生不生动-内容丰不丰富-学生气氛活不活跃。而关于好"好课堂"标准或特征-已经有许多老师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概括--这个"原则",还有那个"维度",还有各种"生成*"[互动*"之类等等。这些概况丰富了我们对好课堂的理解。但李老师却根据自己的课堂实践-为"好课堂"的标准提供了一个朴素的理解:所谓"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有趣-就是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沐春风-觉得实践过得很快-下课后盼着第二天再听这位老师的课。有效-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有成果--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总之有收获。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如果只是有趣而没有效-课堂就成了看小沈阳-搞笑而已-。但如果课堂无趣-只追求所谓的有效-一味地灌输-这样的课学生不爱听-也很难达到真正的有效。

1 / 9

教书几年来年-我也有深刻体会。一节课讲得好不好-从学生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一双双眼睛注视着你的话-说明这节课是很成功的。课堂有趣真的很重要-不管你这节课讲得再好-如果学生不爱听-甚至没兴趣听-那么你也是不成功的-因为学生根本就无法吸收到你所传授的知识-你讲了也是白讲。所以-要使学生能吸收你所传授的知识-你就要让你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从而才能吸引学生听你的课。这个是事实-以往很多教师的教学都是灌输式的教学-课堂都是老师"教"的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非常少-虽然学生的成绩也会提高-但是-看到的却是学生的固定思维-很少有自己的主观思想-缺少创新思维-从而造成了学生思维的不活跃-就很难有新的突破。但是近年来也有不少老师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从教师的教变成了学生的学-让学生不断自主学习创新-不断地打破了常规。

顺着"好课堂"的标准-李老师认为-所谓"好教育",就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

有意义-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的:我们的责任、使命、理想-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真善美品质-还有要培养的公*识与创造精神-以及要点燃的思想火花与要拓宽的海洋般的开阔胸襟和视野--有意思-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说:情趣-浪漫-好玩儿-妙趣横生-其乐融融-

2 / 9

心花怒放-欢呼雀跃-心灵激荡-泪流满面--或是教室里老师讲的一个跌宕起伏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或是师生之间在田野上的追逐以及让风筝在蓝天写诗--李老师把"好教育"归纳为是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从教师和孩子的角度阐述得如诗如画。确实-我们经常都会说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也就是从我们老师自身出发而已-考虑我们所教的内容是否有意义-学生所学是否有意义-从而就经常会导致了我们的教育只有乏味的"意义"而没有"意思"。李老师所说的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才是完整而完美的教育-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的趣味-在孩子的童年多给他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才能让每个孩子的童年丰富多彩。让教育"有意思",其实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让教育的痕迹尽可能淡化:"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我们要尽可能在友好、*-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下-去渲染学生-去陶冶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做人、做事、生活的知识-这才是成功而有效的教育。

教育为谁读后感,二,

利用暑假时间我拜读了李镇西<教育为谁>这本书-看到这个名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教育为了学生-读完这本书以

3 / 9

后让我明白了-教育要扎扎实实-不搞一些为特*而推出的"特*"。

教师的本质工作就是要上好课-从书中我明白了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如何才能到达"有趣"方式可以有很多:语音的诙谐风趣-让课堂妙趣横生,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觉得学知识其实就是学生活,引导课堂讨论甚至争鸣-让学生的思想碰撞,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到课堂有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

如何才能达到"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把教师的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而所谓学生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彼此互相讲解知识的过程-因为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这是个常识。我们都把这个常识忘记了-不停地给学生讲-却不让学生讲-于是老师怎么讲学生都记不住。我们要利用这个常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给别人讲-成绩就会提升。

好教育就是"即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有意义-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的:我们的责任、使命、理想-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所要传递给学生的真善美品质-还有要培养的公*识与创作精神-以及要点燃的思想火花要拓宽的海洋般开阔的胸襟和视野。有意思-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说的:情趣、浪漫、好玩儿、或是教师讲的跌宕起伏而又感人

4 / 9

肺腑的故事-或是师生之间在田野上的追逐以及让风筝在蓝天写诗。让教育有意思-其实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让教育的痕迹尽可能淡化:"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教育的意图隐蔽的越好-教育效果就越佳。不动声*-不知不觉-这些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境界。

最好的教-就是让学生学会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现在各种名目的自主学习课堂-只要学生动起来-教育才能"高效。

书中通过李镇西在他乡感悟-让我明白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并不落后-我们就差在了行动上-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始-就强调"以学生为本",这个观念领先-甚至可以说超前-大概十年前-我国开始新课程改革-于是"新课改"成了*基础教育最响亮最时髦的词儿。当时为了转变观念-有相关部门还出版了一本一名<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书-课堂上平等相互的师生 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但是三十年过去了-*的课堂基本上还是独统天下。

中美差异主要是观念-而是行动。*的教师:只说不做-也不特别准确-其实我们不少课堂也很精彩-但这样的

5 / 9

课堂大多数是公开课或课堂大赛-每当这时-课堂总是学生快乐的天堂。教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活动-而且这些活动还不单一-安排有讨论、辩论、表演、小组合作、学生上讲台,,这样的课往往高潮迭起-然而平时每一天的课并不是这样的-如果天天这样上-还不把教师和学生累死。所以同样的是做-美国是常态-*是特例。

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观念更新-也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理论和做法。如果不把我们学生的理论知识化为行为-这些理论都是没有用的-这里的行动-不是昙花一现的表演-而是自然而然的生活。像呼吸一样自由-像朝夕一样自然-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才算成功。

<教育为谁>读后感,三,

王俊娜

寒假中-我拜读了学校发给每位教师的<教育为谁>这本书。本来想着里面的内容多是些空洞无味的教育理论和繁琐难懂的教育观点-可一拿起来细读这本书-就放不下来了-一篇又一篇-直到把它读完。从没有一本书能让我有如此高的读书效率-其带给我的内心震撼之大便可想而知了。

李老师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实在太热闹、太喧嚣、太紧张了-各种新潮的教育理念令人目不暇接-各种评比、赛课、检查、培训、参观、会以、表格使人不堪重负-以至于有教

6 / 9

师说现在只能"抽空"上课。

对此-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我真是深有同感-备好课、上好课成了我们的一个奢望-因为学校里有太多的与教学无关的杂事耗费着你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目前教育上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李老师用<教育为谁>这本书适时地发出了清醒的呐喊。"别把教育简单化"、"让校园宁静些-再宁静些"、"教育为谁"、" |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什么是真正的特*" --每一篇里的每一段-每一段里的每一句都振聋发聩-引起我深深的反思和思考。尤其是"让校园宁静些-再宁静些"这一篇-更让我有深深的感触。书中说:现在的校园一会儿维稳-一会儿疾控-一会儿创卫--还有各项初检-复检。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使得现在的校园成了超市-商场-热闹非凡。喧哗嚣叫中-教育没有了。越是宁静的校园-才越有真教育。

文中写了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时每天的作息时间。迎接学生、检查作业、上课、阅读、写作-简简单单-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其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无不与教学有关-无不与学生有关。如此充实而专一的日常工作-如此宁静而单纯的校园环境使得苏霍姆林斯基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研究的时间-也使得有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教师的建议,上、下,><帕夫雷什中学><爱情的教育><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丰硕的成果。"无以淡泊而明志-无以宁静而致远"也是

7 / 9

这个道理吧:

书中引起人共鸣和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简单化、作秀般的"德育创新",让人想到:一次*的"感人肺腑"、一次*"震撼人心"、一次*的"催人泪下"、一次*的"强烈反响"就真的能够收到持久的实效吗,李老师说: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者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么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意义。是啊-很多时候-教师的行为决定了学生的行为-这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德育-这也是最真实最自然且最有效的德育。李老师说:真正的德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完全不用刻意"提升",也不用专门"创新",更不用一天一个花样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德育-不是为了通过上级验收而"彰显"的所谓"特*",不是为了扩大学校影响而"打造"的所谓"品牌",而不是为了"人"--教师和学生--本身。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解释-真让人从心底里佩服这样的见解。在"傻傻的美国人"中-李老师写了几件在美国购物遇到的几件事情-由此想到:孩子从小就在充满平等、尊重、信任、自由、宽容的环境中长大-还需要"德育"吗,是的-德育就是生活-一句问候-一个

8 / 9

微笑-一声感谢--不都是德育吗,真正的德育就在我们身边啊:

在"问候与呼应"中-李老师针对*和美国的两种截然不同现象进行了反思-在国内-朋友之间见面也常常"你好",但这种问候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而在美国-常常在大街上碰到素不相识的人对我微笑点头。李老师说:礼貌这事儿说小就小-说大就大。这让我想到自己的孩子-不知道问候别人-大家都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可英国哲学家约翰 。 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真让人惭愧啊。

书中给人的教育太多太多-再次细细品味-一定会收获更多--

9 / 9